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規定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筆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相應的數字上填涂。3.請用黑色筆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指定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過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答題規定作答的,不得分。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留在桌上,在考生座次表相應準考證號、姓名欄內簽字確認后方可離開。二、給定資料1.2023年4月20日,四川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導致人員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5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四川蘆山看望慰問受災群眾,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災工作。在具體詢問了受災群眾吃飯、飲水、洗澡到補貼、用電、衛生設施等問題后,習近平主席參與了某小學五(2)班主題班會和觀摩了二(1)班音樂課,他說,不管是什么情況,不管是什么天災人禍,一定不要讓下一代受到傷害,這是我們的責任。兒童保護和發展工作歷來是黨和政府的重點。2023年11月4日,亞太地區兒童權利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參與會議并指出,中國是世界上兒童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治國理政中始終堅持兒童優先原則,制定了一系列保護兒童權益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特別是1992年起實行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使兒童事業步入發展快車道。聯合國千年發展目的和兒童問題特別聯大提出的有關目的在中國已基本完畢。目前中國正在制定2023至2023年的兒童發展綱要,并將把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兒童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兒童提供必要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機會和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兒童的發展需要,發揮兒童潛能,將為兒童一生的發展奠定重要基礎。兒童性侵害并不是個陌生的詞匯,只是多數父母都主觀上認為這樣的不幸離自己的孩子很遠,于是忽略了教孩子如何辨認被侵和自保的方法。但事實上,兒童性侵案的發生頻率并不低。“幼兒園老板性侵十幾個女童”、“3歲女童遭6旬門衛老漢性侵”、“幼兒園午睡被性侵,5歲女孩檢出淋病”,此類報道近年來在媒體上頻繁曝光。目前國內還沒有權威的記錄數字。但據美國國家失蹤及受虐兒童中心(NCMEC)記錄:美國有1/5的女孩和1/10的男孩在18歲以前受到過性侵犯;12歲以下的兒童中,4歲寶寶被侵犯的情況最為嚴重。《法制晚報》與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近日共同發起“兒童性侵害調查”,梳理了2023年至今媒體公開報道的40起針對14周歲以下兒童的性侵案。結果顯示,熟人作案比例高達82.5%。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曾對2023年至2023年的340個案件進行記錄分析,也有68%的案件系熟人作案。有時,孩子向大人們報告自己被熟識的“怪叔叔”“摸了”,家長還會不妥回事,甚至認為孩子在撒謊。而在部分老師性侵兒童的案例中,家長往往更相信老師,認為孩子是為不做作業或者逃課而撒謊,甚至打罵孩子。2.上海浦東新區某幼兒園陳老師告訴記者,這方面的知識,幼兒園會告訴孩子男孩和女孩有區別,要分開上廁所等一些簡樸的常識,其他的鮮有涉及。但是假如孩子發現問題了,需要指導,老師會跟孩子單獨解釋,但是不會積極干預,“孩子們好奇心都很強,假如給他們強化這些概念,他們反而會想探索,故意去做。”另一位幼兒園老師邱明則表達,他們的平常教學嚴格根據教材大綱,大綱中并沒有這方面的內容,并且“孩子們都很聰明,知道身體是需要保護的,我們也不用刻意去教”。武漢小學三年級課堂播剖腹產視頻引發爭議,有家長驚呼“這和用‘車禍現場’的血淋淋來給孩子們‘生命教育’如出一轍,驚嚇的意義遠大于教育的功能”。2023年1月,河南鄭州一家幼兒園為100多名孩子舉行“集體婚禮”,孩子們穿著禮服互相承諾,戴戒指、擁抱、接吻,園長卻稱這有助于孩子日后性心理健康發展。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心理教研室主任、副專家周念麗談到這場“婚禮”時說,“這是把幼兒游戲變成了游戲幼兒,以后孩子就會認為擁抱、接吻都只是兒戲。”她認為,幼兒性保護教育至關重要。有些幼兒園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真正能有效實行的不多。3.在美國,兩歲到三歲的小朋友通過粘貼玩具、拼圖、人偶和畫冊,知道哪些是隱私部位,這些部位只有天天照顧他們的人才干接觸。到了三歲到四歲,幼兒園會請來醫生用人體模型講課,讓小朋友了解性別的差異和功能。接著,老師會教孩子對的分辨“密切行為”和“性侵害行為”。孩子從小會被教育,碰到讓自己感到不舒適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立刻躲開,跑去告訴自己信任的人。“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是英國的十條小學生守則之一,孩子從小就會接受這方面的教育。英國法律規定,5歲的兒童必須開始強制性性教育。所有公立中小學都會根據“國家必修課程”的具體規定來進行性教育。上世紀70年代,性教育進入了芬蘭中小學教學大綱,連幼兒園中也有正面的性教育圖書,同時,政府還建立了性教育征詢電話、兒童保護機構等,隨時為青少年提供幫助。芬蘭的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備受各國專家推崇。書中有皮膚、視覺、呼吸、骨骼等章節,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對孩子天天講一節,性教育就這樣自然而然地開始了。在“出生”這一章節中,小女孩問爸爸她是怎么來的,爸爸回答:“在夏天的郊外你不是看到有蝴蝶趴在一起嗎?昆蟲這樣做是為了生小寶寶,爸爸媽媽是由于相愛。有一天,媽媽說,我們制造一個小寶寶吧。爸爸的精子鉆到媽媽的卵細胞中,這就是你。當時你只有針尖那么一點點大,你在媽媽的肚子里慢慢長大,后來鉆出來,我們就有了一個寶寶。”在這一節后面尚有昆蟲交尾、精子沖擊卵子的畫面,形象地解釋了孩子不容易理解的事。4.從去年震驚社會的浙江溫嶺幼師虐童事件,到近日曝光的貴州金沙10歲女童遭父親開水燙頭、魚線縫嘴慘劇,頻發的虐童事件在網絡的聚焦、放大下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對此,義憤填膺的有之,跺腳罵娘的亦有之,甚至大有人人欲誅之而后快之勢。然而,熱議過后,我們應當有一些理性冷靜的思考,此類事件頻發的深層次因素何在?“祖國的花朵”為什么屢遭“保護者”的傷害?2023年10月27日,記者走訪溫嶺發生虐童事件的幼兒園,被拎耳男童母親表達:“兒子現在一聽說去學校就膽怯”。“我一看到兒子被拎耳朵的照片,就渾身發抖起雞皮疙瘩,顏艷紅怎么還能笑得出來?”被拎耳男童才4歲,父母都是溫嶺本地人。一個多星期之前,他的耳朵忽然出現了紅腫,孩子說“這是被顏老師打的”,之后便不敢上學。孩子母親君燕一開始不相信,認為是兒子不喜歡上學故意撒謊,“顏老師對你嚴厲是為你好,她怎么會故意打你。”結果一個多星期來,孩子一聽要去上學就恐驚,天天送到幼兒園都很費勁。顏艷紅的空間里她“教”幼童接吻的照片也令人觸目驚心。幾天后照片中女童小玉(化名)的母親也來到幼兒園。“看到照片我就傻眼了,她怎么會教那么小的孩子做這些動作?”小玉媽媽也是在朋友的提醒之下上網看到這些照片的,她當時第一反映就是保護女兒,規定網站刪除照片,“我打電話到網站,他們說網上到處都是轉載的,已經不也許刪除了”。她現在最緊張的就是女兒看到這些照片后會導致二次傷害。而圖片里被丟到垃圾桶的小孩子,一年多前就已經轉學離開藍孔雀幼兒園了。孩子父親看到照片昨天也大老遠趕來,說自己昨晚問孩子,雖然已經快兩年過去了,但小孩居然連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尚有被膠帶封嘴的男童,其母親看到照片后拿出家里的透明膠帶,結果孩子立即說,這是幼兒園老師貼嘴巴用的,一邊說一邊居然自己撕下膠帶把小嘴封了起來。“我沒有考資格證,又不做一輩子。”這是顏艷紅聊天中隨口說的話。一句不負責任的話不僅能反映出一個人道德價值觀,也間接的反映了現在幼師行業存在的普遍問題,即無證上崗。5.教育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幼兒園共13.8萬所,其中,民辦幼兒園數量占到約60%,“無證”教師更是在民辦幼兒園的比重很低,這種現象反映了師資力量的欠缺。高校有責任培養專業師資團隊,對于師范類學生,不僅要有一定的資格標準,也更應當大力提倡畢業后從事教育行業,從基礎為教育行業打下結實根基。老師為好玩拍的“揪耳朵”照片,假如不是被放在微博上,這件事是否就會被忽略?學生的人身安全怎么得到保障?假如在幼兒園里安裝了網絡攝像機,給家長一個賬號,那么家長可以隨時打開網絡去觀看幼兒園發生的情況。這樣老師虐童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也許發生,及時發生了也可以隨時制止呢?心理專家表達,虐待會給孩子導致心理陰影,在情感方面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孩子在幼兒期得不到周邊大人的關愛,就會產生不信任感。孩子在4歲時,正在形成自主性,讓孩子當著其他孩子的面脫褲子、下跪等行為,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破壞、阻礙孩子自主性的形成,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拖后。北京某知名幼兒園張老師表達,“以前的狀況是,很多被小學淘汰的老師才樂意到幼兒園。隨著社會對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幼兒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偏低與公眾的高盼望值之間的鴻溝亟待填平”。“長期以來,中國的教育對生命的尊重都不夠。近期發生的幼師虐童的案例事實上是大社會背景下的一個小縮影。”對于近期頻繁出現的幼兒園虐童事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向記者分析說,“針對此類事件,除了要從司法角度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還需要在整個教育系統確立一個明確的觀念----真正地尊重生命、珍愛生命。”6.2023年5月3日,在江蘇省淮安市北京北路上,一名小學生模樣的男孩當街跪了一個多小時,而讓其下跪的人正是他的母親,由于母親被老師告知孩子在學校偷同學東西。據目擊者介紹,在罰跪之前,母親脫下高跟鞋,用鞋子抽打孩子的手,罰跪之后,她本人徑直離開。這種粗暴的體罰讓人大跌眼鏡,同時再次引發人們對“棍棒教育”的關注。提起“棍棒教育”,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俗語“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數中國人會相視一笑,兒時挨打的記憶、為人父母后痛下打手的記憶統統涌上心頭,五味雜陳。而中華文化的教育歷史中,“棍棒教育”是家長專制,更確切的是父權專制的產物。民間耳熟能詳的明傳奇《繡襦記》有鄭元和被其父活活打死一節;小說《紅樓夢》里賈政打寶玉的情節更是雞飛狗跳,寶玉雖然沒有傷了性命,但也養了一個多月。家長專制帶來父權的絕對威嚴,父親平日高高在上,對兒子冷漠疏離,在他們看來,兒子不按自己設定的軌跡成長,離經叛道,就是忤逆。一旦兒子犯錯,不分青紅皂白便是一頓打,發泄完畢,又撂開手不管。2023年,“狼爸”蕭百佑憑借其“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理念以及四個孩子中三個考進北京大學的事實火了。雖然民間私下的打孩子行為并不少見,但家長多半抱有不得已為之的態度,“狼爸”以此作為教育心得并加以推廣,不免一石激起千層浪。與此相對的是一個奇怪的節日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在中國的遇冷。這個節日的標語是:“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可是十余年過去,直到今年都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節日。是節日沒有影響力,還是“棍棒教育”實在積習難改?7.全國少工委辦公室、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1999年“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在家里,6.4%的孩子經常挨打,17.5%的孩子有時挨打,47.3%的孩子很少挨打,從未挨打的孩子僅有28.8%。2023年時仍然只有不到30%的孩子完全沒有接受過“棍棒教育”,可見其影響之深。“棍棒教育”的普遍存在,及“國際不打小孩日”的遇冷,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研究員看來,都與中國傳統思想中兒童權利的缺失有關,兒童沒有地位,是大人的附屬品,因此有“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說。孫云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對父母的稱呼是‘家長’,‘家長’就是家長制的縮影,表白父母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國際不打小孩日”是源于美國的紀念日,并非世界通行的、有影響力的節日,沒有被廣泛知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帶來的教育學命題,值得社會關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院專家、博士生導師王大偉對記者表達,它的出現體現了對孩子權利的充足尊重,及對體罰教育的堅決反對。同時,這并不意味著歐美家長不懲戒小孩。歐洲教育名言有云:“男孩的耳朵長在背上(屁股上)”,意思是對調皮的男孩而言,懲戒也是一種常見的教育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教育與保護相結合的四大原則,但絕大多數父母對此不了解、不重視、不遵守。而現代兒童觀,即兒童擁有合法權益、人格尊嚴。8.在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編著、科學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中國未成年人數據手冊》中,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在挨打之后,67.3%的孩子心情氣憤、痛苦、傷心,18.1%想離家出走,9.2%甚至產生了死的念頭。據相關分析發現,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孩子感到很“氣憤、痛苦”的比例偏高,這一感受與年齡呈正相關,年齡越大比例越高。此外,“產生死的念頭”的孩子,隨年齡增大比例也增高;女生的比例要比男生高,城市孩子的比例高于縣鎮和鄉村。王大偉認為,長期嚴厲懲戒的結果是,孩子膽小、自信心差、抑郁,但具有守規矩、不屈不撓、節儉奮斗,適應社會的性格特性;而從不被懲戒的孩子相對會膽大、自信,但也也許有不守規矩,貪圖享受與不思進取的性格特性,這就是溺愛導致的。新西蘭、德國等國家為遏制虐童專門設立了特定罪名。新西蘭設立了“虐待未成年人罪”,《新西蘭刑事法典》第195條規定:“虐待自己監護、照顧的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或縱容自己監護、照顧的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受虐待,致使被害人身體受到傷害,精神失常或精神障礙的,判處五年以下監禁。”德國則設立了“違反監護或教養義務罪”,《德國刑法典》第171條規定:“嚴重違反對未滿16歲之人所負監護和教養義務,致使受監護人身心發育受到重大損害,或致使該人進行犯罪或賣淫的,處3年以下自由刑或罰金刑.。《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都對保護兒童合法權益、防止虐待有具體的規定。“在歐美,保護青少年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是具體、便于執行的操作手冊,我國的相關立法則原則性強,實行中有一定困難。”孫云曉說。9.2023年2月,電影《刮痧》在全球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美國圣路易斯有個華人家庭,許大同(梁家輝飾)的5歲兒子(丹尼斯)發熱,在家的爺爺(朱旭飾)不懂藥瓶上的英文,就用刮痧方法來退燒。第二天,孩子不小心磕破了頭,送醫院急癥室,當丹尼斯由于受傷必須照X光的時候,女護士脫下了他的衣服,看到他背上觸目驚心的三條傷痕時,女護士并沒有漠視丹尼斯的傷痕,而是第一時間打電話報了警。于是就有了第二天警察和兒童福利局的工作人員來到醫院,宣布丹尼斯暫時由兒童福利局監護及聽證會。在其后的電影發展中我們看到在兒童福利局的緊急會議上,大家都為丹尼斯背上三條傷痕所震驚和憤怒,堅信只要有我們在這樣的事情就再也不會發生。爾后,在法庭上辯論中,許大同失去理智,法官當庭宣布剝奪許大同的監護權,不準他與兒子見面。圣誕之夜,許大同鋌而走險,裝扮成“圣誕老人”,沿公寓大樓外水管爬向十樓的自己家,結果警車咆哮而至……看過電影的人都對影片中那個“橫行霸道”的兒童福利局印象深刻。兒童福利局是美國聯邦政府于192023設立的機構,專司兒童福利保護。兒童福利局與警察局、法院以及民間組織合作,織成了一張保護兒童的立體網絡。美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高度重視兒童保護問題。國會已通過了不少關于如何解決虐待和忽視兒童案件的法律,這些法律全國都必須遵守。但是關于被虐待和忽視兒童的法律,大部分是由州立法機構通過的,所以任何一個州都合用聯邦法律和州法律。美國國會自1974年以來陸續通過了《兒童虐待防止和解決法》、《收養暨兒童福利法》、《兒童虐待和疏忽報告法》、《兒童虐待防止及執行法》等一系列法案。這些法案明確界定了美國兒童保護工作的對象、任務,賦予機構介入家庭實行干預措施的權力。中國有無必要建立一個類似美國兒童福利局的機構?兒童救助會中國分部項目質量組經理周曄認為:“關鍵在于需要一個統一的行政部門,對所有的兒童服務進行協調和監督。如蘇格蘭行署有權力協調與兒童福利有關的所有部門,涉及教育、健康、警察、司法等;再如印度,雖然沒有專門的兒童部,但是設立了婦女兒童發展部,可以起到牽頭和協調各個與兒童有關部門的作用。在中國,操作上既可以是新的單獨的機構,也可以是某個部委下設的司局,但這個部門必須有行政權力來協調與兒童相關的各種服務。”10.2023年1月17日,一名失蹤兒童楊偉鑫的母親發給于建嶸一封求救信,希望他通過微博尋找她失蹤孩子的下落。此后,于建嶸接到了更多網友的尋子信息,為此他專門建立了一個“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的微博。短短10余日內,已有1000多張照片上傳,共有6名孩子得到解救。此后,該微博天天更新近百條解救乞討兒童的訊息,引起眾多網友關注,已有全國人大代表、律師遲夙生和全國政協委員、歌唱家韓紅等人同該微博建立聯系,表達將會就未成年人乞討的救助問題,在即將召開的“兩會”上提出議案和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0條:嚴禁脅迫、誘騙、運用未成年人乞討或者組織未成年人進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2條: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暴力、脅迫手段組織殘疾人或者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乞討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近年來,公安部門投入更大力量來打擊兒童拐賣。自2023年4月,啟動全國第五次打拐專項行動以來,全國破獲拐賣兒童案件4595起,解救被拐賣兒童6785人等。然而,當下所存在很大的誤區,多數人認為,解救乞討兒童,重要是“打拐”。事實上,拐賣兒童只是乞討兒童中的一部分,同樣有非常多的乞討兒童是跟著父母乞討或者被父母出租給了職業乞討者。解救乞討兒童不只是解救那些被拐賣的兒童,而是讓所有的乞討兒童,從乞討的生活狀態中解救出來。因此,在解救乞討兒童背后,其實更重要的是對這些兒童權益的維護和救濟。11.“寶貝回家”是一家民間志愿者組織,他們致力于為失蹤兒童家長提供免費尋人服務,幫助走失、被拐、被遺棄兒童尋找親人。今年兩會期間,濮存昕委員的“打拐”提案,背后就有“寶貝回家”志愿者的努力。根據“寶貝回家”網站上的聯系方式,筆者聯系到了“寶貝回家”站長張寶艷女士。張寶艷在談到兒童乞討問題時,激動地說:“在街上乞討的孩子,有些是拐騙來的,有些是被遺棄的,有些是他們的父母因貧困把孩子出租或者賣給乞討團伙的。他們已經淪為乞討團伙的乞討道具,孩子沒有被當做人來看。為了讓孩子看起來可憐,乞討團伙往往摧殘孩子的身體,人為導致傷疤或者殘疾。”在“寶貝回家”論壇上,志愿者的一篇帖子上寫道:“他們天天餓著肚子被迫去向路人乞討,為了用來多討幾塊錢,人販子故意用刀子把他們的身體劃得傷痕累累。舊傷痊愈了,再制造出新傷,為的就是用孩子那帶血的傷口去博得路人的憐憫,從而換取更多的不義之財。他們嫌刀子劃得不夠狠,甚至還用硫酸燒孩子的身體。那個被人販子用硫酸燒得痛苦難忍的小女孩用稚嫩的童音懇求著:‘叔叔,求你別用硫酸了,還是用刀子割吧……’”“但是,我們很多時候無能為力,我們只能號召志愿者不要施舍給孩子金錢,由于這些錢不會到孩子手里,只能讓乞討團伙找來更多的孩子乞討。”張寶艷無可奈何地說。“兒童乞討問題并不好查。”兒童保護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尚曉媛專家說:“公安機關調查兒童乞討案的時候,只要乞討團伙的人謊稱是孩子家長,一般就難以繼續查下去了。”12.《義務教育法》第11條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畢義務教育;條件不具有的地區的兒童,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3 1~5的認識和加減法0的認識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11.1.1不等式及其解集》同步測試題(附答案)
- 2025年學生會工作心得體會(15篇)
- 高中語文教師履職總結范文(17篇)
- 體育部部長競選演講稿(13篇)
- 深圳珠寶培訓課件獲取途徑
- 實習生年終工作總結范文(15篇)
- 9《小水滴的訴說》 (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
- 5 我愛我們班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統編版
- 《檔案法規基礎》課件
- 光的干涉衍射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軍用仿真(軟件)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互動課堂教學設計寶典(統編版2024)
- 裝修多人合伙協議書
-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21校初三一模英語試題及答案
- 乳業大數據分析與消費者洞察-全面剖析
- 工商企業管理畢業論文19904
- 2025湖北隨州國資本投資運營集團限公司人員招聘2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2025年許昌電氣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廢料收購合同協議模板(簡版)6篇
- 患者隱私保護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