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考點23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a)(復習課件)_第1頁
z考點23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a)(復習課件)_第2頁
z考點23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a)(復習課件)_第3頁
z考點23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a)(復習課件)_第4頁
z考點23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a)(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鴉片戰爭前歐美和中國的比較:中國歐美政治經濟外交思想文化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科學技術落后相繼進行工業革命,經濟、科技發展迅速。專制皇權達到了頂峰、政府腐敗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盲目自大,閉關鎖國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文化專制,思想封閉,科技落后經過文藝復興運動、啟蒙運動,人們的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與科學

清朝政府面對世界格局的劇變以及外國列強的侵略,采取的對策及后果:(1)對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2)后果:

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使中國遠離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導致近代中國的落后挨打,陷入喪權辱國的苦難深淵。落后就要挨打考點23: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a)社會八下P88—97

名稱

時間發動國及目的

結果

影響

資本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1840年~1842年清朝戰敗,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94年~1895年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隨后幾年,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00年~1901年清朝戰敗,簽訂《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屈辱史】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天津條約》火燒圓明園,《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化程度加深了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日本為了侵略掠奪中國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法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利益鴉片戰爭1.英國發動戰爭的原因:A.根本原因:

英國完成工業革命以后,經濟迅速發展,為了打開中國市場,獲取高額利潤。B.直接原因(導火線、借口):虎門銷煙。虎門銷煙背景①曾創造出“康乾盛世”的清朝,到19世紀上半期已經危機重重。政腐敗不堪,經濟發展緩慢,軍備嚴重廢弛。②此時的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處心積慮地要打開中國這個市場。③在當時的中英貿易中,英國長期處于入超地位。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商人開始向中國大量走私鴉片。鴉片危害吸食鴉片不僅嚴重損害了中國人的身心健康,還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經過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去廣東查禁鴉片。1939年6月,林則徐在廣東虎門主持銷毀外商運到中國的二百多斤鴉片。影響沉重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嚴。A.1840年6月,英軍封鎖珠江口,戰爭正式爆發。B.當英軍進攻虎門時,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兵英勇抵抗,最后戰死在炮臺上。C.英軍按計劃沿海北犯,攻陷浙江定海,直抵天津白河口,威脅北京。道光皇帝派大臣與英軍談判,并將林則徐等革職查辦。D.18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清政府感到有失尊嚴,又同英國作戰。戰斗一年多,清軍節節失利。2.時間:1840~1842年。3.侵略國:英國。4.經過:1842年8月,英軍艦船闖入南京長江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至此,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南京條約》是近代史第一個不平等條約)5.結果:項目《南京條約》內容危害割地把香港島割讓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賠款賠款2100萬元。加重了人民的負擔。開放通商口岸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海關主權受到損害,為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提供了有利條件。協定關稅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稅率必須和英國協商等。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為列強打開中國市場,進行經濟侵略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6.影響:【重要提醒】1.體現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意圖的條約內容是: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稅率必須和英國協商。2.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3.廈門:既是近代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開放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之一。第二次鴉片戰爭1.原因: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2.時間:1856~1860年。3.侵略國:英國、法國。4.經過:A.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戰爭是鴉片戰爭的延續,故稱“第二次鴉片戰爭”。B.1858年5月,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C.《天津條約》簽訂后,英、法兩國借口來中國換約受到阻礙,于1860年再次出兵,接連攻陷天津、北京。咸豐帝逃亡承德避暑山莊,留下恭親王奕與英、法議和。D.1860年,英法聯軍野蠻洗劫了北京城,縱火燒毀了有“萬園之園”之稱的皇家園林——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兩國迫使清政府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戰爭結束。項目《天津條約》內容《北京條約》內容割地/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屬于香港地區)開放通商口岸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為通商口岸。增開天津為商埠。賠款英、法兩國得到巨額賠款。增加大量賠款。其他外國公使可進駐北京;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通航。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5.結果:

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俄國趁火打劫,從1858年開始,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先后割占了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成為這場戰爭最大的贏家。6.影響:

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提醒】甲午中日戰爭1.背景:

日本明治維新后強大起來,開始圖謀侵略中國,并選擇朝鮮作為跳板。日本利用朝鮮爆發起義之機,先是引誘清軍入朝,繼而以反對清軍入朝為借口,派遣大批日軍入朝挑起戰端,中日戰爭正式爆發。2.時間:1894~1895年。(因1894年為農歷甲午年,故稱這場戰爭為甲午戰爭)3.侵略國:日本。4.經過:A.黃海海戰: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中國北洋艦隊在黃海上激戰,重創日軍。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壯烈犧牲。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遭受損失,但主力尚存。李鴻章命令艦隊躲進威海衛軍港,將制海權拱手讓敵。B.旅順大屠殺:戰火很快燒到中國境內,日軍接連占領大連、旅順等,地。在旅順,日軍對當地居民實行大屠殺,死難者有18000余人。C.威海衛戰役:1895年初,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求和。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馬關談判,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項目《馬關條約》內容危害割地把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賠款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等。加重了人民負擔。開放通商口岸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侵略勢力深入內地,進一步便利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設廠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經濟侵略方式從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阻礙了民族工業的發展。5.結果:A.《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B.甲午戰爭的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從此,中國被視為可以任人宰割的獵物。隨后幾年中,列強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等方式,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C.列強紛紛在中國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見《時局圖》)。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6.影響: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從此,美國在中國的侵略勢力日益擴大。1.時間:19世紀末。2.方式:A.強租土地,劃分勢力范圍:B.美國“門戶開放”政策:國別“勢力范圍”割占或租借地德山東強租膠州灣俄長城以北和新疆強租旅順、大連法廣東、廣西和云南強租廣州灣英長江流域強租“新界”、威海衛日福建割占臺灣和澎湖列島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背景:

列強劃分勢力范圍后,外國傳教士在各地胡作非為,引起人民大眾的激烈反抗。19世紀末,爆發了義和團運動。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列強對此極為不安,決定聯合鎮壓。2.時間:1900~1901年。3.侵略國: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C.八國聯軍不斷增兵,攻占了天津、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和親信大臣,倉皇逃亡西安。4.經過:A.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攻,但沿路遭到義和團頑強阻擊,被迫退回。(聯軍統帥:德國人瓦德西)B.清政府對各國宣戰,試圖利用義和團對付列強,同時達到削弱義和團的目的。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等國簽訂《辛丑條約》。5.結果:《辛丑條約》內容危害賠償白銀4.5億兩。賠款最多的條約,加重了人民負擔。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1901年之后的很長時間內,中國人是不可能居住在東交民巷的。拆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個炮臺。嚴重損害了國家主權。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允許外國軍隊駐守。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最能體現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A.《辛丑條約》是列強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B.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侵華戰爭比較戰爭名稱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起訖時間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侵略者英軍英法聯軍日軍八國聯軍戰爭起因直接原因(借口)虎門銷煙“修約”遭拒朝鮮爆發起義鎮壓義和團運動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圖謀侵略中國進一步侵略瓜分中國中國人民的抗爭關天培血染虎門炮臺鄧世昌率致遠艦殺敵;徐驤率臺灣義軍抗日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拓展提升戰爭名稱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的條約名稱《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突出特點①第一個不平等條約;②割占香港島;③五口通商(包括寧波)①割占九龍司一區;②增開口岸(11個)①割占臺灣(包括釣魚島);②開設工廠;③開四口岸(包括杭州)①賠款最多;②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③外國列強駐軍影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大大加重了中國的民族災難,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閉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四次侵華戰爭的共同點:發動目的:都是為掠奪中國而發起。失敗原因:都是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國力的貧弱。列強軍事上占有優勢,沒有科學的革命理論指導等。結果方面:都是中國戰敗,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影響方面:都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共同啟示:1843年,英國殖民者在香港島堂而皇之的建立起港英政府,開始了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其所依據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A《南京條約》的條款中最能體現出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的是()A、割香港島給英國B、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

通商口岸C、賠款2100萬元D、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B清末著名詩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難譴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詩中“往事”是指什么戰爭的失敗。()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C《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的內容相比,最大的不同點是()A、割地的面積大B、開放的通商口岸位置不同C、賠款數額大大增加D、列強取得在中國投放資本的特權D列強入侵,國人慨嘆“天涯何處是神州”,這句話最有可能描述的時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