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提綱(含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提綱(含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提綱(含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提綱(含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提綱(含期末質量檢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期末復習知識點提綱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認識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1)生長:指生物體體積由小到大,也就是細胞數目增多和體積增大的結果。

(2)發育:指生物體中各種器官逐漸達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體產生下一代的現象,通過繁殖保持種族的延續。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除外)

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它是由蛋白質和遺傳物質構成的。但病毒是一種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一一病毒

(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沒有細胞核,比細胞小得多,不能獨立生活,必須生活在其它生物的細胞內。

(2).病毒的種類■金?4

以寄主不同分: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

(3).病毒的結構: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不濟*塞

(4).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細胞里,離開活細胞,通常變成結晶體。-有機會侵入鬲品腦就

會重新開始。

(5).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有害:給人類、動物、植物帶來極大危害。使人類和其它生物得病:乙肝、甲肝、流感、非典、

禽流感、艾滋病、狂犬病、麻疹等

?有利:利用病毒為人類造福。如疫苗生產、生物防治、基因工程、創造花卉品種。

二、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1.調查的步驟:

①明確調查目的;

②確定調查對象;

③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

④調查記錄;

⑤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

⑥撰寫調查報告。

2.生物的分類

(1)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分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

(2)按照生活環境不同,將生物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二、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第1頁共38頁

環境中影響生物活動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兩類.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溫度、水分、空氣等

探究的過程: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制定計劃4、實施計劃5、得出結論6、表達和交流

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

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單一變量)、

2.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對生物的影響:△zf'S運、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還有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

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如:沙漠中的駱駝刺對干旱缺水環境的適應、海豹對寒冷環境的適應旗形樹對大風

環境的適應)

2.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

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3.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

4.生物適應環境的同時,又會對環境造成影響;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

5.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是與它們生活的環境相適應的。

四、生態系統

1.生態系統的概念:

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

一個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2,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態段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①非生物部分包括光、空氣、水分、溫度。

②生物部分:

綠色植物一一生產者(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如綠色植物、藍藻、硝化細菌等)

動物一一消費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如動物、菟絲子、豬籠草等)

細菌、真菌一分解者(能把動植物的遺體和糞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如魔生性細菌和真

菌、蘑菇、蚯蚓等)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3.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和被吃的

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吃蟲的鳥

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食

物鏈不包括分解者。

4.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

5.在生態系統的食物質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獲取相同性質食物的植物類群和動物類

群可分別稱作一個營養級。1

?食物鏈和食物網:①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

捕食的“最高級”動物;②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③營養級

越高,生物數量越少;

④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的越多。

?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最大的應該是生比置。

6.生態系統具有二^自動調節能力

第2頁共38頁

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

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功能越

強,生態系統就越穩定。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1.生物圈的范圍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表面

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巖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的劃分只是大體的劃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開)

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森林生態系統(地球之肺)、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

湖泊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荒謨生態系統

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個生態系統之間是彼此互相影響的,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

性的。

第3頁共38頁

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第一章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一、練習使用顯微鏡

1.顯微鏡的結構

目鏡

上面標明的數

銃筒------

字表示日位的

放大倍敕

粗戰焦螺詫

物銃

數字"10”

細準焦螺會轉換器

表示物優的

放大倍數

鏡臂——-

我物臺

通光孔

壓片失

遮光器

反光鏡

鉞座圖2-1普通光學顯微鏡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持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后方有準焦螺旋。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于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遜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

(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使用凹面鏡。)

準焦螺旋:①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

②細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系: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2.顯微鏡的使用:取鏡和安放一對光一觀察(具體使用步驟:課本37-39頁)

①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圖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物像的移動方向相反。

②從目鏡內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X物鏡放大倍數

③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制成玻片標

本。

3.目鏡長的放大倍數低,物鏡長的放大倍數高。顯微鏡放大倍數越高,視野中細胞數目越少且變暗。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個數就越少,細胞個體越大;視野越暗。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中看到的細胞個數就越多,細胞個體越小;視野越亮。

?光線強時,用小光圈或平面鏡(反光鏡)

?光線弱時,用大光圈或凹面鏡(反光鏡)

第4頁共38頁

5、分析視野中的污點:

轉動目鏡,若污點動,說明污點在目鏡上;若不動,再移動玻片標本,若污點動,說明污點在玻片標

本上;若不動,說明污點在物鏡匕(也可用低倍物鏡換高倍物鏡,若污點消失,說明污點在物鏡上,若

污點還在,說明污點在目鏡或玻片標本上,還需進一步確定。)

注意:污點不會在反光鏡上。

二、觀察植物細胞

1.常用的玻片標本有三種:

切片一一用生物體上隨下來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如細菌培養液、血液)經過涂抹制成

裝片——用生物體上撕下來的或直接用個體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帽、青霉等制成

以上三種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臨時的(臨時玻片)

2.《觀察植物細胞》實驗制作的是植物細胞的臨時裝片。

臨時裝片制作的一般步驟:①擦T②滴(植物:清水)T③撕T④蓋一⑤染色(一般用碘液)

使用稀碘液的作用:便于尋找和觀察細胞,可使細胞結構看得更清楚。

注意事項:材料要薄而透明;實驗避免出現氣泡的方法:用鏡子夾起蓋玻片,使它一邊先接觸載玻片

上的水滴,然后緩緩放下,蓋在要觀察的材料上。

3.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

①細胞壁:支持、保護

②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保護

③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

④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⑤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⑥線粒體: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⑦液泡:在細胞質中,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

三、觀察動物細胞

1.(P46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①臨時裝片制作順序:擦一滴一刮一展(或涂)一蓋一染一吸。

②第二步“滴”的時候植物細胞滴清水,動物細胞滴0.9%的生理鹽水:主要原因是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

易吸水破裂。作用:保持細胞的正常生理狀態。

③“蓋”時先讓蓋玻片一側接觸液滴,再緩慢地蓋上蓋玻片,其目的避免蓋玻片下出現氣泡。

④“染”的時候用碘液染色,用吸水紙在蓋玻片另一側吸引,使整個材料浸潤在碘液中從而被染色。

⑤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制的臨時裝片時,發現視野中有一邊緣黑、中間亮的圓形物,用鍛子輕壓蓋玻片時,

該物會移動,則該物是氣泡,而不是細胞。

2.動物細胞的結構

①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

②細胞質:液態,可以流動

③細胞核:貯存和傳遞遺傳信息

④線粒體: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人體或動物體的各種細胞,形態不同但基本結

構是相同的。

3.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相同點:都有細胞膜、細

胞質、細胞核。

4.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不同點: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液泡,動物細胞沒有。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四、細胞的生活

一、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1.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2.細胞中的物質

第5頁共38頁

有機物(一般含碳,可燃燒):如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這些都是大分子

無機物(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物、氧等,這些都是小分子

3.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對物質有選擇性,有用物質進入,廢物排出。

4.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

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產生氧。

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動力工廠”、“發動機”。

二者聯系:都是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二者區別:葉綠體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線粒體分解有機物,將有機物中儲存的化學能釋

放出來供細胞利用。

葉綠體

葉綠體: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光合作用)

線粒體: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

二、細胞核是控制中心

1.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課本53頁“克隆羊多莉”)。細胞核中的DNA上有遺傳信息。

第6頁共38頁

第二章細胞怎樣構成生物體

一、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

3.細胞分裂的過程

動物細胞:細胞膜逐漸內陷,形成兩個新細胞

4.細胞分裂結果: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是一樣的,遺傳物質也一樣。(但若細胞分裂

形成生殖細胞,則生殖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會減半。如新形成的正常人的體細胞永遠都是23對染色體,但

生殖細胞的染色體數量會減半,為23條。)

補充:

1.染色體

①染色體位于細胞核中,由于易被堿性染料染色而得名

②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

③每一種生物的細胞核中內,染色體的數量是一定的

④染色體數量的恒定對生物正常的生活和傳種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⑤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每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基因

2.DNA是遺傳物質,因此可以說染色體就是遺傳物質的載體。

3.細胞里:染色體二DNA、基因之間的關系圖:

4.細胞的控制中心是細胞核。

5.細胞是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統一整體。

二、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1.新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多細胞動物和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從一個細胞開始的,這個細胞就是受精卵。)

2.分化: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個或一個細胞通過分裂產生后代,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發生差異性的變

化,這個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

的,這樣的細胞群叫做組織。

?組織的形成:細胞分化的結果

?動物和人的基本組織可以分為四種: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1)從圖A到圖D的過程表示細胞分裂,從圖D到圖E、F的過程表示細胞分化.

(2)圖E是上皮組織(具有保護和分泌等功能,如皮膚上皮、胃腺、腸腺上皮):

圖F是肌肉組織(具有收縮和舒張的功能,如心肌、骨骼肌)

(3)除E、F以外,人體還有神經組織(分布在大腦皮層等各處)和結締組織(如血液、骨組織)。

第7頁共38頁

3.器官: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一起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如大腦、心臟、胃等。

4.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量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成在一起構成系統。

八大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

5.動物器官一般由四種基本組織構成,并且以某種組織為主“器官的結構特點與它的生理功能相適應。

?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系統一?動物體和人體

三、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1.植物體與動物體相似,生長發育也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2.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等。

①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再由這些細胞分化形成其他組織。

②保護組織,具有保護內部柔軟部分的功能。

③輸導組織,有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也有運輸有機物的篩管。

④營養組織,細胞壁薄、液泡大,④儲藏營養物質的功能。含有葉綠體的營養組織還能進行光合作用。

⑤機械組織,構成機械組織的細胞細胞壁增厚,機械組織對植物起支撐和保護作用。

疏導組織營養組織

??

分生組織

3.植物的器官:

營養器官:根、莖、葉;生殖器官:化、果實、種子。

4.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一組織一f器官—?植物體

四、單細胞生物

1.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被稱為單細胞生物(如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

第8頁共38頁

圖2-19幾種單細胞生物

2.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益處:①魚的餌料;②凈化污水害處:①引發疾病;②形成赤潮

草履蟲眼蟲瘧原蟲腰鞭毛蟲、夜光蟲

隼履蟲的結構(分M繁殖)

IB2-2O亦代生的結構示意圖

AIMxWii.0

MB4

X中的火物建海吏

口溝-------------------

★的"。的it入件■*.w

---------------

&*+氏”*h4.

AU

>把體力多余的水分.廢物

收臬起來.弊制體外.

?動物體的結構層次:c運動系統

呼吸系統

上皮組織、消化系統

結締組織循環系統

細胞----?組織_?器官*系統—?動物體

肌肉組織內分泌系統

神經組織,泌尿系統

生殖系統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I神經系統

「根、

”營養器官莖

分生組織]4

保護組織II葉

—器官<'

細胞一?組織營養組織j?*植物體

-花

輸導組織J、生殖器官1果實

I種子J

第三單元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綠色植物

一、藻類、苔辭和蕨類植物

1.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可以分為四大類:藻類、苔牛、蕨類和種子植物。

第9頁共38頁

2.藻類植物

①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②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陰濕處;

③細胞里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④全身能從環境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⑤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無根、莖、葉結構);

?藻類植物像根的部分叫根狀物(固定作用),像葉的部分叫葉狀體(進行光合作用)。

?代表:綠藻:含大量的葉綠素而成綠色(衣藻(單細胞),石藐)、

紅藻:含較多的藻紅素而呈紅色(紫菜,石花菜)、

褐藻:含較多的藻黃素而呈褐色(海帶、馬尾藻、裙帶菜)

?藻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義:

(1)釋放氧氣(占整個綠色植物釋放氧氣的95%);(2)做魚類餌料;

2.苔解植物

①大多生活在潮濕陸地;②一般具有莖(無導管)、葉(無葉脈)、假根;

?苔辭植物的根是假根,起固定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苔解植物的莖和葉中沒有輸導組織,

不能運輸水分。所以苔辟植物的植株長得十分矮小,且苔辮植物的生命活動不能離開水。

?苔解植物密集生長,植株之間的縫隙能夠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葬植物對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

具有一定作用。

?苔辭植物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在污染嚴重的城市和工廠附近很難生存。人們利用這個特

點,把苔解植物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類植物

①生活在潮濕環境中;②有根、莖、葉,有輸導組織;③抱子繁殖(抱子是一種生殖細胞);

?蕨類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意義:

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藥(貫眾);③有些可供觀賞(腎蕨):

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滿江紅);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碳。

令藻類、苔辭、蕨類植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都不產生種子,可以進行物子生殖。

二、種子植物

L種子的結構(P85種子的結構)

粢豆種子

第10頁共38頁

種皮: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

大豆種子結構[「胚芽:發育成芽,進一步發育成葉

胚軸:發育為根和莖之間的連接部分

胚一胚根:發育為根

-子葉:2片

「果皮和種皮: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

胚乳:貯存養料

玉米種子結構-胚芽:發育成芽,進一步發育成葉

胚軸:發育為根和莖之間的連接部分

胚'胚根:發育為根

-子葉:1片

?子葉或胚乳里含有豐富的淀粉等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能夠供給胚發育成幼苗。玉米種子

2.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兩大類。

主要特征:

(1)體內有維管組織(輸導組織)——韌皮部和木質部;(2)能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

(3)一般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種子和果實(裸子植物沒有果實:果實=種子+果皮)

”裸子植物: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如松、柏、云杉、銀杏、蘇鐵

種子植物Y

被子植物:種子的外面有果皮,種子被包在果實中。如桃、花生

令被子植場分類: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

單子葉植物:子葉1片,多為平行葉脈,須根系,花瓣為3或3的倍數代表植物:小麥,玉米

雙子葉植物:子葉2片,多為網狀脈,直根系,花瓣為4、5或4、5的倍數代表植物:大豆,花生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等級最高、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植物。

3.果實常有一些適于傳播的特點。(如楊和柳的果實,表面有翅或毛,適于隨風飄揚)

4.種子植物比苔群、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在壬。

植物類群生活環境主要特征種類代表植物

大多生活在單細胞或者多細胞,結構簡單,沒有根莖葉之

藻類植物衣藻、海帶

水中分

植株矮小,有莖葉,沒有根,且莖葉中沒有輸

生活在陰暗2萬種,我國有

苔辟植物導組織,生殖過程離不開水。是監測空氣污染葫蘆辭、地錢

潮濕的陸地2800種

的指示植物

生活在陰暗具有真正的根莖葉之分,體內有輸導組織,葉12000種,我國現

蕨類植物石松、蕨、柢楞

潮濕的陸地片背面有產生胞子的胞子囊有2600種

裸子適合于各種850種,我國現存松、柏、銀杏、

種根莖葉很發達,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

植物環境250種蘇鐵

子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且種了外面

植適合于各種玉米、水稻、白

植物有果皮的包被;是植物界進化程度最高的一個萬種

物環境25菜

類群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一、種子的萌發

1.種子萌發的條件:

「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

「內部條制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儲備.有機物:淀粉、蛋白質、脂肪

無機物:水分、無機鹽

I停止休眠

「一定的水分

外部條件1充足的空氣

第11頁共38頁

適宜的溫度

2.種子萌發的過程

(1)吸水;

(2)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

(3)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損,

(4)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注意: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

二、植株的生長

L根包括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期四部分。

2.幼根的生長

①分生區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不斷補充伸長區的細胞數量;

②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

③伸長區的細胞不斷長大,長成為成熟區的細胞;成熟區有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④根的生長主要是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增大的結果。

3.枝條是由芽發育而成的。

「生長點:使芽軸不斷伸長,發育為頂芽

葉原基:發育成幼葉

葉芽的結構J芽原基:發育成側芽

幼葉:發育成吐

4.植株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

水、無機鹽(主要是:氮、磷、鉀)、有機物(葉的光合作用制造)

三、開花和結果

1.花由花芽發育而來。

2.花的結構

,花柄

花托

花萼:由若干萼片組成。

保護及招4昆蟲的作用。

花冠:由若干花瓣組成。

花的基本結構

雄蕊{麓:內有花粉

「柱頭

雌蕊,花柱

??子房:內有胚珠

雌蕊

花柄

3.花的結構中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它們與形成果實和種子有關。

4、花的種類

兩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如月季花

單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分為雄花和雌花。如黃瓜的雄花和雌花

無性花:一朵花中既無雄蕊又無雌蕊。如向日葵花盤邊緣的舌形花

5、花、果實和種子是植物體的生殖器官,開花和結實標志著植物體進入一生的成熟階段。

6、傳粉的概念:花粉從花藥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8、傳粉與受精

①萌發:花粉落到雌蕊柱頭上以后,在柱頭表面的黏液的作用下開始萌發,

長出花粉管。

②伸長:花粉管穿過柱頭,沿著花柱向子房方向生長,進入子房,直達胚

珠。

③受精: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著花粉管的伸長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與胚珠里

面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過程)

*雄蕊的花藥里產生花粉,花粉管里有精子;雌蕊子房的胚珠里產生卵細胞。

9、綠色開花植物有特有的雙受精現象。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另一個精

子與極核結合,這種現象稱為雙受精。

10、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之后,花瓣、雄蕊和雌蕊的柱頭、花柱等結構隨之

凋謝,而雌蕊的子房卻繼續發育。

*11、果皮和種子合稱為果實(由子房發育而來)。開花后必須經歷傳粉和

受精才能結果。

受精后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為胚,珠被發育成為種皮,與此同時,子房壁形成果皮。

「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柱頭、花柱一凋落

果實和種子的形成J「子房壁--------------------?果皮〕

〔子房《「珠被一?種皮]卜果實

L胚珠1受精卵——?胚j種子J

第13頁共38頁

12.人工輔助授粉:是為了彌補在自然狀態下植物傳粉的不足而給植物進行的輔助授粉。

第14頁共38頁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一、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在植物體內的作用

①水是植物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②水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葉片因有水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③水有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體吸收;

④水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

二、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1.根適于吸水的特點:①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

②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積,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2.植物運輸物質的途徑

導管:從下往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篩管:從上往下輸送葉片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

3.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形成層的細胞能不斷分裂,形成新的木質部細胞和韌皮部細胞,使莖不斷

長粗。

4、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輸和散失的途徑:水一根毛細胞一根部導管一莖內導管一葉脈中的導管一氣孔

三、植物的蒸騰作用

1、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稱為蒸騰作用。

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片。植物體所吸收的水分絕大多數都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掉了。

2.葉片的結構(葉片由表皮、葉肉、葉脈組成)

表皮J■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無色透明,外壁有角子層。起保護、透光和保水作用

(上、下)I保衛細胞:成對存在,圍成氣孔,可進行氣體交換。細胞內有葉綠體

[柵欄組織:接近上表皮,細胞呈圓柱形,排列較緊密和整齊,含葉綠體較多

j葉肉I海綿組織:接近下表皮,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較疏松,含葉綠體較少

r具有支撐作用

I葉脈t具有輸導作用{襄T蹩鬻機鹽

I篩管:輸送有機物

注:葉表皮屬于保護組織;葉肉屬于

營養組織;葉脈屬于輸導組織。

令.氣孔:(蒸騰作用的門戶)

①保衛細胞吸水膨脹,內壁伸

展拉長,牽動外壁向內凹

陷,使氣孔張開;

②保衛細胞失水收縮,內

外壁都拉直,使氣孔關閉。

3、蒸騰作用的意義:

①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傷;②拉動水分和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

③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④可增加大氣濕度,降低環境溫度,提高降水量,促進生物圈

水循環。

四、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15頁共38頁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

一、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1.天竺葵的實驗

1、暗處理一一將植物體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消耗并轉運原有的淀粉

2、黑紙片上下遮光并置于光照處照射一段時間一一形成對照

3、去紙取葉,將葉片置于小燒杯中,用酒精隔水加熱一一用酒精加熱是為了溶解葉片中的吐綠素,隔水加

熱是為了避免發生危險

4、加熱后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排除酒精對實驗的干擾

5、將葉片置于培養皿中,滴加碘液顯色一一利用淀粉遇碘液變藍的特性

6、觀察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因為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的淀粉。見光部分變藍,說明進行光合作用

產生了淀粉。

令該實驗的實驗變量是光照。

?該實驗證明了: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2、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

(1)提供能量(糖類)(2)構建細胞壁(纖維素)(3)構建細胞膜(蛋白質、脂質)

(4)構建細胞核(核酸)

3、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養育了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第16頁共38頁

第五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第一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

1、海爾蒙特實驗:

五年后,柳苗增重74.5千克,土壤僅減少了0.057千克。海爾蒙特認為:水是合成柳樹體內有機物的

原料。后來由于顯微鏡的發明,人們發現植物葉片上有氣孔,通過這些氣孔,植物與外界進行了氣體交換。

2、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為原料

普拉斯特利實驗:

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補充: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現象:裝置一里的葉片不變藍,裝置二里的葉片變為藍色。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注:裝置一中放入氫氧化鈉的原因:氫氧化鈉有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

3、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將快要熄滅的衛生香伸入試管,衛生

香復燃,說明金魚藻在光下產生氧氣,可

見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除了有

機物外,還有氧氣。

?補充:檢驗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實驗現象:摘取銀邊天竺葵葉片一,經脫色、

碘液處理后,可見葉片的綠色部分變藍

色,白色部分不變色。

實驗結論: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4、光合作用概念:

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

第17頁共38頁

機物中,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過程:光能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氧氣

葉綠體(儲存著能量)

Fajt

-ftXkXt絡4

4、光合作用實質: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如淀粉),并且釋放出

氧氣的過程。

5.光合作用意義:

1)是生物所需的有機物的來源;2)是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

3)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定。(即碳一氧平衡)

6、光合作用的應用:①要保證農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尤其是光。

②合理密植,使作物的葉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第18頁共38頁

第二節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種子在萌發的過程中,其中的有機物發生了變化,釋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種子萌發,還有一部分

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

乙丙

萌發的種子煮熟并冷卻的種子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實驗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放出來了二氧化

碳。科學實驗證明,二氧化碳來自種子里的有機物。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時不僅產生二氧化碳,還產生水。

乙丁

萌發的種子煮熟并冷卻的種子

3、燃燒的蠟燭放進甲瓶里,火焰立即熄滅了,這是因為甲瓶里缺少氧,因為甲瓶里的氧被萌發的種子吸收

了。科學實驗證明,有機物在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時,需要氧的參與。

4、呼吸作用的概念:細胞利用氫,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

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呼吸作用。

實質: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過程: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解套金進行的。粒

第19頁共38頁

實驗三

現象甲瓶溫度如,甲瓶石灰水磐湮,甲瓶蠟燭熄滅,

乙瓶溫度不變.乙瓶石灰施邕:乙瓶蠟燭謔燃燒

種子呼吸種子呼吸種子呼吸

結論鰻能量產生二氧化碳.吸收氧氣.

7.呼吸作用意義:

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進行各項生命活動(如:細胞分裂、吸收無機鹽、運輸有機物等)

不可缺少的動力,一部分轉變成熱量散發出去。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實質都是有機物分解,釋放能量。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8.呼吸作用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①中耕松土、及時排澇都是為了使空氣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進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機物,因此在儲存植物的種子或其他器官時,要設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溫度、

減少含水量、降低氧氣濃度、增大二氧化碳濃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