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及評析_第1頁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及評析_第2頁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及評析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及評析把握課標理念精華學習晤言文字運用——《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實錄及評析

執(zhí)教: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學甘密

評析: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學黃筱紅

甘密

曾榮獲全國第九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特等獎,江西省小學語文青年教師根本功競賽一等獎,江西省首屆“贛教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南昌市小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一等獎。課堂教學中形成了“樸實而又激情、扎實而又靈動”的教學特色。

最喜愛的教育格言: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最崇拜的名師:薛法根。

最喜愛讀的一本書:《做最好的教師》。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這是——

生:(齊)金華的雙龍洞。

師:葉圣陶爺爺曾經(jīng)巡游過這里,還寫下一篇游記。(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今日要學習的課文,齊瀆課題。

生:(齊)記金華的雙龍洞。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瀆課文,留意讀準字音,瀆通句子,想想是按什么挨次巡游雙龍洞的。開頭吧!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大局部同學都讀好了,有的同學甚至還讀了其次遍。好,讀好的同學,我們先看看這個詞。準來讀一讀?請你來。

生:曲折。

師:全班一塊兒讀。

生:(齊)曲折。

師:其實這個詞我們并不生疏,在《長城》這課中見過,請你讀。(出示句子)

生: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曲折回旋。

師:(出示長城的畫面)你們看,這就是曲折的長城。“曲折”是什么意思呢?

生:“曲折”以前是比作蛇的,現(xiàn)在比作彎彎曲曲的路。

師:你說得不錯,“曲折”就是形容彎彎曲曲延長的樣子。在這篇課文中,用曲折寫什么?到書本上去找一找。

生:曲折就是洞頂?shù)碾p龍。

師:從哪兒知道的呢?請讀讀文章中的句子。

生:首先固然是曲折在洞頂?shù)碾p龍,一條白龍,一條青龍。

師:哦,正是由于如此,這個洞才得名雙龍洞。是按什么挨次巡游雙龍洞的呢?別焦急,在文中圈畫出有關的詞語,并且和同桌合作完成這張游程圖。開頭吧。

(生自主學習)

師:完成了嗎?誰來說說你的游程?(生舉手)好,請這位同學。來,說說你倆合作完成的游程圖。(生說,教師指導。)

生:首先來到了金華城,出金華城大約5公里來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慢慢入山,入山大約5公里就來到雙龍洞口,走進去就來到了外洞,過了孔隙,就到了內(nèi)洞,最終又仰臥在小船里出了洞。

師:你說的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真棒!我們把掌聲送給她。

師:你們瞧,金華、羅店、人山、洞口,這是在去雙龍洞的一

生:(齊)途中。

師:外洞、孔隙、內(nèi)洞,這是正在——

生:(齊)游洞。

師:最終,原路——

生:(齊)返回。

師:通過游程圖,我們知道了的巡游過程。(板書)巡游的挨次也就是的寫作挨次,你們看,簡潔地說,先寫了在途中,再寫了——

生:游洞。

師:最終寫了——

生:返回。

師:大家剛剛說的就是這篇課文的段落構造。(語文教案)同學們。游記除了交待流程,還要抓住景點的特點寫出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這就是游記文體的特點。

點評:游程圖設計新奇。旨在通過整體感知,幫忙學生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抓住巡游挨次,體會寫作挨次,了解“游記”文體的特點。

二、精讀課文,學習表達

師:在游雙龍洞的過程中,哪一處景點最讓感到奇怪,感到刺激,留下的感受最深?

生:孔隙。

師:“孔”是指什么?

生:很小的洞。

師:是的,小洞、窟窿。那“隙”呢?

生:隙是指很小的、很窄的縫隙。

師:縫隙、裂縫,說得不錯。把它們倆合在一起,“孔隙”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小的裂縫。

師:那從“孔隙”這個詞中,你知道“孔隙”這處景點的特點是什么嗎?

生:很窄小。

師:是怎樣寫出孔隙的窄小呢?請大家專心默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圈出重點詞語。

(生自主學習,教師巡察。)

生: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適宜,再沒法容下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這兩句話主要是寫了什么?

生:講小船很小。

師:是的,請坐。假如教師把這兩句話稍稍改動一點,有什么不一樣?

生:第一句顯得船小一點,其次句顯示不出來。

師:是啊,下面這個句子也是可以的啊,可為什么還要多加兩個“小”呢?就像你說的,突出了——

生:突出了小船小的特點。

師:你還從哪些詞當中看出了小船的小呢?

生:并排仰臥,剛適宜。

師:說說你的理解。

生:并排仰臥就是兩個人仰臥在小船上,剛適宜,再沒法容第三個人。

師:你平常乘過船嗎?你乘的船是怎么樣的?

生:能乘坐幾百個人的。

師:是啊,咱們廈門的輪渡船就能容幾百個人,對不對?可這只小船呢?

生:只能容兩個人,而且是并排仰臥的。

師:僅僅是在寫小船的小嗎?

生:還寫出了孑L隙的小。

師:你真會讀書,我們來合作讀一讀好不好?

生:好。

師:怎樣小的小船呢?

生:兩個人并排仰臥,剛適宜,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來到孔隙處,看到這兒只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生:(齊讀)兩個人并排仰臥,剛適宜,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師:沒有用詳細的數(shù)字來寫孔隙的寬窄,而是用小船的小寫出了——

生:(齊)孔隙的窄小。

師:我們連續(xù)來溝通,你還畫了哪個句子?

生:我懷著奇怪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漸漸移動。

師:教師也找到了這句話。(課件出示生字)同學們,你們看,這是本課的生字,一塊兒讀一讀。

生:臀。

師:“臀”是月字旁的字,這里還有幾個字偏旁一樣,這些偏旁說明和——

生:身體有關。

師:那你知道“臀”指的是身體的哪個部位嗎?

生:指的是屁股。

師:是的,但凡和船底有接觸的部位都寫出來了,有哪些呢?

生:(齊)后腦。

師:摸摸你的后腦。到——

生:(齊)肩背。

師:到——

生:(齊)臀部。

師:到——

生:(齊)腳跟。

師:沒有一處不——

生:(齊)貼著船底的。

師:這樣詳細、細致的描寫,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孔隙的特點就是一生:(齊)窄小。師:就請你做文中的“我”,讀讀這句話。生:(讀)我懷著奇怪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漸漸移動。

師:通過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你過孔隙時的奇怪和當心。還畫了哪句呢?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略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你找的是這句。這兒有兩個生詞,全班同學一塊兒讀讀這兩個詞。

生:略微、額角。

師:是怎樣寫出孔隙的窄小呢?你圈出了哪些重點的詞語?

生:略微、一點兒、準會。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要是把頭略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能把頭抬起來嗎?

生:不能。一點兒都不能抬起來。

師:你是從這些詞語里邊體會到的。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的感覺?

生:(讀)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略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同學們,這兩句話主要寫了什么呢?

生:這兩句話主要寫了的感覺。

師:正是用過孔隙的感覺寫出了孔隙的窄小。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一塊兒乘小船過孔隙。游客們,你們預備好了嗎?

生:預備好了。

師:你是怎么躺的?

生: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

師:行了,那就開船吧!(音樂起)船漸漸地在孔隙中移動,這個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生: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擠壓過來。

師:是啊,此刻眼前昏暗了,可是我們還是能感覺——

生: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擠壓過來。

師:你能不能動?

生:不能。

師:你會不會動?

生:不會。

師:游客們,你們敢不敢動?

生:(齊)不敢。

師:由于,我又感覺——

生:(齊讀)要是把頭略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師:要是把肩背略微聳起一點兒呢?準會——

生:要是把肩背略微聳起一點兒,準會擦傷肩膀。

師:那要是把腳略微翹起一點呢?

生:要是把腳略微翹起一點,準會擦破褲子,擦傷膝蓋。

師:那要是把臀部略微拱起一點兒呢?

生:準會劃破衣裳,刺傷肚皮。

師:最終過了孔隙了,游客們,你又有什么感覺?

生:我感覺上帝保佑我。由于我最終出來了,很讓人感動,沒受傷。

師:你的感覺呢?

生:我的感覺是最終出來了,不用再膽戰(zhàn)心驚了!

師:同學們,就是用見到的很小的小船。這也就是他的見聞,還有自己過孔隙的感覺,這也就是他的感受,寫出了孔隙的窄小。讀后,讓人印象深刻,仿佛——

生:仿佛自己身臨其境。

師:是呀,仿佛就像自己就到了那里似的。

點評:落實中年級學段“段”的訓練,引導學生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感悟借小船的“小”和過孔隙時的“感覺”,將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使人身臨其境的表達方式。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加深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甘教師創(chuàng)設了“乘小船過孔隙”的情境,并讓孩子們綻開想象,體會到了精確、貼切的語言特色。

三、遷移運用,練筆實踐

師:其實,在我們福建省也有多姿多彩、迷人的風光。你們瞧,這是福建武夷山聞名的景點——一線天。從一線天這個景點名稱中,你知道它的特點是什么嗎?

生:跟雙龍洞的孔隙一樣,很窄小。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的寫法,寫寫一線天。想想:在一線天,你看到了什么?過一線天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我們可以用上書本上的,也可用上平常積存到的語句,留意書寫標準、干凈,開頭吧!

(音樂起,生練寫,師巡察。)

師:把你寫的說給大家聽,我們溝通一下。

生:我走在一線天里,抬頭只看得見一絲天空。我側(cè)著身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兩邊高聳的石壁好像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心里緊急得都快喘不過氣來。

師:哦,寫得多好啊!(掌聲)大家把掌聲送給你了,你用自己在一線天里看到的一條絲線似的天空,還有自己被擠壓的感覺,寫出了一線天窄小的特點,真好。還有誰寫好了?說給大家聽。

生:順著山石,我來到了福建武夷山聞名的景點一線天。我抬頭向上看,只看得見絲線似的天空,我想:這也許就是它叫一線天的緣由吧!我走在狹窄的小路上,感覺左右兩邊的石壁離我越來越近,我又感覺要是自己再略微胖一點,準會被卡住,過不去。(掌聲)

師:他仿照了課文中的語句,還用上了自己積存到的詞語,把一線天里看到的和感覺到的寫了出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點評:內(nèi)化語言,讀寫遷移,舉一反三。指導學生仿寫“一線天”,在課堂教學中扎實落實“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新課標理念。

四、提煉方法,總結延長

師:同學們,學會這種寫法,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感受,我們不僅能寫好一線天,還能寫好自己巡游過的每一處景點。雙龍洞的其他幾個景點,又是怎樣寫出景點的特點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總評:

甘教師的這堂課摒棄了以往固有的教學形式,以新修訂的《語文課程標準》為準繩,把握住了新課標理念的精華,落實了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的理念。

一、加強識字、寫字

據(jù)教育部近幾年的調(diào)研發(fā)覺,小學生的識字、寫字力量日趨減弱,故新修訂的課標中把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內(nèi)容。《記金華的雙龍洞》雖是四年級下冊的課文,但中年段依舊要把識字、寫字作為重點,只是在方法和策略上有所不同。與低年段相比,甘教師的識字教學教的少、扶放多,進一步加強詞語教學的理解、辨析和運用,削減用詞不當?shù)臓顩r消失。

二、吃準年段目標

數(shù)百字的課文,教學過程想要面面俱到是不行能的。其次學段應落實“段”的訓練,本堂課恰到好處地找到切入點,刪繁就簡,長文短教j甘教師選擇孔隙這處景點作為重點學習內(nèi)容,是由于從外洞到達內(nèi)洞并不是簡潔地走過去就可以了,而是一個相比照較簡單、比擬有特點的過程,給每一個進出雙龍洞的游客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葉圣陶先生也不例外。所以在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