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JJF 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與《JJF 1001-1998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相比,在內容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調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術語的增刪與修改。新版標準中增加了部分新術語,如“測量儀器最大允許誤差”、“擴展不確定度”等,同時刪除了一些不再適用或已被替代的舊術語,以適應技術進步與國際接軌的需求。此外,對于一些原有術語的定義也進行了修訂,使之更加準確、清晰。
二、結構體系的變化。2011版對整體框架進行了優化重組,按照概念間邏輯關系重新編排了章節順序,并且細化了分類,使得整個文檔結構更為合理有序,便于使用者查閱理解。
三、語言表述的規范化。相較于1998年版本,《JJF 1001-2011》在文字表達上更加注重規范性和一致性,避免歧義產生,同時也增強了可讀性,有利于非專業背景人士也能較好地掌握相關內容。
四、國際化程度提高。此次修訂過程中參考了國際相關標準(如VIM:2008),引入了許多國際通用的概念與表述方式,促進了我國計量領域術語與國際接軌的步伐。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1-11-30 頒布
- 2012-03-01 實施





文檔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技術規范
JJF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GeneralTermsinMetrologyandTheirDefinitions
2011-11-30發布2012-03-01實施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JJF1001—2011
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
??????????????
?JJF1001—2011?
GeneralTermsinMetrolo??
?????????????
gy?
代?替JJF1001—1998?
??
andTheirDefinitions
歸口單位全國法制計量管理計量技術委員會
:
起草單位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計量司
:
本規范委托全國法制計量管理計量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JJF1001—2011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
:
葉德培
施昌彥
金華彰
戴潤生
宣湘
陳紅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計量司
()
參加起草人
:
韓建平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際合作司
()
羅新元中國計量協會
()
JJF1001—2011
目錄
引言………………………
(Ⅸ)
范圍……………………
1(1)
引用文件………………
2(1)
量和單位………………
3(1)
量……………………
3.1(1)
量制…………………
3.2(2)
國際量制……………
3.3(2)
基本量………………
3.4(2)
導出量………………
3.5(2)
量綱…………………
3.6(2)
量綱為一的量………………………
3.7(3)
測量單位
3.8
計量單位……………
(3)
測量單位符號
3.9
計量單位符號………………………
(4)
單位制……………
3.10(4)
一貫導出單位……………………
3.11(4)
一貫單位制………………………
3.12(4)
國際單位制………………
3.13(SI)(4)
法定計量單位……………………
3.14(5)
基本單位…………
3.15(5)
導出單位…………
3.16(6)
制外測量單位
3.17
制外計量單位……………………
(6)
倍數單位…………
3.18(6)
分數單位…………
3.19(7)
量值………………
3.20(7)
量的真值…………
3.21(7)
約定量值…………
3.22(8)
量的數值…………
3.23(8)
量方程……………
3.24(8)
單位方程…………
3.25(8)
單位間的換算因子………………
3.26(8)
數值方程…………
3.27(9)
序量………………
3.28(9)
Ⅰ
JJF1001—2011
量值標尺…………
3.29-(9)
序量值標尺………………………
3.30-(9)
約定參考標尺……………………
3.31(9)
標稱特性…………
3.32(10)
測量……………………
4(10)
測量…………………
4.1(10)
計量…………………
4.2(10)
計量學………………
4.3(10)
測量原理……………
4.4(10)
測量方法……………
4.5(10)
測量程序……………
4.6(10)
被測量………………
4.7(11)
影響量………………
4.8(11)
比對…………………
4.9(12)
校準………………
4.10(12)
校準圖……………
4.11(12)
校準曲線…………
4.12(12)
校準等級序列……………………
4.13(12)
計量溯源性………………………
4.14(12)
計量溯源鏈………………………
4.15(13)
向測量單位的計量溯源性………
4.16(13)
測量結果………………
5(13)
測量結果……………
5.1(13)
測得的量值…………
5.2(14)
測量誤差……………
5.3(14)
系統測量誤差………………………
5.4(14)
測量偏移……………
5.5(14)
隨機測量誤差………………………
5.6(14)
修正…………………
5.7(15)
測量準確度…………
5.8(15)
測量正確度…………
5.9(15)
測量精密度………………………
5.10(15)
期間測量精密度測量條件………
5.11(15)
期間測量精密度…………………
5.12(16)
測量重復性………………………
5.13(16)
重復性測量條件…………………
5.14(16)
復現性測量條件…………………
5.15(16)
測量復現性………………………
5.16(16)
Ⅱ
JJF1001—2011
實驗標準偏差……………………
5.17(16)
測量不確定度……………………
5.18(16)
標準不確定度……………………
5.19(17)
測量不確定度的類評定………
5.20A(17)
測量不確定度的類評定………
5.21B(17)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
5.22(17)
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5.23(17)
定義的不確定度…………………
5.24(18)
不確定度報告……………………
5.25(18)
目標不確定度……………………
5.26(18)
擴展不確定度……………………
5.27(18)
包含區間…………
5.28(18)
包含概率…………
5.29(18)
包含因子…………
5.30(18)
測量模型…………
5.31(18)
測量函數…………
5.32(19)
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
5.33(19)
測量模型中的輸出量……………
5.34(19)
測量結果的計量可比性…………
5.35(19)
測量結果的計量兼容性…………
5.36(19)
測量儀器………………
6(20)
測量儀器
6.1
計量器具……………
(20)
測量系統……………
6.2(20)
指示式測量儀器……………………
6.3(20)
顯示式測量儀器……………………
6.4(20)
實物量具……………
6.5(20)
測量設備……………
6.6(20)
測量傳感器…………
6.7(21)
敏感器………………
6.8(21)
檢測器………………
6.9(21)
測量鏈……………
6.10(21)
顯示器……………
6.11(21)
記錄器……………
6.12(21)
指示器……………
6.13(21)
測量儀器的標尺…………………
6.14(21)
標尺長度…………
6.15(21)
標尺分度…………
6.16(22)
Ⅲ
JJF1001—2011
標尺間距…………
6.17(22)
標尺間隔…………
6.18(22)
測量系統的調整…………………
6.19(22)
測量系統的零位調整……………
6.20(22)
測量儀器的特性………………………
7(22)
示值…………………
7.1(22)
空白示值……………
7.2(22)
示值區間……………
7.3(22)
標稱量值……………
7.4(23)
標稱示值區間………………………
7.5(23)
標稱示值區間的量程………………
7.6(23)
測量區間……………
7.7(23)
穩態工作條件………………………
7.8(23)
額定工作條件………………………
7.9(23)
極限工作條件……………………
7.10(23)
參考工作條件……………………
7.11(24)
測量系統的靈敏度………………
7.12(24)
測量系統的選擇性………………
7.13(24)
分辨力……………
7.14(24)
顯示裝置的分辨力………………
7.15(24)
鑒別閾……………
7.16(25)
死區………………
7.17(25)
檢出限……………
7.18(25)
測量儀器的穩定性………………
7.19(25)
儀器偏移…………
7.20(25)
儀器漂移…………
7.21(25)
影響量引起的變差………………
7.22(25)
階躍響應時間……………………
7.23(25)
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
7.24(25)
零的測量不確定度………………
7.25(26)
準確度等級………………………
7.26(26)
最大允許測量誤差………………
7.27(26)
基值測量誤差……………………
7.28(26)
零值誤差…………
7.29(26)
固有誤差…………
7.30(26)
引用誤差…………
7.31(26)
示值誤差…………
7.32(26)
測量標準………………
8(26)
Ⅳ
JJF1001—2011
測量標準……………
8.1(26)
國際測量標準………………………
8.2(27)
國家測量標準………………………
8.3(27)
原級測量標準………………………
8.4(27)
次級測量標準………………………
8.5(28)
參考測量標準………………………
8.6(28)
工作測量標準………………………
8.7(28)
搬運式測量標準……………………
8.8(28)
傳遞測量裝置………………………
8.9(28)
核查裝置…………
8.10(28)
本征測量標準……………………
8.11(28)
測量標準的保持…………………
8.12(29)
校準器……………
8.13(29)
參考物質
8.14
標準物質…………
(29)
有證標準物質……………………
8.15(29)
標準物質的互換性………………
8.16(30)
參考數據…………
8.17(30)
標準參考數據……………………
8.18(30)
參考量值…………
8.19(30)
法制計量和計量管理…………………
9(31)
法制計量……………
9.1(31)
計量法………………
9.2(31)
計量保證……………
9.3(31)
法制計量控制………………………
9.4(31)
法定計量機構………………………
9.5(31)
測量儀器的法制控制………………
9.6(31)
計量監督……………
9.7(31)
計量鑒定……………
9.8(31)
型式評價……………
9.9(31)
型式批準…………
9.10(31)
有限型式批準……………………
9.11(31)
批準型式符合性檢查……………
9.12(32)
型式批準的承認…………………
9.13(32)
型式批準的撤銷…………………
9.14(32)
測量儀器的合格評定……………
9.15(32)
預檢查……………
9.16(32)
測量儀器的檢定
9.17
計量器具的檢定…………………
(32)
Ⅴ
JJF1001—2011
抽樣檢定…………
9.18(32)
首次檢定…………
9.19(32)
后續檢定…………
9.20(32)
強制周期檢定……………………
9.21(33)
自愿檢定…………
9.22(33)
仲裁檢定…………
9.23(33)
測量儀器的禁用…………………
9.24(33)
檢定的承認………………………
9.25(33)
測量儀器的監督檢查……………
9.26(33)
加標記………………………
9.27[](33)
檢定標記…………
9.28(33)
檢定標記的清除…………………
9.29(33)
型式批準證書……………………
9.30(33)
檢定證書…………
9.31(33)
計量鑒定證書……………………
9.32(33)
不合格通知書……………………
9.33(33)
禁用標記…………
9.34(33)
封印標記…………
9.35(33)
型式批準標記……………………
9.36(34)
法定受控的測量儀器……………
9.37(34)
可接受檢定的測量儀器…………
9.38(34)
獲準型式…………
9.39(34)
獲準型式的樣本…………………
9.40(34)
型式評價報告……………………
9.41(34)
預包裝商品………………………
9.42(34)
定量包裝商品……………………
9.4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信息安全測評 合同范本
- 小型店鋪股份合同范本
- 產品贊助協議合同范本
- 鋼板購銷合同范本
- 印刷服務安全合同范例
- 北海購房合同范例
- 包裝修轉讓合同范例
- 受托支付采購合同范例
- 臨時設施合同范例
- 勞動法居間合同范例
- 輪船行業安全生產獎勵舉報制度
- JJF(京) 134-2024 便攜式傅里葉變換紅外氣體分析儀校準規范
-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5單元第1課時 認識人民幣(1)》教學課件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1-4)單元全套練習題4套(含解析)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我們的公共生活》單元作業設計
- 批評與自我批評表
- 醫院培訓課件:《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正式版)
- DZ∕T 0017-2023 工程地質鉆探規程(正式版)
- 鐵工電〔2023〕54號國鐵集團關于印發《普速鐵路工務安全規則》的通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