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姓名___________得分一、單向選擇題(共30小題、每題1分、計30分)1。三視圖的投影規(guī)律是(C)。A、長相等、高相等、寬相等B、長對正、高對正、寬對正C、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D、長相等、高平齊、寬對正2。A、形位公差項目符號B、形位公差數(shù)值D、基準代號C、形位公差數(shù)值及有關符號3.常用的軸瓦材料是(B).A、軸承鋼B、巴氏合金C、鋁合金C、0。01D、銅合金D、0。0014.千分尺固定套筒上的刻線間距為(B)mm.A、1B、0。55.機械傳動是采用帶輪、齒輪、軸等機械零件組成的傳動裝置來進行(D)的傳遞。A、運動6.A、帶傳動B、鏈傳動B、動力C、速度D、能量C、齒輪傳動D、摩擦輪傳動D、轉(zhuǎn)速級高7。液體靜壓軸承可以在(C)的條件下獲得液體摩擦潤滑。A、環(huán)境惡劣B、很高溫度C、轉(zhuǎn)速級低8。請醫(yī)生搶救C、就地立即做人工呼吸作體外心跳按摩9。鉆騎縫螺紋底孔時,應盡量用(B)鉆頭.A、長10。A、切削速度B、鉆頭剛度B、短C、粗D、細C、鉆頭頂角D、進給量D、鋼的含碳量11.感應加熱表面淬火淬硬層深度與(B)有關。A、加熱時間B、電流頻率C、電壓12。誤差。A、直線度B、圓度C、垂直度D、平行度13。鉆直徑超過30mm的大孔一般要分兩次鉆削,先用(B)倍孔徑的鉆頭鉆孔,然后用與要求的孔徑一樣的鉆頭擴孔。A、0。3~0。4B、0。5~0.7C、0。8~0。914。螺桿泵的螺桿與襯套間隙應符合標準,如果間隙過大,則會引起(B)D、1~1.2A、振動B、流量不足C、流量波動D、壓力波動D、滲碳+淬火D、游標卡尺15.調(diào)質(zhì)即是(A)A、淬火+高溫回火B(yǎng)、淬火+中溫回火C、淬火+低溫回火16。蝸桿傳動齒輪側(cè)間隙的檢查,對于要求較高的用(B)測量.A、塞尺B、百分表C、壓鉛17。薄板中間凸起是由于變形后中間材料(B)引起的。A、變厚B、變薄C、扭曲D、彎曲18.下面(D)不是裝配工作要點。A、零件的清理、清洗B、邊裝配邊檢查C、試車前檢查D、噴涂、涂油、裝管19。裝配尺寸鏈是指全部組成尺寸為(B)設計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鏈.A、同一零件B、不同零件C、零件20。裝配工藝(B)的內(nèi)容包括裝配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A、過程B、規(guī)程C、原則21。用(B)使預緊力達到給定值的方法是控制扭矩法。A、套筒扳手B、測力扳手C、通用扳手22。在擰緊圓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組螺母紋時,必須(A)。D、組成環(huán)D、方法D、專業(yè)扳手A、對稱地進行C、從外自里B、從兩邊開始對稱進行D、無序23。當滾動軸承代號最右兩位數(shù)字為“01”時,它表示內(nèi)徑為(D)A、17mmB、15mmC、12mmD、10mm24。零件在交變載荷作用下使用,使表面產(chǎn)生微小裂紋以致剝落稱為(B)磨損。A、高溫、疲勞、腐蝕D、氧化25。轉(zhuǎn)速高的大齒輪裝在軸上后應作平衡檢查,以免工作時產(chǎn)生(C).A、松動B、脫落C、振動D、加劇磨損26。A、加載跑合27.普通圓柱(B)傳動的精度等級有12個.A、齒輪B、蝸桿B、電火花跑合C、研磨D、刮削C、體D、零件28。蝸桿傳動機構(gòu)裝配后,蝸輪在任何位置上,用手旋轉(zhuǎn)蝸桿所需的扭矩(A)。A、均應相同29。(B)聯(lián)軸器的裝配要求在一般情況下應嚴格保證兩軸的同軸度。A、滑塊式B、凸緣式C、萬向節(jié)B、大小不同C、相同或不同D、無要求D、十字溝槽式30。采用一端雙向固定方式安裝軸承,若右端雙向軸向固定,則左端軸承可(D).A、發(fā)生軸向竄動B、發(fā)生徑向跳動C、軸向跳動D、隨軸游動二、是非題(共20小題、每題1分、計20分)1、(√)液體靜壓軸承是用油泵把高壓油送到軸承間隙,強制形成油膜,靠液體的靜壓平衡外載荷。2、(√)由于鉸孔的擴張量和收縮量較難準確地確定,鉸刀直徑可預留0。01mm的余量,通過試鉸以后研磨確定。3接觸器是一種自動的電磁式開關.4、(√)形狀公差是形狀誤差的最大允許值,包括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度、面輪廓度6種。5、(×)順序閥是用來使出口壓力小于進口壓力的壓力調(diào)節(jié)閥.6、(×)工作,才能使產(chǎn)品達到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7、(√)在制定裝配工藝規(guī)程時,每個裝配單元通常可作為一道裝配工序,任何一在裝配過程中,每個零件都必須進行試裝,產(chǎn)品一般都能分成若干個裝配單元。8)夾具裝配前,對精密的元件應徹底清洗,并用壓縮空氣吹凈,要注意元件的干燥和防銹工作。9、×)用不可動型研具研磨樣板形面,研具的形狀應與樣板形面的形狀相近。10)離心泵的液體從葉輪入口流到出口,因流體的流動方向由徑向變?yōu)檩S向,所以在葉輪上產(chǎn)生反作用力。11電火花常用石墨作電極,械加工性能較差.12)國際單位制和市制都是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13測量環(huán)境中,溫度對測量誤差的影響最大。14在正確的測量過程中也存在粗大誤差且不能完全除掉。15隨機誤差的大小與方向變化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16、√)松鍵裝配在鍵長方向,鍵與軸槽的間隙是0。1mm。√)影響齒輪傳動精度的因素包括齒輪的加工精度,齒輪的精度等級,齒輪副的側(cè)隙要求,及齒輪副的接觸斑點要求。18線切割時加工路線應從坯件預制的穿絲孔開始,由外向內(nèi)順序切割。19)整體式滑動軸承的裝配要抓住四個要點,即壓入軸套、軸套定位、修整軸套孔、軸套的檢驗。20×)鍍鉻層具有高的硬度=800-1000耐磨性能好,氏500度以下不變形.三、簡答題(共3小題、每題5分、計15分)1、簡述蝸輪蝸桿傳動的應用及特點?答:蝸輪蝸桿傳動用于兩軸軸線相交叉成90°,但彼此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情況下。特點:⑴僅用兩個相互嚙合的元件就能傳動很大的傳動比;⑵傳動平穩(wěn),噪聲小;⑶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大;⑷結(jié)構(gòu)緊湊,所占空間位置小。2、在軸瓦上開設油口、油溝、油室有什么作用?答:為了潤滑油能分布到軸承的整個工作表面上,一般應在軸承的非承載區(qū)開設油孔,油溝和油室.油孔用來供油,油溝用來輸送和分布潤滑油,油室起儲油和穩(wěn)定供油等作用。3、簡述氣動系統(tǒng)中儲氣罐的作用?調(diào)節(jié)用氣量或以備發(fā)生故障和臨時需要應急使用,進一步分離壓縮空氣中的水份和油份.四、計算題(共2小題、每題10分、計20分)1、當用百分表測量夾緊桿來測驗齒輪嚙合間隙時,已知:百分表測點的距離齒輪軸線L為Z=60,模數(shù)C為0.3mm,求該圓柱嚙合齒輪的測隙j為多少?解:由公式:分度圓半徑R=mz得R=mz=×3×60=90mm由公式j=C得:j=C=0。3×=0。15mm答:圓柱嚙合齒輪的測隙為0。15mm。2.在閉式傳動的箱體進行軸心線水平方向上的平行度校驗,在軸長L為500mm,上分別測得平行軸內(nèi)側(cè)尺寸為齒寬b=300mm,試求兩齒輪軸心線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冊5.5 三角恒等變換獲獎教案
- 一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千姿百態(tài)的熱帶魚教學設計 清華版
- 初中政治 (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共圓中國夢教案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二單元 古代歐洲文明第5課 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化學九年級人教版酸堿鹽專題的教學設計
- 工廠管理培訓
- 2024華潤怡寶校園招聘發(fā)布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七年級生物上冊 1.1.2 調(diào)查周邊環(huán)境的生物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分娩期貧血的護理查房
- 電線絞銅技術培訓
- 學眾-福建省中職《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模擬測驗(一)卷II
- 土地整治項目立項、入庫審批、驗收流程圖
- 民辦非企業(yè)單位變更登記申請表
- 阿那亞案例詳細分析
- 選煤廠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合并申請表(文書模板)
- 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下)全冊教案
- 叉車駕駛員培訓手冊-共89頁PPT課件
- 面試無機化學研究前沿ppt課件
- 【項目申報書】神經(jīng)環(huán)路的形成、功能與可塑性
- 金屬礦床地下開采——礦床開拓方法設計(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