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低年級識字的“拐杖”論文_第1頁
字理低年級識字的“拐杖”論文_第2頁
字理低年級識字的“拐杖”論文_第3頁
字理低年級識字的“拐杖”論文_第4頁
字理低年級識字的“拐杖”論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字理,低年級識字的“拐杖”【摘要】有人說:“一個象形字,就是一幅畫;一個會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個指事字,圖文并茂;一個形聲字,音像俱全。”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應該在識字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字理,提高識字能力,帶領孩子了解漢字里藏著的文化,切實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讓祖國漢字繼續綻放魅力。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深刻地領悟到行知先生的理論精髓,運用先生的理論進行識字教學,讓孩子愛上識字,擁有了較好的識字習慣,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達到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學生學”的目的。【關鍵詞】陶行知思想低年級識字教學字理識字方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教師的教學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而低年級的孩子正處在啟蒙的階段,教師的影響就顯得更為重要。低年級的語文承載的教學任務往往要比其他學科更多一些。2011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階段目標中第一學段對識字量的要求是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喜歡閱讀,樂于寫話,能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所以大量的識字任務是低年級孩子語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識字能力如何獲得?有人說:“一個象形字,就是一幅畫;一個會意字,就是一段故事;一個指事字,圖文并茂;一個形聲字,音像俱全。”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應該在識字教學中有意識的滲透字理,提高識字能力,帶領孩子了解漢字里藏著的文化,切實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讓祖國漢字繼續綻放魅力!只有運用好字理這根“拐杖”,孩子們的識字之路才會走得更加扎實。圖文結合,了解象形字演變過程象形字是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征性質增強。象形字是低年級識字中的重要部分。我們教材的編者也是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先從常見的獨體象形字開始,例如“日、月、山、水、木、火、土、手、口、目”。統編版第一冊語文教材還專門安排了象形字的集中學習,例如識字4《日月水火》,教材按照“畫圖—古文字—楷體文字”的方式安排教學內容“日、月、水、火、山、石、田、禾”,在課后習題中設計了“猜一猜,連一連”的內容,讓學生把“兔、鳥、竹、羊、木、網”等字和圖片及古文字連起來,實際是給我們提供了象形字教學的方法。在教學象形字時,我們可以利用強大的網絡找到象形字的圖片,也可以采用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一目了然的明白字和圖之間的聯系。需要注意的是,這里邊畫圖的目的是為了識字,所以在選取圖片或者畫圖時要盡可能的抓住字和圖之間的聯系,例如“牛、羊”二字是抓住牛和羊的頭角特征來造字的,圖示的時候就要突出牛羊的頭角。有時候甚至還可以自身演示的方法,例如教授“大”是就可以直接讓學生雙腿分開,雙臂展平站立,教授“手”時,就可以直接讓孩子伸出自己的手觀察“手”和實物手之間的聯系。其實這也是圖示的方法。《漢字是畫出來的》這本書就是采用圖示法幫助學生識記象形字的,在教學中也將這本書推薦給一年級的學生,以豐富象形字的教學內容。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中,我曾在班級舉行過主題為“漢字來我家”的語文學科實踐活動,其中就有一個環節就是孩子們“畫圖——古文字——楷體漢字”的方法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活動展示環節,我驚奇地發現,孩子們不僅局限于“山、水、火、目”等這些簡單獨體象形字,還有“豕、鹿、壺、絲、角、互”等比較復雜的象形字,實在讓人驚喜。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學也不成為學。”語文學科實踐活動的開展正是在識字教學中踐行陶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象形字演變過程,更是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識字興趣,這遠比認識幾個漢字要重要的多。比照加減,體會指事字形體涵義百度百科中說:“指事字是一種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當沒有、或不方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時,就用一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大多數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指事字分為兩種,一種是純象征性符號構成的,如:上、下、一、二等,但是這類指事字很少。另一類就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由此可見,指事字和象形字這學習方法上有非常直接的聯系,甚至很多指事字也可以用畫圖的方法進行“溯源”。一般來說,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析解指事字時,也可以利用圖畫、古文字、楷體漢字之間的比照來了解字形的演變過程,并在比照的基礎上觀察感受指事字與象形字的聯系。比如,在教學“本”這個字時,就可以和“木”進行比較,本是在“木”的一豎的下端加上一個短橫,用來表示樹木的根。同樣的造字方法,“末”是在“木”中一豎的上端加一橫,表示樹木的末梢。比如“刃”就是在“刀”的上面加一點表示刀刃的位置;“兇”字,先畫一個坑,再畫表示兇險的“×”,這里的“×”就是個尖銳的器物或說是表示兇險的指示符號,人們在讀這個字的時候就能由這個指示符號,感受到掉下深坑的危險;“言”字也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中下面是“舌”字,一橫表示言從舌出,“言”字就是張口伸舌頭講話的樣子。《說文解字》中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現意”,這就是說通過觀察指事字的字形,我們可以猜測出這個字的意義。了解指事字的構字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字義,加一加,減一減,文字更加生動,一目了然。三、分解組合,感受會意字構字趣味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這種造字法就叫作會意,屬于六書中的一種。對于會意字的學習,一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也專門安排了識字9《日月明》的教學內容:“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塵。二人從,三人眾。雙木林,三木森。一人不成眾,獨木不成林。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教師教學用書》中在本課的“教學解析”中說:“這是一篇根據會意字構字規律編排的識字課文。通過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學生在誦讀中可以感受到漢字構字的有趣,進而激發起更大的識字熱情。”由此也可見出,字理教學的重要性。“形形相加,會合表意”是會意字的基本構造特點,所以“分解組合”的方法最適合會意字的教學。“田間里的主要勞力就是男”“不正就是歪”“眼睛里流出的水就是淚”“一個人靠在樹上就是休”……掌握這一方法就可以更有效地理解字義,避免書寫時寫錯,同時還能增加對漢字美的認識。會意字的造字方法非常有趣味性,教師在分解組合會意字的時候,還可以穿插有趣的小故事,既能增加低年級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又能用故事來闡明字理。例如教學“家”時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家”上面是寶蓋頭代表是居住的房子,下面為什么是個表示豬的“豕”字呢?其實這是因為從古至今豬都因其強大的繁殖能力而成為重要的家畜。古代先民一開始靠采集漁獵為生,后來慢慢掌握了飼養家畜的能力,居住的場所也就相對固定下來。這樣的教學既能讓學生理解“家”字的構字原理,同時還了解了人類發展的歷史。再如,學習“穿”字時,學生不理解為什么穿衣服的“穿”字為什么是這樣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上面的“穴”代表的是野獸居住的洞穴,下面的“牙”表示野獸用牙齒來挖掘洞穴,是鑿通、鑿穿的意思。四、觸類旁通,理解形聲字音形特點形聲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的基礎上形成的,是由兩個文或字復合成體,由表示意義范疇的意符(形旁)和表示聲音類別的聲符(聲旁)組合而成。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形式。與形聲字、指事字、會意字相比較,形聲字的優點是很明顯的。據統計,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共收錄漢字9353個,其中形聲字多達82%,由此可見形聲字的重要性。統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本識字4《猜字謎》中第二則:“‘言’來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本則字謎每一個短句里都含有一個漢字——請、情、晴、清,謎底即是這四個字母體字“青”。猜謎過程中孩子們會發現四個字中左邊的“言”“心”“日”“水”等偏旁就跟這個字的意義有關,向學生滲透的就是形旁表義的規律;揭示整個字的謎底是“青”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發現這四個字的發音就是從“青”來的,此時向學生滲透的就是聲旁表音的特點。我們宿遷地區,學生in、inɡ前后鼻音混淆的情況比較嚴重,教學中就可以根據形聲字聲旁表聲的特點提醒學生這幾個字音部都是“青”,所以都是后鼻音。一般來說,形聲字的讀音中韻母和聲旁的韻母是相同的,可以用聲旁類推讀音,民間有“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說法,由此類推讀音雖然不是十分準確,但是至少是接近正確的讀音的。實際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用“生字開花”的方式,用聲旁為字根進行擴展組字。同冊書中《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有飯能吃飽,有水把茶泡。有足快快跑,有手輕輕抱。有衣穿長袍,有火放鞭炮。”也體現了形聲字的音形特點。學生們了解了形旁表義的特點后就可以進行歸類集中識字、并理解字義。例如,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本《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中將火字旁的“炒、烤、燒”和四點底“灬”的“煎、蒸、煮”歸于一組,引導學生發現帶有“灬”的字和“火”的字大多跟“火”有關。本冊書中《語文園地五》“識字加油站”中也是用兩組詞語集中認識偏旁“廠”和“穴”的字。此類的例子在低年級的教材中屢見不鮮。由此可見,教材在安排上也注重用“形旁串字”的方法集中識字。只要掌握形聲字形旁的意義類屬,便可推知這一類字的意義范圍,并且可以觸類旁通,推出一串同一類屬的字。形旁推義,偏旁串字,形旁推音,生字開花,觸類旁通,形聲字識字更高效。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造字方法,采用適合的字理教學方法,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記憶漢字,會大大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恰當的字理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發現漢字里蘊含的文化魅力,同時也讓漢字學習變得有趣,也就自然提高了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孩子們有識字的愿望。隨著語文識字教學的深入,教師需要研究的識字教學方法還有很多,但是,無論怎樣,字理教學法的魅力只增不減。今后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以“字理”為“拐杖”,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識字,并以陶先生的思想為指引,繼續陪著孩子們感受中國漢字和中華文明的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