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LY/T 2244.3-2014 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 第3部分:景觀保護》是針對自然保護區中景觀保護效果進行評價的技術文件。該標準詳細規定了景觀保護成效評估的目的、原則、內容、方法及程序,適用于我國各類自然保護區的景觀保護狀況評價工作。

在目的上,該標準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對自然保護區內的景觀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和保護,促進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它強調以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基礎,綜合考慮自然保護區內外因素的影響,實現對景觀資源的全面保護。

基本原則包括整體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和持續改進四個方面。其中,“整體性”指的是從宏觀角度出發,將自然保護區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對待;“科學性”要求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來進行評估;“可操作性”意味著所提出的方法和技術應具有實際應用價值;而“持續改進”則是指根據評估結果不斷調整和完善管理措施。

主要內容涵蓋了景觀結構完整性、景觀過程連續性以及景觀功能穩定性三個維度。具體來說,結構完整性關注的是不同類型生境之間的比例關系及其空間分布情況;過程連續性考察的是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等自然過程是否順暢無阻;功能穩定性則衡量了生態系統抵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及其恢復力。

評估方法主要包括現場調查、遙感監測、模型模擬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現場調查可以直接獲取第一手資料,為后續分析提供基礎數據支持;遙感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反映大范圍內的變化趨勢;而模型模擬則有助于深入理解復雜系統內部機制并預測未來發展態勢。

最后,在程序方面,該標準建議按照準備階段(確定目標、組建團隊)、實施階段(收集信息、開展研究)以及總結階段(撰寫報告、提出建議)這樣一個流程來進行。每個步驟都有其特定的任務和要求,確保整個評估過程有序高效地推進。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4-08-21 頒布
  • 2014-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LY/T 2244.3-2014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第3部分:景觀保護_第1頁
LY/T 2244.3-2014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第3部分:景觀保護_第2頁
LY/T 2244.3-2014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第3部分:景觀保護_第3頁
LY/T 2244.3-2014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第3部分:景觀保護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LY/T 2244.3-2014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第3部分:景觀保護-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502040

B65..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

LY/T22443—2014

.

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

第3部分景觀保護

:

Technicalguidelinesforassessingconservationefficiencyofnaturereserves—

Part3Landscaeconservation

:p

2014-08-21發布2014-12-01實施

國家林業局發布

LY/T22443—2014

.

目次

前言

…………………………Ⅲ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評估原則

4…………………1

景觀分類體系

5……………2

數據來源及處理

6…………………………5

評估指標及計算方法

7……………………6

評估結果及評估報告

8……………………10

附錄資料性附錄自然保護區景觀類型的釋義

A()……………………12

附錄規范性附錄匯總統計表

B()………………………17

附錄規范性附錄評估報告提綱

C()……………………22

參考文獻

……………………24

LY/T22443—2014

.

前言

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分為如下部分

LY/T2244《》4:

第部分野生植物保護

———1:;

第部分植被保護

———2:;

第部分景觀保護

———3:;

第部分野生動物保護

———4:。

本部分為的第部分

LY/T22443。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由北京林業大學提出

本部分由國家林業局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北京林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

:、、

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崔國發張建亮劉方正鄭姚閩張曉麗李忠郭紅燕

:、、、、、、。

本部分為首次發布

LY/T22443—2014

.

自然保護區保護成效評估技術導則

第3部分景觀保護

:

1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自然保護區景觀保護成效的評估原則景觀分類體系數據來源及處理評估指標及

、、,

計算方法評估結果以及評估報告格式

、。

本部分適用于自然生態系統類和野生生物類自然保護區景觀保護成效的評估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技術規程

GB/T20399—2006

自然保護區名詞術語

LY/T1685—2007

用于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的衛星影像處理與應用技術規程

LY/T1835—2009SPOT-5

森林資源調查衛星遙感影像圖制作技術規程

LY/T1954—2011

3術語和定義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LY/T1685—2007。

31

.

景觀landscape

一定區域內生態系統或土地利用類型及其組合包括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兩類

,。

32

.

保護性景觀protectedlandscape

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景觀類型包括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生境

,。

33

.

人工干擾性景觀anthropogenicint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