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一般護理常規_第1頁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_第2頁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_第3頁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_第4頁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科一般護理常規

學習目標熟悉:入院后護理熟悉:手術前一般護理熟悉:手術后一般護理掌握:骨折常見并發癥難點重點一、入院后護理——搬運骨折患者應該先固定,后搬動。脊柱骨折者,保持頭頸與軀干成一直線,切忌背、抱等動作。頸椎骨折和脫位者,頸部兩側放置沙袋制動,搬動是專人固定頭部,以防脊髓損傷。肢體腫脹者,可剪開衣袖和褲管四肢骨折明顯移位,可臨時用小夾板固定,再行搬動。一、入院后護理——觀察評估問:致傷的原因、時間、部位、病人的反應及癥狀。看:觀察病人的表情、損傷的部位、腫脹的程度、肢端顏色等。查:認真測量生命體征、檢查病人的傷口、肢體感覺、運動功能等。二、手術前一般護理飲食要求:術前12小時禁食,6小時禁水。肌肉鍛煉呼吸道訓練床上大小便的訓練衛生宣教三、術后交接——皮膚檢查骶尾部及骨突處部位的皮膚四肢骨折檢查扎止血帶部位皮膚3.術中牽引復位者檢查會陰部皮膚有無擠壓充血三、術后交接——管道傷口引流管:注意引流管保持通暢靜脈留置針:

檢查穿刺點、固定牢靠否。3.留置尿管:妥善固定,標識,尿袋放置、尿液觀察。4.鎮痛泵:注意觀察穿刺口敷料,管道等。

三、術后交接——

病情術后體位:注意保持肢體功能位

患肢予抬高,高于心臟水平,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肢體腫脹。監測生命體征:T、P、R、BP3.觀察:切口敷料滲血情況、患肢腫脹、活動情況4.檢查:肢體末梢血運、感覺

注意體溫變化及切口情況,若體溫上升,切口紅腫熱痛,提示感染發生,應立即報告醫生。四、術后護理生命體征的觀察傷口引流管的護理切口的護理專科護理便秘的護理四、術后護理—生命體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重癥者每15-30分鐘測量一次,并準確記錄觀察尿色及尿量,如每小時小于30ml,同時伴脈搏細速,甚至血壓下降,應警惕血容量不足,及時報告醫生了解術中出血量和補液情況,根據病情按醫囑予心電監護、吸氧等做好護理記錄和出入量的記錄四、術后護理—引流管安置妥當:防止管道受壓、打折或脫出。掛于床沿,位置低于傷口水平,避免倒流,防止逆行感染。觀察引流液:準確記錄顏色、性狀、量

如果2小時內引流液>400ml,應警惕低血容量的發生

必要時將負壓改為正壓,減少出血量

五、骨折常見并發癥創傷性休克骨筋膜室綜合征脂肪栓塞綜合征壓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早發現早處理

A、休克的早期診斷一看:煩躁不安,唇色蒼白二模:皮膚發涼,脈搏增快三測:血壓正常,脈壓減小,尿量減少

補液療法

B、骨筋膜室綜合征

指骨筋膜室內的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缺氧而產生的一系列早期癥候群。多見于前臂掌側和小腿。

B、骨筋膜室綜合征

臨床表現:5P征

①由疼痛(pain)轉為無痛②蒼白(pallor)或發紺、大理石花紋等③感覺異常(paresthesia)④麻痹(paralysis)⑤無脈(pulselessness)早期切開減壓

脂肪栓塞綜合征

(fatembolismsyndrom,FES)臨床出現癥狀時間可自傷后數小時開始至1周左右,80%的病例于傷后48h以內發病。

脂肪栓塞綜合征—暴發型

傷后短期清醒,又很快發生昏迷,譫妄,有時出現痙攣,手足搐動等腦癥狀,可于1~3天內死亡。

由于出血點及肺部X線病變等典型癥狀不完全,臨床診斷困難。

脂肪栓塞綜合征—完全型

(典型癥狀群)

傷后經過12~24h清醒期后,開始發熱,體溫突然升高,出現脈快、呼吸系統癥狀(呼吸快、啰音、咳脂痰)和腦癥狀(意識障礙、嗜睡、朦朧或昏迷),以及周身乏力,癥狀迅速加重,可出現抽搐或癱瘓。呼吸中樞受累時,可有呼吸不規則、潮式呼吸,嚴重者可呼吸驟停,皮膚有出血斑。

脂肪栓塞綜合征—不完全型

(部分癥狀群)

缺乏典型癥狀或無癥狀,不注意時易被忽略。

這類病人如處理不當,可突然變成暴發型或成為典型癥狀群,尤其在搬動病人或傷肢活動時可以誘發。

壓瘡

墜積性肺炎

臨床癥狀:

以發熱、咳嗽和咳痰為主,尤以咳痰不利,痰液粘稠而致嗆咳發生為其主要特點。飲水、翻身拍背、有效咳嗽

泌尿系統感染

排尿異常:尿頻、尿急、尿痛,也可見到尿失禁和尿潴留。尿液異常:常見有菌尿、膿尿、血尿和氣尿等。腰痛:是臨床常見癥狀。飲水、尿管護理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①患肢疼痛和壓痛②患肢腫脹③患肢皮色發紫,嚴重者可致花斑狀以至壞疽④嚴重者肢端動脈搏動明顯減弱以致消失⑤淺靜脈曲張為代償性,急性期多不明顯功能鍛煉足下垂——常見原因主要由于腓總神經受損所致,常見原因有:麻醉平面未消失,患肢感覺功能未恢復,肢體腓骨頸處受壓肢體腫脹受壓,未采取保護措施患肢行皮牽引治療時壓迫肢體所致患者瘦弱,皮下脂肪少,強迫體位,腓骨頸處極易受壓。足下垂畸形的預防加強宣教,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外宣壓迫腓骨頸處每2-3小時按摩一次腓骨小頭處指導患者踝泵鍛煉,20-30下/次,2-3次/日加強腓骨頸處的保護,可在膝關節下墊軟墊,暴露腓骨頸處截癱病人使用專用支具,如防垂足板失血量的估計一側肱骨干骨折:失血量約200-400ml一側尺橈骨雙骨折:失血量約200-4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