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省一等獎】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省一等獎】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省一等獎】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省一等獎】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文化史本冊總復習總復習【省一等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考點一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一、人是萬物的尺度1、西方人文主義思想起源背景:(1)古希臘奴隸制工商業經濟繁榮;(2)奴隸制民主政治達到頂峰;(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的發展使每個公民參與政治意識的加強)。2、智者學派(1)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2)探索主題:人和人類社會(3)主張:①強調人的價值,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②否定神,樹立人的尊嚴和權威;③反對迷信,強調自由,一切制度、法律等都是人為的產物。(4)評價:①積極: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和人的作用,對希臘民眾的思想啟蒙和解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②消極:過分強調人的主觀感受,忽視共性,給主觀隨意性和極端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大門。二、“美德即知識”1、蘇格拉底(1)背景:1)智者學派重視人的作用,但忽視道德;2)雅典世風日下,道德淪喪。(2)目的:重建道德價值觀,挽救衰頹中的城邦制度。(3)思想主張:①“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識”(知德合一);③善是人的內在靈魂,認識自己,教育對美德同樣重要。(4)評價:①是人類精神覺醒的重要表現;②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三、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1、柏拉圖:代表作:《理想國》(根據智慧和品德而非按照出身分工);主張:理念是萬物的本源;鼓勵獨立理性思考。影響: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亞里斯多德:是古代希臘最博學的人。主張:①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②承認感覺是認識的起源;③用科學調查的方式研究,創建邏輯論證系統。四、古希臘人文精神起源的影響(1)促進古希臘文化科學的發展;(2)為近代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考點二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一、文藝復興運動1、背景:經濟根源:14、15世紀意大利最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根本原因);階級基礎: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維護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文化因素:古希臘羅馬的大量遺存和文化典籍和匯聚眾多人才。2、首先興起于意大利原因:資本主義萌芽;新興資產階級壯大;天主教神學統治;意大利保留大量古希臘羅馬的文化遺存。3、核心: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抨擊教會腐敗;提倡追求自由幸福、物質享受,鼓勵發財致富和冒險,崇尚理性和科學。)4、實質: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5、主要成就:1)文學: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地位但丁《神曲》跨世紀詩人彼特拉克《歌集》提出“人學”對抗“神學”,人文主義之父。薄伽丘《十日談》抨擊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展人的個性。2)藝術:美術三杰:拉斐爾(善畫圣母像)、達芬奇《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6、進程:14世紀開始于意大利――16世紀拓展至西歐(如:英國莎士比亞)7、影響:①文藝復興打破了歐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學控制下萬馬齊喑的局面,摧毀了教會的精神獨裁;②是歐洲近代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現,為啟蒙運動的興起準備了思想條件;③促進了歐洲近代思想文化及自然科學的產生與發展。二、宗教改革1、天主教的神權統治1)基督教的起源與發展:公元1世紀產生;4世紀初期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11世紀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正教和天主教;13世紀初確立了對西歐的大一統神權統治。2)中世紀天主教神權統治地位的確立:=1\*GB3①主要原因:中世紀天主教加強對教會的整頓,和封建王權爭奪勢力,組織“十字軍東征”,加之歐洲封建王權衰落,使歐洲的天主教會占據了支配地位。=2\*GB3②主要表現在:經濟上,是西歐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權凌駕于王權之上;思想文化上,壟斷了文化、教育、藝術等意識形態;社會生活方面,天主教會的影響無處不在,一個人從生到死都離不開教會。2、宗教改革的背景: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新興的資產階級成長,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學的精神束縛,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障礙。(根本原因)②天主教的腐敗和搜刮,引起了各階層的強烈不滿。(直接原因)3、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歷史背景: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嚴重阻礙德國經濟的發展;主要原因:羅馬教廷對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經濟搜刮;主觀原因:馬丁·路德立志改革直接原因:1517年羅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贖罪券”。文藝復興的影響:人們對教會精神禁錮和腐敗批評日益激烈,要求改革教會。(2)改革概況:①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路德教)貼出“九十五條政綱”②主張:信仰上帝便可得救——因信稱義(核心);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以婚配和還俗;《圣經》高于教士和教皇;君主的權利高于教士和教皇。(3)影響:①推動了廣大民眾的反封建斗爭;②為歐洲宗教改革開辟了道路。4、加爾文宗教改革(1)背景:1)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響;2)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影響;3)深入研究《圣經》宣傳宗教改革。(2)內容:①堅持《圣經》絕對權威,反對教皇權威,主張簡化宗教儀式;②主張“先定論”,宣揚選民或棄民;③主張選民要有奮斗精神,要具有簡樸、誠實、講信用等高尚美德;④主張建立共和式的長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3)歷史作用:對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影響極大,比路德教產生了更為廣泛的國際性影響。加爾文教義傳入英國,成為英國清教徒的宗教信條。5、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新興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新貴族要求沖破封建神學思想的束縛,進行宗教改革;2)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傳播,英國社會各階層的反教會情緒不斷高漲;3)日益集權的英國君主也力圖拜托羅馬教廷神權的桎梏。(2)內容1)禁止教會向羅馬教廷繳納年貢,斷絕英國教會在行政上和經濟上與羅馬教廷的關系;2)1534年通過著名的“至尊法案”規定英王是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擁有任命教職,召開教會,審查教規的權力;3)沒收修道院超產歸王室所有;(3)結果:英國基督教成為英國國教。6、宗教改革的影響(1)實質:宗教改革運動實際上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的政治運動,是文藝復興之后歐洲又一場思想解放運動。(2)歷史意義:1)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成長和發展。2)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使得大量教會財產轉到新興資產階級手中,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3)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4)進一步打破天主教會精神枷鎖,解放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展。Ps:比較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不同:①前者肯定人,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后者主張“信仰得救”和簡化宗教儀式,仍承認神的存在。②前者借助古典文化批判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后者采用了宗教異端的形式。③前者是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后者更是廣泛的社會政治運動。④前者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和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后者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開辟了道路,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⑤前者反對封建神學,后者反對羅馬天主教會,要求建立符合資產階級利益的新教會。聯系:①文藝復興是宗教改革的理論準備。②宗教改革是文化復興的實踐和深化。③二者都屬于資產階級性質的反封建斗爭。考點三啟蒙運動的興起一、理性時代的到來1、啟蒙運動發生的背景①隨著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教會壓迫;②自然科學的重大進展;③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解放人們思想。2、發展:英國出現早期啟蒙思想(洛克分權學說),18世紀在法國進入高潮。3、核心:理性主義――人自己思考,運用自己的智力去認識、判斷和理解事物的能力。4、內容:以理性為核心,反對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提倡科學、自由、平等。5、性質:西方資產階級反封建專制的思想文化運動二、法國啟蒙思想1、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的原因:經濟:18世紀的法國資本主義的工場手工業發展,新興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加強;政治:法國的專制制度達到頂峰,社會矛盾激化;科學依據:近代科學興起;思想實踐:英國啟蒙思想、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啟發。2、啟蒙思想家1)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代表作:《哲學通論》和《路易十四時代》。主張:①猛烈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②提倡“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孟德斯鳩代表作:《論法的精神》主張:①反對君主專制,提出三權分立學說;②法律應當是理性的體現。意義:“三權分立”的學說,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3)啟蒙思想家中最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主張:①社會契約論,天賦人權、人民主權和人民革命權利;②認為人類不平等的根源是財產的私有。三、啟蒙運動的擴展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對啟蒙運動作了經典總結主張:①認為啟蒙運動的核心就是理性;②強調人的重要性,人非工具而是目的;③人民主權,天賦人權,但要自律和受法律限制。四、啟蒙運動的影響:(1)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2)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3)極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4)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Ps:比較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相同:(1)原因: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2)性質: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3)內容:貫穿人文主義精神;(4)影響:促進思想解放和科學文化發展,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作了思想準備。不同:背景:(1)文藝復興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物;(2)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發展、自然科學重大進展的結果。內容:(1)文藝復興提倡人和“人性”,旨在擺脫天主教神學的束縛強調追求現世的幸福。(2)啟蒙運動高舉“理性”的旗幟,反對封建專制制度和教權主義,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建立民主法制社會。方式:(1)文藝復興的許多思想家借助宗教的外衣;(2)啟蒙運動拋開宗教的“外衣”。影響:(1)文藝復興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推動了歐洲宗教改革;(2)啟蒙思想為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政治構想,啟導了歐洲乃至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歐洲資本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