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實驗過關專題水和溶液人教版_第1頁
中考化學實驗過關專題水和溶液人教版_第2頁
中考化學實驗過關專題水和溶液人教版_第3頁
中考化學實驗過關專題水和溶液人教版_第4頁
中考化學實驗過關專題水和溶液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化學實驗過關專題水和溶液

第一類基礎型實驗大題

.典例剖析

例1(2010蘇州)利用水電解器電解稀氮氧化鈉溶液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象不合理的是()

A.陽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B.陽極玻璃管與陰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C.陰極玻璃管內產生的氣體被點燃時發出“噗”聲

D.向電解后的殘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呈藍色

解析:在水電解過程中,陽極產生的。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A正確;陰極產生的H2能夠燃燒,

點燃時因與氧氣接觸,因此會發出“噗”聲,C正確;陽極產生氧氣體積與陰極產生的氫氣體積比為1:2,

故B錯;水通電分解時可加入少量的氫氧氣鈉溶液,以加強水的導電性,其溶液能使石蕊度液變藍,D正

確。

答案:B

【規律方法總結】判斷兩極產生氣體時,應該是氧正氫負;二者的體積比是氫二氧一。

例2(2011蘭州)下列四個家庭小實驗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A-B.C.D.

解析:食鹽溶于水形成的是溶液,粉筆灰溶于水后待一段時間,會分層有沉淀不屬于溶液是懸濁

液,植物油雖然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也屬于溶液,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也屬于溶

液。

答案:B

【規律方法總結】判斷某一液體是否是溶液,主要應抓住“均勻、穩定、混合物”三方面考慮。

例3(2010寧夏)用右圖5-1-1所示的密閉實驗裝置,能夠使氣球膨脹,過一段時間又恢復到原狀

的一組固體和液體是

4L(球

A.固體:硝酸筱;液體:水

B.固體:生石灰;液體:水口液體

C.固體:碳酸鈉;液體:稀鹽酸產

,同體

D.固體:氯化鈉;液體:水

解析:氣球膨脹說明有氣體產生或是固液混合后放出熱量,故A、D項不符題意,被排除。過一段時

間后又恢復原狀,說明氣體消失或溫度下降,故符合題意的只有B項。

答案:B

【規律方法總結】物質溶于水后溫度發生明顯改變,也會影響密閉容器中壓強的改變,但是還要注意

物質溶于水放熱或吸熱與發生化學變化時放熱或吸熱的區別。

例4(2012孝感)實驗室要配制50g10%的氯化鈉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計算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5g,水的體積為45mL

B.在托盤天平左盤加5g祛碼,然后在右盤添加氯化鈉至天平平衡,再將氯化鈉倒入

燒杯中

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燒杯中

D.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完全溶解

解析:配制50g10%的氯化鈉溶液,經過計算所需氯化鈉的質量為5g,水的體積為45mL;用天平稱

量氯化鈉時,應該在左盤中放氯化鈉,右盤放祛碼;量取45mL水時,選用50mL量筒;為加快溶解,使

用玻璃棒攪拌。

答案:B

【規律方法總結】善于挖掘題目中所給信息,有時答案就隱藏在題目內,只要細心就不難發現其隱藏

之處。

1中考真題分析

1.(2010錦州)有關電解水實驗(如圖5-1-2所示)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試管a中的氣體是氫氣

B.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C.該實驗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試管a與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

解析:據圖可知,試管a為負極且所得的氣體體積大約是正.極試管b內氣體的2倍,故a試管內氣體

是氫氣,A正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而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

氣,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故B錯,C對;試管a中為氫氣、試管b中為氧氣,可判斷試管a

與試管b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故D正確。

答案:B

2.(2011藜江)今年我縣各學區都進行了部分學生化學實驗操作競賽,某學區競賽題目之一是“配

制70g20%的氯化鈉溶液”。該實驗的部分操作如下圖5-1-3所示。

(1)需要稱取氯化鈉的質量是g,稱量時A出現了右盤低的現象,接下來的操作應

該是.

①左邊的平衡螺絲向左調②右邊的平衡螺絲向右調

③右盤中減少欣碼④左盤中增加食鹽

(2)B中儀器a的名稱是。量取水時,如果按照圖B的方法讀數,會使配制的

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填“偏大”或"偏小”)

(3)C中用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4)D中所貼標簽有不妥之處,請劃掉不妥的地方,并在方框中寫出你認為適合的內容。

解析:本題考查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Bid.據題意可知,配制70g2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氫化鈉的質量

是70gx20%=14g;稱量時布盤偏低,說明氯化鈉的量偏少,應向左盤內加入氯化鈉.儀器B是量筒;圖中B的

讀數方法是仰視,因此量取的實際的水的體積要大于理論上要量取的水的體積,即量取的溶劑偏多,因此

最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會偏小。圖C中玻璃棒是用來攪拌,其目的是加快食鹽的溶解。在配制

好溶液后,應將溶液倒入試劑瓶中,試劑瓶上的標簽一般包含溶液的名稱和溶質質量分數,因此應將溶液

的質量改為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14g④(2)量筒偏小:(3)加速食鹽溶解:(4)20%

3.(2011達州)環境保護部2011年6月3日發布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

較重。愛護環境,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緩。為此,某中學探究性學習小組對洲河的水質狀況進行有關檢測:

(1)除去水中難溶性固體雜質的操作是o

(2)若要測定水的酸堿度,可以選(填字母)。

A.紫色石蕊試液B.無色酚釀試液C.PH試紙

(3)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4)近幾年政府加大了對污水整治的力度,請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議(任寫一條)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⑴過濾是將液體和固體分開,因此除去水中難溶性固體雜質應該使用的操作時過濾;(2)pH

試紙是用來測定溶液的酸堿度的,能判斷出溶液酸堿性的強弱程度,而酸堿指示劑是用來檢驗溶液顯酸性

還是堿性的,無法確定酸堿性的強弱程度。(3)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殺菌消毒的方法是加熱煮

沸;(4)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后再排放(或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可以防治水污染。

答案:⑴過濾;⑵C;⑶煮沸;⑷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后再排放(答案合理即可)

?過關檢測

1.(2011?邵陽)小琪同學往右圖所示的燒杯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攪拌后,發現溫度升高、石蠟熔化、

塑料片掉了下來.該同學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圖5-1-4

A.蔗糖B.硝酸鎮C.氯化鈉D.氫氧化鈉

1.D解析:本題考查溶解時的能量變化。溫度升高,說明這種物質在溶于水的過程中放出熱量,蔗糖、

氯氣鈉溶于水溫度沒有變化,硝酸鏤溶于水溫度降低;而氫氧氣鈉固體溶于會放出大量的熱。

2.(2011嘉興)將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發現a溶液有晶體析出,b溶液沒有明顯現象。

再向b溶液加入少許b晶體,晶體消失。則下圖5-1-5中能正確表示a、b兩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是()

0溫反re

A

2.C解析:本題考查溶解度及其曲線.a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有晶體析出,說明a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

的升高而減小,b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后,再加入b晶體且溶解,說明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

而增大.故C項符合題意.

3.(2011婁底)近兩年來,我國西南、北方、長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圍持續干旱。水是生命之源,

我們應該了解水、愛護水資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純水,利用沉淀、、吸附和蒸儲等方法可以凈化水。

(2)有些村莊打深井取用地F水,可用_____區分地F水是軟水還是硬水,常用的方法來降低水的

硬度。

(3)小明同學為了探究水的組成,邀請你一起參加水的電解實驗,發現兩極上都有氣泡冒出,其中正極

與負極上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1:2,經檢驗,正極上產生的氣體是,負極上產生的氣體是。

得出水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結論。

(4)“節約用水,從我做起。”請你任舉一例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措施:。

3.(1)過濾;(2)肥皂水煮沸(或蒸儲);(3)氧氣(或。2)氫氣(或比)氫、氧(或H、0);(4)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自然界中的水體凈化的方法主要有沉淀、過濾、吸附、蒸儲等。硬水和軟水所含鈣、鎂離子的鹽的

量不同,鑒別二者一般用肥皂水;而降低硬水的硬度,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采用加熱煮沸或蒸儲的方法。水

在通電過程中,在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在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由此實驗可證明,水是由氫元素和

氧元素組成的。

1.(2012?濱州)水是生命的源泉,為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應該了解水的有關知識

2.(I)天然水中含有許多雜質,自來水廠通常對天然水進行幾步處理,使之達到飲

用水標準,在實驗室里,若要得到凈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的方法.

(2)如圖所示的兩個實驗中,發生物理變化的是實驗;實驗B中沒有發生改變的微粒

是,試管2中得到的氣體是.

(3)節約用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我們應該提倡以下方式中的(填字母序號).

A.用淘米水、洗菜水澆花、沖廁所B.不間斷地放水洗衣服

C.不間斷地放水刷牙D.用噴灌、滴管的方法澆灌農田和園林

4.(1)沉降、過濾、滅菌蒸儲(2)A氫原子和氧原子氧氣(3)AD

解析:本題考查水的凈化.(1)水的凈化方法有沉降、過濾、吸附消毒和蒸儲等。在實驗室里,要想得到凈化

程度最高的水,可以采用蒸儲的方法.(2)物理變化過程中沒有具他物質生成,水的沸騰屬于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中有其他物質生成,水的電解屬于化學變化,在水的電解過程中,水分子發生了變化,而氫原子

和氧原子沒有發生改變,試管2與電源的正極相連接,得到的氣體是氧氣.(3)節約用水可以采用一水多

用的方法.

5.從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認識油脂的實驗過程如下:①將5g大豆研碎;②將研碎的大豆放入試管中,再加

入10mL己烷液體,振蕩后靜置幾分鐘;③過濾;④將盛放濾液的小燒杯放人一個盛有熱水的大燒杯中,

通過熱水浴蒸發掉己烷(裝置如下圖5-1-6);⑤將大豆油移入試管,再加人10mL水,振蕩后靜置,豆油

浮在水面上。根據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圖5-1-6

(1)將大豆研碎的目的是。

(2)得到乳濁液的實驗步驟是(選填①、②、③、④、⑤)。

(3)關于本實驗中出現的加熱方式-熱水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o

①任何物質的加熱都可采用熱水浴;②小燒杯內試劑受熱溫度不超過100℃;③小燒杯內試劑受熱較均勻.

(4)提取豆油所依據的原理是o

5.(1)增加大豆與己烷的接觸面積,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2)⑤;(3)②③;(4)豆油易溶于己烷難溶于水,

己烷的沸點低于豆油和水

解析:(1》將大豆研碎,這樣有利于增加大豆與己烷的接觸面積,加快油脂的溶解速率:

(2)將大豆油移入試管,再加人10mL水,振蕩后靜置,豆油不能溶解于水中,是比小液滴的形式,存在

形成的是乳濁液;

(3)①熱水浴跟物質的沸點有關,不是所有物質都可以熱水浴,②因為在標況卜.,水的沸點是100度,所以

小燒杯內試劑受熱溫度不超過100度;

③在水中加熱可以使物質受熱均勻;

(4)提取豆油所依據的原理是根據豆油易溶于已烷難溶于水,己烷的沸點低于豆油和水.這樣先將油脂溶解

在己烷中,再根據熱水浴除掉已烷,然后利用油脂不溶于水得到豆油.

6.(2012石家莊模擬)t℃時,分別向盛有10g水的兩只試管中,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使其

充分溶解(均不與水反應),可觀察到下圖5-1-7所示的現象。

圖5-1-7

(1)t"C時,(填“A”或"B”)試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

(2)圖中可表示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的是(填“a”“b”),要使A試管中剩余的固體物質繼續溶解,

可采用的方法是。

(3)在t"C時,甲、乙能否配成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的飽和溶液(填“能”或“否”)原因

是:<>

6.(1)A,(2)b加水(或加熱);⑶否t℃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不相等。

解析:(1)在t℃時,據圖示可知,A試管中有固體剩余,B試管中無生成固體,可以確定A中的溶液一定是

飽和溶液;(2)據題意可知,等質量的甲和乙加入相同質量的水中,甲物質有剩余,乙完全溶解,因此在t℃

時甲的溶解度要小于乙的溶解度,故b為甲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得出甲物質的溶解度是

隨溫度rr高而升升高,若使剩余的甲溶解可以加入水或加熱;(3)在t℃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不同,而溶解度

定義中要求溶液所達到狀態又是飽和溶液,所以可以知道它們不可能在t°C時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飽

和溶液。

7.(2012義烏模擬)生命的孕育和維系需要水。

(1)如圖5-1-8為一簡易凈水器示意圖。

卜小卵石

ms卜石英沙

「活性炭

、膨松棉

圖5-1-8

①裝置中活性炭層的作用是,膨松棉層的作用是;

②此簡易凈水器(填“可以”或“不可以”)將硬水變成軟水。

(2)請回答實驗室制取蒸儲水的如下問題:

①在燒瓶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②棄去開始儲出的部分液體,往收集到的蒸儲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蕩后可觀察到的現象是一

(3)用點滴板和圖5-1-9所示裝置進行電解水實驗時,肥皂水液面上有氣泡產生,點燃它會聽

到。上述實驗過程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有(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1

肥皂水

圖5-1-9

7.⑴①吸附過濾②不可以;(2)①防止液體暴沸②有豐富的泡沫;

(3)爆鳴聲2H2灌里2H2-0淖盟"2H9

解析:⑴①,故裝置中活性炭層是利用了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的作用,起到了凈化作用;膨松棉

層能除去水中的固體小顆粒,起到了過濾作用;②過濾只能除去難溶的物質,而可溶的鈣鎂化合物不能除去,

因此過濾不能將硬水轉化為軟水:(2)①水在燒瓶中加熱時,常常會暴沸,在蒸溜時加一些沸石,其目的是

防治液體突然沸騰而易響實驗②蒸儲水中幾乎不含可溶性的鈣、鎂等離子的可溶性鹽,屬于軟水,加入肥

皂水會觀察到水中泡沫很多;(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和氧氣混合點燃會發代爆炸,在肥皂泡中點

燃是會發出爆嗚聲。

第二類開放型實驗大題

.典例剖析

例1(2011衡陽)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并且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k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如

圖5-2-1所示),我們對所學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請將你的新認識寫出。

解析:從宏觀角度看,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可確定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從微觀

角度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從化學變化的實質來看,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

可分;從物質種類來看,水是化合物或氧化物,而氫氣和氧氣屬于單質等等。

答案:(1)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3)水是一種氧化物或化合物

【規律方法總結】要熟悉電解水的實驗現象和結論,并據此來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解答此類試題其

思維應該具有開放性,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歸納。

例2如圖5-2-2所示,在常溫下將一個塑料小球放入盛有飽和食鹽水的燒杯中,塑料小球漂浮在食鹽

水中。

H

圖5-2-2

(1)現加入少量食鹽晶體,充分攪拌和靜置后,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有何變

化?,并簡述理由:。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況下使小球略上浮,你準備采取的具體方法是o

解析: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溶液的浮力增大,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溶液的浮力就減小。

在相同不變的情況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鈉,繼續向飽和食鹽水中加入食鹽,食鹽飽和溶

液對小球的浮力不變。小球若上浮,則說明小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其溶質質量分數也就增大,要使飽和食

鹽水的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只能是在加熱的條件下,增加溶質。或者是在相同溫度下雖然不能繼續溶解氯

化鈉,但可以溶解其它物質,所以耶加入其他可溶性固體物質,如硝酸鉀,可以使溶液的密度增大。

答案:(1)沉浮情況不變因為氯化鈉晶體加入到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不會繼

續溶解,溶液的密度不變,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也不變;(2)升高溫度后加入氯化鈉晶體,使溶液的密度

增大(或加入其他可溶性固體物質,如硝酸鉀,使溶液的密度增大等)

【規律方法總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注意到溶液的浮力與溶液本身的溶質質量分數密切相關,溶質

質量分數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T中考真題分析

1.(2011大慶)t°C時,有兩瓶硝酸鉀溶液,一瓶為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0%),另一瓶為10%

的溶液,下列實驗操作中能區分這兩種溶液的是()

A.t℃時,加一定量的水B.tC時,蒸發一定量的水

C.升高溫度D.t℃時,加入少量KNC>3晶體

解析:向兩種溶液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水,兩溶液并沒有明顯的現象,故A無法判斷;判斷某一KNO3

溶液是否飽和應在溫度、溶劑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少量KNO3晶體,若晶體不再溶解,則證明溶液是飽和,

故B正確;升高溫度后,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會變成不飽和溶液,但與10%的硝酸鉀溶液相比,并沒有明顯

的現象,故C無法確定;t℃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若蒸發一定量的水,則會有溶質析出;t℃時的硝酸鉀

飽和溶液,加入少量KNO3晶體,不再溶解,D正確。

儀器A的名稱是,當電源開關閉合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乙圖所示的現象與實驗事實不相符合,請用筆在乙圖中作出修

改。

解析:本題為水的電解實驗,由實驗圖示可知,儀器A是試管;當接通電源后,水電解,發生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2H2。碼里2H2T+O2T;在電解水的實驗中,與電源正極相連接的一端產生的是氧氣,與

電源負極相連接的一端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是1:2,因此,乙圖所示的現象與實驗事

實不相符合,應該改成左右兩個試管中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為1:2.

答案:試管2H20M3H2T+O2T

3.(2011嘉興)如圖5-24所示,一物體懸掛在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在恒溫條件下向燒杯內溶液中分

別加入下列物質(懸掛物不參與反應)說明彈簧秤讀數變化情況(填寫“變大”、“不變”或“變小”)

1

I一飽和焦

OJ化鈉溶液

圖5-2-4

(1)如果加入硝酸鉀晶體,彈簧秤讀數;

(2)如果加入蒸鐳水,彈簧秤讀數;

(3)如果加入氯化鈉晶體,彈簧秤讀數o

解析:理化綜合題,綜合考查了飽和溶液的特點、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與溶液密度的關系及阿基米德

原理等知識。(1)飽和氯化鈉溶液是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因此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硝酸鉀晶體,硝

酸鉀晶體會繼續溶解,導致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溶液密度變大,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p水gV排可知:

懸掛著的物體所受浮力變大,故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2)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加入蒸儲水后,溶液被稀

釋,溶液密度變小,懸掛著的物體所受浮力變小,故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3)飽和氯化鈉溶液在溫度不

變的情況下不再溶解氯化鈉,故加入的氯化鈉晶體不會再溶解,溶液質量不變,溶液密度也不變,故懸掛

著的物體所受浮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不變。

答案:(1)變小(2)變大(3)不變

(4)野炊時,如果要初步過濾渾濁的河水用于煮飯,怎樣用身邊的物品(飲料瓶、手絹、細沙、小卵石

等)制作一個簡易凈水器。在右側的空白處用圖示或文字表示均可。

解析:(1)解答時從水進入地卜經過沙石、土壤的物質的過濾以及地表水易被周圍環境污染等方面回

答即司,;(2)水除自然沉降外還可以采用化學沉降即加入凈水劑(如明帆)可以使懸浮于水中的固體顆粒

沉降,從而使水變得更干凈;(3)加熱煮沸可以殺死飲用水中的細菌;(4)可以根據實驗室過濾的原理設

計,即利用細沙和小卵石除去水中的較大懸浮固體顆粒,利用手絹除去較小的不溶于水的固體顆粒。

答案:(1)地卜水經過了沙石、土壤等的過濾(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加明磯(或

池底鋪沙礫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加熱煮沸(或加漂白粉等其他可在家中進行的合理方法也可);(4)在切

去底部、倒置的飲料瓶中,山下至上依次加入手絹、細沙和小卵石(或畫圖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V過關檢測

1.(2011桂林)25℃時向一定量不飽和KNC>3溶液中逐漸加入KNO3固體,則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此過

程溶質質量變化規律的是一()

川Y

〃一

。加入K、Oi的質M11加入KNO:的質吊0加入X\OI的偵V。加入、NOi的質:i;

ABCI)

LC解析:不飽和溶液中有部分KNO3所以起點不0。故A是錯誤的,逐漸加入KNO3固體后溶液中的溶質

質量增加當達到飽和狀態后溶質質量不變.故B項和D選項不正確.

2.(2011義烏)實驗室要配制100克溶質質量分數為15%的硝酸鉀溶液。

(1)配制溶液需完成計算、稱量、三個步驟。

(2)會導致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偏小的選項有哪些?

A.硝酸鉀中有雜質B.稱量時使用了生銹的祛碼

C.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體時有部分濺出

2.(1)溶解⑵AC

解析:(1)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驟是計算、稱量和溶解.(2)在配制溶液的過程中,導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偏小的原因可能有多種,主要從儀器、藥品成者是操作上找出不足,若稱量時使用了生銹的硅碼,稱量的

藥品要多于理論上所需藥品的質量,導致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偏大:配制完成后移取液體時有部分濺

II!,并不會影響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3.(2011淄博)據圖5-2-7回答:

A加熱水B電解水

圖5-2-7

(1)認真觀察A、B兩裝置,寫出B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該反應

中的能量轉化形式是能轉化為能;B裝置中氣體收集方法屬于;

(2)a試管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體積之比約為,a試管中的氣體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

是:;檢驗b試管中的氣體常用的方法是。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觀點分析比較A裝置和B裝置在實驗過程中水的變化情況:

3.(1)2H:OBS=2H;t-K):t

電化學排水法(2)2:1發出淡藍色火焰把帶火星的木條放進氣體中看是否復燃(3)A裝置對水加熱,水

分子間間隔變大,水溶液體變成氣體,水分子本身并沒有發生改變。B裝置電解水,水分子變成了氫分子

和氧分子,分子本身改變

解析:解答此題要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推出合理的結論,解答時要逐項分析。(1)電解水的過程實際上

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B裝置中產生的兩種氣體均不溶于水.因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2)a管連接負極,故

收集到的氣體是氫氣,b試管連接正極,收集到的氣體是氧氣,二者的體積比是2:1.氫氣燃燒時發出的淡

藍色火焰,而氧氣能支持燃燒,因此可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3)根據兩個實驗現象,分析變化中分子、原

子的變化,得出實驗過程中水分子的變化情況.

4.(2011河北)通過分析實驗結果推斷物質的組成,是認識物質的一種方法。研究水

的組成就是利用了這種方法。電解水實驗結果如圖5-2-8所示。

(1)根據實驗中只生成氫氣和氧氣,確定了水是由

組成的;得出此結論的依據是

(2)已知相同一狀況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通過生成氫氣和氧氣

的體積比為2:1,推求出水分子組成中為2:1,經進

一步科學確認,得出水的化學式為H20?

(3)寫出此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1)氫元素和氧元素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種類不變(或質量守恒定律);

(2)氫原子與氧原子個數比;

小2H2。邂2Hd-Od

(3)----

解析:(1)根據實驗中只生成氫氣和氧氣,確定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得出此結論的依據是質量守

恒定律.(2)已知相同狀況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通過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

2:1,說明反應生成氫分子和氧分子的個數比是2:1,又因為它們都是雙原子子分子,所以氫原子與氧原子

個數比也應該是2:1.(3)此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通通曳2H2TTXT

5.(2011清遠)根據下面的溶解度表與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溶,5度

020406080

KNO313.331.663.9110169

NaCl35.736.036.637.338.4

Ca(OH)20.1730.1650.1210.1160.094

(1)B是的溶解度曲線。

(2)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大于、小于或等于)硝酸鉀的溶解度。

(3)硝酸鉀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想要得到純凈的硝酸鉀的方法是

(4)欲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是。

(5)如右圖5-2-9所示,燒杯A中是飽和氫氧化鈣溶液,向燒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燒杯A中變渾濁,可

能的原因是(填序號)。

A.反應消耗水,氫氧化鈣析出

B.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鈣不再溶解.

解:(1)根據溶解度表與溶解度曲線可知:B是NaCl(或食鹽)的溶解度曲線.

(2)

物質,溶解

度'溫度'020406080

°C

KN0313.331.663.9110169

NaCl35.736.036.637.338.4

Ca(OH)20.1730.1650.1210.1160.094

由溶解度表格中的數據可知,4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鉀的溶解度.

(3)根據溶解度曲線可知:硝酸鉀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鈉,想要得到純凈的硝酸鉀的方法是(重)結晶.

(4)因為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故可知欲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

取的方法之一是加KNCh(固體)(或蒸發水分,或降低溫度).

(5)如圖所示,燒杯A中是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向燒杯B中

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溶于水放熱,溶液的溫度升高,燒杯A中變渾濁,可能的原因是:反應放熱,溫度

升高,氫氧化鈣溶解度降低,故選B.

故答為:(1)NaCl(或食鹽).(2)小于(或<).

(3)(重)結晶.(4)加KNCh(固體)(或蒸發水分,或降低溫度).(5)B.

6.(2012揚州模擬)甲、乙的溶解度曲線如圖5-2-10,將12c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C。下列說法

一定正確的是()

度項L反式污當

甲m,

溫A于鎂程活1

隨由化方生:

度液;氧學、2

解溶確氫化染為

和正比

溶。與的污

飽項積

的是酸應業

不C體

質能醋反農

是,釋

物.可知鈣、的

乙數)

乙誤積已酸染氣

分解可

,,錯體。碳污氧

液量D均

大體去與)業與

增溶質,識除酸案工氣

的氣等

而和定解醋”答;氧

質確的

高飽。知生溶則染理面的

物法

升是產酸,污合方生

乙無:(

的仍關極醋。物個產

于也題2解

度甲電用H生三時

;X溫,大量問2溶有

/數的相一可+微糖水

度隨中質,源熱解

分關另g蔗O2

濕度液液。,鎂M病H污電

0量有的bO速)

1解溶溶時化O“+體4

h-質的水有o、加t(

2溶得體氧”2水).

-5乙的者與c而O2

=的所溶、子氣氫3染(.快

1?,質二列H從C

圖甲質染L和C污+氣越

和物時物后下m(,

飽:l甲中污分5鈣化a氧動

甲t度答=)快C

仍量.,業生酸2養2要運

媽雕姓回加

8、o低溫水碳)可營)高

液質線中請農用產H均率O需

降低是O富O速

溶液曲液。為、,極(案速也

2降”分g“C3度

兩溶度t溶染快電答、散H吸

此源成M”溫

..解從得因污中個+理擴C呼.

BD因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