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SC 1062-2003 松浦銀鯽》是一項關于松浦銀鯽的國家標準,該標準主要針對松浦銀鯽這種特殊的淡水魚類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松浦銀鯽是一種重要的養殖魚類,在中國多個地區有著廣泛的養殖歷史和經濟價值。

標準中首先明確了松浦銀鯽的定義與特征描述,包括體型、顏色等外部形態以及內部結構特點,為正確識別松浦銀鯽提供了依據。接著對松浦銀鯽的生長環境提出了具體要求,比如水質條件、適宜水溫范圍等,旨在保證其健康生長的同時也能維護生態平衡。此外,還涉及到了飼養管理方面的內容,如飼料種類選擇、投喂方法及時機等指導性意見,這對于提高養殖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在繁殖技術方面,《SC 1062-2003 松浦銀鯽》也做了相應規定,涵蓋了親魚選擇標準、人工授精操作流程及孵化期間需要注意的關鍵點等內容,有助于提升松浦銀鯽的人工繁育成功率。同時,對于病害防治也有專門章節介紹,列舉了常見疾病及其預防措施,幫助養殖戶更好地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3-07-30 頒布
  • 2003-10-01 實施
?正版授權
SC 1062-2003松浦銀鯽_第1頁
SC 1062-2003松浦銀鯽_第2頁
SC 1062-2003松浦銀鯽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SC 1062-2003松浦銀鯽-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67.120.30

犅5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

犛犆1062—2003

松浦銀鯽

犛狅狀犵狆狌犮狉狌犮犻犪狀犮犪狉狆

20030730發布200310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

犛犆1062—2003

前言

本標準的第4章、第6章和第7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

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農業部漁業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淡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明華、白慶利、石連玉、馬波、李池陶。

犛犆1062—2003

松浦銀鯽

1范圍

本標準給出了松浦銀鯽(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犪狌狉犪狋狌狊var.犵犻犫犲犾犻狅Songpu)的主要生物學性狀、生長與繁殖、

分子生物學特性、細胞遺傳學特性及檢測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松浦銀鯽檢測與鑒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8654.1養殖魚類種質檢驗第1部分:檢驗規則

GB/T18654.2養殖魚類種質檢驗第2部分:抽樣方法

GB/T18654.3養殖魚類種質檢驗第3部分:性狀測定

GB/T18654.12養殖魚類種質檢驗第12部分:染色體組型分析

3名稱與分類

3.1學名

松浦銀鯽(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犪狌狉犪狋狌狊var.犵犻犫犲犾犻狅Songpu)

3.2分類位置

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鯉亞科(Cyprininae),鯽屬(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鯽種(犆犪狉犪狊狊犻狌狊

犪狌狉犪狋狌狊),銀鯽亞種(犆犪狉犪犪狊狊犻狌狊犪狌狉犪狋狌狊sp.犵犻犫犲犾犻狅)。

4主要生物學性狀

4.1外部形態特征

4.1.1外形

體型短,體側扁而高,體寬而厚,頭小,頭后背部隆起。吻圓鈍,口端位,斜裂下唇厚,唇后溝僅限于

口角,上下頜約等長。無須。眼小,位于頭側上方。背鰭具有硬刺,外緣平直,后緣鋸齒較粗,排列稀。

胸鰭不達腹鰭。尾鰭分叉淺,上下葉末端尖。鱗片為圓鱗,邊緣顏色稍深,體色隨棲息水域環境不同而

有所變化,通常魚體背部、背鰭和臀鰭為青灰色,體側淡綠色,腹部淡黃色。

松浦銀鯽的外部形態見圖1。

4.1.2可數性狀

4.1.2.1背鰭鰭式:D.iii~iv16~18。

4.1.2.2臀鰭鰭式:A.iii5。

4.1.2.3左側第一鰓弓外側鰓耙數:47~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