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編制依據1.1氧化溝施工圖紙;1.2招標文件及相關配套說明文件;1.3《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2-2002;1.4宣城市建筑勘察設計研究院提供的《巖石工程勘查報告》;1.5其它現行國家■寧國市有關規定、標準。2工程概況2.1總體概述氧化溝基底標高46.95m,C15墊層厚100mm,底板混凝土標號C30,厚550mm,池壁高5.3m,外圍池壁為變截面,壁厚為550?350mm;兼氧好氧段間隔布置厚250mm隔墻,共5道;厭氧段中間設厚250mm導流墻1道;端部圓弧形隔墻厚250mm;圓弧形導流墻厚150mm。每座氧化溝設置轉碟曝氣機19臺,安裝曝氣機的池壁部位設壁柱,壁柱頂端設曝氣機平臺,每臺曝氣機的下游均設有走道板, 走道板下設牛腿用以架設走道板梁;250厚隔墻上設懸挑走道板。2.2設計概述氧化溝工程規模結構形式數量豎向尺寸構建尺寸備注地上m地下m底板mm墻體mmL*B*H=鋼筋砼12.53.45550250、半地124.1X43.85X5.3m300?500下式土方量約:12050m32.3場地地質條件第①層:雜填土,層厚0.50?0.60米,層底標高49.60?49.60米。灰褐色。該層主要成分為粘性土、碎石塊、水泥砼地面等;為人工回填土。第②層:耕土,層厚0.20?0.50米,層底標高45.30?50.40米。灰、灰黃色。該層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及植物根系。第③層:粉質粘土,層厚0.60?4.40米,層底標高43.90?46.80米。黃色,可塑,稍濕,干強度中等,中等壓縮性,中等韌性,搖振反應慢,無光澤。第④層:卵石混漂石,層頂標高43.90?46.80米。黃色,中密,很濕?飽和, 混漂石,低壓縮性。卵石成分主要為石英砂巖、粉砂巖、硅質巖等; 顆粒粒徑2?20cm,顆粒含量35%?55%呈圓狀、次圓狀,磨圓度較好,天然級配;充填物為粗砂圓礫等。漂石成分同卵石,礫徑大于20cm含量20%?30%充填物主要為卵石、圓礫等,垂向上顆粒粒徑逐漸增大,漂石含量逐漸增多。2.4水文條件該場地卵石混漂石層中含有大量的孔隙潛水,地下水主要受地表逕流和大氣 降雨補給。勘察期間該場地正值枯水期,地下水水位埋深 -1.50米?3.80米,相對高程為45.2米?45.7米。寧國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年平均降雨量變化很大,最大年降雨量是最小年降 雨量的兩倍,降雨季節分配不均,10月?次年3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約31%4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總降雨量的69%其中5月?7月降雨量較為集中。區內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300?1500mm之間。2.5、地表障礙物的拆遷氧化溝原地貌為耕地,開挖前應平整場地且不影響施工機械進場。3施工安排3.1施工部署原則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擇以機械開挖為主,配備必需勞動力輔助開挖 的方式,合理選用機械運輸車輛時間連續、空間占滿的原則安排施工,土方開挖按分區分步進行,確保施工生產的有序展開施工方法的確定本工程土方開挖采用機械開挖,總體施工順序為由西向東進行,現場設1臺反鏟挖土機負責土方開挖,并同時配置5輛汽車進行土方運輸。考慮基槽回填及500mmf中植土,土方堆放按總平面圖布置堆到污泥脫水間的東南邊50米外。土方開挖時,挖掘機從西向東進行施工。基坑土方為大面積開挖,加之基底較深,土方工作量較大,故基坑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為主,挖掘時預留100mm以人工修整基底。同時做好標高測量工作,以確保基底平整度。邊坡采用放坡形式、坡度為1:0.33,確保基坑安全。3.3主要工程量及工期安排氧化溝總土方量為12055.64m3,預計15天完成。開始時間為2008年10月28日,完成時間為2008年11月12日。3.4勞動組織成立項目部混凝土工程施工領導小組,人員名單如下:組長:周徐水副組長:王小林李生名組員:王躍平李廣生李婭建立勞務層管理小組,人員名單如下:組長:剛學林副組長:陳占銘陳鳳舉組員:陳占勇陳占陽朱紅明4施工準備現場準備預先進行現況地上障礙物進行調查,在現場勘察基礎上,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以免施工中被破壞。現場影響施工的樹木、電線應提前進行移樹、改線處理。完成現場“三通一平”工作,保證現場通電、通水、道路暢通。挖運機械進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設施等應事先勘察,做好必要的加寬、加固工作。現場修筑供汽車行走的便道,路面做好整平、壓實處理。基坑北側、南側及西側各架設一個鏑燈,做好夜間照明準備技術準備421施工前,對相關管理人員及作業班組進行詳細的安全及技術交底,明確操作要點、質量標準、安全注意事項及環保措施。現場測量基準點應清晰、準確,控制樁設置規范、可靠,確保在土方開挖過程中被破壞或擾動。測量人員根據土方開挖方案,放出準確的基坑開挖上、下口邊線,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土方開挖施工。做好現場管井降水的監測工作,在進行土方開挖前,應保證地下水位低于基底設計標高面以下500mm保證基底干槽施工。主要機械、機具準備4.3.1挖掘機械的確定現場挖掘機械采用PC200小松反鏟挖土機。挖掘機生產效率及需用數量的計算4.3.1.1PC200小松反鏟挖土機小時生產率為:公式Qh=3600qk/t;式中,t—挖掘機每一工作循環時間,根據經驗數字,取 t為45s;q—鏟斗容量,q=0.8n{;K—土斗利用系數,K=0.9。3則Qh=57.6m/h挖掘機臺班生產率公式Qd=8Q&式中, K—工作時間利用系數,Kb=0.8;3則Qd=368.64m現場擬采取每天1臺班工作,則挖掘機每天生產率為:3Qd1=368.64m每步土方開挖時間的確定本土方工程考慮一次性挖掘到底,總挖方量約 12055。64朋,現場采用2臺挖掘機作業,則開挖的延續時間為12050/(368.64X2)=16天主要施工機械、機具配置土方開挖主要施工機械、機具配置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配置數量單位備注1反鏟挖土機PC2002臺2「自卸汽車PY1805輛「3手推車10輛41鋼卷尺Y2186:把:5坡度尺SD1806把4.4勞動力準備安排工種電工運輸車挖掘機司機壯工架子工其它工種數量25210255主要施工方法5.1施工工藝流程確定開挖順序和坡度一沿灰線切出槽邊輪廓線一放坡、護坡一人工清槽、修 坡一打釬驗槽5.2主要施工方法521確定開挖順序本工程總體施工順序為:以2臺挖土機,由從西向東倒推進行施工,至設計 標高以上10cm以上,并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5.2.2確定開挖邊坡坡度基坑邊坡坡度為1:0.335.2.3測放基坑開挖線測量人員根據基坑開挖平面圖放出結構控制軸線、基坑開挖上下口邊線,經 驗收合格后依線進行開挖。5.2.4馬道設置馬道寬度5m兩側放坡為1:0.5,坡道坡角取=17,馬道部位余土采用挖土機及汽車吊配合清運。5.2.5清槽檢底當基坑挖至距設計標高100mm時,改用人工清槽,局部集水坑等加深部位人 工挖除至設計標高。嚴禁超深度開挖及對基底土質的擾動。人工清槽時,每間隔10m釘小木樁,抄好水平控制線;并在基坑內的軸線樁間拉通線,檢查槽邊尺寸,按比例修坡、清底。基坑排水處理本工程基礎結構主要采用管井降水,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如遇有邊坡滲水情況,應在邊坡滲水點設置導水管疏導滲漏水,并在基坑底部沿基坑周邊挖好300X300mm排水明溝輔助降水,在基坑轉角部位設 800X800X800mm集水坑匯中水流后地由水泵抽排至地面排水溝。527邊坡防護形式根據本工程特點及工期要求,在認真分析了相關圖紙、巖土勘察報告及仔細研究了現場相對位置后,確定本基坑支護形式采用 1:0.33的放坡形式。淤泥質土層部分按照其自穩角設置坡度(1:3.5?4.5),坡腳部位采用砂袋堆護,邊坡表面掛滲水網布,防止邊坡土流失。現場基坑上口沿基坑周邊做240X500mm當水磚墻,墻體表面抹1:2水泥砂漿罩面,并在擋水墻外側挖好排水明溝,詳見下圖:UTX1!UTX1!:<):■I單位剖面圖5.2.8基坑監測土方開挖過程中,加強基坑觀測,若基坑變形突然加大,應立即停止開挖, 并及時回填,或在其背后進行挖土卸荷,以保證基坑的穩定。開挖過程中,如果發現有不明地下障礙物及管線等應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并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保護方案,予以妥善處理。5.2.9基槽驗收土方開挖完畢及時進行釬探驗槽,并會同監理、設計及地質勘察單位進行驗 收,如不符合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需采用換填等方法進行基底處理。處理后再 會同各相關部門聯合驗收。土方回填土方回填施工應在滿水試驗合格后進行,土方回填用料必須經現場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行使用,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其最佳含水量土2鳩內。土方回填夯實采用蛙式打夯機分層壓夯密實,每層虛鋪厚度不超過200mm土料最大粒徑不超過50mm且不得有有機雜質;基坑邊角等部位輔以人工夯實。每層土方回填完畢,及時進行取樣,測定其壓實系數,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 繼續上層土方回填。土方開挖質量標準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表面標咼0、-50水準儀檢杳2長度、寬度0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用尺量檢查3邊坡偏陡不允許坡度尺檢查5.5驗收標準5.5.1基坑開挖前應對構筑物、建筑物的軸線、幾何尺寸進行測量核實。5.5.2基坑開挖斷面和基底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5.5.3復查基底的土質與檢驗局部處理地段應符合設計要求。5.5.4基坑開挖的排水和降低地下水應確保基底干槽施工。5.5.5基坑回填應滿足設計要求或規范規定的密實度要求。5.6質量保證措施5.6.1制定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在項目經理部的領導下,統一安排。本工程土方 工程施工組織管理體系詳見下圖:項口經理 監理工程師Jf生產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f工程計劃部技術丿質屆工程師:上力作業隊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增強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是創精品工程的首要措施。嚴格按土方開挖標準施工,保證基坑、基槽和場地土質符合設計要求。加強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特別應做好土方開挖與邊坡防護的穿叉配合,每道工序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按設計要求分層分段開挖,機械開挖后要鋪以人工修整坡面,坡度大小和坡面平整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基坑開挖分段長度,視土體維持不變形、坍塌的最長時間和施工流程相銜接情況確定,一段10.0?20.0m。土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跟班作業,及時抄測槽底標高,嚴防超挖和擾動基礎持力層。6主要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土方開挖必須嚴格按著施工方案逐層進行,做好與邊坡防護的協調配合。機械開挖后邊坡應采用人工加以修整,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其它作業。距基坑上口邊沿1m處必須設1.5m高護身欄桿,設兩道水平橫桿防護,并懸掛危險標志、夜間掛紅色標志燈。任何人嚴禁在基坑邊下休息,槽邊2m以內不準堆放物品。工人上下基坑必須有穩固安全的階梯,避免上下時發生墜落。基坑上口周邊1.5m范圍內做好混凝土翻邊,加強邊坡的穩定夜間挖土方時,施工場地應有足夠的照明。機械開挖土方時,應有專人指揮,防止機械傷人或墜土傷人,挖土機的工作范圍內,不準進行其他工作。環保措施在整個土方施工過程中,始終貫徹“綠色、環保”的管理理念,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營造綠色施工環境,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土方開挖階段,對運土車輛經過的道路派專人隨時灑水清掃。派專人進行道路養護,對局部破損及時修復。做好噪聲源的控制工作,土方開挖階段的噪聲源主要是基坑土方挖運設備的噪音。施工時應選用低噪聲、性能優越、工況良好的機具設備。現場設專人指揮,盡量減少鳴笛次數,不得鳴笛喚人。土方開挖過程中,安排專人指揮挖土機司機,對需外運的車輛按標準裝車,不能盲目多裝。6.3成品保護措施對定位標準樁、軸線引樁、標準水準點等,挖運土時不得碰撞,并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護坡完畢,及時覆蓋保護,土方開挖時鏟斗不得破壞護壁結構。已挖好的基底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及阻燃草簾被保護,嚴防受凍和堆積雪。雨季施工措施基坑開挖施工盡量避開雨季,如遇下雨及時排除坑內積水。雨天要及時檢查電線線路、插頭,必要時切斷電源,防止電器漏電,給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雨鞋、雨衣,施工便道采用必要的防滑措施,確保安全生產。雨后立即排除坑內積水,清除軟弱土層。土方坍塌處理措施6.5.1緊急疏散基坑內作業人員向主管部門報告。針對坍塌區域進行現場勘查和技術分析,對現場是否有人員傷亡進行統計。經勘查分析后作出相應的處理方案和措施,盡量將損失降低最少。坍塌區域經處理后,并經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咸陽市渭城區2024-2025學年數學三下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湛江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物理試題
- 2025標準股權分配協議 制造業類合同參考格式
- 2025無產權車位買賣合同無產權車位買賣合同范本
- 2025水利工程承包合同書范本
- 2025國際貿易購銷合同范本
- 2025瑞景別墅房屋抵押貸款合同
- 2025知識產權合同專利申請委托協議范本
- 2025年標準職工勞動合同模板
- 2025求職警惕“口頭承諾”別讓“合同”成一紙空文
- 2020年10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試題及答案
- 2018年順豐控股公司組織架構和部門職能
- 中國聯通大客戶業務故障處理工作實施細則
- 華為WLAN培訓資料課件
- 干眼(癥)診治基礎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 GB/T 6488-2022液體化工產品折光率的測定
- GB/T 1871.1-1995磷礦石和磷精礦中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測定磷鉬酸喹啉重量法和容量法
- FZ/T 73023-2006抗菌針織品
- 2021-2022學年高二下學期英語讀后續寫公開課課件:continuation writing-receiving and giving課件
- 2023年初中數學競賽試題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數學周報杯
- 第七章流域水環境規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