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煉一車間硫酸工段操作規程_第1頁
熔煉一車間硫酸工段操作規程_第2頁
熔煉一車間硫酸工段操作規程_第3頁
熔煉一車間硫酸工段操作規程_第4頁
熔煉一車間硫酸工段操作規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熔煉一車間硫酸工段操作規程凈化崗位操作規程(一):開車順序及操作開車前先檢查各運轉設備潤滑情況,按要求加入潤滑油。檢查動力波、冷卻泡沫塔稀酸循環槽液位,如液位偏低應加水補充,稀酸濃度要求低于10%;全開動力波稀酸泵、冷卻泡沫塔稀酸泵冷卻水進出口閥門,全關備用泵各閥門;檢查板式換熱器涼水池液位,控制在水泵進口管以上。全開板式換熱器清水進口排氣閥及清水泵進口閥門,全關備用清水泵進、出口閥門,然后啟動清水泵和涼水塔風機,全開清水泵出口閥門。排氣閥待無氣流外沖時全關;待通知開車,即啟動動力波稀酸泵、冷卻泡沫塔稀酸泵,用出口閥門調節上液量,并觀察其運轉情況;系統正常開車后十分鐘,啟動電除霧器,控制二次電壓在5萬伏以上,二次電流在300mA以下,同時絕緣加熱箱溫度控制在110℃~~130℃以內,并且檢查電除霧器各人孔及水封的密封性,正常開車時,每班要求檢查一次;啟動污酸泵,調節污酸泵出口閥門,保證污酸定量排放到污水處理站;(二):停車接到停車指令,待主風機停車后,停電除霧器。拉下電源開關和隔離開關。如長時間停車,打開電除霧器各防爆孔,用清水沖洗電除霧器,沖好后封好防爆孔待用;當動力波出口溫度低于40℃時,停冷泡稀酸泵和動力波稀酸泵,但應注意動力波出口不得高于50℃,否則應停開動力波稀酸泵,以防燒壞動力波及管道。(三):注意事項稀酸泵嚴禁斷水,如果跳閘,應立即啟用備用泵,保證動力波出口溫度不高于75℃;電除霧器進口煙氣溫度應低于50℃,負壓低于800mm水柱;清洗電除霧器,應將整流總電源切斷,并掛上警告牌。轉化崗位操作規程(一)、開車順序及操作1.檢查本崗位各閥門是否關嚴,閥門是否靈活好用;2.打開稀油站冷卻水和風機冷卻水閥門,同時注意是否有水;3.檢查稀油站、風機軸承座、電機軸承座油位是否在控制線以內,啟動稀油站,調節好供油壓力;4.調節電機磁力中中心線(45mm),安裝好聯軸器護罩;5.打開風機進口閥門5~~10度左右,啟動電動機待指示燈跳到運轉位后,逐漸打開風機進口閥門至風量正常止。同時注意電動機各繞組及電機軸承溫度是否異常;6.根據各段進口溫度,決定加風后是否需要開電爐加熱升溫;7.根據技術指標,嚴格控制轉化器各段進口溫度,分別用各段冷激閥調節;8.每小時填寫報表一次;(二)、停車1.接停車通知后,應先全停電爐,全關各冷激閥,而后逐漸關閉主風機進口閥至5~~10度時停主風機;2.如短時間停車,主風機停后稀油站不停;若長時間停車,待風機停止運轉10分鐘后,停稀油站,并全關風機及稀油站冷卻水以及風機進口閥門;3.長期停車,每小時盤動風機一次,以防風機卡死。(三)、注意事項1.電機繞組、軸承溫度不得高于85℃,風機軸承溫度不得高于75℃;2.稀油站雙筒網片式濾器進出口壓力差超過0.05MPa時,應人工換向,備用濾芯工作;3.動用電爐加熱時,應控制電爐出口溫度不高于500℃,同時注意控制車間總電流在1800A以下;4.正常情況下,一至四段觸媒層進口溫度依據工藝指令單要求控制,并且各段出口溫度不超過580℃。干吸崗位操作規程一(一)、開車順序及操作1.檢查設備管道、閥門是否完好,閥門是否關嚴,酸泵潤滑油是否足夠;2.檢查各循環槽的酸位,要求在正常范圍內;3.檢查陽極保護冷卻水池水位、打開冷卻清水泵進、出口閥門,啟動冷卻清水泵電機和涼水塔風扇;4.啟動各臺酸泵電機,逐漸打開出口閥至電流達到規定值為止,檢查各設備是否漏酸;5.啟用陽極保護恒電位儀,并觀察其工作情況;6.打開各酸濃測量儀各有關閥門,保持其正常工作狀態;7.通過串酸、加水,保證干燥酸濃度在92.5%以上,吸收酸濃度在98.3%左右;8.每小時紀錄操作報表一次。(二)、停車1、接停車通知后,全關各串酸閥及補充水閥,并檢查各酸循環槽及中間槽酸位,待主風機停止運轉后10分鐘,在不會漫酸的情況下停各循環酸泵;2、停陽極保護濃酸冷卻器循環清水泵及涼水塔風扇;3、長期停車,每班應啟動酸泵一次,以防塔及酸管道產生酸泥堵塞。(三)、注意事項1、操作過程中,酸濃度的變化不得低于或高于給定濃度的0.5%,更不能將吸收酸生產成發煙酸;2、干燥塔進塔酸溫應低于45℃,吸收塔進塔酸溫應控制在75℃左右;3、冬天停車,應防止硫酸結晶(93%硫酸結晶溫度為-27℃,98%硫酸結晶溫度為-0.7℃),吸收陽極保護應關閉恒電位儀,排空冷卻其中酸液,關閉全部閥門,當溫度低于0℃停車時,必須排空管程冷卻水;4、短期停車,陽極保護應充滿酸,酸溫應低于30℃,恒電位儀保持正常工作狀態;5、檢修酸泵及酸管道時,應切斷酸泵電源開關,并掛上警告牌,派專人保護。尾吸崗位操作規程(一)、開車順序及操作:1、開車前先檢查各運轉設備潤滑情況,按要求加入潤滑油;2、檢查所有閥門是否靈活、有效及泵的冷卻水情況;3、檢查循環槽內液位,如液位偏低加入石灰乳補充;4、待通知開車即啟動兩臺尾吸循環泵,并觀察其運轉情況;5、調節排污閥門,保證污液定量排放到污水站處理。(二)、停車:1、接到停車指令,待吸收酸泵停止10分鐘后,停兩臺尾吸循環泵;2、若長時期停車,應檢查兩個尾吸的噴頭裝置,是否堵塞。(三)、注意事項:1、兩臺尾吸循環泵嚴禁斷水,循環液PH值應控制在7以上;2、檢查尾二吸下液管下液情況,如不及時下液,應清理尾吸旋流板回流管;3、如尾吸中SO2濃度高,用純堿吸收,保證尾氣達標排放。壓濾崗位操作規程(一)、開、停車順序及操作:1、開機前,檢查壓濾機油箱潤滑油的油位及底流泵的油位,按要求加入潤滑油;2、檢查相關閥門是否靈活、有效;3、啟動加壓啟動開關,待加壓停止后打開濃密機的閥門,啟動底流泵,緩慢打開壓濾機進口閥門;4、觀察壓濾機板框水龍頭出水情況,及時將壓濾清液用壓濾提液泵打到二次中和槽;5、待無清水流出時,全關壓濾機進口閥門,啟動減壓啟動開關,待減壓停止時,緩慢移動壓濾板框,將濾餅從壓濾布袋上卸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