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小說_第1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小說_第2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小說_第3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小說_第4頁
高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閱讀 小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類文本閱讀小說復習一、小說考點分布:(一)賞析故事情節:1、梳理概括情節2、分析情節的作用(開頭、結尾、中間、標題)(二)賞析人物形象1、分析概括形象特點2、賞析人物形象(或物象)的作用(三)賞析環境描寫1、賞析自然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2、賞析社會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四)鑒賞表達技巧1、鑒賞構思表達技巧(情節安排,敘述人稱,敘述方式)2、賞析語言(五)探究作品意蘊1、主題意蘊的探究2、形象解讀的探究二、怎樣快速讀小說1.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寫了幾件事,梳理情節)2.勾畫人物,確定主人公,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點是什么。(分析人物形象)3.這個故事發生的特殊環境是什么。(了解背景)4.表現了什么主題。(把握作品主題)5.通過哪些寫作方法塑造人物、突出主題的。(藝術特色)三、小說知識儲備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正面描寫:肖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細節側面描寫:他人介紹對比襯托;環境的烘托開端、發展、高潮、結局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考點一:賞析環境描寫的特點和作用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天氣、景物等。考查重點為特點和作用(一)自然環境的特點1、找出描寫了哪些景物2、找出景物的共同特點3、找到揭示景物特點的形容詞,若無,則要概括景物的特點有:寧靜、熱鬧、生機、蕭瑟、冷清、孤寂、壯闊、雄渾、清新、優美、朦朧等等2.環境描寫的手法(1)感覺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繪形繪聲繪色)(2)觀察角度——定點觀察、移步換景;(3)寫景順序——遠近結合、高低結合、內外結合等(4)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虛實結合(“實”指現實存在的事物。“虛”指作者的想象和聯想)、(5)正側描寫、細節描寫、工筆和白描(6)借助修辭手法1、審題定向:題干中往往有“分析”“賞析”等作答動詞和“描寫”“景物描寫”“特色”“手法”等表答題方向的詞語。(二)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1)環境本身:交代故事發生的XX時間、地點和照應題目;描寫了XX景色,渲染XX氛,奠定XX感情基調(2)人物角度:揭示人物XX心境,烘托人物XX情感,表現人物XX性格。(3)情節角度:推動XX情節發展(為下文XX情節展開做鋪墊)(4)主題角度:深化(表達、揭示)作品主題。(5)暗示社會環境,揭示社會本質特征或展示世態風情。2、解答思路(答題規范)1、天色好晴朗。水田還沒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長得十分青蔥,初夏的山野,透露著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馬路拐彎了,爬坡了,又拐彎了,又爬坡了。不時有布谷在啼叫,車上的人似乎打起盹來了。2、三只白鶴高高飛過,不慌不忙扇動著長長的翅膀,在藍天里顯得又白又亮……3、路旁出現了一條水溝,水歡快地流淌著,發出叫人喜悅的響聲……4、壩子上水田一塊接著一塊,已經犁過了。帶著鏵印的泥土靜靜地橫陳著,吸收著陽光,像剛切開的梨子一樣新鮮,透著沁人心脾的氣息……5、啊,前面,雜樹的碧綠和磚瓦的青灰看得見了三、社會環境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動及其成長的時代背景,解釋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2、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性格,影響人物性格3、揭示社會本質,揭示主題4、推動情節發展5、象征或暗喻考點二:賞析故事情節(一)概括梳理情節1、概括小說部分情節2、概括全文故事情節1、情節的基本模式:(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表述形式力求一直,簡明(什么人+事件)分層閱讀習慣:學會從時間節點、地點變換對象轉換事件發展線索等角度分層2、線索:單線和雙線(反復出現的某個人、某物、作者的情感、事件空間時間)暗線:未直接描寫的人物活動或事件,故事情節是隱藏的(二)分析情節的作用1、中間某一情節的作用(1)與其他情節的關系: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結構嚴謹,構思精巧);與前面或后面的情節呼應(作用:使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或對比。線索,貫穿全文。(2)與人物的關系:展現人物某種性格;表現人物心理和情感;豐富人物形象(3)對主題而言:豐富和深化主題(4)對讀者而言:引起讀者注意力,引起讀者閱讀興趣,引發讀者思考等等。2、開頭情節的作用:(1)情節:設置懸念,吸引讀者閱讀下去;開門見山,為后面的情節展開鋪墊;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線索,貫穿全文(2)環境: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調,為后文情節展開做鋪墊。(寫景式開頭)(3)人物:展現人物某種性格;表現人物心理和情感;豐富人物形象(4)主題:揭示(表達、寄托、暗示)了······主題3、結尾的作用:1)情節結構:a照應小說題目,構思巧妙

b與前文伏筆相照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c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瀾,撞擊讀者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d戛然而止,給人極大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

2)人物形象:展現人物某種性格;表現人物心理和情感;豐富人物形象3)主題:解釋懸念,揭示主題或創作意圖4)讀者角度:喜悅結局:符合人們閱讀心理預期,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給人欣喜,愉悅之感。凸顯的美好人性符合大眾對審美的追求。傷感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4、標題的作用(用意、原因、效果、好處):1)點明時間地點,創設故事背景,渲染環境氛圍(以時間、地點、環境為題)2)貫穿全文的起線索,概括小說主要事件,揭示小說主旨,深化主題;寄托作者情感;具有象征意義(以物件物象為題)3)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對比諷刺,強化效果;照應細節;強化主旨(以形象特征為題)4)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5)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興趣,引發閱讀的沖動的作用小說標題的含意(雙重或多重)結合全文的內容、主旨,并結合所使用的修辭等來分析含義。1、表面意義與真實意義。2、指代意義與比喻意義。3、一語雙關,雙層含義。分析標題含義考點三:賞析人物形象一、塑造人物的手法1、正面描寫:肖像、語言、行動、神態、心理、細節等描寫方法。2、側面描寫:環境和場面烘托;周圍人物的描寫(反應、評價)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解題步驟:第一步,指明描寫手法。第二步,分析這種描寫手法在文句中是如何體現的。第三步,明確有何效果或作用。即點明此手法突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特點。描寫手法的作用1、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2、展現人物的心理3、展現人物品質精神、性格特征,使形象更豐滿。4、推動情節發展。5、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二、概括分析形象特點是性格還是形象。“形象”一詞應大于“性格”,它以性格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形象題時不要忘記人物的身份、地位、職業等因素。性格: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態度、價值觀形象=性格+外在形象、身份、地位、職業

注意題型的細微變化,怎么問就怎么答

1.請概括(分析)××的形象(性格)特點。

分點作答個性特征(+舉出實例:人物+做了什么事);

概括分析分析概括

2.××是一個怎樣的人物?總括句(人物身份)。分點作答個性特征(+舉出實例);例:為了愛國戰爭寧愿放棄心愛的學術的愛國青年……三、賞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1、主要人物的作用1)思考對主題的作用: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夠揭示、突出、深化主題。2)思考對社會的作用:人物的社會意義;對當代思想產生的影響;人物帶給人們的的某種啟示。3)思考對情節的作用: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對情節產生推進作用2、次要人物的作用:1)貫穿全文的線索,特別是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多起到敘述和見證人的作用,增加小說的真實性。2)對主要人物起對比陪襯作用,凸顯主要人物的品質3)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4)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顯主旨5)提供主人公生活的社會的背景,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考點四探究小說的主題一、小說主題的表現形式:①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將現實生活中的丑惡形象用故事的形式加以揭露和鞭撻。③通過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①看作者對人物的感情色彩分析主題。(贊美還是批判)②看小說的時代背景或社會環境描寫,把握住人物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征。(現實意義)③看故事情節和人物,從人物性格或命運的變化,揭示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④看小說的標題,比喻義、象征義或雙關義,隱含著小說的主題。⑤看作者的生平、創作動機和寫作的時代背景分析主題,即知人論世。二、解題思路三、對主題的概括常用這樣一些基本術語:①歌頌、贊揚、弘揚什么。②諷刺、批判、揭露、譴責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對什么現象的反思。(引發了對什么的思考)⑤表達了什么情感。(喜怒哀樂遺憾無奈)四、答題規范1.概括主題這篇……(或文本)通過對……的記敘(或描寫),反映了(表現了)……精神;歌頌了(贊揚了)……品質;揭示了(揭露了)……實質(罪行、問題)。2.探究分析評價主題分點概括主題,再結合文章內容談理由考點五、鑒賞表達技巧(一)賞析語言作品語言的鑒賞角度

1、從修辭的角度鑒賞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引用、對偶、借代等,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為彼,形象生動,想象力豐富;擬人的作用是化物為人,親切自然,人格化等。作品語言的鑒賞角度

2、從語言風格的角度鑒賞(1)質樸、平實(語言通俗化、口語化,少用修辭,少描寫性語句)(2)清新、華麗(講究節奏和韻律,多描繪性語言,多用引用、排比、對偶、用典等修辭)幽默(運用修辭、運用反語、改裝經典名句)、辛辣、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寓莊于諧、口語化、富有地方色彩、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3、從遣詞造句的角度去鑒賞,包括用詞、句式。1)疊字疊詞(①.使描繪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藝術魅力;②使音律和諧,讀起來瑯瑯上口。)、2)運用了富有表現力的動詞或形容詞、數詞、副詞3)文言詞(典雅)4)整句散句

整散結合的作用:①從語言效果上看,可以起到增強氣勢,調節音律的作用;②從讀者的閱讀心理看,可以起到增強閱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