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平面色譜法2課件_第1頁
儀器分析平面色譜法2課件_第2頁
儀器分析平面色譜法2課件_第3頁
儀器分析平面色譜法2課件_第4頁
儀器分析平面色譜法2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平面色譜法planechromatography1色譜分類GCLCSFC柱色譜平面色譜HPCE薄層色譜紙色譜薄層電泳2概述平面色譜法是在平面上進行分離的一種色譜方法是一種基于混合物組分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不均勻分配或保留而將其分離的方法3歷史簡介1938年,俄國人Izmailov和Shraiber首先實現了在氧化鋁薄膜上分離一種天然產物。1949年,兩位美國化學家報導了用薄層色譜法成功地分離了精油中的萜烯。1958年,德國化學家Stahl系統描述了用作涂布薄層的材料(薄層色譜固定相)和涂板設備,對薄層色譜技術也進行了規范化描述。Stahl于1965年出版了《薄層色譜法》一書。520世紀80年代出現了儀器化薄層色譜法,薄層色譜的每一步均用儀器來代替以往的手工操作,再配以薄層掃描儀,這樣就使薄層色譜法的定量結果的重現性和準確性大大提高。6平面色譜參數定性參數相平衡參數面效參數分離參數7(二)相平衡參數分配系數(distrabutioncoefficient;K

)容量因子(capacityfactor;k)保留比R’是在單位時間內一個分子在流動相中出現的幾率。在平面色譜中,也可表示組分分子在平面上移動的速度9當Vs和Vm固定時,Rf由K決定K不等是分離的前提

當實驗條件固定時,K只與組分性質有關Rf為1的組分,K與k為0,表示該組分不被固定相保留;Rf為0的組分,K與k為,表示該組分停留在原點,完全被固定相所保留。10思考題:下列色譜參數中數值在0~1之間的是()

A.RfB.r

C.R′D.k11(四)分離參數分離度(resolutionR)分離數(separationnumberSN)R2dW1+W2=13(四)分離參數分離數(separationnumberSN)在相鄰峰的分離度為1.177時,在Rf=0及Rf=1兩種組分的色譜峰間能容納的色譜峰數。SN越大,薄層板的容量越大。14第二節薄層色譜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將細粉狀的吸附劑或載體(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板或鋁箔上,成一均勻薄層并進行活化,將混合物樣品與對照品溶液點在同一薄板的一端(原點),在密閉的容器中用適當的溶劑(流動相或展開劑)展開,顯色后樣品斑點與對照品斑點進行比較,用于定性鑒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15一、薄層色譜法的主要類型吸附薄層色譜法

固定相為吸附劑一般極性大的組分移動速度慢分配薄層色譜法

固定相為液體(吸附于載體上),固定相極性大于流動相極性時為正相色譜在正相色譜中極性大的組分移動速度慢17二、吸附薄層色譜的吸附劑和展開劑(一)吸附劑硅膠氧化鋁硅膠具微酸性適于分離酸性和中性物質氧化鋁具微堿性適于分離堿性和中性物質18硅膠表面帶有硅醇基呈弱酸性,硅醇基與極性基團形成氫鍵而表現其吸附性能,不同組分的極性基團因與硅醇基形成氫鍵的能力不同而被分離。硅膠吸水形成水合硅醇基而失去吸附能力,加熱(105~110℃)可失去水而提高活度,增加吸附能力,這一過程稱為“活化”。含水量越多,級數越高,吸附能力越弱,同一組分在此硅膠上的Rf值越大。19與硅膠的分離效率有關的是粒度和孔徑硅膠粒度越小,均勻性越好,分離效率越高;表面積硅膠表面積越大,則與樣品之間的相互作用越強,即吸附力越強。21氧化鋁堿性(pH9~10)分離堿性(生物堿)、中性物質中性(pH7.5)廣泛酸性(pH4~5)酸性、中性22商品出售的薄層色譜用氧化鋁和硅膠有:氧化鋁(硅膠)G,表示含有粘合劑煅石膏;氧化鋁(硅膠)H,表示不含有粘合劑;氧化鋁(硅膠)HF254,表示不含粘合劑而含有熒光物質;在254nm波長紫外光下呈強烈黃綠色熒光背景。23展開劑的選擇主要是根據被分離物質的極性、吸附劑的活度和展開劑的極性三者的相對關系進行選擇先用單一溶劑展開,然后根據分離效果進行調整,經常使用混合展開劑分離酸堿組分時,展開中加入少量酸、堿。25化合物極性、吸附劑活度和展開劑極性間的關系ABCA’B’C’(2)吸附劑(3)展開劑活潑不活潑極性非極性極性非極性(1)被分離物質26點樣配樣溶劑的選擇取決于待分析化合物的類型及其特性,相似相溶。合適的樣品濃度應為0.01%~0.1%點樣量影響展開后樣品的形狀和位置。一般而言,樣品量在最小檢測限的幾倍至幾十倍是比較恰當的。點樣量一般為幾微升。29展開展開劑流速展開劑在薄層中的流速與展開劑的粘度、表面張力、吸附劑種類、粒度、均勻度、展開距離等因素有關。薄層板上吸附劑的顆粒越粗,展開劑遷移速度越快;薄層板上吸附劑的顆粒越細且均勻,展開劑移動速度越慢。

30展開展開器皿

使用的器皿一般為長方形密閉玻璃缸,稱為層析缸或色譜缸。展開方式常用上行法,另外還有下行法、徑向展開、多次展開、雙向展開。31展開過程中注意溶劑蒸氣飽和邊緣效應同一物質在同一薄層板上出現中間部分的Rf值比邊緣的Rf值小,這種現象稱為邊緣效應。產生原因防止邊緣效應密閉容器,先用溶劑蒸氣飽和。32顯色—斑點的定位有色物質日光下觀察有紫外吸收紫外燈下觀察在熒光背景下呈現暗斑

無色物質噴灑顯色劑33四、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Rf值定量分析-洗脫法直接定量法目視比色法薄層掃描法34五、高效薄層法高效薄層色譜法(highperformancethinlayerchromatography;HPTLC)是在現代色譜理論指導下,以經典薄層色譜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薄層色譜技術。35特點分離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檢測靈敏度高等特點

高效薄層色譜法與經典薄層色譜法比較見表18-2

36六、薄層掃描法用一定波長的光束照射展開后的薄層板,測定薄層色譜斑點的吸光度A(或熒光強度F)隨展開距離l的變化,所記錄的A~l(或F~l)曲線稱為薄層色譜掃描圖,利用薄層掃描圖進行定量及定性分析的方法成為薄層掃描法。37薄層吸收掃描法透過法與反射法單波長法和雙波長法38測定波長的選擇常采用雙波長法λs選用被測組分的最大吸收波長,λR選用不被被測組分吸收的波長(薄層板的空白吸收)。由于從測量值中減去了薄層本身的空白吸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薄層不均勻的影響,使測定結果準確度提高。39反射法測定測光方式可分為透射法及反射法

透射法比反射法強度大,但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較大,使用上受到限制。因此常用反射法40掃描方法線形掃描快速,但在斑點不規則和濃度不均勻時測量誤差較大。

曲折形掃描適用于形狀不規則及濃度分布不均勻的斑點。41散射參數的選擇由于吸光度與斑點中組分的量不成線性,即不遵守比耳定律,故校正曲線成彎曲狀,需要將其校正為直線。曲線校正是將散射參數和處理方法存入計算機,計算機根據適當的修正程序,自動進行校正給出符合一定線性關系的數值,從而得到一定線性的定量工作曲線硅膠薄層板一般選3,氧化鋁薄層板選7。42薄層色譜掃描法的定量分析外標法內標法歸一化法43外標兩點法定量44七、薄層色譜的應用及實例廣泛應用于各種天然和合成有機物的分離和鑒定,有時也可用于小量物質的精制。藥品質量監控,可用于測定藥物的純度和檢查降解產物。在生產上可用于判斷反應終點,監視反應過程。對中藥和中成藥,薄層色譜鑒別應用廣泛,可鑒別有效成分,進一步進行含量測定。45實例判斷合成反應進行的程度—鹽酸普魯卡因合成過程藥品的鑒別和純度檢查—硫酸長春堿的雜質檢查天然藥物的鑒別和定量測定—六應丸中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46第三節紙色譜法一、分離原理

紙色譜法(paperchromatography)是以紙為載體的平面色譜法。紙色譜法分離原理屬于分配色譜的范疇。與薄層色譜相同,紙色譜也常用比移值Rf來表示各組分在色譜中位置。

47紙色譜中化合物在兩相中的分配系數與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及流動相種類和極性有關,紙色譜屬于正相分配色譜。當流動相一定時,化合物的極性越大或親水性越強,分配系數越大,Rf值越??;反之亦然。當化合物一定時,流動相極性越大,化合物分配系數越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