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精講+高效課堂 】 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課件(部編版)_第1頁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精講+高效課堂 】 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課件(部編版)_第2頁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精講+高效課堂 】 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課件(部編版)_第3頁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精講+高效課堂 】 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課件(部編版)_第4頁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知識精講+高效課堂 】 八年級歷史上冊教學課件(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文化運動李大釗魯迅胡適陳獨秀蔡元培第四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知道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2.認識新文化運動在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3.識記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代表人物、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4.理解新文化運動中“新”的含義,感知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挽救民族危亡付出的艱苦努力,激發愛國情懷5.認識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探究新文化運動倡導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2022課標及學習目標一新舊沖突亂象生二除舊布新鑄國魂背景

新生的中華民國陷入政治混亂,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思考一:看圖說一說1915年的中國政治大事件?1914年,袁世凱率領百官祭孔大典列強侵略;袁世凱復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復古逆流。背景思考二:看圖說一說1915年的中國思想方面是怎樣的?旋即,軍閥混戰,政治黑暗,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民不聊生,對聯遂改為“民國萬稅,天下太貧”。民國初建,百姓起初歡呼雀躍,許多人家的門口上都貼著“民國萬歲,天下太平”的對聯。

20世紀初期,在北大的講壇上,有從海外歸來的、西裝革履的大力宣傳新思想的進步人士;也有拖著長辮子、身穿馬褂的滿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遺老,他們相互抨擊對方的思想觀點,出現了激烈的思想沖突。專制思想仍舊根深蒂固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深受知識階層歡迎。新舊思潮之間發生了激烈沖突。18401860188019001920萌芽和艱難發展發展的“黃金時代”再度受挫凋謝萎縮背景思考三:看圖說一說1915年的中國經濟方面是怎樣的局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列強放松了對華經濟侵略,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為新文化運動提供了經濟基礎,這也是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近代前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示意圖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復辟帝制,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我們中國多數國民口里雖然不反對共和,腦子里實在是裝滿了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今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

——陳獨秀閱讀材料,思考問題材料中可以看出陳獨秀的思想發生了什么變化?知識分子認識到:要實現民主共和,只有政治制度的革新是不夠的,必須要變革國民的思想。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青年雜志》后改為《新青年》

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1916年9月起《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

《敬告青年》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身。陳獨秀(1879—1942),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

新文化運動的興起閱讀課本,完成表格(時間、標志、代表人物、口號、陣地)興起時間

標志

代表人物

口號

主要陣地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魯迅民主與科學《新青年》、北京大學葫(胡)蘆(魯)里(李)盛(陳)菜(蔡)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北京大學紅樓北京大學紅樓新文化運動四位元老,胡適、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探究一:《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陣地?1915上海請仔細觀察封面圖案,你能從中看出陳獨秀創辦此雜志的用意嗎?法國青年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陳獨秀希望中國青年能像卡內基一樣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一往無前的勇氣、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掌握自己命運的決心。

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的陣地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京大學不僅成為人才鼎盛、學術興旺的全國最高學府,也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油畫《北大鐘聲》北京大學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狂人日記》舊道德:指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其核心內容是三綱五常。歷代統治者以此來束縛人們的思想。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舊文化:魯迅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麗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譽”之間,它依然選擇了“名譽”,即永遠的有祥林名譽權的“不嫁二夫”的寡婦。然而她婆婆卻再也容不下這個克星,用極其野蠻的手段把她嫁給了何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被人認為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說她“不干不凈”。在年終人們祝福的歡樂氣氛中,祥林嫂懷著無限復雜矛盾的心情在凍餓中死去了……”、——魯迅《祝福》(節選)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祝福》中的祥林嫂你對新文化運動中猛烈抨擊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這件事怎么看?問題思考(1)袁世凱打著“尊孔復古”的旗號,利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傳統道德,維護獨裁專制統治。新文化運動猛烈抨擊中國傳統舊道德,有利于促進社會思想的解放。(2)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3)對待傳統儒家思想,我們應該保持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提倡民主與科學民主科學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賽先生)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陳獨秀《新青年》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胡適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陳獨秀舊觀念重形式難理解新思想重內容好理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新文學:新鮮、平易、通俗易懂

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把反封建的思想內容同白話文形式結合起來,成為新文學的典范。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

想一想:從表1到表2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前后青年人的思想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儒家傳統思想民主共和民主共和儒家傳統思想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918年,金陵女子大學的化學實驗室1918年,金陵女子大學的排球活動1919年的《大公報》報道:山西省成為全國離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內離婚案多達2127件。在一些小城鎮,離婚事件也屢見不鮮。浙江鎮海縣婦女都知道沒有愛情就離婚。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促進思想解放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有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除上課閱報之外,看書,看《新青年》;談話,談《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問題。我完全同意《新青年》的論點”。

----毛澤東

1919年12月4日日記云:“看《新青年》雜志。”1919年12月5日日記云:“上午,看《新青年》。往訪林士及執信。下午,看《新青年》。”1919年12月7日日記云:“看《新青年》,定課程表。”1919年12月10日日記云:“看(《新青年》)易卜生號。”1920年4月9日日記云:“在船中看《新青年》雜志。”1926年4月21日日記云:“上午看《新青年》雜志。”1926年4月22日日記云:“上午看《新青年》。”1926年5月5日日記云:“下午看《新青年》雜志。”-------蔣介石促進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促進民眾覺醒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動員

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他們對于現狀對于歷史,所謂壞的就是絕對的壞;所謂好的就是絕對的好。

----毛澤東“無論政治學術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國的法子,絕對是兩樣,斷不可調和遷就。”“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國情的話來搗亂。”

----陳獨秀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進中國的新文化。——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改造創新,與時俱進。課外拓展

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三個階段所學內容,梳理近代化探索的歷程。

地主階級

資產階級

洋務派

維新派器物(技術)

政治制度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思想文化革命派師夷長技以自強君主立憲民主共和民主科學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三個階段循序漸進不斷深化課外拓展新文化運動時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