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與講課稿_第1頁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與講課稿_第2頁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與講課稿_第3頁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與講課稿_第4頁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與講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與專題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知識點總結專題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知識點總結

PAGE

/

PAGE

1

專題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知識點總結專題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1.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發酵是指通過微生物的培養技術來大量生產代謝產物的過程。包括有氧發酵(如醋酸發酵等)和無氧發酵(如酒精發酵和乳酸發酵等)。2.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兼性厭氧型。生殖方式主要為出芽生殖,此外也能進行分裂生殖和孢子生殖。3.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能量充足以出芽方式大量繁殖,其反應式為: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無氧時酵母菌進行酒精發酵,反應式為: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4.酒精發酵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8℃-25℃,20℃左右最適宜酵母菌繁殖。在葡萄酒自然發酵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著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發酵過程中,隨著酒精濃度的提高,紅葡萄皮的色素也進入發酵液,使葡萄酒呈現深紅色。在缺氧、呈酸性的發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其他微生物都因無法適應這一環境而受到制約。5.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需氧型。生殖方式為二分裂。在氧氣、糖源充足的情況下,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在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醋酸,反應式為:2C2H5OH+4O2→CH3COOH+6H2O。6.醋酸發酵條件的控制:①醋酸菌對氧氣的含量特別敏感,當進行深層發酵時,即使只是短時間中斷通入氧氣,也會引起醋酸菌死亡。②醋酸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控制好發酵溫度,使發酵時間縮短,又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7.果酒與果醋的實驗流程: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果酒(→醋酸發酵→果醋)。果酒中酒精的檢驗可用[酸性]重鉻酸鉀與酒精反應呈現灰綠色來鑒定。8.果酒和果醋制作裝置中排氣口與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相連接的目的是防止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開口向下目的是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使用該裝置制酒時,應關閉充氣口;制醋時,充氣口應連接氣泵,輸入氧氣。9.防止發酵液被污染須注意以下幾點:1)先沖洗葡萄,再除去枝梗,避免除去枝梗時引起葡萄破損,增加被雜菌污染的機會。2)榨汁機、發酵裝置要清洗干凈,進行酒精消毒;3)每次排氣時只需擰松瓶蓋,不要完全揭開瓶蓋等。1.2腐乳的制作1.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營腐生生活。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3.腐乳制作的實驗流程: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4.釀造腐乳的主要生產工序是將豆腐進行前期發酵和后期發酵。前期發酵的主要作用是:1)創造條件讓毛霉生長;2)使毛霉形成菌膜包住豆腐使腐乳成型。后期發酵主要是酶與微生物協同參與生化反應的過程,通過各種輔料與酶的分解作用,生成腐乳的香氣。5.將豆腐切成3cm×3cm×1cm的若干塊。所用豆腐的含水量為70%左右,水分過多則腐乳不易成形。毛霉的生長條件須將籠屜中的溫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濕度。腐乳制作的菌種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也可直接接種優良毛霉菌種,長出毛霉的時間一般為5天。6.加鹽腌制: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擺放在瓶中,同時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而增加鹽量,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加鹽腌制的時間約為8天左右。若鹽的濃度過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可能導致豆腐腐敗變質;鹽的濃度過高會影響腐乳的口味。7.食鹽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避免腐敗變質;2.析出水分,使豆腐變硬,在后期制作過程中不易酥爛;3.調味作用,給腐乳以必要的咸味。8.配制鹵湯: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料配制而成的。鹵湯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鹵湯直接關系到腐乳的色、香、味。9.酒的作用:1)防止雜菌污染以防腐2)與有機酸結合形成酯,賦予腐乳風味;3)酒精含量的高低與腐乳后期發酵時間的長短有很大關系,酒精含量越高,對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長;酒精含量過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質的水解,雜菌繁殖快,豆腐易腐敗,難以成塊。10.香辛料的作用:1)調味作用;2)殺菌防腐作用;3.參與并促進發酵過程11.防止雜菌污染:①用來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凈后要用沸水消毒。②裝瓶時,操作要迅速小心。整齊地擺放好豆腐、加入鹵湯后,要用膠條將瓶口密封。封瓶時,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1.3制作泡菜1.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厭氧型。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分裂方式是二分裂。反應式為:C6H12O62C3H6O3+能量。含抗生素牛奶不能生產酸奶的原因是抗生素殺死乳酸菌。常見的乳酸菌有乳酸鏈球菌和乳酸桿菌。乳酸桿菌常用于生產酸奶。2.亞硝酸鹽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食品生產中用作食品添加劑。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國家規定肉制品中不超過30mg/kg,醬腌菜中不超過20mg/kg,嬰兒奶粉中不超過2mg/kg。亞硝酸鹽被吸收后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在適宜pH、溫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會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3.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亞硝酸鹽含量開始降低,故在10天之后食用最好。4.亞硝酸鹽含量發酵時間(d)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

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概述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概述

/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概述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概述摘要行星齒輪箱與定軸齒輪箱截然不同,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因此,在定軸齒輪箱上應用良好的故障診斷方法并不適用于行星齒輪箱。對定軸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已經很多,但是對行星齒輪箱在這方面的研究還不足,然而,我們發現關于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文獻已經出現在學術期刊、會議紀要和技術報告中。這篇論文的目的就是回顧和總結這些文獻,并為對這個方向感興趣的研究人員提供綜合的參考。本文對行星齒輪箱和定軸齒輪箱的結構作了簡單介紹和對比,闡述和分析了行星齒輪箱獨有的特征和故障特點,基于目前可采用的方法對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最后,討論了目前存在的問題,指出了潛在的研究方向。1.引言由于行星齒輪箱具有大傳動比和重載特征,其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汽車和重工行業,例如直升飛機、風力渦輪機和重型卡車[1,2]。行星齒輪箱通常工作在惡劣的工況下,例如,其關鍵組件齒輪和軸承的損傷模式一般為疲勞裂紋和點蝕[3],行星齒輪箱的任一失效都有可能引起整輛列車的停車,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目的是避免事故的發生,并降低用戶使用成本。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4-6]。然而大多數的研究集中在定軸齒輪箱上,定軸齒輪箱所有的齒輪都繞某一根固定軸轉動[7-10](見圖1)。行星齒輪箱與定軸齒輪箱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其具有一組行星圖1齒輪傳動機構,圖2所示的行星齒輪箱是一組負責的齒輪系統。他包括一個內齒圈,一個繞著固定軸轉動的太陽輪和幾個繞著自身中心轉動的同時又繞著太陽輪中心轉動的行星輪。由于具有如此復雜的傳動結構,行星齒輪箱表現出獨有的特性,因此,在定軸齒輪箱上應用很好的故障診斷方法不適用于行星齒輪箱。與定軸齒輪箱相比,行星齒輪箱在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沒有那么多,但是,近幾年這方面的研究增長迅速,每年都有這方面的文章發表在學術期刊,會議紀要和技術報告中。在2005年,Samuel和Pines[11]全面闡述了直升飛機傳動機構的基于振動的診斷技術,這種直升飛機的傳動機構包含一個行星齒輪箱,然而,作者通過文獻檢索,沒有發現專注于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方法的論述文章。本篇論文的寫作目的是總結和概括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進展,并試圖綜合這個研究方面有關的各種分散的文章,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綜合參考,幫助他們在本領域中作進一步研究。這篇文章根據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了闡述,也就是建模、信號處理和智能診斷。這篇論文其余部分的架構如下,第二章將行星齒輪箱與定軸齒輪箱進行了簡要對比,并闡述了行星齒輪箱的獨有特性和故障特點。第三章根據已有的方法對發表過的關于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方面的文章進行了闡述,第四章以表格的形式對這些文章進行了總結,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第五章闡述了該研究領域的研究前景和研究方向。結語放在了第六章。2.行星齒輪箱的簡要介紹2.1傳動結構和運行特性這一節中,在介紹行星齒輪箱之前,首先介紹兩級傳動的定軸齒輪箱的傳動機構圖,如圖1所示,從圖1中明顯看出,所有的齒輪只繞各自的固定中心轉動。只包含這種類型的齒輪傳動機構的齒輪箱被定義成定軸齒輪箱。與此相反的是,行星齒輪箱具有幾個繞著非固定中心轉動的行星齒輪,圖2展示了一個基本的行星齒輪箱,它包含有一個內齒圈,一個繞著自身固定的中心轉動的太陽輪,四個既繞自身非固定中心轉動的行星輪,行星輪處于太陽輪的內齒圈之間,與兩者同時嚙合。通常來說,在現在工業中,有三種基本類型的行星齒輪箱。三種行星齒輪箱如圖2b至d所示。圖2b所示的齒輪箱具有固定的內齒圈,圖2C所示的齒輪箱具有固定的太陽輪,圖2d所示的齒輪均可轉動。由于行星齒輪箱所具有的獨特結構,其具有定軸齒輪箱所不具有的下列特性。(1)與太陽輪和內齒圈嚙合的多個行星齒輪和很多同時運動的鄰近的組件(齒輪或軸承)將在行星齒輪箱中產生相似的振動。這些具有不同嚙合相位的振動相互耦合,導致一些振動被中和掉或是掩蓋掉[12]。(2)從齒輪嚙合點到固定在齒輪箱外殼上的傳感器有多條時變的振動傳遞路徑。由于耗散和干擾效應,傳遞路徑可能會加強或減弱故障組件的振動信號[13]。而且,加載到齒輪箱上的扭矩或是載荷可能增大非線性傳遞路徑的影響[12]。所有這些影響可能減弱隱藏在復雜振動信號中的故障信號的特性。(3)與定軸齒輪箱相比,行星齒輪箱具有不同的振動信號頻譜分布,對于一對圖2已經有損傷的定軸齒輪箱嚙合齒輪來說,故障頻率特性例如邊頻帶出現在頻譜中嚙合頻率和其共振頻率附近,并呈對稱分布[14]。對于行星齒輪箱,無論其是否有損傷,邊頻帶都會出現在頻譜上。而且,邊頻帶通常不關于嚙合頻率和共振頻率對稱。這可能是因為,多個行星齒輪產生相似的振動但具有不同的嚙合相位,這導致多個齒輪嚙合的激勵被中和掉[15-17]。(4)由于大傳動比,行星齒輪中的一些組件通常運轉速度較低。事實上低頻特性容易被強噪音所掩蓋,因此,找出行星齒輪箱低速部件的故障特性是非常困難的。基于以上特性,測得的行星齒輪箱的振動信號比定軸齒輪箱更加復雜,因此增大了行星齒輪箱故障監測的難度,降低了定軸齒輪箱檢測方法對行星齒輪箱的適應性。2.2特征頻率的估算特征頻率,包括齒輪轉動頻率、嚙合頻率等,對于齒輪的故障檢測是至關重要的。故障的辨識與給定故障的特征頻率的出現有關。因此,這一節將提出行星齒輪箱和定軸齒輪箱的特征頻率。特征頻率的推導是基于圖1所示的定軸齒輪箱的傳動結構和圖2b所示的行星齒輪箱的傳動結構。2.2.1定軸齒輪箱參數定義如下:Nj——齒輪;(j=1,2,3,4)的齒數fj——齒輪j(j=1,2,3,4)的轉動頻率f1——齒輪1的轉動頻率,也是整個齒輪傳動的輸入頻率,通常是事先知道的ik——嚙合齒輪副k(k=1,2)的傳動比,指的是一對嚙合齒輪副中主動輪與被動輪之間的轉速比,事實上,它也等于被動輪和主動輪的齒數之比。例如,圖1中和Fmk——嚙合齒輪副K(k=1,2)的嚙合頻率。而后,特征頻率,也就是每個齒輪的轉動頻率和每個嚙合齒輪副的嚙合頻率,能夠表達成輸入頻率f1和各個齒輪齒數的函數式,如下所示,這些特征頻率的等式也在表格1中列出。(1)(2)

表1定軸齒輪箱的特征頻率2.2.2行星齒輪箱根據定軸齒輪箱特征頻率的估算方法,我們可獲得圖2b所示的行星齒輪箱的特征頻率。先作如下定義。NS,NP和NR——太陽輪、行星輪和內齒圈的齒數NP——行星齒輪的個數Fs,fp,fr和fc——太陽輪、某一行星輪、內齒圈和行星支架的轉動頻率、i——行星齒輪箱的傳動比,它等于輸入軸(太陽輪)和輸出軸(行星支架)的轉速之比。Fp-p——行星齒輪的通過頻率。Fm-p——行星齒輪箱的嚙合頻率。由于傳動比是行星齒輪箱特征頻率估算的關鍵,因此將其計算過程列出[18],與定軸齒輪箱相比,行星齒輪箱的傳動比的計算時相對復雜的。圖2b所示的行星齒輪箱的內齒圈是固定的,所以我們得出fr=O.通過將行星齒輪傳動轉換成定軸齒輪傳動并利用定軸齒輪傳動的計算公式,我們可得出如下等式。表2行星齒輪箱的特征頻率圖3(a)行星齒輪箱測試臺架(b)臺架的三維模型將等式(6)代入等式(7)中,我們求得傳動比

根據計算出的傳動比,行星齒輪箱的特征頻率可表示成太陽輪轉動頻率(fs)和各齒數的函數,如以下等式所示。表2中已將其列出。對于圖2c和2d所示的另兩種行星齒輪箱,特征頻率可以同樣的方法被計算,參考文獻[19,20]提供了推導全部三種行星齒輪箱的特征頻率的基本原理,這將對理解與行星齒輪箱有關的問題產生影響。2.3使用行星齒輪箱測試臺架進行分析介紹行星齒輪箱的特征以及估算行星齒輪箱的特征頻率之后,我們接下來使用測試臺架獲得的振動信號分析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方面具有挑戰性的問題[21],圖3所示為測試臺架以及其三維模型。這個測試臺架包括兩個齒輪箱,一個驅動齒輪箱的萬馬力電機和一個用于加載荷的電磁制動器,電機的轉速可被速度控制器控制。載荷由電磁主動權提供,并可由制動控制器調節。如圖3b所示,測試臺架有兩個齒輪箱,一個二級行星齒輪箱和一個二級定軸齒輪箱。二級行星齒輪箱是我們分析的重點,對于行星齒輪箱的任一級,都有一個太陽輪,并且在太陽輪周圍有三、四個行星齒輪繞其轉動,以及一個固定的內齒圈。轉矩從太陽輪傳遞到行星輪,再傳遞到行星架,并由行星架傳遞到輸出軸。圖4a所示振動信號是通過一個采樣頻率為5120HZ的傳感器在測試臺架的無故障條件下測得的。圖4b所示為無故障振動信號的頻譜。圖5a將無故障狀態信號與一個一級太陽輪具有裂紋故障的振動信號進行對比,圖5b所示為其頻譜兩組信號收集時太陽輪振動頻率為40HZ,制動負載為13.5Nm。圖4無故障狀態(a)時域振動信號(b)頻譜圖5有故障狀態(a)時域振動信號(b)頻譜將太陽輪的轉動頻率和齒數代入等式(12)中,可計算出第一級行星齒輪箱的嚙合頻譜為666.67HZ。從圖4b和圖5b觀察可知,嚙合頻率和它的共振頻率處的幅值在整個頻率中占有主要的地位。而且,在嚙合頻率和共振頻率附近富含邊頻帶,這證明了2.1節中第3條所陳述的特性是正確的。根據以上的介紹、對比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行星齒輪箱具有幾個獨特的特性,因此,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充滿挑戰。3、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綜述為了處理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研究人員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學術期刊,會議紀要和技術報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此研究課題方面發表的論文數目增長得非常快,本章將根據已有的方法如建模、信號處理和智能診斷對發表的論文進行綜合評述。3.1建模方法文獻中已經提出和建立了許多行星齒輪箱的模型。這些模型研究了輸出響應和模型系統參數之間的關系,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行星齒輪箱的特性,因此,對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也帶來了有價值的幫助。這一章按研究的問題如故障模擬,振動響應模擬和行星齒輪間的載荷分配對行星齒輪箱的建模方面的文章進行總結。通過使用建好的模型,可以模擬一些故障模式,如齒輪或軸承上出現裂紋、點蝕和磨損,這一節將闡述這些研究內容。Chaaari等人[22],對太陽輪上的齒面點蝕和輪齒裂紋進行了建模,并分析了對齒輪嚙合剛度的影響。而且,他們通過建模對比了無故障齒輪箱和出現偏心和齒形誤差的齒輪箱的動態響應[23]。于[24]將有輪齒故障和無輪齒故障的模型動力學特性進行了對比,加強了人們對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的理解。Rark等人[25]使用有限元模型從應力分布的角度研究了行星支架出現故障時的影響。Yuksel和Kahraman[26]為了研究表面磨損對行星齒輪箱動態特性的影響建立了一個計算模型。Hegadekatte等人[27]在一個微型行星齒輪傳動機構上使用有限元模型去檢測表面磨損。Patrick-Aldaco[28]建立了物理振動模型并為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提出了一些指標。Cheng和Hu[29]基于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種檢測行星齒輪箱損傷的方法,并應用于直升機傳動系統。而且,他們綜合運用物理模型,三步統計算法和在度關聯分析來估算太陽輪上的齒面點蝕和裂紋的損傷等級[30-32]。在上一段論述中,我們回顧了行星齒輪箱故障模擬建模方面的工作。然而,模型建立時作了很多假設和簡化,因此,這些模型在模擬行星齒輪箱故障時所具有的準確性還有待提高和進一步改進。正如2.1節所提到的,行星齒輪箱的振動響應以定軸齒輪箱復雜。因此,使用模型模擬振動響應和找出振動特性是一個饒有興趣的研究課題,并且已經引起了許多研究人員的興趣。例如,Vicuria[33]提出了一種現象模型用于模擬安裝在內嚙圈外部的“假設傳感器”測量得到的振動。Jain和Hunt[34]提出了一種分析模型用來模擬行星齒輪的故障特性。Feng和Zuo[35,36]研究了行星齒輪箱振動信號的頻譜結構,提出了齒輪損傷的信號模型,使用實驗信號和工程實際信號論證了信號模型,Wu等人[37]使用多體動力學模型研究行星齒輪箱時發現模型的動態響應與齒輪箱內部多個組件間的相互干涉有關。Mosher[38]使用運動學模型探索了行星齒輪箱的振動頻譜,并與一架直升機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頻譜進行了對比。Mark和Hines[39]建立了一類行星齒輪箱的數學模型,并推導出固定傳感器響應的頻譜貢獻的傅里葉方程。在前面的章節中,已經全面概括了用于行星齒輪箱振動響應模擬的模型。從中我們發現,已經有一些令人感興趣的研究被執行,不同的故障形式的振動信號已經通過建模的形式進行模擬。模擬信號改善了人們對于振動響應的模擬,并豐富了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的數據庫,但是模擬信號與實際信號相差較遠。在行星齒輪箱中,不只有一個行星齒輪,它們的載荷分布理想狀態下是一致的,但是實際上,由于制造和裝配差,行星齒輪通常承受不同的載荷。因此,研究行星齒輪間的載荷分布是行星齒輪箱建模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關于這方面,研究人員已經進行了下列研究。Ligata等人[40]建立了一個簡單模型用于估計含有制造誤差的行星齒輪間的載荷分布。Gu和Velex[41]建立了一個集中參數模型用于模擬行星齒輪位置誤差對動態載荷分布的影響。Kahraman[42]建立了一個時變模型用于研究制造誤差和裝配變化對載荷分布的影響。而后,Bodas和Kalraman[43]沿著這個方向繼續研究,并應用一個接觸機構模型來推進這方面的研究,Singh等人[44]將基于多體接觸分析的理論研究與行星齒輪箱實驗結果進行了對比,并對載荷的不平均分布原因提供了一個物理學方面的解釋[45]。前面的章節總結了用于研究行星齒輪間載荷分布的模型。盡管這些研究與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的研究課題不是很相關,但是這些研究成果會對這個研究課題帶來潛在的幫助。不僅如此,研究人員為了解釋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中的其他問題已經建立了多種模型。這一節將這些模型概括如下。nalpolat和kahraman提出了一個簡單數學模型來描述行星齒輪箱產生調制邊帶的機理。接著,他們[47]建立了一個非線性時變動力學模型來推斷行星齒輪箱的調制邊帶,并解釋模型的能力。Bartelmus等人[48]建立了一個行星齒輪箱的一個模型來探尋變載荷和診斷特征之間的關系。Parker和Lin[49]提升了行星齒輪箱的建模,并檢查分析了影響行星齒輪箱噪聲和振動的關鍵因素。并且他們進一步改善了太陽輪和內齒圈間時變嚙合剛度的模型,闡述了導致參數不穩定的操作條件。GUO和Parker[51]建立了含有軸承間隙,輪齒分離和嚙合剛度變化等問題的行星齒輪箱的集中參數和有限元模型。SUN和Hu[52]建立了帶有多重反向沖擊,時變嚙合剛度和誤差激勵的行星齒輪系統的變扭耦合模型,Bahgat等人[53]利用基于動力學和運動學相互依賴的分析模型,研究了軸承間隔對行星齒輪動力學特征的影響。3.2信號處理方法大多數行星齒輪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方面發表的文章都要用到信號處理方法,這一節主要按照下面的分類方法回顧這些文章。時域方法,頻域方法,時頻域方法和其他信號處理方法。時域信號處理方法,例如統計指標法和時域同步平均法,與頻域法和時頻法相比要相對簡單和直接些,因此,這兩種方法在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應用較廣。例如,McFadden[15]提出了一種計算單個行星齒輪和太陽輪的輪齒嚙合振動的時域平均值的方法。這種方法通過帶有點狀損傷的行星齒輪箱測試臺架測得的數據進行了說明[54]。Wu等人[55.56]使用平方差和標準差等指數來區分直升機行星齒輪箱行星架是否含有裂紋。Bartelmus和Zimroz[57]系統研究了外部變載荷對行星齒輪箱振動信號的影響。這兩個人進一步提出了一種診斷特征來監控時變操作條件下的行星齒輪箱。Smidt[59]試圖將傳感器裝在行星架內部來收集振動數據并研究用于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的共時平均技術。Yip[60]使用共時平均技術預處理振動數據,然后從預處理信號中提取出健康指數來診斷用在油沙工作環境下的行星齒輪箱。Sparis和Vachtsevanos[61]根據共時平均信號選擇兩個特征來分辨出行星齒輪箱行星架的故障。Keller和Grabill[62]改進了幾個傳統診斷參數,例如FMO和FM4,目標是應用在行星齒輪箱中。他們兩個發現在實驗室條件下只有兩個參數是相對有效的,但是在航空條件下,這兩個參數也是無效的。上一段介紹了使用時域方法來監控和診斷行星齒輪箱的文章,時域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時域同步平均法和指標法。由于行星齒輪箱中有很多同步組件和復雜的傳動結構,所以傳統技術和指標已經不再重要,并且遇到了新的問題。除了上面提到的時域方法,頻域方法也已被研究人員應用于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這一節將主要介紹使用頻域方法的文章。作為對參考文獻[42]的早期研究所做的擴展,Mark[63]推斷出由行星架扭矩幅值產生的頻譜所具有的附加邊帶,這可能掩蓋掉由行星齒輪箱損傷所產生的邊帶。為了實現行星內齒圈的早期故障診斷,Mark等人[64]也提出了一種簡單的頻域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減小傳感器和傳遞路徑引起的幅值改變所帶來的影響。Singleton[65]通過檢驗地下煤礦使用的行星齒輪箱的每個組件的故障特性頻率來診斷內齒圈的損傷。Sparis和Vachtsevanos[66]使用快速付立葉變換設計指標向量,目的是分辨直升機行星齒輪箱行星架的故障。Hines等人[13]基于前處理信號使用時域同步平均技術建立了一種頻域特征,稱之為能量比率,用其進行行星架裂紋的診斷。McNames[1]使用了傅里葉分析來處理來直升機行星齒輪箱的振動數據,并試圖闡明頻譜中觀察到的對稱現象的根源。由于付立葉變換是診斷轉動部件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工具,所以它被廣泛應用于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然而,大多數論文中,付立葉變換是與其他信號處理方法聯合分析信號而不是單獨使用。這是因為實際行星齒輪箱產生的信號是非常復雜而且非靜態的。3.2.3時頻方法時頻法通常比時頻聯合法更有效。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多種時頻法,例如Wigner-Ville分布和小波,這些都可用于診斷行星齒輪箱。Chaari等人[3]模擬了兩個經常遇到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模式,如齒面點蝕和齒面裂紋,然后使用Wigner-Ville分布來分析模擬信號。Zimroz等人[67,68]建立一個流程來估算非平穩工作狀態下的行星齒輪箱的瞬時速度并分析其振動。Meltzer和Ivanor[67,70]用時域分析方法對汽車上的行星齒輪箱進行故障診斷。Schon[71]結合時域方法提出了一種自適應濾波技術,用來判斷行星齒輪箱是否處于健康狀態。Liu等人[72]使用局部均值分解來診斷風力渦輪機的裂紋故障。Feng等人[73]基于集合經驗模式分解和能量分離算法提出了一種幅頻聯合解調方法,用于診斷行星齒輪箱的測試臺架的太陽輪損傷。Saxena等人[74]使用復數域Morlet小波提取出某些特征,用于區分直升機行星齒輪箱的行星架是否有故障。Yu[75]提出了最大能量小波系數的自協發差,用于估算處于油砂工作條件下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程度。He等人[76]使用小波變換來處理聲發信號,并用于定位行星齒輪箱的齒輪故障。Jiang等人[77]基于自適應Morlet小波和奇異值分解技術提出了一種降噪方法,并應用這種方法來提取風力渦輪機行星齒輪箱的脈沖特征。Samuel和Pines[78]使用多傳感器方法將行星齒輪有關的振動信號分離出來,并進一步使用連續小波變換分析分離出的信號,進而檢測行星齒輪故障。他們兩人也對振動信號進行了協小波變換,并獲得了均方小波譜,并用其進行齒輪的故障分類[79]。而且,他們使用約束自適應提升格式建立了用于處理行星齒輪箱傳動系統振動信號的小波[80-82]。上一段對使用時頻法進行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的文獻進行了概述。通過回顧這些文獻,我們發現大多數文章在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中采用小波變換。實際上,最近幾年出現了許多新提出的或改進過的時域方法,并且使用這些方法,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步。3.2.4其他信號處理方法在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中還有一些其他的信號處理方法在使用。這些方法不屬于時域、頻域和時頻域方法。我們將這些信號處理方法總結一下。Zhang等人[83-86]介紹一種盲式反卷積去噪方法,并以行星齒輪箱行星架上的裂紋為例子闡述了這種方法。Barszcz和Randall[87]闡述了使用譜峭度檢測風力渦輪機的行星齒輪箱內齒圈的齒裂紋的潛在可能性。Bondardot等人[88]采用無看管式訂單跟蹤算法進行角域中的噪聲消除,并用來診斷直升機行星齒輪箱的故障。Orchard和Vachtsevanos[89]建立了一種在線微粒過濾方法,用于直升機行星齒輪箱傳動系統的行星架的故障診斷。Bartelmus[90]總結了他的研究團隊在振動診斷方法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將循環平穩分析應用于行星齒輪箱的故障特征的提前。Zimroz和Bartelmus[91]研究了信號循環平穩特性的使用,而后基于監測礦業用的行星齒輪箱的診斷特征建立了一種光譜相干圖。Zimroz和Bartkowiak[92]通過主成分分析研究了行星齒輪箱的譜結構,他們也提出使用典型判別分析來處理行星齒輪箱的基于矢量的15維能量測量,并用在低維空間將其可視化[93]。Tumer和Huff[94]通過監控一個直升機一級行星齒輪箱得到了三軸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了主要成分分析。Lei等人[95]提出了一種稱作自適應隨機共振的噪聲利用方法,并用這種方法診斷含有裂紋和斷齒的太陽輪故障。Villa等人[96]提出了一種角重采樣方法用于診斷風力渦輪機的傳動機構的不平衡和未對準問題,而這個傳動機構中含有一個行星齒輪傳動系統。Randall[97]使用軸承和齒輪的信號分離技術來實現直升機齒輪箱行星齒輪軸承的故障診斷。Mosher[98]引進了一種算法,用來將行星齒輪系統中每個齒輪產生的振動信號分離開來。根據這些分離出的信號,可以估計齒輪的狀態。Blunt和Beller[12]提出了兩種方法:行星架方法和行星分離法,用于監測直升機行星傳動系統齒輪架上的疲勞裂紋。看到其他的高級信號處理技術已經應用于行星齒輪箱的監控和診斷,我們是感到備受鼓舞的。這些高級的技術包括反卷積、譜峭度、循環平衡分析,隨機共振等。在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領域,這些技術已經顯出他們的優勢(如高準確率)和缺點(如魯棒性差)。3.3智能診斷方法盡管信號處理技術在行星齒輪箱監測和診斷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從輸出信號中分析出具體的故障依然需要高超的技術水平。智能故障診斷方法具有克服這些缺點的潛力。因此,在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中已經引進和報道了多種智能方法。例如,Khazaee等人[99]基于智能方法提出了一種支持向量機用于區分三種行星齒輪箱的健康狀況,即無故障、帶有一個磨損齒的內齒圈和帶有一個磨損齒的行星齒輪。Khawaja等人[100]基于最小平方支持矢量機提出了一種方法,用于監測行星齒輪箱行星架上不斷擴展的裂紋。劉等人[101]綜合使用支持矢量機和線性鑒別法來辨別行星齒輪箱測量臺架上的行星齒輪的破壞等級。他們也提出了三種方法用于特征簡化和選擇,并應用這些方法進行故障等級診斷[102-104]。使用以上同樣的數據,Qu等人[105]根據支持矢量機對特征選擇方法進行了研究,并用于故障分類。Patrick等人[106]使用貝葉斯算法設計了一個集成框架,用于監測故障和預測直升機行星齒輪箱的剩余使用壽命。Lei等人[107,108]使用自適應神經模糊推理系統提出了一種多傳感器數據融合方法,用于行星齒輪箱的故障模型和損傷等級,Samuel和Pines[109]采用標準能量矩陣作為一個特征向量,采用自組織神經網絡作為直升機行星齒輪傳動的自動故障診斷的分類器。Dong等人[110]使用隱式半馬爾科夫模型來區分直升機傳動系統的行星架的健康狀態。Li等人[111]從振動信號和聲發射系統中提取出故障特征,并將這些特征輸入到K最近鄰域算法來檢測行星齒輪箱的故障。Dybala[112]根據最近邊界矢量算法提出了一個模態識別方法,并應用于輪式鏟斗挖掘機上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Zhao等人[113]使用順序分級方法來保存順序信息,并用來確認行星齒輪箱測試臺架的損傷等級。Chin等人[114]研究了一個故障模式分類系統,這個系統包括一個量子矩陣和一個多值影響矩陣。使用這個系統可以辨識直升機行星齒輪箱的故障模式。Bartkowiak和Zimroz[115]開發出局外分析法和一級分析法用于非靜態條件下使用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以上總結的內容描繪出人工智能應用于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的情況。能夠看到在這個研究領域中,研究人員已經作了很多研究。很明顯,有必要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但不能限于解決小課題,例如,靜態條件下使用的簡單齒輪箱的點蝕擴展問題。3.4其他方面的研究除了基于模型、信號處理和智能診斷方面的方法,還有一些其他方法應用在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方面。這一節主要是總結這些方法。Fair[116]將同步采樣數據系統應用到斜齒行星齒輪上,用來增進對所收集的信號的邊帶特性的理解。Lundvall和Klarbring[117]提出一種非平滑牛頓法來預測重型卡車傳動裝置的行星齒輪組的磨損。Cheon和Parker[118]綜合使用標準運動學分析和混合有限元法來描述制造誤差對行星齒輪箱的軸承力的影響所具有的特征。Hayashi等人[119]提出了一種行星齒輪組動態載荷的測量方法。Lu和Chu[120]在風渦輪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中討論了振動、噪聲和聲發射信號方面的方法。Bartelmus[121]總結了他的研究團隊在復雜齒輪箱(包括行星齒輪和固定軸齒輪)的故障診斷方面所發表的全部論文。4目前的研究存在的問題在第3章中,我們總結了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方面的很多研究成果。然而,由于本領域的研究文獻的數量巨大,種類繁多,所以以上的總結不可能包括本領域的全部文獻,一些文獻沒有覆蓋到也再所難免。與此同時,由于本文作者語言能力有限,而與課題有關的一些文獻是用其他語言寫的,所以我們沒有將非英語文獻考慮進來。為了給本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快速瀏覽第3章所參考過的文章,我們按照診斷方法(如模型、信號處理和智能診斷)進行分類,將第3章提到的參考文獻匯總到表3中。基于第3章對文獻的綜述以及表3中所提到的參考文獻,研究人員已經意識到行星齒輪箱和固定軸齒輪箱在故障診斷方面的不同。據此,在最近幾年,研究人員已經引進了新的方法用于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然而,幾個基本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如下所示。已經發表的論文中所建立的模型作了太多的假設。因此,這些模型不能準確反映真實行星齒輪箱的動態特性。而且,大多數模型專注于研究無故障行星齒輪箱,而很少專注與有故障的齒輪箱的研究。實際上,建立并研究帶有多種損傷形式的行星齒輪箱的模型將比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更有用。大多數文獻中的診斷對象是太陽輪、內齒圈和行星架。這些組件與固定軸齒輪箱相似,都是繞著他們自己的固定軸轉動。實際上,行星齒輪運動最為復雜,它不但繞自身中心轉動,也繞太陽輪中心轉動,并同時與太陽輪和內齒圈嚙合。因此,行星輪以及其軸承的故障診斷更加困難。然而,在行星齒輪的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許多已經建立起來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的方法適合于靜態工況。而且,在這些方法中,行星齒輪箱的元件如軸承、齒輪和軸是單獨進行研究的。正如在參考文獻[122,123]所指出的那樣,由于這些研究與實際的齒輪箱磨損過程沒有太多共同之處,所以,這是一種錯誤的研究齒輪箱磨損工程的方法。盡管研究人員已經引進了一些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的新方法,但是他們中的許多方法都是從適用于固定軸的齒輪箱的方法調整后用于行星齒輪箱的。有什么基礎的理論能夠證明這些調整是合理的嗎?如何使這些方法更好地應用于行星齒輪箱?也許,直到我們完全理解行星齒輪箱的具體行為和故障機理,我們才能回答這些問題和恰當地使用這些方法。5前景針對第4章中討論的研究問題,作者考慮在未來的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研究中作出如下預測。由于大多數已經建立的模型是模擬行星齒輪箱的重載工況,所以我們需要建立更多的模型,而這些模型應當考慮不同的故障模式,不同的損傷等級,以及不同的工作情況。為了使用這些模型,研究人員需要探索模型響應和關鍵參數之間的關系,如系統剛度、模型參數和故障嚴重程度。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找到以后,將為行星齒輪箱的故障診斷和狀態監測提供重要參考和所需的知識。正如2.1節所強調的那樣,在行星齒輪箱中,多個行星齒輪同時與太陽輪和內齒圈嚙合,這些行星齒輪引起相似的振動,但具有不同的相位,這些來自行星齒輪箱的振動可能彼此耦合。這種耦合可能導致故障組件的振動被中和或削弱。因此,建立解耦技術,有助于從復合模式振動信號中提取出某種故障模式的明顯特征,并對其增強,這是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的最重要工作之一。為了檢測齒輪箱的故障,傳感器通常用來測量振動,并固定在齒輪箱的外殼上。由于行星齒輪繞太陽輪中心轉動,所以,從齒輪嚙合點到固定位置的傳感器的振動傳遞路徑是時刻變化的。因此,在振動測量過程中,除了這些故障產生的信號,一些額外的信號調制成分也會在其中混雜。如何從時變的傳遞路徑引起的信號中提取和分離出故障信號的調制成分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難題。很多研究人員使用他們自己檢測行星齒輪齒輪故障的典型數據來闡述他們的方法的有效性,但是,無法保證他們的方法能夠有效處理其他數據,實際上,文獻中公開的行星齒輪箱的測量數據是很少的,而固定齒輪箱卻有足夠的公開數據,這些數據或者是來自實驗室,或者是來自野外實際工況。因此,做更多的具有不同故障模式和嚴重程度的實驗,豐富數據庫和建立標桿數據對檢驗新診斷方法的魯棒性非常重要。眾所周知,行星齒輪箱的故障機理和響應特性的研究是極其重要的。因此,作者建議更多地關注如下方面:行星齒輪箱動態響應和健康狀況的關系,故障的發展機理,故障的敏感特性等。若能加入這些方面的研究,我們將能建立行星齒輪箱有效的監測和診斷方法。考慮到快速變化的載荷和旋轉速度對振動信號的影響,有必要建立一種能夠解決動態工況下行星齒輪箱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的難題。例如,輪式鏟斗挖掘機的行星齒輪箱。而且,考慮到組件之間的相互影響,建立的方法應當把整個機器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而不是一個分離的系統,也不是一個具體組件或故障的分離[122,123]。由于振動信號易于測量而且含有豐富的信息,所以在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中廣泛使用振動信號。為了概述行星齒輪箱診斷的準確性,多維診斷技術越來越受到青睞。而多維診斷技術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像油特性、磨粒、振動、聲音、載荷、轉速和電流等。6結語這篇文章對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進行了綜述。在這篇綜述中,作者首先闡述了行星齒輪箱獨有的特性和齒輪傳動復雜的結構。然后,按照使用的方法,如建模、信號處理和智能診斷對已經發表的行星齒輪箱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方面的文章進行了調研和總結。最后,對本研究領域內目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括,并討論了未來研究的可能課題。我們認為這篇綜述已經綜合了行星齒輪箱故障診斷有關的孤立信息,并為對本研究領域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綜合參考。7致謝此項研究收到了如下組織的支持: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05172和51222503),新世紀優秀大學人才(NCET-11-0421),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研究委員會(NSERC),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工程(2013JQ7011)和中央大學基礎研究基金(2012jdgz01)。

中聯HIS系統臨床路徑操作手冊(醫生站操作)中聯HIS系統臨床路徑操作手冊(醫生站操作)

/中聯HIS系統臨床路徑操作手冊(醫生站操作)目錄

第1章 臨床路徑應用操作

2

1.1 臨床路徑應用介紹

2

臨床路徑介紹

2

界面整體介紹

2

1.2 路徑功能操作步驟

2

路徑導入功能

2

項目生成功能

2

項目補充功能

2

新開醫囑功能

2

項目執行功能

2

路徑評估功能

2

路徑完成功能

2

打印臨床路徑表

2

第2章 臨床路徑跟蹤操作

2

2.1 路徑跟蹤應用介紹

2

路徑跟蹤介紹

2

2.1.2 跟蹤功能界面介紹

2

2.2 跟蹤功能操作步驟

2

路徑監控功能

2

查詢變異原因功能

2

概況分析功能

2

臨床路徑應用操作臨床路徑應用介紹臨床路徑介紹臨床路徑是針對某種疾病(或手術),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治療或護理手段為縱軸,制定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臨床路徑表)。其目的是運用圖表的形式來提供有時間的、有序的、有效的照顧,以控制質量和經費,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模式。路徑操作流程如圖【1-1-1-1】所示: 【1-1-1-1】病人導入路徑條件是通過病人的診斷、病情、性別、年齡、科室進行判斷,如果該病人滿足導入條件則允許導入路徑,導入路徑后根據流程進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生成路徑項目、執行項目、評估階段項目、結束路徑。界面整體介紹臨床路徑應用管理模塊如圖【1-1-2-1】所示,該模塊包含了以下幾個功能塊,分別是操作按鈕、病人列表、路徑相關信息、路徑階段名稱、路徑項目列表。 【1-1-2-1】要點說明如果當前科室或病區,沒有使用的路徑表,則不會顯示“路徑狀態”圖標和“臨床路徑”選項卡。“路徑狀態”圖標和“臨床路徑”選項卡所在位置如圖【1-1-2-2】所示。 【1-1-2-2】表示該病人沒有導入臨床路徑,并且路徑卡片頁顯示文字“該病人未導入臨床路徑”;表示該病人正在執行臨床路徑;表示該病人導入了臨床路徑但是不符合路徑條件,并且路徑卡片頁顯示深紅色文字“該病人不符合路徑導入條件”和不符合路徑條件的原因;表示該病人路徑變異退出,并且路徑狀態欄的內容用紅色字體顯示;表示該病人路徑正常完成;導入路徑后,在沒有生成路徑項目之前,如圖所示,在路徑卡片頁上方顯示路徑表的階段流程,下方顯示文字“該病人還沒有生成路徑項目”,如圖【1-1-2-2】所示;路徑卡片頁,上方顯示路徑表的階段流程,當前階段的邊框為深綠色;一個階段中包含多天用重疊的圖框顯示;執行過的階段,箭頭顯示為亮綠色,未執行的顯示為灰綠色;分支路徑、路徑跳轉時,路徑表中用一條粗實線分隔前后兩個階段。功能說明雙擊路徑相關信息欄將顯示路徑定義表;雙擊階段名將會顯示階段定義的項目;雙擊某一階段的路徑項目將會顯示路徑項目定義的內容(雙擊路徑外項目不顯示);路徑項目是按照每天一列顯示生成的,表頭第一行顯示階段名稱,不同天數的相同階段合并顯示。表頭號第二行顯示入院或轉科后生成路徑項目的天數。表頭號第三行顯示日期和星期幾;路徑項目的圖標顯示在單元格的最右邊。單元格的行高根據內容自動調整,列寬改變時,自動重設行高;已執行的項目的最前面顯示一個符號“√”,未執行時顯示“□”;鼠標移到路徑項目單元格,該單元格的右邊會顯示一個圖標,移到該圖標上,則會顯示浮動的提示框,內容為項目的執行結果、執行說明、執行人、執行時間、登記人、登記時間;如果是路徑外項目,在路徑項目列表中該項目的單元格的背景顏色為黃色,并且在項目名稱下方添加了變異原因和說明;在路徑項目列表的最后一行顯示路徑評估結果,如果是變異,則用紅色字體顯示,并且添加了變異原因和審核人;路徑相關信息欄中顯示路徑表名稱,狀態。狀態分為兩種分別是:執行中,表示該路徑正在執行,并且在狀態信息下面還會顯示該路徑執行的進度(當前天數/最大天數);完成,表示該路徑已經執行完成,但不會顯示進度;路徑功能操作步驟路徑導入功能導入功能介紹對于在院病人若病情滿足某臨床路徑的條件則可以通過導入路徑的操作使病人在院期間的診治計劃按照路徑內制定的項目進行治療。導入條件確診后的病人可以使用導入功能導入路徑。病人診斷、病情、性別、年齡、科室滿足路徑模板使用基本條件,其中病人診斷是根據入院診斷進行判斷。如果該病人的住院天數大于了所選臨床路徑的標準住院日,則禁止導入。如果該病人導入評估中的導入結果選擇不符合,則禁止導入。路徑導入操作在住院醫生工作站中,選擇【臨床路徑】卡片并選中病人在其【首頁】中輸入診斷,保存時自動彈出符合條件(根據病人的基本信息判斷,基本信息包括診斷、病情、性別、年齡、科室)的路徑列表窗體,選擇需要路徑進行導入。或者在【臨床路徑】界面輸入診斷后點擊【導入】按鈕,彈出滿足條件的路徑列表進行選擇。如圖【1-2-1-1】所示。 【1-2-1-1】合并路徑導入:在特殊的生理狀況下或者一種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合并發生了另外一種或幾種疾病,但是后一種疾病不是特殊的生理狀況或前一種疾病引起的,可以通過合并路徑的方式將多種路徑同時進行。功能操作:選擇【臨床路徑】卡片并選中病人在其【首頁】的【西醫診斷】中輸入入院診斷和并發癥。系統根據入院診斷自動列出滿足條件的首要路徑列表,選中首頁路徑并導入后,系統會根據并發癥診斷自動列出滿足條件的合并路徑(在定義該臨床路徑信息時必須設置為合并路徑)。或者是在主界面中的點擊【路徑】->【導入合并路徑】進行合并路徑的導入,如圖【1-2-1-2】所示 【1-2-1-2】如果需要取消合并路徑通過點擊【路徑】->【取消合并路徑】按鈕就可以進行取消。同時還提供了【查看合并路徑導入評估】功能按鈕,點擊此按鈕就可以查看到合并路徑的導入評估。注意:合并路徑不能獨立使用,導入時,不顯示在第一診斷所適用的可導入路徑表中;路徑跳轉時,不能跳轉到這種路徑表上;導入評估在可選路徑列表中選擇臨床路徑后,自動進入導入評估操作,根據評估指標判斷導入的總體結果,總體結果符合,系統將導入路徑;不符合,必須在變異原因中選擇未導入原因后點擊【確定】按鈕,此時就不會導入路徑,且路徑卡片頁以深紅色文字顯示“該病人不符合路徑導入條件”。在導入路徑時,非當天入院的病人,在導入評估功能中會添加一個路徑起點的選項,選擇“入科時間作為入徑第一天,目前是入徑第n天”,導入操作同時會進行以下處理:按缺省的路徑階段,生成1至n-1天的階段,如果有多個分支階段,則按缺省階段產生。將已有醫囑和其對應時間所在階段的路徑項目進行匹配檢查,檢查到屬于路徑項目定義中的醫囑時,生成該路徑項目(如果有多個路徑項目包含該醫囑,則以第一個路徑項目為準,和新開時自動匹配當天未生成的項目方式相同,執行方式為:至少生成一次的,則只能匹配一次,否則可多次匹配)。如果醫囑不屬于當天階段的任何路徑項目,則自動添加一個路徑外項目,將當天所有不匹配的醫囑都關聯到該路徑外項目上。如果啟用了執行環節,則自動執行這些路徑項目,執行結果處理為完成。對每一天路徑項目進行自動評估,如果存在路徑外項目,則評估為變異后繼續。如果不存在路徑外項目,則評估為正常。如果當天創建了病歷,則自動匹配路徑表中的病歷項目,如果不能匹配則不在路徑表上體現。選擇“當前時間作為入徑第一天”表示在生成路徑項目時從路徑的第一階段中的第一天開始生成。如圖【1-2-1-3】所示。 【1-2-1-3】注意:在導入評估操作中,系統會列出路徑模板中定義導入指標信息,根據指標信息選擇評估指標結果,系統會根據事先定義的指標條件進行計算,給出缺省的總體評估結(符合或不符合);在病人導入評估中如果導入結果選擇的不符合,那么必須選擇一種變異原因并且變異原因選擇為“其他”,那么必須填寫備注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下面類似操作相同;生成路徑當導入評估總體結果為符合時將導入路徑,生成病人路徑表,在路徑卡片頁中上面顯示路徑相關信息和階段名稱,下面顯示內容,如圖【1-2-1-4】所示: 【1-2-1-4】取消導入功能介紹: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需要將已經導入的路徑取消可以通過【取消導入】功能完成。功能操作:在沒有生成路徑項目時直接點擊【取消】按鈕就該路徑就會還原到導入前的狀態,如果生成了項目需要先取消項目生成后才可以取消導入。項目生成功能項目生成功能介紹針對已經導入了路徑的病人按照該路徑制定的診療項目生成對應的路徑項目。項目生成操作醫生可以通過【醫囑信息】界面點擊【新開】按鈕,系統自動判斷“昨天”項目執行的最后一個流程并提示下一步操作。比如“昨天”的路徑項目已評估時,會自動彈出路徑項目生成界面,如圖【1-2-2-1】所示。“昨天”的路徑項目沒有評估時,根據參數“未評估時允許添加醫囑到昨天”彈出提示,是否添加路徑外項目到昨天;如果參數未勾時,會彈出評估界面進行評估操作。或者在【臨床路徑】界面中點擊【生成】按鈕,彈出該階段的所有項目列表缺省選擇執行方式為每天的項目。如果病人在急診時做過某些項目在此時不需要再做,就可以不選擇生成此項目,但是必須填寫變異原因。 【1-2-2-1】某個項目對應了多個可選藥品醫囑,某一天病人需要更換其他藥品來控制病情,在生成路徑時勾選“重選”如上圖所示,進入醫囑編輯狀態,操作見

醫囑編輯

,就可以重新選擇需要的醫囑。合并路徑項目生成合并路徑項目生成的方式和單路徑項目生成的操作方式相同,不同的是生成路徑項目界面,如圖所【1-2-2-2】示,合并路徑的生成路徑項目界面分別列出了首要路徑和合并路徑的項目,并且可以通過【合并路徑階段選擇】按鈕顯示出滿足條件的路徑階段供其選擇,選擇好生成的項目后,系統自動將相同分類的項目合并顯示。 【1-2-2-2】注意:系統默認選擇執行方式為每天的項目,其他執行方式的項目則需要手工選擇執行;在選擇生成項目時,如果選擇不生成每天必須生成的項目(執行方式為每天的項目),在此項目后會彈出變異原因的提示框,且必須選擇一種變異原因才允許下一步操作;當天已經生成的階段,則不允許再次生成;分支路徑生成如果病人發生變異不適合用該路徑了,可以通過選擇路徑表單中定義的分支路徑的方式解決,就不需要退出該路徑在進行其他路徑。功能操作:生成路徑項目時遇到有分支路徑的項目系統自動提取出主路徑和分支路徑列表,然后選擇需要的路徑就會生成相應路徑下的項目。如圖【1-2-2-3】所示 【1-2-2-3】選擇路徑階段在路徑項目生成界面,如果當天只有一個適用的階段,則不會顯示階段選擇,如果有多個,則會顯示可用的階段供選擇。功能操作:選定路徑病人,點擊【新開】按鈕,系統會自動列出滿足當前時間的階段項目。選定對應階段,生成相應的路徑項目,操作如圖【1-2-2-4】所示。 【1-2-2-4】醫囑編輯路徑階段選擇完成后系統會自動提取該階段項目中的醫囑,可以對醫囑除醫囑期效和醫囑內容外的其他信息進行編輯并保存。如圖【1-2-2-5】所示【1-2-2-5】備選操作某項目定義了多個可選醫囑,根據病情需要更換醫囑時點擊【備選】按鈕,彈出該項目定義的所有醫囑供其選擇,如圖【1-2-2-6】所示,并自動停止更換前的醫囑后產生新醫囑。備選功能主要是減少路徑項目的醫囑生成列表中的醫囑數量,減少醫生的選擇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1-2-2-6】選擇藥品規格如果某種藥品有多種規格,并且不同的病人可能搭配不同規格的藥品,只要在定義路徑表的醫囑類型項目時選擇了“按品種輸入醫囑”,編輯該醫囑時可以點擊圖【1-2-2-7】中紅色方框按鈕(或者點擊該醫囑名稱)彈出相同名稱不同規格的藥品列表,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該醫囑的規格。 【1-2-2-7】生成完成:如圖【1-2-2-8】所示 【1-2-2-8】取消生成功能介紹:主要是應用于因為某種原因需要取消已經生成的項目。功能操作:選中某項目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取消本次生成(取消當前項目)。注意:已執行的項目,不允許取消生成;醫囑類項目,已校對,已簽名,已審核的,不允許取消生成;病歷類項目,已簽名或已打印,不能取消生成;項目補充功能補充功能介紹補充功能是用于某些臨時性的項目需要根據病人病情來決定是否使用的時候來補充生成的。應用場景主要是應用于生成完當前階段的路徑項目后,根據病人的情況判斷是否還需要生成臨時性的項目。功能操作在此階段的項目生成后點擊【補充】按鈕,彈出項目列表(該列表中的項目是當前階段中執行方式除“每天”外的項目)選擇需要補充生成的項目點擊確定,此項目就會添加到路徑項目中。如圖【1-2-3-1】所示: 【1-2-3-1】注意:只能對當天的生成實行補充;當天的路徑未生成時,不允許補充;當天已評估后,不允許補充;無須執行的和生成的項目不再列出;新開醫囑功能功能介紹 新開的醫囑分為路徑內醫囑和路徑外醫囑兩種情況:路徑內醫囑:表示下達的醫囑為路徑表定義過的醫囑;路徑外醫囑:表示下達的醫囑在路徑表中沒有定義過的醫囑;功能操作在醫囑信息卡片中點擊【新開】按鈕進行醫囑信息的編輯,完成后保存,存系統會自動判斷是否是路徑內醫囑,如果是路徑內項目保存后不需要任何處理。如果是路徑外項目就會彈出一個選擇框,如圖【1-2-4-1】所示,需要選擇項目分類(此項目會添加到對應階段的此分類中)、變異原因(必選),執行者、執行結果。【1-2-4-1】或者臨床路徑卡片中選擇階段點擊右鍵的【添加路徑外項目】,如圖【1-2-4-2】所示,選擇項目分類、變異原因、項目名稱(可以根據醫囑名稱自動生成)、醫囑類型、執行者、執行結果,然后點擊【醫囑編輯】按鈕進行醫囑編輯。 【1-2-4-2】注意:醫囑的執行方式為僅能執行一次的項目,生成后再新開相同的項目時屬于路徑外項目;不會根據藥品的給藥途徑,手術醫囑的麻醉方式和附加手術,檢查醫囑的部位和方法的不同判斷其為路徑外醫囑;項目執行功能執行功能介紹項目執行功能是對當前階段生成的項目進行執行登記操作,可以通過此操作判斷該項目的執行情況。執行功能操作在【醫囑信息】選擇卡中選擇【新開】按鈕時系統會自動判斷“昨天”的路徑項目到哪一步操作流程了,如果“昨天”的項目還沒有執行,那么在點擊【新開】按鈕后會彈出【執行路徑項目】界面,如圖【1-2-5-1】所示,系統列出所選階段項目及缺省的執行結果,操作員根據所屬執行角色(醫生、護士)進行操作,系統自動記錄執行人和執行時間。或者在【臨床路徑】界面中點擊【執行】按鈕彈出執行路徑項目列表進行執行操作。 【1-2-5-1】注意:凡是生成的項目,啟用了“路徑執行環節”必須進行執行,存在未執行的項目時不允許后續操作(路徑評估);執行時檢查,已執行的不能重復執行;要修改執行結果,只能取消執行后重新執行;醫囑的執行和路徑項目的執行是獨立的,互不影響;批量執行時,如果當前日期是本階段的最后一天,對于長囑項目,沒有后續階段或后續階段沒有這些長期醫囑的執行項目,則要停止這些長囑(彈出醫囑停止窗口);取消執行登記在執行登記后因為某種特殊情況需要對其取消執行登記時就需要使用該功能。單個取消執行:選中某項目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取消執行登記】,此項目就取消了執行登記。批量取消執行:選擇某階段點擊鼠標右鍵選擇【批量取消登記】,此階段的所有項目都將會取消登記。注意:沒有進行階段評估之前,允許取消項目的執行;批量取消執行時,彈出窗口允許選擇要取消的項目;取消執行環節如果醫護人員不需要根據執行登記判斷該項目的執行情況,可以通過在臨床路徑卡片選擇工具中的【路徑選項】,取消選擇“是否啟用路徑執行環節”的參數,項目生成后就不需要進行執行登記功能。如圖【1-2-5-2】所示。 【1-2-5-2】路徑評估功能評估功能介紹路徑評估是指在項目執行完成后(啟用了執行環節)生成下一階段之前需要路徑評估人員對當天執行的路徑內容進行評估操作,該評估將會影響下一階段生成的項目內容。評估操作醫生在【醫囑信息】界面點擊【新開】按鈕時,系統自動判斷“昨天”的路徑項目是否評估,如果沒有進行評估會彈出一個提示框提示是否進行評估,選擇“是”則進入【路徑評估】界面,如圖【1-2-6-1】所示,系統自動彈出評估界面并列出評估指標,然后根據評估指標結果進行判斷選擇時間進度和總體評估結果。或者在【臨床路徑】界面中點擊【評估】按鈕彈出路徑評估界面進行評估操作。 【1-2-6-1】注意:在下一階段項目生成之前,才能進行階段評估;路徑模板中定義了階段評估指標,在階段評估時,可以自動提取指標、缺省結果;系統將根據評估指標結果及定義的指標條件,自動給出缺省時間進度和總體結果;在下一階段的路徑項目未生成之前,允許修改和取消評估;最后一天評估時,系統將提示自動結束病人路徑;選擇時間進度在評估指標完成后根據該結果判斷選擇合理的時間進度,同時也會影響到總體結果的選擇。正常進入下一天:如果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病情變化就可以選擇正常進入下一天,并提供了4種總體結果進行選擇,分別是正常、變異后繼續、變異后退出、變異后完成。功能操作:如果病人病情穩定沒有任何變化就選擇正常,需要時填寫評估備注完成評估;如果病人病情變異了可以選擇變異后繼續、變異后退出、變異后完成,但是在變異原因欄中必須選擇變異原因,且變異原因選擇“其他”必須填寫評估備注。如果選擇“變異后退出”或者是選擇“變異后完成”就會進入出徑登記表填寫信息,操作見

路徑完成操作

。如果順產的病人需要改為剖宮產,這種情況下選擇“變異后繼續”然后點擊【路徑跳轉】按鈕跳轉到剖宮產的臨床路徑中(在定義臨床路徑信息時必須在<跳轉接受病種>定義此病種)中,有多個路徑適合此病種會彈出路徑列表進行選擇。如圖【1-2-6-2】所示 【1-2-6-2】如果需要查看病人后續每天需要的費用可以通過點擊【評估費用】按鈕進行費用評估,系統根據路徑后續階段項目的設置,自動結算后續每天即將發生的費用及合計費用,并顯示當前住院的未結費用和預交余額。注意:跳轉之后臨床路徑卡片中的路徑階段變為跳轉后的路徑階段;之前生成的路徑項目不變,之后就生成跳轉后的路徑項目;“變異后退出”的圖標為;“變異后完成”的圖標為;下一天的階段提前:若路徑中的病人病情存在變化需要提前開始下一階段時可以通過這種評估方式提前進入下一階段并生成相應的項目,比如順產的臨床路徑病人,若提前進行生產但路徑還沒有進入生產階段,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下一階段‘生產日’提前。此時總體結果的選項只有<變異繼續>且不能路徑跳轉,完成后臨床路徑項目中的階段天數單元格內容為橙色字體右邊還添加了一個“←”符號。此時就可以生成下一個階段的路徑項目了,操作見

項目生成操作

。注意:可以選擇生成當前階段后的任意一個階段;如果選擇生成的路徑項目不是當前階段的下一個階段,中間階段會顯示“未生成任何項目”但不會生成項目,如圖【1-2-6-3】所示 【1-2-6-3】下一天的階段延后(繼續當前階段):如果病人因為一些特殊情況需要繼續進行當前階段的治療時可以通過這種評估方式延后下一階段并生成當前階段的項目,比如該病人的當前階段的檢驗檢查項目沒有做,而這些項目又必須得做,就可以選擇“下一天的階段延后繼續當前階段”的選項繼續生成當前階段的項目,然后繼續按照當前階段進行治療。該時間進度選項下的總體結果只有變異繼續且不能路徑跳轉,完成后臨床路徑項目中的階段天數單元格為內容橙色右邊還添加了一個“→”符號。此時就可以繼續生成當前階段的路徑項目了,操作見

路徑項目生成

。注意:病人入科并到導入了臨床路徑,在治療過程中病人情況積極惡化急需要轉入ICU進行治療,治療好轉后又轉回原病房。如果將該科室的屬性設置為ICU性質,臨床路徑的病人就可以在普通科室和ICU科室之間互轉,不用退出路徑。合并路徑評估: 合并路徑評操作和單路徑評估操作的時間進度、總體結果操作相同,不同的是合并路徑評估界面多了一個【結束合并路徑】按鈕,如圖【1-2-6-4】所示,點擊該按鈕彈出合并路徑列表并選擇需要結束的合并路徑。合并路徑結束后在下一階段路徑生成時就不會再生成該路徑了。 【1-2-6-4】路徑完成功能完成功能介紹路徑結束是指病人整個路徑項目正常執行完成,或者是由于評估變異情況而退出路徑,路徑完成分為正常完成和變異完成兩種。正常完成該功能應用于病人正常執行完該路徑的所有項目后進行的操作。功能操作:在【醫囑信息】界面點擊【新開】按鈕,系統會自動判斷該路徑流程操作階段并進入相應操作中,如果流程進入到該路徑的最后一階段的評估時,評估完成后會彈出提示框提示“目前已達到或超過標準住院日,評估執行后將自動完成病人路徑”,確定完成路徑后進入病人出徑登記界面,填寫登記信息,如圖【1-2-7-1】所示,登記完成后功能欄中的操作按鈕為不可用狀態。或者在【臨床路徑】界面點擊【完成】按鈕進入病人出徑登記操作。 【1-2-7-1】注意:出院登記信息提交病案審查后不能進行修改;出院信息中的使用抗生素天數必須填寫;已經正常結束了路徑并下達了出院醫囑,不能再新開醫囑。變異完成主要是應用于病人變異后退出或者是提前完成路徑。功能操作:在非最后一天的路徑階段評估時,如果總體結果選擇<提前完成>或者是<變異后退出>,但必須選擇了變異原因后進入病人出徑登記功能,完成后所有的操作按鈕為不可用狀態。注意:變異后退出時,如果沒有<提前完成>或者<變異后退出>的權限,會彈出驗證對話框,輸入有權限的用戶名和密碼后才能退出。取消完成如果病人在路徑完成的情況下需要對路徑項目做其他處理(比如取消執行登記等)就需要取消完成然后再進行操作。功能操作:點擊鼠標右鍵選擇取消完成,取消后操作按鈕為可用狀態。注意:完成路徑后,產生了新的醫囑,必須作廢后才能取消完成。打印臨床路徑表打印功能介紹該功能主要是提供給醫生打印出當前選擇的病人實際產生的路徑表并存為醫療依據。打印操作 在【臨床路徑】卡片選中需要打印路徑表的病人,然后點擊【文件】->打印路徑表,如圖所示,就可以將醫師版或者是患者版的路徑表打印出來。如圖【1-2-8-1】所示 【1-2-8-1】臨床路徑跟蹤操作路徑跟蹤應用介紹路徑跟蹤介紹對臨床路徑進行跟蹤是為了讓路徑辦人員可以從整體和細節上了解各個臨床路徑的執行和評估情況,進行差異分析以便及時進行完善。跟蹤功能界面介紹路徑跟蹤界面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功能塊:功能按鈕、功能選項卡、臨床路徑列表、內容顯示區、路徑統計信息。功能分布如圖【2-1-1-1】所示 【2-1-1-1】注意:路徑列表中顯示所有定義的路徑表;內容顯示區中的病人列表中顯示使用當前選中的路徑表的病人信息;可以根據提供的條件查詢病人列表;雙擊病人列表中的任意一個病人查看該病人的路徑執行情況;跟蹤功能操作步驟路徑監控功能監控功能介紹對于滿足查詢條件的病人通過列表的形式顯示出來,并提供給路徑辦人員查看臨床路徑使用情況進行分析。查詢路徑病人如果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