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化學高考(通用7篇)
2、回歸課本。其實每次考完試,試卷中所涉及的考點在書本上都是可以找到的。如果你的化學成績很一般,建議大家可以少刷一些題,把精力重點放到基礎分上,提升會更快。
在歷年的高考化學復習中,有不少同學在高三復習時,一點不重視課本,不在課本基礎知識點和重點上下功夫,而是選擇盲目大量刷題,我們知道:課本知識是復習的依據,也是老師們出題的依據。一定要重視。
3、該背的一定要背下來。例如判斷氧化還原反應,需要背的是背氧化性順序表。在一個可以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當氧化劑不足量時優先氧化還原性強的物質,反之亦然。寫方程式的時候用升降價配平法,對于復雜、難判斷化合價的物質使用零價法。
4、經常進行針對性訓練。對于我們如今面對的應試教育,做題是不能避免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做對題,做好題,有針對性地練習,以化學選擇題為例,訓練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基礎知識過關,課本上所有的方程式、章節常見題型需熟練掌握,重視基礎是學習任何學科的根本;
分專題練習,如果某塊知識點的選擇題總是出錯,一定是基礎概念不熟,可以在網上找相關內容的各地高考選擇題做;
學會使用用排除法,找出每一個錯誤選項的錯誤點,才算徹底理解此題。
化學高考第2篇1重視化學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
“‘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是新課標精神的濃縮。因此近年的高考試題在命題形式上不斷推陳求新,在試題情境設置上更加貼近生產、生活。”扶云松老師說,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如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污染與治理、化學材料的制造和應用等,往往就是高考命題的素材,形式上靈活多樣,起點高,落點低,充分體現了化學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命題思想。
2高考必考點:化學用語的正確使用
化學用語是進行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富有特色的化學語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化學用語可以反映出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化學反應原理正確理解和使用化學用語非常重要,也是高考的必考點。
扶云松表示,對化學用語內涵的正確理解是正確運用的基礎,一定要理解準確、書寫規范。
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分子式、電子式、化學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化學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電離方程式、電極反應式、熱化學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等化學用語的正確理解,準確運用和規范書寫是高考命題的熱點。
另外,考生還需要靈活運用化學圖形語言。化學圖形語言包括各種模型(如分子模型、原子模型)、關系圖、知識網絡圖、工藝流程圖等,它們是化學形象思維的載體和中介,也是化學思維的重要材料和結果,而且還是進行抽象思維的一個重要工具。
3準確把握化學反應過程
化學反應過程體現了化學反應原理,反映了物質的性質,是化學反應先后順序的具體表現形式。化學反應過程是試題考查化學知識的重要載體。通過正確分析化學反應過程可以發現物質制備和轉化的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的性質及其轉化的物質關系和數量關系,從而解決有關問題。
4相近概念的辨析
在中學化學中有許多相近概念,如分離和提純、檢驗和鑒別、蒸發和蒸餾等。為避免在使用過程中易錯、易混,就需要對這些概念抓住關鍵字詞,從概念的內涵和使用范圍兩個方面進行辨析并通過實例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例證,以達到規范使用化學概念的目的。
扶云松舉出例子,比如干餾和蒸餾。干餾是固態物質隔絕空氣加強熱發生分解反應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如煤的干餾。蒸餾(分餾)是根據液態混合物各組分沸點的不同,通過加熱使液體組分汽化然后冷凝編寫的分離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5規范表述試題答案
答案表述是展示考生答題的最終環節,也是決定考試得分多少的關鍵環節。
在高考時,要時時處處注意答案的規范表述,以求最大限度地減少非知識性失分,力爭做到“會做的題都得滿分”。要避免以下三個問題:①會而不對:主要表現在解題思路上考慮不全或推理不嚴密或書寫不準導致失分;②對而不全:主要表現在思路大致正確,但丟三落四,或遺漏某一答案,或討論不夠完備,或以偏概全,或出現錯別字;③全而不精:雖面面俱到,但語言不到位,答不到點子上。
6高考重點:圖像、圖表分析
圖像題和表格題,統稱為圖表題。它是指以圖像、圖形和表格為試題的信息來源,以化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和化學實驗等知識為載體,精心設計問題的一種信息處理和分析題。
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圖像的識別與分析能力,數據讀取、分析與處理能力,運用數學工具能力,以及靈活運用一些重要化學概念、規律與原理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扶云松老師還提醒各位考生,近幾年,高考這方面的題型在考查力度上有所增加。
7情景信息遷移
信息遷移試題是根據題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識,結合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進行遷移,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的一類試題。
解答信息題一般有三個環節:1、認真讀(審)題,獲取信息;2、結合問題,處理信息;3、根據信息,遷移應用。解題時要注意既不能機械地模仿信息,也不能隨意發揮,而應當抓住題中的信息特征,使“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遷移應用解決問題。
8化學數據的分析和處理
化學計算中要做到能迅速、準確地處理數據,就要正確分析形式多種多樣的數據,找到數據的作用、特點以及內在聯系,尋求化學計算的正確方法,以提高化學計算的速度和準確度。
數據的處理能力反映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靈活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化學高考第3篇金屬單質(Na,Mg,Al,Fe,Cu)的還原性
2Na+H22NaH4Na+O2==2Na2O2Na2O+O22Na2O2
2Na+O2Na2O2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
2Na+2NH3==2NaNH2+H2↑2Na+2NH3=2Na++2NH2―+H2↑
4Na+TiCl44NaCl+TiMg+Cl2MgCl2Mg+Br2MgBr2
2Mg+O22MgOMg+SMgS
2Cu+SCu2S(Cu2S只能由單質制備)
Mg+2H2OMg(OH)2+H2↑
2Mg+TiCl4Ti+2MgCl2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Mg+2H+=Mg2++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常溫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鈍化,在氧氣中燃燒)
4Al(Hg)+3O2+2xH2O===2()+4Hg(鋁汞齊)
4Al+3MnO22Al2O3+3Mn2Al+Cr2O3Al2O3+2Cr(鋁熱反應)
2Al+Fe2O3Al2O3+2Fe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2Al+6H+=2Al3++3H2↑
2Al+6H2SO4(濃)===Al2(SO4)3+3SO2+6H2O(Al,Fe在冷,濃的H2SO4,HNO3中鈍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Al+4H++NO3–=Al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
2Fe+3Br2===2FeBr33Fe+2O2Fe3O42Fe+O22FeO(煉鋼過程)
Fe+I2FeI2
Fe+SFeS(FeS既能由單質制備,又能由離子制備)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Fe+2H+=Fe2++H2↑
Fe+CuCl2===FeCl2+CuFe+Cu2+=Fe2++Cu↓
Fe+SnCl4===FeCl2+SnCl2(鐵在酸性環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錫完全還原為單質錫Fe+SnCl2==FeCl2+Sn↓Fe+Sn2+=Fe2++Sn↓
化學高考第4篇估算法
化學題尤其是選擇題中所涉及的計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學知識,而不是運算技能,所以當中的計算的量應當是較小的,通常都不需計出確切值,可結合題目中的條件對運算結果的數值進行估計,符合要求的便可選取。
差量法
對于在反應過程中有涉及物質的量,濃度,微粒個數,體積,質量等差量變化的一個具體的反應,運用差量變化的數值有助于快捷準確地建立定量關系,從而排除干擾,迅速解題,甚至于一些因條件不足而無法解決的題目也迎刃而解。
代入法
將所有選項可某個特殊物質逐一代入原題來求出正確結果,這原本是解選擇題中最無奈時才采用的方法,但只要恰當地結合題目所給條件,縮窄要代入的范圍,也可以運用代入的方法迅速解題。
拆分法
將題目所提供的數值或物質的結構,化學式進行適當分拆,成為相互關聯的幾個部分,可以便于建立等量關系或進行比較,將運算簡化.這種方法最適用于有機物的結構比較(與殘基法相似),同一物質參與多種反應,以及關于化學平衡或討論型的計算題。
化學高考第5篇一、導氣管的連接
一般應遵循裝置的排列順序。對于吸收裝置,若為洗氣瓶則應“長”進(利于雜質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氣體導出);
若為盛有堿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則應“粗”進(同樣利用和水蒸氣的充分吸收)“細”出(利于余氣的導出);
若為了排水量氣時,應“短”進“長”出,被排出水的體積即為生成氣體的體積。
二、儀器的連接
根據實驗原理選擇儀器和試劑,根據實驗的目的決定儀器的排列組裝順序,一般遵循氣體制取→除雜→干燥→主體實驗→實驗產品的保護與尾氣處理。其中除雜與干燥的順序,若采用溶液除雜則應先凈化后干燥。尾氣處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將氣體點燃。
三、氣密性的檢查
制氣裝置一般都存在氣密性檢查問題。關鍵是何時進行氣密性檢查?如何進行氣密性檢查?顯然應在儀器連接完之后,添加藥品之前進行氣密性檢查。
氣密性檢查的方法雖多種多樣,但總的原則是堵死一頭,另一頭通過導管插入水中,再微熱(用掌心或酒精燈)容積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氣泡逸出,停止加熱后導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則表示氣密性良好,否則須重新組裝與調試。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氣體或排水集氣的實驗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為兩種方法:
一是在裝置中防倒吸(如在裝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氣體等);
二是在加熱制氣并用排水集氣或用溶液洗氣的實驗中,實驗結束時,應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導管,后熄滅酒精燈以防倒吸。
五、實驗方案的評價
對實驗方案的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能否達到目的;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見易得、廉價;
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④過程是否簡捷優化;
⑤有無對環境污染;
⑥實驗的誤差大小等等。
能達到上述六點要求的實驗方案應該說不失為最優實驗方案。最優方案的設計應遵循上述實驗方案評價的六原則。方案確定后,為確保實驗目的實現,必須選擇簡捷而正確的操作程序。
六、實驗結果的分析
實驗是手段,要達到目的的還需對實驗現象、實驗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處理,去偽存真,由表及里,剝去假像方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品質與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一般從以下四方面考慮:
①方案是否合理,這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
②操作不當引起的誤差;
③反應條件不足可導致反應不能發生或反應速率過慢引起實驗誤差;
④所用試劑不純,雜質甚至參與反應均可導致實驗誤差等等。
化學高考第6篇常見物質分離提純10種方法
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如NaCl,KNO3。
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過濾法:溶與不溶。
升華法:SiO2(I2)。
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溶解法:Fe粉(Al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里過濾分離。
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
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吸收法: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
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然后再還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過濾,除去Fe(OH)3,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化學高考第7篇強化訓練鞏固知識
化學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在考察雙基的同時,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綜合能力,注重考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實用性。所以通過做題進行強化訓練,是對學生的應試能力的培養,人們常說"見多識廣",多做題,從解題中鞏固知識、應用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棉制品項目投資與風險評估考核試卷
- 砼結構施工中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考核試卷
- 那一幕初二語文作文
- 家居紡織品的品牌形象塑造與市場競爭力考核試卷
- 電動機制造中的智能物流系統應用考核試卷
- 精衛填海初二語文作文
- 糖批發市場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毛皮制品加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秋天作文
- 管道連接技術考核試卷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單詞表
- 建筑電工培訓課件
- 中班語言課件《章魚先生賣雨傘》
- 2023年成都市錦江區九年級二診語文試題(含答案)
- 感染性疾病臨床診療規范2021版
- 2023年承德縣小升初英語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DL-T 748.8-2021 火力發電廠鍋爐機組檢修導則 第8部分:空氣預熱器檢修
- 2023年中石油職稱英語考試通用選讀
- GB/T 7705-2008平版裝潢印刷品
- GB/T 22864-2009毛巾
- GB/T 15923-2010鎳礦石化學分析方法鎳量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