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專項練2田園風情多維視角的古代經濟模式主題專項練第2袤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2017云南昆明三模,25)中國古代”廣種未必多收”已為人熟誦;農諺云"鋤頭底下三分澤";賈思勰曾告誡:"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材料意在強調中國古代農業()A.生產技術的成熟B.糧食產量的穩定C.精耕細作的重要性D.生產效率的低下朝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農業。根據"中國古代’廣種未必多收’已為人熟誦“,可知生產技術無法保障農業生產,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廣種未必多收",可知糧食產量不穩定,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不可多惡",可知應使有限的農業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不應該粗放發展,故C項正確;根據材料”凡人家營田,須量己力,寧可少好",可知其目的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故D項錯誤。2.(2017河南天一大聯考,2)宋代詩人葉茵在《田父吟》中寫道:"桃花深映水邊莊,夫婦相攜笑語香。耕褥有糧蠶有種,丁男用水婦要桑。”此詩反映了()A.小農經濟的自給性B.田園生活的艱難性C.農業生產的富足性D.男耕女織的分工性觀點:西漢中期,中國開始進入鐵器時代。論證;春秋戰國時期,《左傳》中記載的晉國鑄鐵鼎、河南三門峽虢季墓中最早的人工冶煉的鐵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國開始使用鐵器以及冶鐵術的發明年代。秦代鐵兵器在泰軍兵器中所占比例小,漢初山東臨淄齊王劉襄墓中的鐵兵器占墓葬總兵器比例不足10%,西漢中期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中鐵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過了青銅兵器。西漢趙過推廣耦犁,后來使用犁壁,西漢的高爐煉鋼和炒鋼技術,表明西漢中期我國鐵器使用范圍和冶鐵技術有了顯著進步。總結:鐵器始用年代、冶鐵術的發明年代和進入鐵器時代的年代,這三者是有區別的。西漢中期,我國鐵農具、鐵兵器日益增多,冶鐵技術也明顯進步,開始進入鐵器時代。鬲D畫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農業。材料描述了勞動中男女分工的情況,沒有說明農業產品的分配,故A項錯誤,D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田園生活的艱辛,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說明產品的富足性,故C項錯誤。3.(2017山東濟南二模,25)下表主要總結了中國古代農民稱謂變化的情況,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經營制度的變化朝代夏商周秦漢魏晉宋元稱謂臣、人、眾、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莊客、農戶B.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的形成C.歷代賦役制度的改革D.農民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畫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從夏商周到宋元農民稱謂的變化體現了中國古代土地制度從井田制(土地國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變化故A項正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形成并未體現夏商西周、宋元時期農民稱謂的變化,故B項錯誤;賦役制度指的是賦稅和徭役的征派,與題意無關,故C項錯誤;農民的稱謂的變化體現了農民人身依附關系的發展變化,并未體現農民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故D項錯誤。4.(2017山東臨沂三模,24)《國語?齊語》載:"工之子叵為工。"《荀子儒效》載:“工匠之子,莫不繼事。"《唐六典》載:“工商皆為家傳其業以求利。”上述記載()A.表明手工業的發展為官府壟斷B.闡釋了手工業技術的傳承特點C.說明手工商業在家族之間傳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業居從屬地位碣B函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手工業的發展。題干中的三段史料都反映了手工業技術傳于子的特點,反映了手工業技術的傳承特點,故選B項。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5.漢文帝時,晁錯提出務農貴粟政策,百姓繳粟600石者,就可封爵。但普通五口之農家,所耕之地不過百畝,全年所收不過100石,根本無600石余糧來換爵,反為富商大賈所乘。這表明在當時()A.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賈所壟斷B.重農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C.農民貧困導致政府遏制商人D.納粟拜爵為選官主要途徑碣B邈本題考查重農抑商政策。材料中"普通五口之農家……根本無600石余糧來換爵反為富商大賈所乘"說明了重農政策使百姓受益有限,故B項正確;富商大賈可以通過繳粟600石來換爵但并不能說明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賈所壟斷,故A項錯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故排除;題目提供的材料,只能反映出納粟拜爵是西漢選官的途徑,但不能說明是主要途徑,故D項錯誤。6.(2017湖南懷化四模,27)明代后期在景德鎮的部分民窯中出現了"工興則挾傭以爭,工畢則鳥獸散"的現象,這說明當時的私營手工業()A.不存在人身依附關系B.生產規模不斷地擴大C.孕育著雇傭勞動關系D.處于工場手工業階段畫j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工興則挾傭以爭,工畢則鳥獸散"反映了民畬的工人對工場主的人身依附,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生產規模的問題,故B項錯誤;"工興則挾傭以爭,工畢則鳥獸散"體現了工人與工場主之間的雇傭關系,故C項正確;工場手工業是以手工技術和雇傭工人的分工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大生產,它是手工業生產向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過渡的準備階段,這與題干不符,故D項錯誤。7.(2017湖南常德二模,27)武則天時,官員張衡在市場購買食品受到御史的彈劾。唐德宗時,宰相劉宴入朝時在路旁購買胡餅吃,群僚對此毫不奇怪。這反映出唐朝()A.重農抑商政策名存實亡B.城市人價值觀念的變化C.前后期吏治有天壤之別D.社會開放程度越來越高鬲B函]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唐朝時依然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故A項錯誤;材料中張衡與劉宴均購買食物,但前者遭彈劾,后者群僚則不覺為怪,這說明隨著商品經濟發展,城市人已接受市場購買食物的生活方式,故B項正確;材料與吏治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不足以反映社會開放程度,故D項錯誤。.(2017全國口卷高考模擬三,24)下圖是南宋畫家李嵩所作《貨郎圖》,聯系相關史實,這反映了()A.長期邊亂對民生的破壞B.文人畫的“以形寫神"C該時期"市""坊"分離D.風俗畫對經濟生活的再現鬲D函]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材料沒有說明其對邊境的描述,無法體現長期邊亂破壞了民生,故A項錯誤;《貨郎圖》并非文人畫,故B項錯誤;《貨郎圖》沒有反映"市""坊"分離的信息,故C項錯誤;以社會生活風俗為題材的人物畫屬于風俗畫,它能反映人們的生活狀態,故D項正確。.(2017河南天一大聯考,6)明人汪價在《斜紋布賦》中說:"嘉邑(嘉定而縷彳亍于京省","漿紗行于本境,刷線達于京師"。此記載可說明當時()A.江南出現紡織分工B.跨區域貿易發達C.南北經濟走向互補D.嘉邑已成為棉紡織業中心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商業的發展。材料沒有描述江南紡織工業發展的情況,也沒有談到其分工情況,故A項錯誤;"嘉邑(嘉定)布縷,行于京省""漿紗行于本境,刷線達于京師"反映出跨區域貿易發達,故B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南方的紡織品賣于京師的信息,沒有北方與南方互補的內容,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無法判斷嘉邑已成為棉紡織業中心,故D項錯誤。10.(2017全國II卷高考模擬二,25)閱讀下表,據此說法正確的是()中原西北東北江南嶺南戰國11729———西漢238541347—東漢467951413829——戰國至東漢鐵犁鋅文物分布情況表A.漢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B.漢代的鐵犁技術已經普及全國C.南方農業發展水平超過了北方D.長途販運促進了農業技術傳播|S]a函]本題主要考查古代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根據材料中從戰國到東漢時期,江南和嶺南地區發現的鐵犁鋅增多,可知漢代南方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故A項正確;B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我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時,漢代南方農業發展不及北方,故C項錯誤;材料中未體現長途販運對農業技術推廣的作用,故D項錯誤。.漢武帝時期,政府打擊私商,培養官商;王安石通過官營商業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對私人商業很少壓制,并且商業稅成為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反映出()A.統治者認識到商業的重要價值B."重農抑商"政策并沒有有效落實C.官營商業成為商業發展的主流D.商業的繁榮主要由統治者推動SS]a函本題考杳古代統治者對商業態度的變化。材料中統治者從最初的只重視官商到后來的很少壓制私商,以及商業稅在政府財政收入中占據的重要地位,都表明統治者認識到了商業的重要價值,故A項正確。我國古代長期實行"重農抑商”政策,B項錯誤。春秋戰國時期私商就逐漸取代官商成為商人的主體工項錯誤。古代商業的繁榮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D項錯誤。.宋朝明確規定,地主打死佃客減罪一等,發配鄰州。而在《明律》中規定:"富豪之家役使佃客抬轎者",不僅要"杖六十",還要"各計一日追給工錢六十文”。這一變化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明代法律的內容更加細密嚴苛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C.佃農對地主人身依附關系減弱D.社會矛盾日趨緩和SSjc薪本題考查租佃關系。材料反映了宋朝時地主打死佃客,受到的懲罰是“減罪一等,發配鄰州",而到了明代"役使佃客抬轎者"就要受到"杖六十"和"各計一日追給工錢六十文"的懲罰,由此可見佃農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故C項正確;A項不是材料所要表達的主旨故排除;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標志是雇傭關系的出現,故B項錯誤;D項與材料無關,故排除。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5分共40分)13.(2017河南信陽調研,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農耕圖材料二在我國古代,不僅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重農思想,而且在農業生產方面設立了專門的官職,推廣普及先進的農業耕作技術,其中也包括農業生產工具。漢代專門設立主管農業生產的官職一"搜粟都尉";趙過組織大批的能工巧匠對農具創制、研發、改進和推廣,使犁耕技術得到了廣泛普及與應用,大力推行牛耕技術;唐代創制了曲轅犁等,這些不僅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對犁耕技術的發展與普及,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摘編自胡澤學《試論中國犁耕技術進步的推動力》(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發展變化,并說明其意義。(15分)(2)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發展的原因。(10分)參考答案:|(1)變化:由二牛到一牛;由直犁到曲轅犁;耕犁向操作輕便發展。意義:有利于小農分散生產;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2)原因:精耕細作農業生產的需要;政府重農政策的推動;手工業生產技術進步的促進;小農分散性生產的需要。14.(2017湖北武漢模擬,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原地區最早的人工冶煉的鐵制武器出現于1990—1991年發掘的河南三門峽虢季墓,斷代為西周末至春秋初。中國最早的關于使用鐵制工具的文字記載,是《左傳》中的晉國鑄鐵鼎。我國一些學者甚至歷史書籍就曾據此認為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已經進入了鐵器時代。2003年出版的《中國軍事工不殿術史》對整個秦代鐵兵器做了統計,結果如下表:陜西臨潼下劉村秦始皇陵西刑徒墓秦始皇陵園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江西遂川鐵戟2件鐵僉1把鐵匕首1件鐵矛1件、鐵鑲1件、鐵鋌銅鐮2件鐵鋌銅鍍80件在漢墓發掘中,山東臨淄齊王劉襄墓鐵兵器141件,但青銅器高達6751件,其中兵器1904件。一直要等到西漢中期的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中,鐵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過了青銅兵器。根據材料和中國古代史的相關知識,圍繞"中國鐵器時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溪職業技術學院《地理課程與教學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隸書楷書(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財經大學《語文教學能力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傳統體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紡織大學《法醫學基礎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醫科大學《西方經典名著賞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空調安裝勞務合同年
- 培訓班老師勞動合同
- 商場門面房租賃合同
- 承包坑塘合同協議書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PPT(第一部分-未完待續)
- 違章教育習慣性違章培訓課件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全冊教學課件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全套課件
- 中班《春天的電話》-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環境水力學》單元自測參考答案
- 提升應急管理能力課件
- 高一化學必修一測試試卷
- 生命體征測量考核評分標準
- 植物生理學:008 04 第二節 赤霉素類課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