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流行病學實習指導(供預防醫學本科教學用)年級班級姓名內蒙古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實習一疾病分布的描述及現況調查目的:1.掌握常用疾病頻率測量指標的概念、計算和應用。學會疾病按時間、地區和人群分布的描述方法。2.掌握現況調查的基本原理。二、學時:4三、內容:(一)常用疾病頻率測量的有關指標資料1:某地2005年年初人口為1000人,2005~2006年某病發病情況見圖1-1,每個箭頭表示病例從發病到轉歸的時間。該病無病后免疫力。期間無死亡、遷走或拒絕檢查者。2005、1、12005、7、12006、1、12006、7、12006、12、31圖1-1某地某病2005~2006年間發生情況示意圖請計算以下各率:1.2005年1月1日的時點患病率2.2006月1月1日到2006年7月1日的期間患病率3.2005年的發病率4.2006年的發病率
資料2:2008年在某鎮新診斷200名糖尿病人,該鎮年初人口數為9500人,年末人口數為10500,在年初該鎮有800名糖尿病患者。在這一年有40人死于糖尿病。計算:1.2008年該鎮糖尿病的發病率2.2008年該鎮糖尿病的死亡率3.2008年該鎮糖尿病的病死率4.2008年1月1日該鎮糖尿病的患病率(假設這一天無新檢出病例)。資料3:為加強對HBV母嬰傳播的研究,作者對某單位孕婦HBV感染情況進行連續4年的監測,結果見表1-1。請計算不同年份HBV感染率(填入表1-1)表1-1不同年份孕婦HBV標志物檢出情況年份檢測人數陽性人數感染率(%)2001463124
2002420157
2003439197
2004368194
合計1690672
(二)疾病的時間分布描述資料4: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率如圖1-2。圖1-2保定市1950~1988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率思考題:請描述上述疾病的時間分布特點?你知道流腦發病率下降的原因嗎?(三)疾病的地區分布描述資料5:1959年和1974年4個省市脊髓灰質炎城鄉發病率差別如表1-2所示。表1-21959年和1974年4個省市脊髓灰質炎城鄉發病率(1/10萬)
服用疫苗前(1959年)
服用疫苗后(1974年)
城市農村
城市農村上海41.713.9
0.040.33重慶2.410.35
0.390.41廣西75.670.15
0.140.29河北9.770.31
1.260.39思考題:請解釋脊髓灰質炎城鄉發病率差別的原因,服用疫苗前后為什么情況顛倒過來?(四)疾病的人群分布描述資料6:1964年~1965年,上海市進行了一次麻疹血凝抑制抗體調查。嬰兒的抗體陽性率如表1-3。表1-3嬰兒的麻疹血凝抑制抗體陽性率(上海,1964~1965年)月齡0~1~2~3~4~5~6~7~8~9~10~11~人數407552544945393036302225陽性率(%)10094.786.583.049.040.020.510.08.316.727.324.0思考題:請解釋8月齡時麻疹血凝抑制抗體陽性率的低谷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現況調查資料7:某省部分地區自然人群乙型肝炎的現況調查7.1研究背景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疾病,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近年來,通過大規模接種乙肝疫苗,我國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流行率及HBV流行率均有所下降。本研究通過對某省部分地區抽樣,進行乙肝流行病學調查,并與全國乙肝流行特征進行比較,了解該地區自然人群HBV的感染狀況、流行特征及其免疫情況。思考題:這是一種什么性質的流行病學研究,是描述性的,還是分析性的?你認為應該采用普查,還是抽樣調查更合適?本次調查的目的何在?該種研究有何特點?主要有哪些用途?7.2調查設計7.2.1調查方法及對象以該省2個地級市為研究現場,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對2個城市小區、7個農村行政村的自然人群開展以家庭為單位的問卷調查,即以2個地級市為現場,按農村、城市分層,對抽取到的每個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進行問卷調查,再對調查對象抽取3ml肘靜脈血標本,最終共采集血標本2282份。思考題:抽樣調查的方法有幾種?本次調查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有哪些優點?如何保證樣本具有足夠的代表性?決定抽樣調查樣本大小的因素有哪些?7.2.2調查過程及內容根據研究目的和相關文獻自行設計調查問卷,編寫調查表初稿,經預調查后形成正式調查表。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對研究對象以直接詢問的方式填寫調查表,遵循知情同意原則,每名調查對象在調查前自愿填寫知情同意書。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業等。乙肝疾病相關知識:關于乙肝傳播途徑的常識知識。醫源性接觸史:注射史、住院史、手術史、輸血史等。免疫史:免疫接種時間,免疫針次。生活接觸史:共用牙刷、牙杯、剃須刀,以及外出聚餐情況等。血標本在0~6℃保存,6小時內進行血清學檢測,檢測HBV感染標志(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項,對可疑陽性標本進行重復實驗驗證。乙肝五項標志物(不包括單獨抗-HBs陽性且有乙肝疫苗接種史的標本)任何一項陽性即定義為HBV感染,計算總感染率(即HBV流行率)。思考題:為什么進行預調查?本次調查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影響調查質量的因素?應如何控制調查資料質量?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調查對象的依從性?7.3統計分析方法運用EpiData3.1建立數據庫,專業人員雙錄入資料,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流行率的比較先以2002年全國人口構成為標準人口分布,用直接法進行率的標化,然后進行比較。各組間流行率的比較用檢驗。7.4結果分析7.4.1HBV感染的一般情況在2282例血清樣本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HBV總陽性人數分別為224人、993人、22人、178人、235人和926人,陽性率分別為9.8%、43.5%、1.0%、7.8%、10.3%和40.6%。以2002年全國人口構成為標準人口分布,用直接法計算標化率,標化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HBV流行率分別為9.3%、41.8%、1.1%、6.8%、9.6%、35.4%。思考題:上述粗陽性率如何計算得到?按全國人口構成計算標化流行率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此次現況研究中只能進行患病率或感染率的計算,而不能進行發病率的計算?在什么情況下現況研究可以計算發病率?7.4.2HBV感染分布特征此次共調查男性878人,女性1404人,男性、女性HBsAg陽性數分別為100人和124人,HBsAg,HBV陽性數分別為342和584人。不同年齡組HBV感染標志物流行率見表1-4,HBV流行率年齡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城市HBsAg流行率為10.0%(69/692),農村HBsAg流行率9.7%(155/1590),城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27,P>0.05)表1-4不同年齡組HBV感染標志物流行率(%)思考題:完成表1-5計算,并對結果進行解釋。表1-5不同性別HBsAg,HBV感染率(%)性別人數HBsAgHBV例數感染率(%)P例數感染率(%)P男878100342女1404124584合計22822249.8192640.58什么是疾病的三間分布特征?從以上疾病的分布特征能得到哪些線索?試進行分析。(3)對該地區年齡和HBV感染的關系進行關聯性分析,結果得出年齡和HBV感染之間的關聯性有統計學意義,高年齡組HBV感染率高,試分析其可能原因。
實習二分析性研究資料分析一、目的:1.初步掌握分析性研究的設計、調查方法及調查資料的整理分析。2.初步掌握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在病因研究中的應用。二、時間:4學時。三、內容資料1:(一)為了證實非職業性環境接觸青石棉與惡性腫瘤的關系,1996年對×縣青石棉污染區和作為對照的同省無石棉污染的×縣(兩縣在民族構成、生活習慣、地理氣候以及性別和年齡構成上均具有可比性)進行了既往9年(1987年1月1日~1995年12月31日)的死亡率調查,結果見表2-1。表2-1接觸青石棉與惡性腫瘤發病的關系
調查人數觀察人年死亡人數(死亡率1/10萬人年)
全腫瘤肺癌間皮瘤胃癌腸癌暴露組454339430.0572(182.60)21(53.26)7(17.75)6(15.22)6(15.22)非暴露組562648236.4860(124.39)12(24.88)0(2.07)★9(18.66)3(6.22)合計1016987666.53132337159注:★假設非暴露組有1例間皮瘤,死亡率則為2.07表2-233~49歲男子按血清膽固醇水平分組的冠心病10年累積發病率血清膽固醇(mg/dl)觀察人數病例數累積發病率(%)114~20920.96194~209115.26214~209146.70231~2092612.44256~2093215.31合計1045858.13(二)表2-2是弗明漢心臟病研究中心對血清膽固醇含量與冠心病發病關系研究的部分資料。首先檢測了1045名33~49歲男子的血清膽固醇含量,按其水平高低分為5組,隨訪觀察10年后計算各組冠心病10年的累積發病率。(三)某醫院欲研究“吸煙與肺癌”關系,收集本院診斷為肺癌的男性病人113例為調查對象,配一例本院同期體檢健康男性113例作為對照,對子均衡性分析檢驗結果:年齡、性別、民族、職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兩組吸煙習慣比較見表2-3。表2-3男性肺癌組與對照組吸煙習慣配對比較病例對照合計吸煙不吸煙吸煙6832101不吸煙12112合計8033113思考題:上述研究各自屬于什么類型的流行病學研究?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2、上述研究各自容易產生何種偏倚?如何保證組間的可比性?資料2:某地從1977年1月1日到1986年6月30日對HBsAg陽性和陰性兩組人群的肝癌發病情況進行了近10年的隨訪觀察,結果發現HBsAg陽性組發生肝癌41例,HBsAg陰性組發生肝癌16例。兩組的觀察結果見表2-4。表2-4隨訪人群觀察人年計算表年份HBsAg陽性人群
HbsAg陰性人群年初人數A不變人數B退出人數人年數(A+B)/2
年初人數A不變人數B退出人數人年數(A+B)/219771195119321194.0
507750707
19781193118851190.5
5070505911
19791188118711187.5
505950554
198011871176111181.5
5055503718
198111761166101171.0
5037503345035.0198211661153131159.5
50335012215022.519831153113518
50124982304997.019841135112213
49824949334965.51985112211139
49494924254936.51986★111311094
49244902222456.5合計--86
--175
注:★隨訪截至1986年6月30日,故1986年的人年數=[(A+B)/2]/2思考題:請計算出上表中空出的人年數。分別計算HBsAg陽性和陰性人群肝癌的發病密度,并計算RR、AR、AR%。資料3:吸煙與肺癌關系的隊列研究調查資料分析(一)隊列研究調查的設計1.研究對象的選擇(1)實驗組的確定:在34494名男醫生中,凡吸煙者作為實驗組,并根據不同程度的吸煙量(支∕日),把實驗組再分成輕度吸煙組(1~14支∕日)、中度吸煙組(15~24支∕日)及重度吸煙組(25支以上∕日)三個不同組。(2)對照組的選擇:采用內部比較法以研究對象中不吸煙者作為對照組。2.隨訪劃定了實驗組和對照組后,對被研究對象進行追蹤隨訪,觀察比較各組中肺癌死亡的情況。隨訪共分兩期,每期時間約五年。從1951年11月1日開始,第一期隨訪至1965年4月30日,實際時間是四年五個月;第二期隨訪至1961年10月31日,兩期共十年時間。自開始觀察日起,每12個月統計存活數及計算暴露人年數。隊列研究調查的結果是通過經常性的死亡登記資料來了解。由于事先聯系,凡是醫生死亡的名單和情況將通知調查者本人;凡是男醫生死亡者(包括肺癌及其它原因死亡的)都按隨訪登記卡項目登記。(二)資料的整理和分析1.暴露人年數的計算隊列研究調查時,常用暴露人年數作分母來計算死亡率,再進行比較分析。本資料研究對象男醫生34494人,共觀察了10年,共獲暴露人數269000。自開始觀察日期起,就不允許另外醫生進入研究組內,因此每年各年齡組的人員數變動,主要是由于人員死亡及年齡的變化據所致。2.肺癌人年死亡率的計算和比較第一期隨訪,用35歲以上的男醫生來比較,共獲暴露人年數113,197,肺癌死亡84人,人年死亡率為0.74%;第二期隨訪結果與第一期隨訪結果基本相同,十年共計肺癌死亡者312人,人年死亡率為0.65%。按不同吸煙情況,五年和十年前瞻性調查資料各年齡組肺癌死亡情況分別見表2-5和表2-6。計算相對危險性和特異危險性表2-535歲以上英國男醫生吸煙不同情況的肺癌死亡率(1951~1956年)年齡組不吸煙組
輕度吸煙組
中度吸煙組
重度吸煙組(歲)人年數死亡數死亡率(‰)
人年數死亡數死亡率(‰)
人年數死亡數死亡率(‰)
人年數死亡數死亡率(‰)35~541126600.00
2310220.09
2375140.17
1524840.2655~64190700.00
633320.32
651460.92
5155163.1065~75107800.00
520171.35
3893133.23
2290114.8075★85611.17
3950112.78
193142.07
72234.16合計15107-0.07
38586-0.47
36089-0.86
23415-1.66合計的各級死亡率都經過標化表2-6英國男醫生不同吸煙情況的死亡率(1951~1961年)每日吸煙支數肺癌死亡率(‰)相對危險度RR特異危險度AR‰AR%不吸0.07
1~14支0.57
15~24支1.39
≥25支2.27
合計0.65
肺癌相對危險性隨著吸煙量的增加而增加,稱之為劑量效應關系(或稱生物學階梯)。根據表2-6計算RR、AR、AR%,并繪劑量效應曲線圖。圖2-1劑量效應關系曲線圖表2-7英國男醫生各種死因的危險性與吸煙之間關系(1951~1961年)死因不吸煙者死亡率(‰)重度吸煙者死亡率(‰)RRAR(‰)AR%肺癌0.072.27
其它癌1.912.59
慢性氣管炎0.051.06
心血管病7.329.93
其它病12.0619.67
思考題1.根據表2-7計算RR、AR、AR%。2.吸煙與肺癌之間是否有因果關系?說明理由,如想進一步說明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還需作什么研究?資料4:關于肺癌的病因,近半個世紀以來曾指出過吸煙、大氣污染等危險因素,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的壽命延長、人口老化的結果或對肺癌診斷手段的改進使肺癌的檢出率與死因診斷水平提高等等有關。英國學者Doll和Hill于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近四年收集了倫敦及其附近20所醫院診斷為肺癌的住院病人為調查對象(從中去除了誤診的、病危不配合的、死亡的、耳聾者、不會英語者,共計1165人),占當時這些醫院里肺癌病人的85%,在調查每一例肺癌病人的同時配一例同醫院同期住院的其他癌癥病人作為對照。作者將男性肺癌患者與非呼吸系統癌癥患者(對照)的吸煙習慣的調查結果進行列表。表2-8男性肺癌組與對照組吸煙習慣成組比較吸煙習慣肺癌組對照組合計吸煙135012962646不吸煙76168合計1357135727143、根據表2-8,計算、P、OR、OR95%CI并解釋結果分析吸煙與肺癌之間的關系:POR=OR95%CI表2-9男性肺癌組與對照組吸煙習慣配對比較對照病例合計吸煙不吸煙吸煙128971296不吸煙61061合計1350713574、根據表2-9,計算、P、OR、OR95%CI并解釋結果分析吸煙與肺癌之間的關系:POR=OR95%CI5、本資料用哪一組分析方法合理?作者進一步把男性肺癌組按吸煙與否及每日吸煙劑量進行分析(見表2-10)表2-10每日吸煙劑量與肺癌的關系(男性)吸煙劑量(支/日)肺癌組對照組合計OR0761681.01~49911404.75~51661511317.315~4454088539.525~22916246116.150~41206117.9合計1357135727149.1=113.70.01(5)=15.096、從表2-10中可以看出什么趨勢?吸煙劑量與肺癌間呈何種關系?7、從本次吸煙與肺癌的病例對照研究資料中可以得出什么結論?該研究的主要優缺點是什么?尚需進一步做何種研究以判定其因果關系?
實習三實驗流行病學研究資料分析一、目的:1.了解實驗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2.掌握預防接種效果評價的常用指標。3.了解預防接種計劃的制定和實施方案的設計。4.熟悉分析臨床療效的方法二、學時:4學時三、內容資料1:某市乙肝疫苗預防接種后HBV感染情況分析(一)基礎研究某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地方性流行,12%獻血員HBsAg陽性,90%居民至少一項HBV標志陽性。流行病學調查表明,HBV和原發性肝細胞癌(PHC)明顯相關,男性PHC年發病率為30∕10萬~75∕10萬。在實施HB疫苗免疫計劃前,曾對該地區某農村地區兒童和孕婦的HBV感染流行率和發病率進行調查。現況研究表明,兒童感染HBV的危險性最高。縱向研究表明,30%新生兒具有從母體被動獲得的抗-HBs,當被動免疫消失時,HBsAg流行率急劇上升,但在出生6~12月仍有3%嬰兒具有抗-HBs,2歲時17%兒童HBsAg陽性。在6~7歲時80%兒童至少一項HBV標志陽性,在13歲時兒童HBV感染率與成人相同(13%HBsAg陽性,91%既往或近期HBV感染)。因此,在該地感染發生于生命的最早期。(二)實驗設計N區離D市160公里,交通方便。該區為一農業區,人口流動較少,醫療衛生機構健全,服務質量較高。按隨機分配原則分組。其中16個村莊接種HB疫苗,18個村莊接種安慰劑。HB疫苗免疫計劃的目的在于降低兒童攜帶狀態率,該區所有從出生至2歲兒童均列為接種對象。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計算樣本大小。證明疫苗保護率為90%,把握度為0.9,α=0.01(單側檢驗),算得需90名既往未曾暴露HBV者隨訪12個月。由于34%的1~24個月齡人群至少已有一項HBV標志,且失訪率為50%(于生第一年嬰兒死亡率約為20%,另有30%兒童不能按規定追蹤),因此,本研究所需兒童數為273名或以上。如把握度為0.95,α=0.01,則需327名兒童。(三)疫苗和免疫1.HB疫苗由某研究所生產,疫苗批號為77—102,每毫升疫苗含10ug蛋白,疫苗被證明是安全可靠的。2.對照疫苗為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疫苗(DTP),由某研究所生產,批號77—204。HB疫苗免疫計劃于1978年9月開始,受試者連續接種三次,每次間隔一個月,每次此下注射1ml,1年后,再加強一次。對照組接種DTP疫苗,免疫程序同上。于注射第一次疫苗的當天、第三次疫苗的三個月后、以及加強接種時取血樣檢測HBV標志。疫苗接種記錄由公共衛生護士完成,其內容包括:①受試者密碼;②姓名、年齡、性別、母親姓名、戶主、村名;③疫苗接種日期和結果。(四)實驗室檢測本研究應用美國Abbott實驗室生產的放射免疫試劑藥盒,檢測HBsAg、抗—HBs和抗—HBc。(五)研究人群研究人群特征比較見表3-1。表3-1疫苗組和對照組性別、年齡構成比較
對照組(n=267)
疫苗組(n=335)
人數百分數(%)
人數百分數(%)性別男13650.9
15747.5
女13149.1
17652.5月齡1~1214554.7
20059.7
13~2412145.3
13540.3(六)結果追蹤12個月后,疫苗組和對照組HBV事件比較見表3-2、3-3。表3-2最初血清學陰性兒童中追蹤12個月后的HBV事件比較
對照組(n=195)
疫苗組(n=238)
人數百分數(%)
人數百分數(%)HBsAg(+)147.2
41.7HBsAg(-)和抗-HBc(+)63.1
31.2合計2010.3
72.9抗-HBs(+)73.6
22293.3HBV(-)16886.2
93.8表3-3疫苗組和對照組最初血清學陽性兒童中在注射疫苗12個月后HBsAg攜帶率比較
對照組(n=72)
疫苗組(n=97)
人數HBsAg人數(%)
人數HBsAg人數(%)抗-HBc(+)469(19.6)
470(0)抗-HBs(+)120(0)
240(0)HBsAg(+)1411(78.7)
2614(53.9)思考題1.在本試驗前,對該地居民HBV感染情況進行基礎研究有無必要?為什么?2.本研究選擇試驗現場及對象是否合適?3.本研究關于樣本大小的計算方法是否正確?4.你對疫苗組和對照組可比性資料是否滿意?為什么?5.還有哪些重要結果需要分析?6.你認為本研究室結果可以得出哪些結論?7.如果由你主持此項研究,你將如何進行?資料2:預防接種效果評價例1:山東胡氏將61名婚前體檢對方為HBsAg陽性或HBsAg和HBeAg又陽性的易感配偶隨機分為兩組,婚前分別接種乙肝疫苗或安慰劑。完成全程免疫后6個月抽血檢測抗-HBs并準予登記結婚。婚后隨訪觀察1年,于婚后6個月和12個月兩次采血檢測HBV感染情況,結果見表3-4。表3-4兩組對象全程免疫后抗HBs陽轉率及婚后HBV感染率的比較
例數抗-HBs陽轉數陽轉率(%)HBV感染人數感染率(%)保護率(%)效果指數疫苗組3028
2
對照組312
19
思考題:1.請計算兩組抗-HBs陽轉率和HBV感染率,并進行顯著檢驗。同時計算疫苗的保護率和效果指數。將所有結果填入上表中。2.在評價乙肝疫苗的現場效果時,免疫學效果和流行病學觀察結果的意義如何?請根據上述資料,對乙肝疫苗的預防效果作出初步評價。例2:某單位為評價百日咳菌苗的效果,選1403名6個月于6歲的嬰幼兒注射百日咳菌苗,另1605名同齡嬰幼兒作為對照。從某年元月初開始首次隨訪,以后每月初隨訪1次共11次(11月初為最后一次)。在觀察期間有部分適齡嬰幼兒先后加入觀察組,也有部分因各種原因退出觀察,其隨訪記錄資料如表3-5所列。有人用下列公式計算兩組百日咳的發病率:試驗組發病率=試驗組百日咳發病人數/(1403+253-試驗組中退出的觀察人數)對照組發病率=對照組百日咳發病人數/(1605+198-對照組中退出的觀察人數)表3-5百日咳菌苗現場試驗隨訪結果時間月內新加入觀察人數
月內退出觀察人數
月內百日咳發病人數(月份)試驗組對照組
試驗組對照組
試驗組對照組17966
3038
41924526
1141
22136019
821
3244518
1937
23351014
2540
73561817
2957
82371312
7383
32081117
7473
540996
467404
2141033
819691
1411
5774
合計253198
16121559
37233思考題:你認為這樣計算是否合理?為什么?2.如何正確計算,并加以比較?3.對百日咳菌苗的現場實際效果作出估計。例3:為了評價流感減毒活疫苗的預防效果,對某一集體單位206人鼻腔噴霧疫苗,194人給予某藥物預防作對照,在同一觀察期內,兩組的發病情況如表3-6所示。表3-6流感減毒活疫苗預防接種效果評價
觀察人數發病數效果指數保護率(%)疫苗噴霧接種組2065
藥物預防組19433
思考題:1.兩組的發病率是否有差異?2.計算流感疫苗的效果指數(ET)和保護率(PR)。
資料3:臨床療效評價呋喃唑酮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雙盲對照觀察70例消化性潰瘍,其中住院54例,門診16例,均經胃鏡證實為活動性潰瘍,根據就診次序隨機分為呋喃唑酮組及安慰劑組。治療組37例,男30例,女7例。對照組33例,男26例、女7例。治療組和對照組的平均年齡各為39和41歲,平均病程各為7年和8年,平均潰瘍面積各為0.66cm×0.5cm和0.63cm×0.5cm。治療組中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復合潰瘍分別為6例、30例、1例、對照組分別為4例、27例、2例。治療方法:54例住院治療,有出血者出血停止后即開始治療,16例門診患者在治療期間給予休息。兩組均采用片劑裝入相同膠囊內口服。療程結束后再行胃鏡復查,結果:①潰瘍愈合情況:用藥2周后治療組潰瘍愈合27人,對照組8人。②腹痛緩解情況:療程開始時有上腹馮者,治療17例,對照組18例;在2周內疼痛消失,治療組15例,對照組10例。思考題1.如何進行統計分析?2.作出結論并解釋。實習四篩檢/診斷試驗的評價一、目的:掌握篩檢/診斷試驗的評價指標及其計算,了解其相互間的關系。二、時間:4學時三、內容資料1:皮膚試驗篩檢肝吸蟲病表4-1皮膚試驗篩檢血吸蟲病的結果皮膚試驗肝血吸蟲病合計有無陽性11753170陰性8312320合計1253654901:試驗的靈敏度、特異度、正確診斷指數和預測值是多少?2:試驗的假陽性和假陰性是多少?3:篩檢陽性率是多少?人群患病率是多少?資料2:某醫院排尿障礙者前列腺癌檢查結果某醫院共接收300名有排尿障礙的患者。經前列腺穿刺檢查(作為規范標準),確診69名為前列腺癌患者。為了評價直腸指診檢查的真實性,分析比較300名患者在進行前列腺穿刺前的直腸指診檢查情況,結果69名前列腺癌患者中,直腸指診陽性為48名,231名非前列腺患者中,直腸指診陽性為25名。請列表并計算直腸指診檢查的靈敏度與特異度,陽性與陰性預測值。資料3:不同血糖標準和不同患病率對某人群篩檢結果某社區的人口為5萬人,現擬用血糖試驗來篩檢糖尿病。不同的篩檢標準及其準確性見表4-2。表4-2血糖試驗不同篩檢標準的準確性篩檢標準(mg/dl)靈敏度(%)特異度(%)≥13081.482.4≥18050.099.8按下面3種情況,分別出四格表,通過計算填入相應數字,并計算預測值。1.社區患病率為1.0%,篩檢標準為≥130mg/dl2.社區患病率為1.0%,篩檢標準為≥180mg/dl3.社區患病率為2.0%,篩檢標準為≥180mg/dl思考題:通過本課題的學習,試總結各項指標間的相互關系。資料4:紅外掃描和X線攝片篩檢乳腺癌表4-3兩種方法篩檢乳腺癌的結果試驗結果
乳腺癌紅外掃描X線攝片
有無++
4426+-
59-+
2622--
62546合計
812603問題:根據上表提供的數據,通過計算完成表4-4表4-4不同方法篩檢乳腺癌時的相應指標(%)
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單用紅外掃描
單用X線攝片
并聯試驗
串聯試驗
思考題1.請總結一下并聯試驗和串聯試驗的效應。2.用聯合試驗在婦女中篩檢乳腺癌,應采用并聯試驗還是串聯試驗?為什么?3.你認為一個好的篩檢試驗應該具備哪些特征?為什么?資料5:血糖與尿糖試驗診斷糖尿病結果表4-5該鎮居民檢查尿糖及血糖結果試驗結果糖尿病非糖尿病尿糖(+)血糖(-)73血糖(+)尿糖(-)2311兩者均(+)457兩者均(-)1247620合計1997641請計算下列各項的靈敏度和特異度1.尿糖試驗2.血糖試驗3.并聯試驗(尿糖與血糖)4.串聯試驗(尿糖與血糖)5.與單一的試驗方法相比,兩種合并試驗法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有何改變?6.如果某病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或對檢出的陽性者醫療照顧的條件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普查的意義如何?實習五分子流行病學實驗——銅綠假單胞桿菌外膜脂蛋白OprI基因的擴增1.實驗目的銅綠假單胞菌是醫院感染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各部位的感染及敗血癥,被認為是臨床各科醫院感染的棘手問題。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有效選用抗菌藥物治療是控制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關鍵。選擇銅綠假單胞菌外膜脂蛋白I(OprI)基因片段,合成1對引物,對臨床標本進行預處理提取DNA模板,進行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用凝膠電泳分析,進行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初步檢驗。2.實驗內容(1)菌株:銅綠假單胞桿菌CMCC10211-8,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相當于PseudomonasaeruginosaATCC27853。(2)引物:引物序列如下:Ps15'ATGAACAACGTTCTGAAATTCTCTGCT3'(上游)Ps25’CTTGCGGCTGGCTTTTTCCAG3'(下游)(3)其他2×TaqMasterMix(內含TaqDNA聚合酶、dNTP、反應緩沖液)核酸染料GELVIEW1×TAE緩沖液(電泳緩沖液)DL2000DNAmarker瓊脂糖粉3.方法步驟:(1)標本處理及DNA的提取取痰液標本于1.5ml離心管中,100℃煮10min,10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作為模板DNA,銅綠假單胞桿菌標準菌株ATCC27853作為陽性對照,無菌超純水作為陰性對照。(2)準備20μlPCR反應體系取三個PCR管,標記為1、2、3,分別為樣品、陽性對照和一個陰性對照,即體系中的DNA模板分別為樣品、銅綠假單胞桿菌和滅菌雙蒸水。在標記好的PCR管內,按表配制20μl反應體系:(整個過程要在冰盒上進行)試劑體積(μl)滅菌雙蒸水82×TaqMasterMix9DNA模板2.010μMPrimerF0.510μMPrimerR0.5合計20加完輕彈混勻、輕離心后,放入PCR儀。(3)PCR反應熱循環程序:①94℃預變性30s②94℃變性30s③60℃復性30s25個循環④72℃延伸1min⑤72℃延伸5min⑥4℃保存將加好樣的PCR管放入PCR儀中后,在面板上按照上述條件設置好程序后,按啟動鍵開始熱循環反應。(4)配制1%瓊脂糖凝膠將稱好的瓊脂糖粉放入三角燒瓶中,加入1×TAE緩沖液,搖勻后放入微波爐中煮沸三次,涼至不燙手時加入核酸染料(終濃度0.5μg/ml)搖勻,倒入提前插好梳子的膠板槽中,置于平面上待凝(室溫下約15分鐘)。溶膠凝固后,將梳子垂直拔出將凝膠放入電泳槽中,加入適量的1×TBE緩沖液,液面高于凝膠。(5)PCR產物檢測用10μl移液槍分別吸取5μlPCR擴增產物,按照陰性對照、樣品和陽性對照的順序點入凝膠孔內,再取1.5μlDL2000DNALadder點入凝膠孔內作為分子量標準。電泳時設定電壓為100V,并設定為電壓恒定模式。待樣跑至距離凝膠邊緣約1厘米時停止電泳,將膠置于紫外凝膠成像儀下觀察結果,以出現249bp條帶為陽性結果。4、實驗結果及分析(說明陽性管結果和陰性管結果并報告樣品檢驗結果)實習六公共衛生應急案例討論及環境消毒效果評價一、目的:1.通過案例討論和觀看錄像,學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處置方法和步驟,包括個人防護、樣品采集、現場檢測和衛生處理等操作技能;2.掌握常用消毒劑的配制方法、消毒方法、驗證消毒劑對空氣和一般物體表面自然菌的消毒效果。二、時間:4學時。三、內容(一)公共衛生應急案例討論某年某月某日某鄉鎮衛生院收治一名病人,該病人癥狀為喉嚨痛、發燒、腋下淋巴結腫痛,該癥狀疑似鼠疫病人,加之該病人從事皮毛收購工作,最近又曾去過牧區,所以醫生判斷可能為鼠疫感染者,并第一時間向當地疾控中心報告。當地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后迅速報告給當地衛生局和市級地病中心,市級地病中心又上報給本市衛計委和省級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省級地方病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又立即上報給省級衛計委。省級衛計委高度重視,要求省市縣三級地方病防治中心和疾控中心立即組成鼠疫防控應急小組趕赴現場。市級地病中心在做好疫情報告的同時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演出經紀人考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2024營養師考試難點試題及答案
- 演出經紀人資格證備考的針對性策略與試題及答案
- 演出經紀人資格證考試秘籍與試題
- 如何制定營養計劃試題及答案
- 營養師資格證考試知識要點與試題
- 掌握演出經紀人資格考試的所有要點與試題與答案
- 必考知識點營養師試題及答案2024
- 營養師證書的重要性及試題
- 2024年營養師分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遼寧醫藥職業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可靠性驗證抽樣方法LTPD方案
- 《臺海危機》課件
- 2024年社區工作者考試必背1000題題庫【含答案】
- 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大單元教學設計教材分析
- MOOC 數據庫系統(中):建模與設計-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蘇醫藥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幼教培訓課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 2024年全國高考物理電學實驗真題(附答案)
- 紅樓春趣課本劇劇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