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范圍
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第1部分:基礎管理規范本部分規定了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基礎管理規范要求。銷等企業及下屬的生產經營單位,不含煙草相關和投資的其他企業,如醋酸纖維、煙草印刷等企業;煙草相關和投資的其他企業可參照執行。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608高處作業分級GB/T4200高溫作業分級GB5768.22GB5768.33GB644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2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GB8958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T13861生產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9011質量和(或)環境管理體系審核指南GB11651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12942涂裝作業安全規程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354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AQ/T900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4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AQ/T9006-201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Z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188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T224-2010職業衛生名詞術語GBZ/T229.1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1部分:生產性粉塵GBZ/T229.2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2部分:化學物GBZ/T229.33高溫GBZ/T229.44JGJ4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5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TSGR7001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TSGD7004壓力管道定期檢驗規則——公用管TSGQ7015 起重機械定期檢驗規則YC/T323卷煙企業安全標識使用規范YC/TXXX.2-XXXX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第2部分:安全技術和現場規范術語和定義GB/T28001、AQ/T9006和GBZ/T22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AQ/T9006、GBZ/T224的某些術語和定義。3.1安全生產標準化worksafetystandardization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AQ/T9006—2010,定義3.1]3.2重點/重要危險源key/importanthazards企業經過風險評價,確定的本企業相對風險較大、需重點加以控制的危險源,包括企業不可接受的風險。3.3設備安全裝置devicesafetyfeature(equipmentsafetydevices)統計并建立清單的安全裝置包括安全聯鎖裝置、安全報警裝置、職業危害現場通風和現場除塵裝置等,不包括設備工作平臺與走道、設備自身以外的管道、建筑物設施的防護裝置,也不包括能直觀、目視檢查的急停開關、防護網、罩、防護欄等。3.4易制毒化學品precursorchemicals易制毒化學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類、第三類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學配劑;其中第二類包括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苯乙酸等;第三類包括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錳酸鉀、硫酸、鹽酸等。3.5危險作業hazardousoperation企業確定的,作業風險較大的活動,應包括高處作業、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及其他危險性較大的作業。3.6有限空間作業confinedspaceswork作業人員進入許可性有限空間的作業;其中有限空間是指僅有1~21.2m3.7職業危害occupationalhazard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的工作有關疾病、職業病和傷害。[GBZ/T224—2010,定義2.5]3.8職業禁忌癥occupationalcontraindication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生命健康構成危險的疾病的個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狀態。[GBZ/T224—2010,定義2.8]3.9事故隱患accidentpotential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6號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第三條]3.10安全信息化safetyinformatization利用電子信息平臺建立的安全信息網絡系統及其管理、使用;信息系統特指用于電子信息生成、管理、傳遞、儲存的系統,由硬件和軟件組成,通常通過網絡實現,如ERP系統和0A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基礎管理規范要求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規劃、目標和計劃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規劃、計劃和總結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應符合下列要求:——方針應形成文本,內容應結合企業特點,與企業安全風險程度相適應,體現企業安全文化特色;GB/T28001審,以確保其與企業保持相關和適宜;——方針應傳達到全體員工,使其認識各自的職業健康安全義務,并可為相關方所獲取。安全中長期規劃應符合下列要求:——安全中長期規劃可單獨制定,也可在企業中長期規劃中單列篇章;均應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批準;規劃周期宜(3~5)年;規劃內容應包括中長期目標、人力和資金等資源、技術和管理等配套措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等相關內容,并結合實際,針對性強;其中目標宜量化;——規劃應下發到各部門,作為制定年度目標指標的依據;如果有修訂,應有規劃的修改報告。企業年度安全工作計劃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年初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計劃,應包括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職業危害等工作內容,并包括安全費用預算;可以形成完整的安全年度計劃,也可分別制定各管理工作內容的計劃;計劃應形成文件,經過企業主要負責人批準后下發各部門執行;計劃需變更時,應經企業主要負責人批準;——重點部門或較大的車間,宜單獨編制安全工作計劃;——企業年度安全計劃完成情況,每年至少檢查兩次,并形成記錄。企業年度安全工作總結應符合下列要求:總結中應有年度安全費用使用情況、年度計劃完成情況、中長期規劃的實現情況、年度目標指標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及改進建議等內容;——企業總結應經過安委會審議,提出下年度的改進意見;——重點部門或較大的車間,宜單獨編制安全工作總結。目標和方案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方案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根據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制定企業年度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形成文本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批準;企業目標宜每年年初下達;——目標應根據企業現狀和上級要求制定,不僅應包括事故發生率、職業危害控制目標,還應有安全管理、風險控制等過程控制目標,并宜量化;目標應體現持續改進,提出年度內實現的提升性目標;——企業應針對目標制定相應的方案,明確為實現目標所規定的有關職能、層次的職責和權限、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等;——目標及方案完成情況應定期統計分析,并保存相關數據、資料和統計分析結果的記錄;應確定各類目標的統計分析周期;——每年年底對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方案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形成報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總結。企業下屬部門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確定需制定部門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下屬部門范圍,其中應包括生產車間、動力部門、倉儲部門、物流部門、承擔安全相關管理職責的科室及其他現場有重點/重要危險源的部門;——相關部門依據企業年度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結合本部門危險源及管理職責實際,制定形成本部門年度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文本,經過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后實施;——部門目標中,不僅應包括事故發生率、職業危害控制目標,還應有安全管理、風險控制等過程控制目標,并分解為具體量化目標;同時,制定為保證目標完成所需的相關具體措施;——部門目標及相關方案的完成情況應定期統計分析,并保存相關統計數據、資料和統計結果的記錄;統計周期應符合企業的要求。目標考核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建立目標考核體系,對列入考核的目標進行定期考核,并根據考核情況進行獎懲;符合本部分4.21的具體要求;——考核和獎懲應保存記錄。安全投入費用管理安全投入費用應得到保障,符合下列要求:——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并形成文件;——制度內容應包括:安全投入費用的提取、安全投入費用的使用、安全投入費用使用統計分析、專款專用要求、安全投入費用的審計監督等。企業年度財務預算中應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安全投入費用的預算應符合以下要求:——年度安全投入費用(含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方案需發生的費用),應納入企業年度固定資產投資、技術改造、日常維護等財務預算計劃,或單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費用預算計劃;——技術改造等較大的安全投入費用應經過技術論證,并有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參加;保存論證記錄;——安全投入費用的相關財務預算計劃批準后,應制定各項目具體的實施方案或計劃,每半年至少應對費用使用情況及方案、計劃完成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和統計,并保存記錄;——各項安全投入費用計劃、方案項目,驗收時應有安全管理部門參加;——每年年底,安全管理部門應會同財務部門、相關部門對安全投入費用預算計劃的使用情況、效果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分析報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總結。危險源管理危險源管理要求危險源管理制度和資料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立危險源管理的制度,其中應規定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策劃的主管部門、范圍、流程、方法、更新頻次、審批要求;——企業下屬各部門組織本部門危險源管理,建立部門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控制措施清單或臺帳;由外來務工人員組成的部門應按本企業部門對待,組織其辨識危險源并形成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清單;——在對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策劃的基礎上,形成企業重點/重要危險源及控制措施清單,并經過安全主管領導批準后下發各部門;——保存企業全部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控制措施策劃資料;——凡依據國家和地方標準確認為重大危險源的,應按照國家和地方要求定期評估和申報,并保存記錄。危險源資料的更新應符合下列要求:——根據法律法規、標準的變化,設備更新、產品調整、生產工藝改變、原輔材料變化等情況及時組織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正常情況下,企業及下屬各部門每年年初應進行一次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內容的評審和更新,并保存更新記錄。危險源資料的應用應符合下列要求:教育和日常培訓的依據;應確保員工熟悉本崗位的危險源(特別是重點/重要危險源)及控制方法、作業注意事項及應急措施等內容;——崗位操作規程或其他崗位人員執行文件中應包括崗位主要危險源及其控制措施的內容,具體執行本部分4.5.3的相關要求;——企業和下屬各部門應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資料,作為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實施安全檢查的的依據。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要求GB/T28001危險源辨識及其描述應符合下列要求:——辨識時應考慮正常(如設備正常運轉的危險、正常清理設備時的粉塵)、異常(如設備安全裝置失靈時的危險、通風裝置故障時的粉塵)、緊急(如發生事故時的危險、發生泄漏時的危害)三種狀態下的危險源;——辨識時應考慮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故事件)、現在(目前存在的危險)、將來(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險)三種時態的危險源;——危險源描述應包括危險發生的根源,即第一類危險源:存在的、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載體)險物質;危險源描述還應包括危險發生的直接原因和過程,即第二類危險源:可能引發事故或傷害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作業環境的不良因素、管理缺陷等;——宜參照GB/T13861對危險源進行描述;——危險源描述應包括傷害對象和危險導致的后果;宜參照GB6441對后果進行分類。風險評價的原則和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應規定風險評價的方法和風險分級標準,宜采用定性分析和分值計算相結合的方法;——國家法規標準規定的重大危險源,以及特種設備及其作業、危險作業、煙草制品火災等風險較大的危險源,應列為企業重點/重要危險源;——對風險評價實施動態管理,對于目前不符合法規要求、曾經發生過事故但仍然無有效控制措施的、員工或相關方嚴重關注的危險源,應直接列為重點/重要危險源,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危險源控制措施的策劃危險源控制策劃和效果評價符合下列要求:——企業重點/重要危險源應列入重點控制對象,形成各重點/重要危險源部位或作業活動的控制措施表;其他危險源的控制措施應包含在部門危險源臺帳或清單之中;——每年應對重點/重要危險源的風險控制情況進行效果評價,并形成分析報告,確保重點/重要危險源監控工作的持續改進。危險源風險控制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風險控制措施應以消除、取代、工程控制、標識、警告和(或)管理控制、個體防護用品的順序進行選擇;——控制措施的方法宜包括:現場各類設備、工藝、檢測、防護等技術措施;勞動防護用品等個人防護措施;制定目標和方案、文件制度、操作規程、應急預案、持證上崗等管理措施;應具體、可行、有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和更新性評價的主管部門,確定獲取的渠道和適用性評價的要求,規定更新要求和合規性評價的要求。GB/T28001——應在獲取的基礎上進行適用性評價,建立企業適用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企業下屬的分廠應單獨建立清單;——清單內容應涵蓋企業適用的法律、國務院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性規章、標準及行業要求等;清單應注明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名稱(含文號和標準號)、頒布實施時間、頒布部門、適用條款、適用部門等內容;——應及時收集、獲取清單所列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文本(含電子文本),并采取可行的方式能夠被各部門所獲取,并能被在企業內長期工作的相關方或獲取。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資料的更新應符合下列要求:——應及時獲取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更新信息,并收集更新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文本,及時更新法律法規文本資料,確保執行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為現行有效版本;——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更新信息,應及時傳達到各部門和有關相關方;——應每年定期修訂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確保其適用性。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貫徹和應用貫徹和應用應符合下列要求:——應結合企業實際,將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具體內容轉化為企業規章、制度、規范和標準等文件;每年合規性評價中,重點對文件的合規性進行評價;——企業應將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宣傳、貫徹列入相關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責,每年至少應有一次相關的宣傳活動,并保存記錄。學習和培訓應符合下列要求:——應將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培訓列入培訓計劃,每個部門每年至少應有一次以上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培訓,包括參加企業級培訓或企業統一安排的部門級培訓,并保存記錄;——應組織員工學習與本崗位工作相關的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宜在車間和班組安全活動中安排上述學習內容。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合規性評價合規性評價頻次和程序應符合下列要求:——每年應至少進行一次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合規性評價;評價應組成企業評價組進行,評價組應有安全管理部門及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工會代表、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參加;——合規性評價在收集整理年度企業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遵循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應提供全面有效的證據,以證實合規性要求;——合規性評價應形成合規性評價表或報告;評價人應在合規性評價表或報告上簽字,并保存評價記錄和資料;——合規性評價表或報告應由企業安全主管領導或主要負責人批準,并下發各部門。合規性評價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應根據企業管理職責和內容,確定需評價的法規及其內容,宜分類列出評價內容;——應對企業法規和其他要求遵循情況進行具體描述,并對照法規要求進行評價;——應對每一評價內容或對每類評價內容的合規性作出評價結論;結論宜分為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基本符合應說明不足點,并提出改進建議,不符合應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建議。糾正和預防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對合規性評價提出的不符合和改進建議,應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并形成文本;——應對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跟蹤驗證,并保存記錄。組織機構和職責安全生產委員會安全生產委員會的設立符合下列要求:——設立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對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職業危害管理重要事項進行決策和統籌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應擔任安委會負責人,安全主管領導及其他涉及安全管理的領導、工會負責人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安委會應確定企業安全生產技術管理負責制,強化企業主要技術負責人技術決策和指揮權;——安全生產委員會建立工作制度文本,內容應包括安委會職責、議事規程、監督檢查及記錄要求等;——安委會職責應包括對涉及安全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決策,批準年度安全工作計劃,聽取并批準年度安全工作總結等。安全生產委員會建立議事規程和監督檢查機制,符合以下要求:——安委會議事規程應規定各類安委會會議的頻次、主持人、出席和列席人、議事流程、記錄等要求,其中每半年應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由主任或委托安全主管領導主持;主要負責人每年主持安委會會議不應少于一次;——安委會應建立企業領導現場帶班和檢查機制,規定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成員定期帶班和參加安全檢查的頻次和要求;——安委會會議應有會議記錄,宜形成會議紀要下發執行;安委會組織或參加的各項安全檢查、協商交流等活動均應保存記錄。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應設置安全管理部門或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主管企業安全生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職業危害管理等工作;安全管理部門人員應是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不滿300人的企業應至少配備1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企業下屬職工超過200人(含外來務工人員)等車間,動力部門,倉儲部門,煙草配送或物流運輸企業的運輸車隊等重點部門宜配備專職安全員;其他部門配置專職或兼職安全員;專兼職安全員應同時負責本部門的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職業危害管理等具體工作;——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專職安全員數量應不低于企業職工總數的3‰;——安全管理部門及安全管理人員應有職責文本,其中應包括對各部門的安全監督考核權、對各部門專兼職安全員的考核權、對事故隱患的現場處置權、對違章人員的處罰權等。安全管理人員、專兼職安全員任職資格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主管安全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專職安全員應根據其管理職責,通過有資質的培訓機構進行相關的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職業危害管理培訓并頒發證書,如當地政府有要求,應獲得由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兼職安全員需經過企業內部培訓、考試合格,并經所在部門負責人或企業安全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任職;每年進行一次再培訓,并由安全管理部門和所在部門共同進行考核;保存培訓、考試、考核記錄;——其他安全相關人員的培訓取證,具體執行本部分4.6.2的要求。安全工程師崗位設置和工作制度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應至少設置1個專職或兼職安全工程師崗位,由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資質,并有相關安全管理或技術工作經歷的人員擔任;注冊安全工程師應經過國家組織的考試合格,并辦理注冊登記,由企業聘任;——制定企業注冊安全工程師崗位工作制度,形成文本;應對注冊安全工程師參與并簽署意見的各項職責及工作流程作出具體規定,其中應包括: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作業規程;排查事故隱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制定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計劃;選用和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制定企業重點/重要危險源檢測、評估、監控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其他安全生產工作事項。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職責文本應符合下列要求:——應形成企業各級部門及相關人員安全職責文本,文本應分級審批后下發執行;其中企業級文本應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批準;——企業主要負責人職責中,應明確其是企業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職責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年至少主持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一次;至少參加安全監督檢查活動一次;——企業主管安全領導職責應明確規定其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職業危害管理的具體職責和權限;——企業其他領導應規定其協助主要負責人進行安全管理的安全職責;不同的負責人分管的工作不同,應根據其具體分管工作,對其在安全方面應承擔的具體職責作出規定;——企業下屬各部門及其管理人員涉及的安全職責,應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及其危險源控制作出具體規定;其中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部門安全第一責任人;每季度參加本部門安全檢查一次以上;生產性車間/具體負責安全工作,每月參加本部門安全檢查一次以上;其他車間/部門領導在其分管業務范圍內同時對相關的安全工作負責,參加相關安全檢查;——崗位作業人員的安全職責應明確其義務和職責,其義務包括: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遵守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和安全操作規程,服從管理;發現事故隱患和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時報告;其權利包括: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員工代表的職責應明確其收集反映員工意見、參與和協商的各項具體職責。安全職責應體現“一崗雙責”的下列要求:——企業應針對全體員工建立崗位規范或崗位說明書,內容應在描述崗位業務職責的同時,明確其崗位安全職責,體現“一崗雙責”的要求;——各級領導和管理人員應同時對其主管的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相關事項管理負責,并參與相關安全監督檢查。安全責任書、承諾書和安全告知應符合下列要求:——應逐級簽訂安全責任書或承諾書;直至企業下屬部門;——安全責任書或承諾書應明確簽訂雙方的安全職責、危險源控制和事故控制目標、考核目標等;——與各級員工簽訂的安全責任書或承諾書,應告知其安全權利和義務、危險源控制措施和目標、應急處置措施等;不應通過責任書和承諾書減輕領導和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員工的安全權利和義務、危險源控制措施和目標、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也可通過崗位說明書、操作規程等向員工予以告知。職業健康安全文件和記錄職業健康安全文件總體要求企業應編制以下各類職業健康安全文件,形成文件系統清單:——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手冊,內容應符GB/T的要求;——各類安全管理文件,可包括: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企業規章制度、企業管理標準、部門規章制度等;——各類安全技術文件,可包括: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標準等;——各類應急預案等,可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等;——需規范受控的職業健康安全相關外來文件,包括上級、相關方等制定的需企業執行的各種文件;——企業根據需要編制的其他類型文件。安全管理文件要求企業至少應建立以下各類安全管理文件:——各部門及相關人員安全職責;內容應包括企業領導人員、部門及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等各層次安全職責,內容應符合本部分4.2的要求;——安全生產投入管理;內容應具體規定投入的提出、審批流程和權限、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實施等,并符合1要求;——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策劃;內容應包括重大危險源管理,并符合本2——職業安全健康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管理;內容應包括獲取、識別和更新及合規性評價,并符合本部分4.3的要求;——文件記錄管理;內容應符合本部4.5——安全培訓和教育;內容應包括相關人員任職資質、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培訓管理及要求等,并符合本部分4.6的要求;——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內容應包括企業內部項目相關要求,并符合本4.8——相關方安全管理;內容應包括相關方管理職責及各類相關方管理要求,并符合本10——安全標識管理,內容應符合本部4.1235C/TXXX.24.9.4的要求;——庫房管理;內容應符合YC/TXXX.2中4.2的要求;——消防管理;應符合本部分4.14的要求;——危險物品管理;內容應包括危險化學品、放射源、劇毒品等管理,并符合本15——交通安全管理;應符合本部分4.16的要求;——廠內機動車輛管理;內容應符合本部4.137——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內容應包括發放標準及發放要求等,并符合本417.4的要求;——應急準備和響應管理;內容應包括應急職責、應急管理要求,還應編制企業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及相關現場的現場處置方案;并符合本部分4.18的要求;——安全檢查和隱患管理;內容應符合本部4.19.19——事件、事故管理;內容應符合本部4.20——安全績效考核;內容應符合本部4.2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管理評審;內容應符合本部分4.21的要求。安全操作規程要求安全操作規程的制定應符合下列要求:——安全操作規程的編制應依據工藝流程、設備(設施)性能、操作方法及工作環境制定,一般應以作業工序、作業崗位為基和設備操作崗位、檢修崗位、倉儲崗位、檢驗檢測崗位等,并形成文本清單;——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時,在投入使用前應先修訂或重新制訂安全操作規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應隨工藝或設備的變更情況,及時進行更新,保持有效版本;——安全操作規程可單獨制定,也可與設備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等整合發布;下發到現場作業人員;——由外來務工人員組成的部門、班組應按本企業部門、班組對待,組織其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開展班組安全活動等;其中如派遣機構有相關安全操作規程,應經過企業確認后,方可使用。國家、行業的法規和標準要求,符YC/TXXX.2文件和記錄控制要求文件控制制度和基本要求應符合GB/T28001修改和作廢等要求,并明確各類各級文件的批準權限、管理職責;其中應包括對需受控的外來文件的控制職責和要求;——各類文件應有編制人和批準人,文件發布前應經過評審;并保存評審和批準記錄;質文本發布;——應確定各類各級文件的發放部門,建立各類各級受控文件的發放記錄臺帳或清單;——文件發放時應編制并記錄發放號,以便于以后文件的回收。文件的評審、更新和作廢——應確定各類各級文件的定期評審要求,其中應規定當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評審;——文件評審應針對文件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并保存記錄;——文件需更新時,應辦理審批手續,按原批準權限重新批準;并保存審批記錄;涉及較多內容的更改,宜進行文件審核;——文件如作廢,應由主管部門回收,保持回收記錄;作廢文件如需保留,應對其進行標識。外來文件的識別和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方的法規和標準等,宜按法規文本管理,具體執行本部分4.3便于以后文件的回收。記錄控制制度和基本要求應符合GB/T28001期、記錄銷毀、記錄的歸檔等要求,并明確各類各級記錄的管理職責;立本部門清單;——對于長期使用,且需規范內容的表格化記錄,應設計規范性表格,并經過審批方可下發使用;事故處理或安全檢查等內容應建立書面記錄;檔后需要修改的,應辦理更改手續,并在更改處作出明顯標識;均需保存授權批準的相關電子化信息資料。記錄的保存、歸檔和銷毀應符合下列要求:合法規的要求;其中事故調查記錄、重大隱患相關記錄等,應長期保存;查處理的記錄;其他法規或上級要求歸檔的資料等;并建立歸檔資料清單;并保存銷毀記錄。能力、意識和安全培訓教育各級人員任職要求和安全培訓能力要求和任職資格應符合下列要求:2規定其培訓取證要求和職業禁忌癥等要求。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與取證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主要負責人、主管安全領導和安全管理人員、專職安全員的任職培訓應按本部分4.4.2.2的要求在任職三個月內進行,并保存記錄,如當地政府有要求,應獲得由當地政府安全主管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初次培訓學時不應少于32學時;每年應進行再培訓,學時不少于12學時;并對取證人員的證書進行登記;——企業其他領導和中層干部任職三個月內進行培訓,培訓時間不應少于6學時;每年再培訓時間不應少于4學時;培訓由上級單位或由企業組織,也可委外培訓;選應向安全管理部門備案,宜經過安全管理部門審議或確認;重要危險源急救援案例分析;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班組長及員工安全培訓應符合下列要求:——班組長教育由企業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會同安全主管部門組織進行,一年至少一次;——員工應接受安全知識及意識的教育培訓,教育周期是一年至少一次;新知識、新技術;安全法律法規;所在作業場所和崗位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規程和制度;相關的應急預案;事故案例等。相關方在一個服務期內首次到企業現場時,應由相關方主管部門或作業現場所在部門對相關方——企業相關安全管理制度、規程等要求;——在企業作業可能接觸的危險源及控制措施;——發生事故的應急處置要求;——其他需要培訓的內容。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應符合下列要求:對應,包括設備操作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部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后,方可上崗作業;——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作業時應隨身攜帶證件,或將證件或復印件放置在作業現場。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應符合下列要求:應與《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附件中特種作業目錄內容相對應;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作業時應隨身攜帶證件,或將證件或復印件放置在作業現場。員清單,并保存培訓取證記錄;其中應包括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和操作人員、職業機動車駕駛員、加油站工作人員、受電裝置或者送電裝置作業人員、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內審員等。新員工安全三級教育和轉復崗人員安全教育新員工安全三級教育應符合下列要求:——對新進企業的員工,包括工人、工程技術、管理人員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進行企業級、部門(車間)和班組級安全教育,教育時間不應少于24小時;每一級教育應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記錄中簽字;宜一人一表,并將教育表列入員工培訓檔案;/重要危險源、控制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企業應急預案、有關事故案例等;企業級教育培訓應有教材,并組織考試,保存試卷和成績;——部門(車間)級教育培訓的內容應包括:本部門(車間)逃生要求、現場事故案例等;部門(車間)級教育培訓應有大綱;全裝置、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安全操作規程等作為培訓教材。轉復崗人員安全教育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內轉崗人員和涉及新技術、新工藝或新設備、新材料(四新)班組進組織進行部門(車間)、班組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和要求同新員工;——離開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職工重新上崗時,應由所在部門(車間)、班組組織進行部門(車間級和班組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和要求同新員工。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要求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和師資、教材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立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其中內容應包括:安全培訓的管理職責、組織要求、各類人員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周期與學時要求、培訓計劃的編制、實施、記錄、培訓效果評價要求等;——應建立企業安全教育培訓內部師資庫,并宜建立外部師資庫;應根據培訓內容需求,建立企業基本安全培訓內容的培訓教材,宜包括外部選購和內部編制的課本、課件等。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應符合下列要求:——每年年初應按各部門的培訓需求制定企業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安全管理部門應提出企業的安全培訓教育需求;——計劃中應包括內部企業級培訓和外部培訓的具體組織職責、時間、內容和要求、并對相關部門提出部門級安全培訓的時間、內容要求;計劃經相關主管領導批準后下發實施;——生產車間和動力部門、倉儲、物流運輸等部門宜制定部門計劃。安全教育培訓的實施及其記錄應符合下列要求:——各級培訓應保持記錄,記錄中應有參加人員簽到、培訓內容、考試或考核方式等內容;——班組級的日常安全教育,宜記錄在班組活動內;具體執行本部分4.9.2的要求;——培訓完成后,應進行效果評價,一般培訓應進行現場直觀評價,包括評價參加人數、授課效果、考試情況等,并保存記錄;對于大型系統培訓,宜采取培訓效果調查表、跟蹤評價等方式;對未達到培訓效果的,應組織補課或再培訓;——應對各類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學時、內容等進行登記,形成培訓臺賬或檔案;——安全主管部門應會同培訓主管部門對企業及各部門安全培訓實施情況和效果進行檢查與監督,每年進行總結并保存記錄,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總結。外來務工人員的聘用和培訓教育外來務工人員聘用和社會保險應符合下列要求:——建立外來務工人員臺帳或清單,登記其身份證、進入企業時間和離開時間、工種、內外部安全培訓和取證情況、崗位勞動保護要求等;——企業直接聘用的崗位臨時工、季節工、治安保衛人員、消防人員等外來務工人員,按企業職工管理;——應與外來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或與勞務工派遣機構簽訂用工合同;內容應當載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工傷社會保險的事項;——外來務工人員應具備所從事作業崗位應具備的健康條件,保存其醫院健康證明。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外來務工人員,包括新進人員和轉復崗人員,其三級安全教育要求同企業員工;通過勞務派遣機構選派的人員,企業級教育可由派遣機構組織進行,但應使用企業教材,宜由企業人員進行培訓,應保存企業級培訓記錄;——外來務工人員的培訓要求應與企業員工相同,由企業、所在部門、班組對其進行各級各類安全教育;對由派遣機構派遣的外來務工人員,應將安全教育情況向派遣機構反饋。安全文化建設AQ/T9004的安全態度和安全行為,逐步形成為全體員工所認同、共同遵守、帶有企業特點的安全價值觀,實現法律和政府監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約束,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持續提高;應將安全文化理念教育、安全氛圍營造、員工安全行為培育等納入企業教育培訓計劃并實施。參與、協商和溝通參與、協商和溝通管理制度參與、協商和溝通管理制度的建立應符合下列要求:——內容應包括工會和員工代表職責、企業內外部安全信息溝通職責,安全信息溝通交流方式、傳遞渠道,安全重要事項的員工參與和協商,重要安全信息的告知要求、工會員工代表的安全監督管理等;——應明確內外部安全信息的歸口管理部門、各類安全信息及時收集、處置、反饋的流程和記錄要求等;——應明確工會和員工代表應參與決策或協商的重要事項,并規定具體流程和方法。信息溝通應符合下列要求:——各類信息可采用書面文件、口頭報告、電話、電子信息等形式傳遞,但其中有關安全隱患等內容的重要信息應以書面方式傳遞和記錄處置結果;——應確保安全的重要信息能傳達到每個員工,以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素質;——應及時與安全的相關方溝通,確保其執行企業的安全要求,具體按本10——建立安全隱患舉報制度,涉及安全隱患的重要信息,應由發現部門以書面形式立即向安全主管部門傳遞或職工通過舉報電話、網絡反映;主管部門負責組織處置,需報告領導的,應有書面報告;——涉及職工權益的安全信息,應由接收部門以書面形式立即向安全主管部門和工會報告。安全事項的員工參與和協商應符合下列要求:——每年至少應有一次以上協商活動,并保持記錄;——重大安全事項形成決議后應以適當的形式告知相關員工。參與和協商的內容應包括:——重點/重要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制定;——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的建立與評審;——商討影響其職業健康安全的任何變化;——安全管理文件的評審;——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管理評審會議;——對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督管理;——節假日和日常職業健康安全檢查;——事件的調查和處理;——其他需與員工協商的事項。資料和記錄應符合下列要求:——安全管理部門和工會應保存相關安全信息溝通、參與和協商的資料和記錄;——企業下屬各部門宜建立安全記事本(或會議、培訓記錄本等),記錄有關日常安全信息協商溝通的會議、培訓、處置情況等。工會、員工代表對安全的監督安全監督職責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工會組織內應明確負責安全和勞動保護監督職責的人員,明確規定職業健康安全員工代表名單;——工會安全和勞動保護監督負責人員和員工代表名單,應向員工公示。職代會、工會的監督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職代會或工會代表會,應聽取、審議安全工作相關報告和安全重大事項,并形成書面意見;——工會代表應監督對女職工的婦女病體檢等保護是否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的要求;——企業領導及安全管理部門對職代會或工會代表會的意見,應認真研究,并作出書面報告。建設項目“三同時”和企業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管理建設項目“三同時”總體要求“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法規的要求。項目“三同時”管理制度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規定新、改、擴建項目的責任部門,項目的安全健康條件評審論證和評價要求、項目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及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要求,建設項目的職業危害申報等內容;——制度中應包括企業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的“三同時”要求。可行性分析和設計階段“三同時”管理項目可行性分析和設計資料應符合下列要求:——在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時,應將安全及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要投資一并納入,同時編報;保證建設項目投產后其安全及職業病防護設施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設計單位在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時,應遵守我國有關生產安全、消防安全、職業危害的法規、標準,依據安全預評價報告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批復,完善初步設計,同時編制《勞動安全衛生專篇》;——施工設計時,應根據《勞動安全衛生專篇》內容,同時設計相應的生產安全、消防安全、職業危害防護設備、設施和裝置等,應對“四新”(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項目的安全健康、人機功效管理等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安全生產條件論證、安全評價和安全評審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應參加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相關安全內容及《勞動安全衛生專篇》的審查;——煙草企業的國家和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時,企業應當分別對其安全生產條件進行論證和安全預評價;評價門提出審查申請,并提交文件資料;.17.2的要求;門組織實施評審,評審記錄向安全管理部門備案;涉及企業冊安全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參加,評審結果報主管領導批準,并保存記錄;——安全評價或安全評審中發現的問題,應采取措施解決后,方可批準設計方案,并保存記錄;4.2的要求。施工階段的“三同時”管理應對建設項目中職業安全健康防護設備設施和裝置的采購、安裝和施工等全過程進行監控,建立相應的記錄,行監督。企業應對施工方及監理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保存檢查記錄。建設項目在試運行期間,應同時對安全及職業病防護設施進行調試,委托安全生產監督機構認可的單位進行勞動條件監測、危害程度分級和有關設備的安全衛生檢測、檢驗,并將試運行中勞動安全衛生設備運行情況、措施的效果、檢驗收階段的“三同時”管理凡需進行預評價的建設項目,在正式驗收前應進行安全驗收評價;評價應由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并保存記錄;4.17.2的要求;對于企業內部安全評審的新改擴項目和安全技術措施項目,應依據可行性研究和和施工設計中的職業安全健康進行,應由安全管理部門及注冊安全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參加;驗收后,應形成并保存各方簽字的驗收記錄。企業安全技術措施項目管理企業安全技術措施項目,如涉及建筑物用途改變、場地變更、新工藝、人機功效變更等帶來新的風險等內容時,驗收后,應形成并保存各方簽字的驗收記錄。車間和班組安全管理車間安全管理車間各項安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車間確定安全分管領導,并配備專兼職安全員;較大的車間宜有年度安全工作計劃;具體執行本部分4.1、4.4的要求;——建立車間安全管理文件系統,執行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文件、技術標準,操作規程和應急預案,也包括車間內部的相關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車間需執行的各類文件清單,并保存相關文本;——建立車間需編制的各類臺帳或清單,包括設備安全裝置、消防設施和器材、電動工具、特種設備及其作業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等臺帳或清單;——對新員工和轉復崗人員進行部門級安全教育,具體執行本部分4.6.3的要求;——制定車間開展各項安全活動的計劃,包括安全教育培訓、安全專項治理、安全文化建設推進、安全活動等各項內容;可列入年度計劃,也可編制各項專項計劃;——組織各項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包括組織年度危險源更新、目標管理等,具體執行本部分4.1、4.2的要求;——建立車間現場管理的制度,包括現場定置管理、標志管理、作業環境管理等,具體執行YC/TXXX.2素的要求;——開展車間安全檢查,每半年對本車間安全狀況進行一次總結,并保存檢查和總結資料和記錄,具體執行本部分4.19的要求;——車間內部建立安全績效考核機制,包括對班組和員工的考核、評比等活動中,應包括安全內容,并將違章操作、事件事故等作為否決項。車間安全活動應符合下列要求:——車間每年安全月應根據企業主管部門要求,結合車間特點,制定安全月活動計劃;——每年應針對本車間重點/重要危險源所在部位或班組,組織危險源控制的相關安全活動,內容可包括案例教育、合理化建議、控制措施改進等,每年宜不少于2次;——每年年初應對本年度班組安全活動內容和方法作出指導性規定,下發各班組;——每年年底,應對班組安全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班組安全管理班組各項安全管理應符合下列要求:——有班組長、班組安全員、生產工人的安全生產職責文本,且下發各班組;4.5.3——對新員工和轉復崗人員進行班組級安全教育,具體執行本部分4.6.3的要求;——班組建立安全檢查記錄本,班組長或安全員每周檢查一次;具體執行本部分4.19的要求。班組安全活動應符合下列要求:學習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標準和作業規程;分析班組內外事故案例,舉一反三,防止類似事故的重復發生;結合本班組的作業特點、生產經營狀況和危險源辯識工作開展事故隱患的預測、預控等;并保存班組活動記錄;——應按車間的計劃,結合本班組特點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活動,宜開展每日的班前安全教育活動、建立班組安全園地或看板等。安全合格班組活動應符合下列要求:——企業或車間應將安全考核作為先進班組評定的必要條件;或開展安全合格班組評定活動;應有班組安全考核的具體要求;——企業開展先進班組或安全合格班組的安全建設達標驗收和考核;工會、安全管理部門應參加驗收和考核活動,并具有安全一票否決權;驗收和考核的資料和記錄應保存。相關方安全管理相關方識別和管理制度相關方識別應符合下列要求:——應充分識別為企業提供服務和產品、其產品或活動涉及職業健康安全的相關方,并確定需施加影響和加以監督的重點相關方;重點相關方應包括:工程項目施工方;設備維修保養方;綠化保潔承包方;食堂承包方;污水處理運行方;房屋租賃方;危險物品運輸方;殺蟲相關方;其他涉及職業健康安全、在企業現場工作的外部單位;——形成企業重點相關方臺帳或清單,其中應登記各重點相關方的信息和主管部門。應制定職業健康安全相關方管理制度,內容應包括:——確定各重點相關方的歸口管理部門,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玻璃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考核試卷
- 核電工程現場施工安全防護設備使用考核試卷
- 木材加工企業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考核試卷
- 批發行業互聯網轉型之路考核試卷
- 康復輔具在康復醫學研究方法的革新考核試卷
- 煤炭行業投資風險評價考核試卷
- 文化用化學品在聲音記錄材料的技術發展考核試卷
- 2025屆安徽省界首市下學期高三數學試題二模考試試卷
- 醫療數據要素市場交易權限管理
- 美國發動“對等關稅戰”的影響
- 鋁材切割機操作規程
- 浙江大學《普通化學》(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電磁學知到章節答案智慧樹2023年天津大學
- EIM Book 1 Unit 10 Don't give up單元知識要點
- 《塑造打勝仗的團隊系列 8冊 》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 新鄉縣恒新熱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熱項目二期工程變更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 A3報告解析課件
- “越……越……”“越來越……”課件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80首(精排+目錄)
- 馬工程《刑法學(下冊)》教學課件 第16章 刑法各論概述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活動手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