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標準文案軟件平臺化研發的策略概述軟件是公司創新產品之源,基于平臺化架構研發的軟件可以顯著提升產品的可靠性,縮短新產品的研發時間。所謂“平臺”是指實現信息處理功能的計算環境,是一套基礎設施,用來支撐公司產品各種測量與分析及管理應用,并為這些應用提供一個標準的運行環境。軟件平臺可以裁減和組合,并通過標準化應用編程接口( API)為各種不同應用提供服務。平臺一般具有以下特性:開放性:“平臺”的實現應嚴格遵循統一的標準、規范和信息格式,通過最大限度的軟件重用和數據共享,提供標準的服務和統一的編程接口,以實現各系統(各部分)之間的互操作,實現軟件和用戶在不同檔次的軟硬件環境之間的移植。注:“平臺”一般由高級技術人員研制;而用戶一般為工程實施人員。可移植能力:“平臺”的構成應能使軟件和用戶,方便地從一個硬件或軟件環境轉向另一個硬件或軟件環境中使用。安全保密能力:“平臺”應根據共性的安全需求,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確定“平臺”的安全框架,實現基本的安全機制和基本的安全服務,建立公共的安全基礎設施,使得基于“平臺”的產品能按各自的安全需求,實現相應的安全功能,保障安全可信。系統管理能力:“平臺”應有能力管理平臺操作、資源和用戶,實現系統配置、故障和性能管理。互操作能力:“平臺”的構成應能使兩個或多個系統(部分)之間有效地互相提供服務、交換和使用數據。可伸縮能力:為適應不同規模和不同處理負荷的需要,“平臺”應具有適應工作負荷變化的靈活配置能力,使應用軟件對系統規模的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分布處理能力:“平臺”應提供遠端過程計算和分布式對象處理的能力,使各業務、操作以及信息傳送能夠在指定的多個物理或邏輯分散的平臺上實現。網絡化的處理能力:“平臺”應通過一組標準的通信接口,實現信息處理和細心你傳送一體化,使網絡中合理部署硬件,都有能力實現所要求的處理和操作。平臺的技術參考模型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應用軟件系統網絡信息人機交互服務服務服務服務應用編程接口(API)應用支撐軟件應用編程接口API)系統網絡信息人機交互服務服務服務服務應用編程接口API)分布系式計統算安管應用平臺服全理中務軟用數數服服件戶據據圖通文務務工接管交形信化服程口理換服服服服服服務務務務務務務操作系統服務網絡人機信息交互服務服務服務外部環境接口(EEI)通信信息交換用戶圖1平臺的技術參考模型圖2.1應用支撐軟件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平臺”所屬各應用支撐軟件,一般是外購進入,它們除遵循相應的標準外,還提供有對外接口規范。2.2應用平臺 軟件工程服務應提供從應用軟件的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到維護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的支持環境和計算機輔助軟件工具,以及程序設計語言服務等。 支持環境 程序設計語言 用戶接口服務用戶接口服務通過人機交互服務 API提供外觀表示和運作方式的支持; 通過人機交互服務外部環境接口向用戶提供人機交互支持。 數據管理服務對多個應用共享的數據進行獨立管理的能力。 數據交換服務為各種應用之間和應用與外部環境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包括數據的描述、存儲、訪問和傳送等)提供服務,通過定義數據格式以支持互操作。包括文檔、圖形、地理 /空間、圖像、視頻、音頻、大氣 /海洋等數據交換服務。 圖形服務圖形服務應支持圖形的產生和處理,包括二、三維圖形對象的定義、顯示、輸入、輸出、存儲等,使圖形處理獨立于圖形顯示、硬拷貝和輸入設備。 通信服務(1)應能屏蔽異種通信的差異、向應用提供可靠、安全、實時的端到端 點對點的信息傳輸;機外設備間應采用以TCP/IP為主、TCP/IP和OSI協議集相結合的網絡體系結構,機內單元之間采用串口直連;能實現實時傳輸服務軟件和網絡安全服務的功能,并向上提供統一的編程接口。 操作系統服務操作系統是操作和管理應用平臺的核心服務, 它提供應用軟件和應用平臺之間的接口,支持應用軟件的操作。操作系統服務包括核心操作、外殼和實用程序。 中文化服務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應在系統中提供一組服務和接口,支持基本漢字處理、中文風格人機界面等。 安全服務平臺必須為特定的信息系統提供公共的安全基礎設施, 為各種不同的應用提供統一的安全應用編程接口,使特定系統可以根據該系統安全需求選擇所需強度的安全機制和所需的安全服務。安全服務應用提供以下功能:操作系統的安全服務應在C2級或C2級以上的基礎上提供信息安全標記、用戶安全標記和鑒別、強制訪問控制等安全功能;網絡安全服務應提供鑒別服務(包括數據源和身份鑒別)、訪問控制服務、數據機密性服務、數據完整性服務、抗抵賴服務(包括源發方抵賴和目的方抵賴)和可用性等六類基本安全服務。數據庫安全服務應提供在商用數據庫系統基礎上的庫內加密及庫外加密功能,對國產化數據庫系統應提供多級訪問控制功能。安全管理應提供包括安全事件審計跟蹤工具和安全評測工具再內的各種實用程序。其中,安全事件審計跟蹤工具一般包括異常安全事件的監測、記錄、報警和觸發相關安全處理程序以及安全記錄分析工具等。安全服務可通過多種安全機制來實現,比如,加密機制、數字簽名機制、訪問控制機制、數據完整性機制、鑒別交換機制、信息量填充機制、路由控制和公證機制等,這些機制可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 系統管理服務包括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記帳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分布式計算服務支持分布異構環境下應用的協同工作,實現資源透明。2.3應用編程接口(API)應用編程接口是“平臺”上的特定應用與“平臺”服務軟件之間、 “平臺”內各層服務軟件之間以及同層內不同服務軟件之間的接口。采用標準化的、統一發布的公共API,對應用的可移植性、人機界面的一致性以及系統的互操作性提供有力的保證。這些公共API應用包括在“平臺”的程序員手冊、編程參考手冊或相應文檔中。2.4外部環境接口(EEI)外部環境應包括與應用平臺交換信息的三類外部實體,即:用戶(人) 、信息交換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實體(例如可移動盤等)及通信實體(例如電話線、網線、交換設備等) 。主要有以下三類接口,這些應包含在“平臺”的程序員手冊、編程參考手冊或相應文檔中。人/機交互服務:定義了人與應用平臺之間的物理交互接口。比如:顯示器、鍵盤、鼠標、音頻設備等。信息服務:它定義了應用平臺與外部駐留存儲服務之間的接口。它規定了標準格式和語法將保證數據可移植性和應用互操作性。通信服務:它為應用軟件及應用應用支撐軟件與外部實體之間的交互服務提供接口。必須將協議的狀態、格式和語法標準化。產品的組成原理3.1硬件的接口公司產品硬件的接口主要有以下五類,具體見下圖 2所示。人機交互接口:應提供鍵盤、鼠標與顯示器等人機交互接口,鍵盤與鼠標接口一般為PS2或USB接口,顯示器接口一般為VGA或DVI接口。設備控制接口:應提供主控電腦與儀器設備控制器之間的通信接口,主要包括PCI、cPCI、LAN與USB等接口。程控總線接口:提供主控電腦或儀器設備控制器與儀器設備之間的通信接口,一般包括LAN、USB、GPIB、IEEE1394、PXI、VXI/MXI、LXI與RS-232等接口。開關部件接口:作為儀器設備與通用測試接口中的接收器之間的接口,一般應符合GJB5936-2007第5章的要求。接收器夾具接口:作為通用測試接口中的接收器與測試接口適配器中的夾具之間的接口,一般應符合IEEE1505的規定。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人機交互接口主控電腦設備控制接口測試控制器程控總線接口開關部件開關部件開關部件儀器設備開關部件接口接收器夾具接口通用測試接口測試接口適配器圖2產品的硬件接口示意圖3.2軟件的組成軟件組成見下圖3。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應用開發環境 辦公處理軟件 數據庫系統? 測試診斷支持軟件 瀏覽器軟件測試資源管理 信息綜合處理 測試任務執行測試程序維護 測試管理平臺軟件 測試系統校準操作系統圖3軟件的組成示意圖軟件的功能結構模型見下圖 4。用戶接口層用戶接口測試管理核心層測試管理平臺軟件外圍服務層測試程序測試程序測試程序維護服務診斷推理服務測試程序信息管理服務其他功能服務測試程序測試驅動層測試驅動程序儀器設備層輸入/輸出控制VXI設備 PXI設備 GPIB設備 LAN設備 USB設備 串口設備 其他設備圖4軟件的功能結構模型圖用戶接口層:該層作為人機界面應完成與用戶間的交互,應至少提供對話框、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快捷鍵、菜單與命令按紐等人機交互方式。測試管理核心層:該層應提供軟件的核心構件,維護與管理核心構件之間的通信中樞,將底層的功能服務進行無縫融合并根據上層需求展現給用戶接口。外圍服務層:該層主要完成具體應用的功能服務,包括測量控制、診斷推理、維護與信息管理等,這些功能服務應該是動態的、可擴充的,做到應用與具體硬件無關。測試驅動層:該層作為測試程序與儀器設備、開關部件與被測件等相關資源進行特性的紐帶,測試驅動程序應實現同功能儀器設備間的互換。(5)儀器設備層:該層應直接面向各類測試資源、儀器設備層的輸入 /輸出控制一般應基于VISA函數庫,做到儀器驅動器與程控總線無關。3.3軟件的接口軟件的接口示意見下圖 5所示,一般有以下接口:軟件架構接口:該接口應為二次軟件開發者提供通用方法,可約束影響自動測試軟件操作的系統需求、軟件協議和交互規則,并能提高軟件的可移植性。軟件人機接口:該接口應遵循友好、一致的原則,一般應在人機交互界面的顏色、文字、控件、快捷鍵、菜單與幫助方面保持協調一致。應用開發環境接口:視自動測試系統需求規定測試程序的開發與調試接口,所選用的應用開發環境必須得到所選用軟件架構的支持。測試程序文檔接口:測試程序文檔接口應有助于用戶來理解測試程序的設計原理與測試操作過程。診斷服務接口:應用于提供診斷推理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運行時間服務接口:運行時間服務接口應規定測試程序執行期間調用測試程序的方法。資源管理接口:提供測試程序與儀器設備資源分開的基本方法,應便于開發虛擬儀器,提高測試程序的可移植性。儀器設備類接口:服務于測試過程或運行時服務與儀器驅動器之間,應有助于提高測試程序的可移植性。開關部件類接口:服務于測試過程或運行時服務與儀器驅動器之間,應有助于提高測試程序的可移植性。接口適配器類接口:服務于測試過程或運行時服務與儀器驅動器之間,應有助于提高測試程序的可移植性。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儀器驅動類接口:一般應符合VISA規范。儀器通信管理器接口:多媒體格式接口:視功能需求用于規定與多媒體編輯工具和用戶之間傳遞的超聯結文本、音頻、視頻和三維物體模型信息的格式。第三方軟件接口:一般以文件形式與其他軟件進行數據通信。用戶接口軟件架構 多媒體格式接口 接口軟件人機接口診斷服務測試管理平臺軟件第三方軟件接口接口運行時間測試程序應用開發環境接口服務接口文檔接口診斷應用應用其他應用應用測試推理應用測試測試開發開發開發支持服務開發程序程序環境環境環境軟件環境文檔資源管理器資源管理接口儀器設備類開關部件類接口適配器類接口接口接口儀器設備驅動器儀器驅動類接口儀器通信管理器通信管理器接口VXI設備 PXI設備 GPIB設備 LAN設備 USB設備 串口設備 其他設備圖5軟件的接口示意圖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3.4信息交換 內部各功能構件之間的信息交換內容一般包括:儀器描述信息、測試適配信息、被測件描述信息、測試配置信息、測試描述信息、測試結果信息與診斷信息。一般應通過測試管理平臺軟件提供的框架機制來進行交換,一般應以可擴展標記語言(XML)文檔的形式存儲;內部不適合使用多種數據庫來存儲交換信息,應通過開放式數據庫連接ODBC進行數據庫訪問,系統軟件應使用結構化查詢語句SQL對數據庫進行查詢、定義、操縱與控制。 系統之間的信息交換內容一般包括被測件描述信息、測試配置信息、測試描述信息、測試結果信息與診斷信息。信息交換處理應基于自動測試標注語言(ATML)格式,應符合IEEE1671的規定。 系統與外部環境間的信息交換內容一般包括被測件描述信息、測試配置信息、測試結果信息與診斷信息。信息交換處理應符合IEEE1671的規定。軟件平臺化研制的注意事項在軟件平臺化研制過程中,除了要注意建立合理的框架結構,還要注意:將不可變(或不易變的)功能模塊做好封裝,按照標準的接口,以此作為搭建平臺的基礎。將可變的,做好功能分解,一般使用封裝的功能模塊進行組合實現;將易變的,做好前臺表現與后臺處理之間的剝離,將后臺處理進行封裝。一要注意產品基線(即版本)控制。也就是要對當前成熟的予以固化,任何改變都要經過批準,嚴禁私自改變。具體控制點:設計與測試文檔要嚴格控制。對運行依賴的硬環境(CPU、主板、內存、外設等)的廠家、型號等予以固化;對運行依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南京理工大學《居住區規劃及住宅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的暖通工程管理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廠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考核試卷
- 玻璃熔化過程中的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硅冶煉廠的生產成本控制考核試卷
- 監理工程師合同條款解釋與應用能力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船舶拆解與回收考核試卷
- 棉花加工設備的自動化改造案例考核試卷
- 期貨市場業務外包管理與合作考核試卷
- 玉米加工過程中的能源回收與利用考核試卷
- DB44-T 2198-2019城鄉社區協商工作規范-(高清現行)
- 血液科疾病診療規范診療指南診療常規2022版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生率
- 幼兒園《開關門要小心》
- 《運營管理》第2版題庫與參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動配料系統畢業設計論文
- 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表范本
- 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個有關問題
- 四川省中學生學籍卡片
- 夕陽簫鼓-鋼琴譜(共11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