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形勢下加快推進河北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對策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一2017~2018年文化產業發展形勢與特征分析70432312(一)總體特征:規模體量較小,在全國位次偏低,與河北省經濟實力不相匹配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的統計結果看,2018年前三季度的增長速度(9.3%)比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長速度(11.4%)降低了2.1個百分點,總體上呈現增長放緩的態勢。河北省2018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774.9億元,占全國(63591億元)的比重為1.22%,占東部地區10省市(49325億元)的比重為1.57%,規模體量與河北省在全國的經濟實力位次相比非常不匹配,在全國31個省份(港澳臺除外,下同)中位居中下游。(二)發展趨勢:整體上看發展較為沉悶,增長速度在全國處于下游2018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2%,從上半年的勉強正增長(0.7%)下滑到負增長,低于全國平均水平(9.3%)11.5個百分點,低于東部地區(9.2%)11.4個百分點,并分別低于西部地區(12.8%)15個百分點和中部地區(8.6%)10.8個百分點,甚至低于東北地區(-0.6%)1.6個百分點(見表1)。表1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及河北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情況單位:億元,%地區絕對額比上年同期增長東部493259.2河北省774.9-2.2中部83058.6西部527412.8東北686-0.6全國總計635919.3注:表中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表1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及河北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情況(三)產業結構:“三駕馬車”中文化制造業與文化批發零售業表現“力不從心”,文化服務業“苦撐局面”從三大文化產業類型看,2018年前三季度河北省文化制造業營業收入總額占全部規上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66%,文化服務業營業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近17%,文化批發零售業占全部營業收入的17%,所以文化制造業是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定盤星”。但是,從2018年前三季度三大文化產業類型營業收入的數據看,文化制造業和文化批發零售業的營業收入額均為負增長,只有文化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實現了4.8%的正增長。從2018年前三季度文化產業的利潤數據看,文化制造業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勉強保持了正增長,增長率分別達到0.6%和1.0%。文化批發零售業的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出現滑坡,增長率分別為-24.0%和-23.2%。當前全國電商和微商等批發零售業發展迅猛,河北省實體批發零售企業受沖擊較大,而江浙地區本就是文化產品電商企業大本營,河北省電商微商企業很難入統,故導致數據下滑劇烈;文化服務業的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也出現懸崖式下跌,增長率分別為-40.8%和-96.0%,分析其結構,數字內容產業、有線電視、動漫游戲、圖書出版和其他廣告服務等領域利潤下降明顯,行業整體上出現了“有活干無錢賺”的尷尬局面。從文化及相關產業九大行業的數據指標表現看,有四個行業實現營業收入正增長,分別是創意設計服務業、文化傳播渠道業、文化投資運營業、文化消費終端生產業等,但是四個營業收入正增長行業的營業收入總額(258億元)占全省文化產業營業收入總額(774.9億元)的比重僅為33%,其他五大行業的營業收入均為負增長。從文化及相關產業九個行業看,2018年上半年創意設計服務業營業收入比2017年同期增長16.1%,增速除低于文化投資運營業(體量較?。┩?,遠遠高于其他行業。此外,創意設計服務業的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9.3%和31.6%,增速分別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9.4個和40.6個百分點,是九個行業中利潤總額增幅最大的行業。數據表明,河北省文化產業部分新業態發展強勁,創意設計服務業引領作用明顯。從文化及相關產業所有行業小類營業收入看,下滑幅度最大的幾個行業主要集中在傳統文化制造業和文化批發零售業。其中,制造業中的工藝品制造、油墨及相似產品制造、廣播電視專用配件制造、其他娛樂用品制造等傳統文化制造業營業收入下降較多。文化批發零售業中的文化用品批發和家用視聽用品零售這兩類營業收入下降較多。(四)區域特征:文化產業區域間發展不平衡,京廣京秦沿線帶仍然是主力,傳統經濟強市同時也是文化產業發展大市從全省設區市看,2018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排在前三名的分別是:石家莊323.6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的41.8%;保定83.9億元,占10.8%;唐山75.9億元,占9.8%。前三名占全省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62.4%。而承德、張家口營業收入分別僅占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的1.26%和1.98%。分析區域實力特征可以看出,全省文化產業實力較強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京廣、京秦沿線的山前平原及毗鄰山區,其他地區文化資源開發及產業實力較弱(見表2)。表22018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按地區分主要經濟情況地區法人單位數(個)從業人員期末人數(人)資產總計(億元)營業收入(億元)前三季度增長(%)前三季度增長(%)石家莊34642816506.99.7323.6-0.6唐09.075.99.5秦皇島711008481.953.223.5-5.2邯鄲1551102474.72.046.619.4邢臺1331488468.616.961.514.1保定20825439206.313.683.9-4.6張家口711034981.026.315.40.0承德66567660.838.29.86.6滄州2112164792.6-10.743.9-26.1廊坊16415842124.519.247.6-10.6衡水1371551492.812.540.0-19.7定州127781.520.51.9-1.1辛集63151.315.41.415.5總計17241917941649.112.5774.9-2.0表22018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按地區分主要經濟情況(五)動力格局:文化投資低位徘徊,消費帶動能力表現一般,整體發展動力堪憂從投資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同比增長7.8%,比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高1.9個百分點,分別低于六大高耗能產業投資同比增長率(11.3%)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率(27.1%)3.5個和19.3個百分點;從消費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5%,而文化消費中體育、娛樂用品類消費只增長1%,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消費只增長3%,文化辦公用品類消費增長6.2%,只有書報雜志類消費增長較多,達到54%,超過了全省社會消費平均水平。動力格局的表現不容樂觀,雖然每年在深圳文博會上簽約的大項目不少,意向投資額也較多,能夠真正形成“真金白銀”的實際利用內外投資額卻不盡如人意。(六)市場主體:文化服務業企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中小型文化企業經濟效益下降較快,大型文化企業經濟效益增長顯著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資產總計1649.1億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12.5%。其中,文化制造業資產總計575.9億元,同比增長0.4%;文化批發零售業資產總計172.5億元,同比增長3.6%;文化服務業資產總計900.7億元,同比增長24.2%。數據表明,文化產業資產規模持續擴大,其中,傳統文化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企業資產基本維持現狀,擴張意向和能力有限,而文化服務業企業資產增長較多,擴張表現良好。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實現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達到33.8億元和37.6億元,比2017年同期分別下降10.1%和9.0%。其中,中型文化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下降13.5%和11.6%;小型文化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下降34.5%和32.3%。大型文化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大幅增長,分別達到83.3%和66.5%,而微型文化企業實現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15.8%和15.0%,總體上表現良好??偨Y市場主體經濟效益的特征,出現了“大微突出、中小難過”的“兩極分化”的現象。二2019年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有利環境分析(一)國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及相關支持政策協同發力為文化企業崛起注入新推力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要堅定不移將文化體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秉h的十八大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委不斷出臺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各項政策措施,對全國文化產業發展進行了統一部署,大力扶持文化小微企業,扎實推進文化體制改革釋放文化產業活力,促進文化產業與金融合作,文化產業正由“鋪攤子”式的發展模式逐步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河北省也相繼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方案和專項規劃等,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日益優化。(二)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及京冀聯合辦冬奧會等重大戰略利好疊加帶來新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提出至2018年已將近五年,京津冀三地通過建立一系列文化合作的組織機構等制度機制、聯手搭建各類平臺載體、合作推出文化活動等方式已將原來停留在“框架”階段的文化合作全面深入地推進。京冀聯手辦冬奧會正在按計劃順利推進,場館及交通、能源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建設,吸引的相關產業投資也不斷涌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記得住鄉愁”行動等國家鄉愁文化典范活動的開展,《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編制發布,“1+N”政策中的“1”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的出臺,都在推進文化領域改革創新和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提出了諸多新思路、新模式及新政策,對京津冀三地發展文化體育制造業、共建共營文化產業園區、借力借勢推動本地文化企業崛起和吸引“高質量”文化產業項目落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為河北推進與京津文化產業互通共融、區域整合和提質增效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三)“一帶一路”建設為河北文化產業“走出去”提供新空間河北省經濟不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這對拉動河北經濟增長來說本來就是一個短板,而文化產業中出口導向型的領域更是微乎其微,文化對外貿易的增長一直較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與很多國家文化交流不足,沒有形成文化的對外輸出和影響力。“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河北這個有著沿海區位和典型內陸省份特征的文化資源大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產品輸出的大舞臺。未來河北將依托“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加快文化產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斷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貿易,為本省文化企業參與國際合作競爭提供新的更大的空間。(四)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河北文化產業提質升級掀起新浪潮當前,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為文化產業創新植入了新基因,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浪潮興起,為文化產業的內容生產、表現形式、商業模式帶來深刻變革,為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內容爆炸式增長提供了便捷、經濟、多渠道的技術平臺,新媒體技術也帶來文化創意內容變現方式的變化。文化產品的虛擬化趨勢逐步形成,必將改變文化體驗經濟的方向。在迎接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內容、新方向大潮的過程中,河北省文化企業的發展也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五)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和消費結構加速升級推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形成新供給我國文化產業與工業制造業、創意農業和服務業的跨界融合發展日趨深入,產業邊界日趨模糊,文化元素日益融入相關產業,文化越來越成為產業創新的源泉和轉型升級的動力。在此發展大勢下,作為傳統制造業和傳統農業大省,河北在推進文化產業跨界融合形成文化產品與服務新供給方面具有很大潛力和后勁。與此同時,河北省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正從5000美元向1萬美元邁進,處于中上等收入經濟體行列,群眾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的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也必將倒逼文化產品和服務在供給側改革方面有所作為。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其中17次提及文化,足見當前解決好文化產品和服務“供需錯位”這一短板,迫切需要文化產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而激發文化消費潛能,提升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的跨界融合和消費需求的強勢轉型將大大助推河北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側改革進程。(六)“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及河北決戰決勝“扶貧攻堅”任務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新契機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促使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將全面改善,而且將推動農村文化經濟基礎體系的健全,走出一條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河北是擁有5萬多個行政村的農業大省,目前仍有超過5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鄉村振興”戰略重大部署的逐步落實,將會促進農村物質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當地民俗產品、特色民宿、鄉村休閑、創意農業等相關文化融合產業將在河北農村的逐步興盛,將為河北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開拓廣闊的空間,是新時代河北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戰略機遇。此外,河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為各地加快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推動貧困地區群眾口袋腦袋“一起富”、物質精神“雙脫貧”提供了有利契機。三當前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與障礙分析(一)各級各地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沒有形成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提升”雖然近幾年各地各部門對發展文化產業的認識不斷深化,重視程度有所提高,張家口、唐山、滄州、衡水、保定、邢臺、邯鄲等設區市還先后召開了文化產業推進會或現場會,設立或增加了文化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然而,從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推進中可以看出,全省上下并沒有在實踐推進中形成對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提升”,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沒有形成省委、省政府層級發文,統籌所有相關職能部門資源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近五年河北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幾乎沒有出臺高規格的扶持性政策措施或實施意見等務實的、“真金白銀”的文件,只按慣例編制發布了省市兩級的“十三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而反觀先進省市,無論沿海還是內地,近五年在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方面都出臺了“政策措施”、“實施意見”或“實施細則”,有的地區甚至以當地黨委、政府“決定”的形式出臺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二是沒有形成以重點文化產業載體(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圈定的重大項目、重點縣區或重點文化企業)為基本單元的分類政策支持體系。對文化產業的支持表現為空泛的口號式支持或講話支持,沒有單獨的邊界清晰的文化產業載體支持機制和具體政策條款,雖然在其他重要支持政策文件中似乎也能找到文化產業的影子,如“雙創雙服”“小微企業”“工業設計”“科技金融”等,但是,當文化企業按照條文尋求政策支持時又會發現自己好像根本不符合政策支持的條件,個別與上述領域“靠得近”的文化企業經過努力可能得到一些支持,絕大多數文化企業是享受不到政策支持的。三是在省級層面仍然缺乏強有力的推進工作機制。各職能部門在推進各自工作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思想誤區,認為文化產業發展是省委宣傳部與文化和旅游廳的事,與自己部門職能不相關。所以,在出臺文化產業支持政策、促進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方面難以形成推進合力,各自為政,互不幫襯,本位主義思想嚴重。(二)省域內文化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城市經濟的強弱決定文化產業強弱的“魔咒”還未打破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存在區域不平衡問題,從文化產業企業數量、規模實力、競爭力等各項指標看,省域內發展較好的文化產業集中在石家莊、唐山和保定等“經濟強市”,經濟欠發達的市縣其文化產業發展也較弱,其中既反映出全省文化產業結構中“城市服務業和文化制造業”占絕對比重的畸形問題,也反映出廣大欠發達市縣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文化遺產開發以及產業化利用極不充分的問題。河北目前大量文化資源處于未開發或半開發狀態,雖然每年各市舉辦一次旅游發展大會,在文化旅游示范項目方面與以前相比有了長足進步,但是省域各地大量優秀、有價值的文化資源仍然沒能有效地轉化為產業資源,與沿海先進省份相對均衡的“遍地開花、各有所長”的資源開發水平相比,河北的文化資源開發水平層次和能力都有很大差距,與相鄰的山東、河南、山西相比,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也處于落后狀態。從表面看,似乎有地理條件和基礎設施落后的制約,從深層次的障礙分析,仍然受發展體制機制、人才因素的制約。(三)全省經濟形勢低迷對文化制造業和文化消費構成了“打壓”,以往“經濟危機”往往是文化產業加速發展期的現象不復存在近幾年,河北經濟發展形勢并不樂觀,經濟發展水平、群眾工資性收入等都提高得較慢,雖然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保持在6%左右,較為穩定,但從規模以上企業投入產出指標、投資和消費增長指標看,均大大低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這其中有河北主動“去產能”的因素,也有“環保風暴”導致的“一刀切”式的“關?!焙筮z癥,河北經濟總量已經排名全國第8,如果年底繼續限產,2018年河北經濟總量有可能繼續下滑,人均各項指標中絕大多數將墮入全國倒數后7名。與此同時,河北扶貧任務仍然艱巨,鄉村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短缺,農村居民文化消費水平嚴重滯后,依托“美麗鄉村”建設發育出特色文化旅游鄉村或特色民宿文化鄉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5萬多個行政村中大多數鄉村文化產業基本處于空白狀態。按照文化產業發展歷史經驗看,一個地區經濟形勢低迷時期往往會促進文化消費的增長,并帶動文化需求的提升,而有可能出現文化產業加速增長期,但是,從近幾年河北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對文化產業影響看,拖累文化產業發展已成定局。(四)“文化+科技+其他行業”融合發展遇到許多難點問題,導致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側質量和效益不佳從河北省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狀態分析,在目前有限的供給中,中低端文化產品供給、低俗供給、“僵尸”供給和“呆滯”供給等占文化市場的比重較高,高技術含量、高質量的創意文化產品供給卻嚴重不足,健康向上、喜聞樂見而又質優價廉的大眾文化產品也不多見。文化產品的粗放生產、同質低價惡性競爭現象仍然存在。改變這種被動不良的發展局面亟須發展文化產業新興業態和文化原創內容產業,需要“文化+科技+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創造更多的新興業態和創意產品,如新傳媒文化業態、粉絲經濟業態、虛擬文化業態等。當前,推進河北的“文化+科技+其他行業”融合發展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單純推進“文化+其他行業”,不依托移動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就不能形成“文化+科技+其他行業”的發展模式,實踐中就難以成功或不可持續。比如,許多工業設計、文化創意需要依靠一些新科技將創意附加在傳統產品上,脫離科技的“文化+”只能算是與傳統產業實現皮毛上的對接,即便是創意產品,也很容易被復制延展,生命力難以長久。這就是當前許多僵化的“文化+旅游”產品落入俗套而被廣泛復制模仿的原因。二是在推進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市場導向與政策支撐存在嚴重脫節問題。產業融合最終要體現在文化產品和服務上,政策支撐的著力點不應只放在文化企業的生產過程中的融資、獲取材料和人才等方面,還應面向創意性文化產品的市場需求,在企業創造出新產品或新服務的初始階段,營造出一種甄別文化產品創意的市場需求并能夠幫助改進創意的政策環境。三是缺乏根據文化產業鏈條結構、文產集聚區建設發展與產業融合“三位一體”需求建立的人才引進機制。文化產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絕不能只注重微觀視角而忽視宏觀視野,也絕不能只是文化企業(公司)自己的事情,應和產業集聚協同、園區建設發展統籌通盤考慮,只有實現復合型人才與關聯型產業的雙重集聚,才能為“文化+科技+其他行業”的深度融合提供智力支持。(五)文化產業地方規劃和園區發展同質化現象嚴重,從政府推進和市場主體培育兩個層面表現出文化產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意能力不足河北省各地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陷入“產業—政策”趨同的怪圈。文化產業發展方向除了與各地特色民俗產品制造業和體現地理特點的文化旅游景區謀劃有所不同外,主要產業門類、細分方向、發展模式和支持政策措施等同質化現象嚴重,亟須根據當前不同的地域環境和地理條件,重新謀劃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細分領域,各地謀劃、規劃建設的文化產業園區屬于綜合性園區的較多,發展規劃內容也大同小異,發展定位模糊,產業業態僵化重復,建設和經營模式雷同,缺乏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未來世界級城市群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新背景下對本地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與劣勢的深入研究,缺乏創意性的策劃方案,更談不上與毗鄰文產園區的產業合作與共建共贏。2019年又將迎來“十四五”規劃的前期研究,河北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與多重利好機遇疊加的大背景,對省域各地文化產業發展的謀劃和創意策劃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對此,省級文化產業管理部門有責任督導各地聘請創意專家重新做好“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充分利用外智提升各地文化產業規劃和園區規劃的創意水平。四加快提升河北省文化產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一)重塑新時期河北文化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啟動“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和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措施搶抓多重重大利好機遇疊加的有利契機,在深入研究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對京津冀文化產業格局的影響的基礎上,重新塑造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一是建議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推動全省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決定,以省委決定的形式強力推動部署全省文化產業的發展。二是啟動全省“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前期研究,同時挑選幾個附加值高、發展勢頭好的行業制定“重點產業”專項扶持規劃或行動計劃,如文化創意設計產業提升行動計劃、文化制造業轉型升級規劃、體育康養產業推進行動計劃、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行動計劃等。三是在新的投資審批改革制度下出臺重新研究文化產業專項支持的政策措施,建議考慮挑選一批文化產業重點區域載體(重點文化產業園區、文化類特色小鎮、文化創意街區等),以重點區域載體為單元制定關于支持全省文化產業重點區域載體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文件,必須有高含量的“真金白銀”,投資、交易便捷的改革創新舉措。四是建立全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動態數據庫,加強對項目的定期跟蹤、服務保障和業務指導。(二)大力實施“文化平臺促進”工程,著力謀劃組建文化創新創業平臺、公共服務平臺、要素保障平臺和展示交易平臺等四類平臺從先進省市發展文化產業的經驗看,文化產業促進平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的滯后很大程度上是沒有統籌建立起一批專門為文化產業和文化企業服務保障的支撐平臺。從目前河北文化產業發展的短板看,亟須在省委宣傳部或文化和旅游廳的推動下歸口組建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保障的文化創業創新平臺、文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要素保障平臺和展示宣傳平臺。文化創新創業平臺。一是在全省“雙創雙服”如火如荼開展的背景下,建議鼓勵各地在原有科技孵化平臺的基礎上改造一批面向文化產業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通過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培育一批具有鮮明特色、輔導融資并重、創業生態圈完善的孵化平臺??梢钥紤]通過與京津文化相關的院校、文化企業的合作,共建一批文化企業孵化基地,比如,雄安新區容城縣政府與北京服裝學院“校地合作”共建“北京服裝學院容城時尚產業園”(中關村北服時尚產業創新園容城示范基地),實質上就是依托北京服裝學院的優質智力資源和行業影響力,建立起一個文化創意產業的孵化基地,開展設計服務、技術轉化、展示銷售、時尚推廣、產業培訓等服務,打造容城服裝產業鏈、時尚生態圈,引導容城傳統服裝產業創新升級。通過政策鼓勵和引導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組建文化產業孵化平臺(企業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和眾包平臺),力爭在平臺運營、組建融資、管理模式方面開展創意創新,在導師輔導、中介服務方面提升業務水平,為未來培育出一批文化“巨人”企業做鋪墊。二是培育組建一批文化技術創新平臺。加快應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支持引導高校院所或大型企業建設工業創意設計中心、藝術創意研究中心和文化相關行業專業化重點實驗室,制定扶持措施吸引海內外創新人才和創意企業來河北省投資建立文化技術服務機構。建議在2019年謀劃啟動全省“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選擇重點區域載體或重要文化科技融合較好的企業掛牌建設“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打造一批文化科技創新示范平臺、示范園區、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文化公共服務平臺。一是強化文化產權交易平臺建設。謀劃在全省已建成的綜合保稅區、保稅區(含B型保稅物流中心)建設文化藝術品保稅中心(倉庫),以文化產品或藝術品展示、倉儲、交易為主,推動“河北智造”文化產品“走出去”,也借此引進海外高端文化藝術產品,提升河北文化企業創意創新的視野及能力。謀劃建設京津冀版權交易中心(所),考慮開發利用大數據技術、云服務技術創新版權交易模式,促進新型版權保護和服務體系的建立。二是借力新興業態做好文化信息服務平臺。依托大數據、虛擬現實技術及云服務技術,謀劃建立全省文化信息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系統,推動文化信息服務的智能化改造。以多年投入已有一定基礎的省文化資源多媒體數據庫為依托,整合各級文化資源信息,建立起圖像庫、音頻庫、3D全景圖、虛擬現實庫、非物質文化遺產庫等數據庫。謀劃成立由報刊、廣電、出版、影視等單位共同參與的知識產權(IP)綜合開發利用聯盟。文化要素保障平臺。一是建設一批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建議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目前的“省級文化產業引導股權基金”為基礎,以混合所有制和母子基金模式將現有“省級文化產業引導股權基金”改建為“省級文化股權投融資基金”,成立基金管理運營公司,主要支持和幫助全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投融資、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投融資與重點融資平臺搭建等。鼓勵各市政府以混合所有制形式設立各市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同時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和大型國有企業投資建設一批市場化運作、企業運營的文化股權投資公司或設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基金,在雄安新區考慮創建國家級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切實緩解文化科技企業或中小文化創意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二是積極搭建文化人才引進培養平臺。在文學創作、影視、戲劇、造型藝術、工業創意設計等領域謀劃建立全省“專項”培養人才計劃,借力北京、天津相關高校的文藝及創意實力,開展校企合作或校際合作。鼓勵各市在職業教育發展中注重文化創意人才的專門培養,注重文化工匠的專項培育,并將人才實踐與各地文化特色小鎮、文化產業園區、文化創意街區的建設及文化企業實踐相結合,打造一批文化產業用得上的領軍人才和創意團隊。文化產業展示交易平臺。一是籌劃抓好文化產業展會群?;I劃舉辦年度性的京津冀(河北)特色文化產品博覽交易會、“創意河北”文化科技節等,拓展提升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石家莊國際動漫博覽交易會、邯鄲太極國際交流大會等省內文化節會的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河北省文化會展交流平臺的影響力。二是加強電商平臺建設。圍繞發展縣域特色文化產業和特色產品,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構建網上銷售渠道,擦亮特色產品品牌。圍繞發展剪紙、樂器、陶瓷、雕塑、童車等優勢行業,建立產業電子商務發展聯盟,加快推進行業電商平臺建設,推動營銷模式創新。(三)大力實施“文化名企培優”工程,深化國有文化企業運營管理機制改革,扶持民營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實力和活力的強弱歸根結底表現為市場主體實力和活力的強弱。通過改革創新和政策扶持,推動國有文化企業煥發活力,加快民營文化名企的崛起,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項措施。一是推動省、市屬國有文化企業深化內部機制改革。當前的國有文化企業改制已經基本完成,但是內部管理經營機制的改革仍未到位,與市場機制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其中用人機制、分配機制、工作推進機制和經營管理機制等都存在體制內事業單位的顯著特征,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經營弊端較為嚴重,新興業態的轉型發展較為滯后。當前,河北日報報業集團、河北廣電傳媒集團、河北廣電信息網絡集團、長城新媒體集團、河北演藝集團、河北影視集團等省屬大型國有文化企業,迫切需要在深化研究和借鑒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適應自身實際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方案,形成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并加快在新興業態轉型、數字內容開發、跨區域兼并重組等方面的步伐,逐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努力成為全國知名的文化企業集團。二是壯大民營文化企業實力。出臺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傳統產業領域的大型企業向跨行業領域、跨業態方向發展,積極促進傳統重化工業企業、房地產企業和傳統物流企業涉足文化產業,向文化企業轉型;支持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浙江嘉興市海鹽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9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北京西城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脲醛塑料項目安全評估報告
- 長春工業大學《老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植物綠化與配置》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模型制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與彈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省宿州地區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期末英語試題測試卷含答案
- 湘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系統設計及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大學《工程力學(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物資出入庫管理制度范本
- 世界地圖矢量圖和各國國旗 world map and flags
- 銀行借款合同變更協議
- 外科主治醫師資格考試(專業代碼317)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PC鋼棒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和平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Python編程真題及答案解析(共10套真題)
- 合同順延確認函
- 【MOOC】人工智能:模型與算法-浙江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Q/CSG 1 0007-2024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
- 2024年10月自考00067財務管理學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