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初三二模歷史匯編: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_第1頁
2020北京初三二模歷史匯編: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_第2頁
2020北京初三二模歷史匯編: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_第3頁
2020北京初三二模歷史匯編: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_第4頁
2020北京初三二模歷史匯編: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62020北京初三二模歷史匯編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一、選擇題1.(2020·北京石景山·二模)下列表述與時間軸相關區間對應正確的是A.①東漢——第一次設立西域都護 B.②隋唐——繁榮與開放C.③元朝——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 D.④明清——君主專制達到頂峰2.(2020·北京石景山·二模)比較法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圖是某同學將隋朝與秦朝比較后的結論,以下內容還能補充進去的是A.開創制度 B.科技發達C.輕徭薄賦 D.締造盛世3.(2020·北京昌平·二模)一位同學進行主題研究,收集了下列地圖,據此推測該研究的主題是A.海路通達 B.經濟繁榮 C.民族和睦 D.文明互鑒4.(2020·北京順義·二模)閱讀書籍需要關注目錄,利于把握內容的主旨。依據下圖目錄呈現的內容,最適合的主題應該(

)漢藏一家親的歷史畫卷閻立本《步輦圖》絲綢之路上的胡人胡樂三彩駱駝載樂俑雕版印刷的杰作《金剛經》A.爭霸與爭鳴的春秋戰國 B.大一統的兩漢時代C.繁榮開放的大唐盛世 D.盛世與危機的清王朝5.(2020·北京房山·二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日本捐贈給中國的醫療物資上面,出現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詩句。此詩創作于唐朝時期的日本,它讓一位高僧產生了東渡日本的意愿,這位高僧是A.張騫 B.玄奘 C.鑒真 D.鄭和6.(2020·北京海淀·二模)“‘商旅往返,船乘不絕’,對隋唐時代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加強中央集權,都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上文介紹的中國古代工程是A.都江堰 B.靈渠 C.大運河 D.長城7.(2020·北京東城·二模)唐詩是研究唐代歷史的寶貴史料。下列詩句中直接描寫了標志唐朝國勢由盛轉衰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是A.明年十月東都破,御路猶存祿山過 B.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8.(2020·北京東城·二模)下面中國古代歷史年表圖(部分)中,關于①所代表朝代說法正確的是A.結束了自西漢以來政權分立局面 B.隋文帝時開鑿貫通南北的大運河C.隋煬帝下令由中央統一鑄五銖錢 D.為唐朝的繁榮盛世局面奠定基礎9.(2020·北京西城·二模)對于下表解讀準確的是A.唐代詩歌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頂峰 B.唐代詩壇氣象萬千、名家輩出C.科舉考試與唐代詩歌興盛有一定關聯 D.唐朝著名詩人都通過了科舉考試選拔二、綜合題10.(2020·北京昌平·二模)京杭運河是舊時南北交通的樞紐,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1)填寫任務單。【實地考察】材料一

同學們考察了大運河北京段的部分遺址,整理出以下資料(2)依據材料一概括大運河在北京發展中的作用。【聽運河故事】材料二

1942年,日寇對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造成物資供應緊張的困難局面。蘇北抗日根據地鹽阜聯中開展了勤工儉學活動。在人力物力都很缺乏的條件下,學生們向農民借了兩間舊草房,在老師的帶領下創建實驗室自制肥皂。沒有燒堿就用土堿代替,沒有配方和測定儀器,就反復實驗嘗試。在反“掃蕩”的過程中,他們成功制造了肥皂、牙粉、軍用酒精等產品。——整理自《教育史料“大運河”肥皂的誕生》(3)依據材料二說出鹽阜聯中的學生體現出的精神。【看運河變遷】材料三

20世紀初,隨著輪船海運成熟和津浦鐵路通車,大運河僅余個別區段通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擴大了大運河沿岸灌溉面積和排澇面積,確保沿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發展。北京平原地區建成十余個灌區,大興、通州、順義成為“北京糧倉”。近年來,大運河有了新的發展。以通州段為例,修繕保護運河沿線古跡的同時,建成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市民游客可乘船欣賞運河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整理自《中國大運河的變遷、功能及價值》(4)依據材料三概括20世紀以來各時期大運河的功能變化。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活動延伸】(5)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段有很多名人遺跡,如鄭和故居遺址、張之洞故居、徐悲鴻紀念館。從以上人物中任選一位(除示例),仿照示例,確定研究主題并提出研究建議。示例主題:張之洞與中國近代工業建議:考察張之洞故居,搜集張之洞生平、創辦漢陽鐵廠的過程等相關資料。

參考答案1.B【詳解】依據表格中時間②581——960年,結合課本所學,581年,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唐朝滅亡。可知②是隋唐時期。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與開放時代,B正確;①的時間25——220,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220年曹丕建立魏。第一次設立西域都護是在西漢,公元前60年,A排除;③是元朝時期,但是政權并立是遼、宋、夏、金時期,遼朝960年建立,C排除;清朝雍正帝設立的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頂峰,1636年明朝建立,④對應不準確,D排除;故選B。2.A【詳解】依據圖片“隋朝與秦朝的共同點”,結合課本所學可知,隋朝時期,隋文帝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創立進士科,科舉制正式確立;秦朝統一后,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A正確;秦朝沒有發達的科技,B排除;秦始皇完成統一后,對農民征收沉重的賦稅,C排除;隋文帝時期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世局面,秦朝沒有,D排除;故選A。3.D【詳解】依據題干圖片可知展示了玄奘西行路線和鑒真東渡路線,玄奘西行天竺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因此其主題應當是中外交流、文明互鑒,D正確;玄奘是經由陸路前往天竺,A排除;題干反映的不是唐朝經濟繁榮,而是中外交往的相關史實,B排除;題干反映的不是唐朝時期國內的民族關系,而是中外交往的相關史實,C排除。故選D。4.C【詳解】根據題干信息“閻立本《步輦圖》、三彩駱駝載樂俑、雕版印刷的杰作《金剛經》”,可知與唐朝相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藏一家親的歷史畫卷間立本《步輦圖》”,體現的是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反映民族交融;“絲綢之路上的胡人胡樂三彩駱駝載樂俑”,反映唐朝手工業發展到很高水平,唐三彩它包容了各種文化,包括許多外來文化,體現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雕版印刷的杰作《金剛經》”,反映唐朝科技發展,文化繁榮。因此最適合的主題應該繁榮開放的大唐盛世。選項C符合題意;春秋戰國、兩漢時代、清王朝與題干內容不符,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5.C【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唐朝時期,鑒真東渡日本,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故C符合題意;張騫通西域,玄奘西游天竺,鄭和下西洋,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6.C【詳解】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605年,隋煬帝時期開始修筑大運河。大運河的開鑿加強了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材料中評價的是大運河對于隋朝統治和經濟以及文化發展的影響。C符合題意;都江堰是戰國時期在成都平原修建,排除A;靈渠是秦朝時期修建。是攻打南越的需要。排除B;長城是秦朝和明朝時期修建,主要是抵御北方少數民族的進攻。排除D。故選C。7.A【詳解】依據所學可知,755年,唐朝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后來,其部將史思明繼續進行叛亂,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亂,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選項A中“祿山”是指安祿山。該詩句描寫了安祿山叛軍攻破東都洛陽。故A符合題意;B是描述科舉制;C是描述開元盛世;D是李白浪漫主義詩詞。出自《望廬山瀑布》。排除B、C和D。故選A。8.D【詳解】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滅陳統一全國,由于隋煬帝實行暴政導致隋朝迅速滅亡(618年)。依據①的時間(589-618)可知是隋朝。隋朝時期大運河的開鑿、經濟的發展以及隋朝的暴政為唐朝統治者吸取經驗教訓,都為唐朝的繁榮盛世局面奠定基礎。故D符合題意;隋朝結束的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的局面,排除A;大運河是隋煬帝時期開鑿,排除B;下令由中央統一鑄五銖錢的是漢武帝,排除C。故選D。9.C【詳解】依據題干圖表格信息可知,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唐朝著名詩人大多都參加過科舉考試,有的還考取了進士,由此可見科舉考試與唐代詩歌興盛有一定的關聯,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重要內容,推動了唐代詩歌的發展和繁榮,C正確;詩歌是唐代文學的主流形式,但不能據此說明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頂峰,A排除;題干的主旨不是說明唐代詩壇名家輩出,而是說明唐代詩歌與科舉考試的聯系,B排除;依據題干信息可知,李白并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杜甫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通過選拔,D排除。故選C。10.(1)交通便利,臨近河渠;海納百川,和諧共生(開放包容)。(2)促進商業發展;保障糧食供給;保障元大都(水運)用水。(3)堅持抗戰,堅持不懈,艱苦奮斗,學以致用等。(4)變化:運輸功能減弱,到擴大防洪灌溉功能,再到發展城市景觀(旅游觀光/傳承文化遺產)。原因:20世紀初,海運和鐵路運輸(現代運輸方式)的發展代替傳統河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視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保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發展速度加快,生態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受到重視,人民文化需要增長。(5)主題:鄭和下西洋;建議:考察鄭和故居遺址,搜集鄭和生平、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背景和路線圖等相關資料。主題:徐悲鴻與抗日戰爭時期的民族精神/藝術創作;建議:參觀徐悲鴻紀念館,搜集徐悲鴻生平、創作《奔馬圖》和《愚公移山》的歷史背景等相關資料。【詳解】(1)根據材料“通州文廟選址運河北起點,五河交匯處,交通便利”等信息可知,通州文廟的地理位置優勢是交通便利,臨近河渠;根據材料“包括文廟(儒家學府)、紫清宮(道觀)、燃燈塔及佑勝教寺(佛寺)”等信息可得出大運河沿岸文化海納百川,和諧共生的特點。(2)根據材料“行船漕運可達積水潭,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熱鬧繁華”可得出大運河促進商業發展;根據材料“元朝中后期,每年有二三百萬石糧食從南方經濟通惠河運到大都”可得出大運河保障糧食供給;根據材料“將水引入城內解決元大都用水和漕運水源問題”可得出大運河保障元大都用水。(3)根據材料“在人力物力都很缺乏的條件下……在老師的帶領下創建實驗自制肥皂”“沒有燒堿就用土堿代替,沒有配方和測定儀器,就反復實驗嘗試”等信息可知,體現了當時鹽阜聯中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地進行抗戰,艱苦奮斗,學以致用精神。(4)變化,根據材料“大運河僅余個別區段通航……擴大了大運河沿岸灌溉面積和排澇面積……建成運河森林公園、運河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等信息可知,材料體現了大運河運輸功能減弱,到擴大防洪灌溉功能,再到發展城市景觀的變化。原因,根據材料“20世紀初,隨著輪船海運成熟和津浦鐵路通車”可得出20世紀初,海運和鐵路運輸(現代運輸方式)的發展代替傳統河運;根據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擴大了大運河沿岸灌溉面積和排澇面積,確保沿岸人民生命安全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