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傅佩榮教授訪談:在儒與道之間尋找生存智慧
近日,來自臺灣的學者傅佩榮結束了他的大陸文化之旅,在將近一周的時間里,他先后在上海、蘇州、北京的大學校園和公眾場所舉行了多場演講活動。他演講的主題是“重塑心的文化〞,即縱論儒家文化、?易經》等傳統經典對現代人的影響和作用。
傅佩榮先生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研究與教學之余,還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遍及,在臺灣每年進行的公眾演講高達200多場。他所寫的書,如?哲學與人生》、?四書小品》等早已為人們所知。
日前,線裝書局推出了傅佩榮所著的“傅佩榮解讀五大經典〞——?傅佩榮解讀論語》、?傅佩榮解讀孟子》、?傅佩榮解讀老子》、?傅佩榮解讀莊子》、?傅佩榮解讀易經》,目的是為當代人提供閱讀中國哲學原典的簡易辦法,引領讀者解讀經典,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探尋存在的大道。
了解經典要跟當下人們的經驗結合
記者:您的“傅佩榮解讀五大經典〞系列叢書,在每一章原文之后,都用白話取代一般讀本的注釋,與原文一一對應,文字簡明暢達、易于理解。同時,諸多章節的后面特意配上“解讀〞,將個人研究心得與讀者分享。近些年,您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出發點是什么?是如何進行解讀的?
傅佩榮:20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怎么用今天的白話,把?論語》、?孟子》說分明。不僅是把它們翻譯成白話文,還要進一步從哲學的立場上說分明。為了解讀?論語》,我至少看了400家注解,從兩漢到現在,所有研究?論語》的書,能看的我都看了。我想,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準確、合理的解法,所做出的判斷才能經得起大家的檢驗。了解經典以后,還要跟當下人們的經驗結合,因為古人的智慧也是從經驗中來的。這樣古老的中國哲學才會從書齋走出來,用以提高人們的素質。
有人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這是一種誤解
記者:我注意到,您早年是學西方哲學的,并且在美國耶魯大學獲得了西方哲學的博士學位,但之后,您卻開始鉆研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還大力向公眾遍及。您是如何走上從西而中的這條道路的呢?
傅佩榮:英國有一句諺語:“沒有離開過英國就不會認識英國。〞我學習哲學的過程是先學習西方哲學,再轉到中國哲學來,這樣就可以有對照的時機了。在我年輕時,臺灣地區與大陸一樣,傳統文化曾受到過很大的壓力,被看成是妨礙社會進步的慘重包袱。但我受到國學大師方東美先生的影響,有時機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并對它有新的認識。方先生學貫中西,他的特色是把中國哲學的高度表現出來,讓它與西方哲學并駕齊驅。有人認為中國沒有哲學只有思想,這是一種誤解。哲學就是怎樣從人類相似的經驗中提煉出一種智慧的東西,而智慧必須首先是完整的,并且是基本的。我想東西方的智慧,在這一點上是相通的。
現在許多人讀古代經典,還在文字上打轉
記者:在您看來,世人在解讀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哲學方面,誤區在何處?
傅佩榮:現在許多人讀古代經典,還在文字上打轉。很多人背記?論語》、?孟子》等,僅僅因為它是一種權威,但對古人何出此言,那么不分明。
這么讀傳統經典,不僅是一種時間上的浪費,還容易造成誤讀。單單以?論語》為例,被當下忽略的、不求甚解的、比擬普遍的誤會,大約就有十幾處。尤其是自宋朝朱熹注解之后,有很多明顯的錯誤,我都在書中挑出來加以表明。
比方,?論語》有一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其中“時習〞二字通常被解讀為“經常復習〞,正確解讀應為“適時實踐〞。還有?論語》中“自行束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其中“束〞二字,原意為“干肉〞,但我認為“行束〞不是指的給孔子獻干肉,而是借“行束〞這一古代男子十五歲時入大學所行的禮,代指“十五歲以上的人〞,因為孔子在乎的是如何有效地教導別人,而不是收學費。
孟子從未說過“人性本善〞,他最初的說法應該是人性向善
記者:您曾經在演講中屢次指出,世人對于孟子闡述人性的觀點也有重大誤會,您在解讀中是怎樣重新定義孟子關于人性的觀點的?
傅佩榮:是的。從宋朝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觀點。其實,孟子從未說過“人性本善〞。這個“本〞字,是后輩的解釋。按照我現在的理解,是把那個“本〞改成“向〞—人性向善。“向〞,代表人內在的力量。有人會問,既然“本善〞,人內在的自省和修煉,有何意義?事實上,在宇宙萬物里面,大多數生物行事是出于本能,只有人可能不真誠,因為人有意識,會為一己私利驅動去“扮演角色〞。“人性向善〞那么代表了人可以通過自省到達自我的平衡。
道家的思想中有深刻的神秘性,但是卻把人類最高的智慧掌握住了
記者:看到您所解讀的?莊子》一書,非常欣喜,您把深奧的?莊子》讀解得十分分明。我知道您個人也非常喜歡莊子,莊子最打動您的是什么?
傅佩榮:很多人讀?莊子》原著,看不過三行,我認識的一位教授研究莊子寫了1600頁,我用了半年的時間才看了一遍。據我所知,莊子是古代最有學問的人之一,司馬遷說他“于學,無所不窺〞,沒有他不涉獵的學問。
在莊子的思想中,他的“不得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這種“不得已〞,不是被迫的、無奈的、不得不怎么樣的,而是指當你條件成熟時順其自然。人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發現什么時候條件成熟了。條件成熟你做,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反之那么事倍功半,功敗垂成。此外,莊子認為“道無處不在〞,不是“無所不是〞,道家的思想中有深刻的神秘性,但是卻把人類最高的智慧掌握住了,它給虛無主義找到了一個思想根底。
中國傳統智慧是濟世的
記者:現在,很多人看的都是一些對現實有指導作用的書,如創業、賺錢、交際之類,則,普通人如果能夠品讀一下中國傳統哲學,對于我們的生活有何現實意義?
傅佩榮:實際上,中國傳統智慧是很濟世的。在我個人看來,年輕時很適合讀“儒家〞。念書、考試……當然得入世。你不入世,跟人群不建立關系,說不過去。同時,讀儒家便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行業安全生產合同
- 合同制員工福利待遇調整趨勢
- 代理區域銷售合同書
- 【課件】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課件-高二上學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冊
- 2025年度IT服務外包合同范本
- 云南省元馬中學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質量抽測數學試題含解析
- 供水供電合同
- 天津天獅學院《機械制圖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幼兒歌曲彈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海洋大學《半導體制造與工藝》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格障礙患者的護理
- 人工智能大模型
- 2022年全國統一高考數學試卷(新高考ⅰ)
- 1輸變電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表式(線路工程)-2024年版
- 2024年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育嬰”賽項考試題庫(決賽用)
- 《內在強大:應變萬難的力量》記錄
- TSHJX 067-2024 基于TACS的全自動運行線路綜合聯調技術規范
- 2024至2030年中國擦窗機器人產業競爭現狀及投資決策建議報告
- 益母草顆粒的保肝作用機制
- 中國經濟史教學課件第八章近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 2024年東南亞生化需氧量(BOD)分析儀市場深度研究及預測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