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學報KEXUEBAO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導讀欄一、金字塔四、尋找諾亞方舟
三、杜林尸布與耶穌血型本期目錄二、獅身人面像圖片欣賞獅身人面像中國獅身人面像出土獅身人面像對應星體金字塔之謎胡夫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受損獅身人面像
古埃及人很崇拜獅子,他們認為獅子是力量的化身,因此古埃及的法老把獅身人面像放在他們的墓穴外面作為守護神。著名的獅身人面像位于開羅市西的吉薩區,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約350米。
獅身人面像又叫“斯芬克司”,阿拉伯語的意思是“恐怖之父”,它身長73米,有21米多高,臉足有5米寬。它的頭是按照哈扶拉法老的樣子雕的。傳說斯芬克司常令過路的人猜它出的謎語,猜不出的人即遭害。
古埃及法老圖特摩斯四世(前1425—前1408年)年輕時曾做過一個夢,夢中斯芬克司告訴他,自己不喜歡被埋葬在沙土中。圖特摩斯成為國王后就下令把斯芬克司周圍的沙土清除,然后把他的夢記錄在一塊石頭上,至今這塊石頭仍然在斯芬克司的前足上。
斯芬克司像雄偉壯觀,它表情肅穆,凝視遠方。當年土耳其人攻打埃及時,曾以斯芬克司的鼻子和胡須做靶子打炮,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須現存于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內。
如果你來到了獅身人面像,千萬要等到晚上再走,日落之后這里會有聲光表演,那代表了古埃及悠久歷史的回想。
最近,有關獅身人面巨像的年代在考古學界引發爭論,從而形成埃及學領域里一個新的視焦點。正統考古學家告訴我們,獅身人面巨像是在大約公元前2500年,處于古王國時代第四王朝的埃及法老海夫拉統治時期修建的。這個國王的陵寢雖然內部比其父胡夫的金字塔遜色,卻以其外部份布有致的建筑群而獨勝一籌。海夫拉巡視墓碑時,為沒有一個體現其法老威儀的標志而不滿,一位石匠投其所好,建議利用工地上一塊2000噸重的巨石雕一座象征法老的威嚴與智慧的石像,遂有了馳名世界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然而科學家們發現了表明獅身人面像比人們認為的年代可能早一倍的證據,從而在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之間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地質學家斷言,獅身人面像的年代肯定更久遠,而考古學家們說,這一結論同他們了解的古埃及的情況產生了矛盾。
波士頓大學的地質學家羅伯特·M·肖赫對吉薩遺址進行了第一次地震方面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獅身人面巨像最初雕刻時與裸露在外面的這座巨像周圍的石灰石床巖受風化和侵蝕的時間要比人們認為的長得多。另外,獅身人面巨像和其它年代確鑿的建筑物侵蝕程度的差異也表明獅身人面像要古老得多。獅身人面像是刻在石灰石床巖上的,所以它座落在一個壕溝里。壕溝的四壁給地質學家提供了令人感興趣但又不滿足的證據。它們被水嚴重侵蝕的事實,表明這個壕溝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開鑿的,因為歷史上這一地區的降雨量只有那時是最高的。
科學家還進行了揭示聲波穿透巖石的地震研究。風化在巖石上造成多孔,聲波穿行的速度使科學家們了解到巖石的孔隙度,從而表明巖石受風化和侵蝕的程度。這反過來又使科學家們知道巖石暴露在暴風雨中的時間有多長。
研究揭示,獅身人面像的“尾部”是在海夫拉統治時期刻在石床上的,它的年齡約只有巨像前面及兩邊的壕溝年齡的一半。即是說,海夫拉只是對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獅身人面巨像進行了整修,并納入他的墓群之中。這一結論令考古學家大吃一驚,因為這意味著獅身人面像的頭部在海夫拉出世時屹立在那里幾千年了,顯然,這擾亂了他們所掌握的有關古埃及的常識。
斯芬克斯的生辰返回目錄埃及旅游業要遭“滅頂之災”?
埃及前古跡保護局局長阿里·庫利博士近日透露:如若再不采取特殊措施搶救,獅身人面像,那么它可能在25年內完全坍塌。為保護獅身人面像不再受到進一步損害,埃及文化部最近下令大幅度減少獅身人面像旅游點的游客,在找到一個合適的搶救方案之前,不再打算增加游客數量。埃及是個旅游大國。全國人口中,每10個人中就有1人依靠旅游業生存。過去10年中,埃及已經歷兩次旅游災難。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使埃及在兩年中失去了200萬游客,損失達110億美元。3年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組織在盧克索旅游勝地制造了殺害游客的慘案,游客頓時劇減,埃及因此遭受的損失為25億美元。
1998年,隨著獅身人面像的修復,埃及旅游業好不容易又恢復了活力。倘若獅身人面像這一埃及的像征,在25年內消失,埃及旅游業必將遭到毀滅性打擊。埃及獅身人面像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不斷地遭到自然的侵獨和人為的破壞,直到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撥款300萬元美元對其進行比較大修復手術,然而時至今日又出現了種種問題。約翰教授指出,獅身人面像的根本隱患———地下水和生活污水的侵蝕沒有清除,它的受損已到如此嚴重程度,一般常規方法已無法對其進行搶救,唯一使用世界上最先進技術才能使它起死回生。
20多萬人口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卻沒能跟上,生活污水隨意排放,下水管道年久失修,四處滲水。這些,都嚴重地腐蝕了獅身人面像。此外,吉薩地區逐年增高的地下水位,也對獅身人面像造成很大破壞。近年來,雖然地下水位已降至7米,但仍對獅身人面像構成致命威脅。
1988年2月,獅身人面像肩部一個石塊轟然脫落。這終于引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埃及政府及“埃及學”專家的高度重視。1988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撥款300萬美元,用于修復獅身人面像。埃及文化部負責修復工作。修復工程持續了10年之久,共使用了12244塊白色石灰石,用以加固獅身人面像的腹部、腿部和爪部。1998年5月25日,埃及文化部召開大會,隆重慶祝獅身人面像修復工程竣工。令人遺憾的是,獅身人面像修復工程完成后僅僅3年,又出現了種種問題。“埃及學”專家指出,整個修復工程沒有邀請國際古跡專家和古跡修復專家參與,且獅身人面像也沒有像“埃及學”專家要求的那樣,停止對游客開放,而是邊開放邊修復。埃及盧克索古跡修復學院院長穆罕默德·阿卜戴爾哈迪博士指出,更為嚴重的是,獅身人面像的胸部和頸部在修復中使用了一種“Nemex”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絕對禁止用到石灰石上。因為它很快會形成一種很硬的表層,最終導致石灰石大面積脫落。(來源:中國旅游報/藝菲)埃及獅身人面像(又稱“斯芬克斯”)歷時10年的修復工程于5月25日全面竣工。當天晚上,在吉薩金字塔前舉行了盛大的慶典。裝扮成古埃及法老時代祭司和武士的30名埃及男子揭下了覆蓋在獅身人面像上的巨幅白色帳幕,交相輝映的星光和激光給剛剛從木質絞手架下解放出來的獅身人面像罩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現場播放的修復工程紀實片介紹,獅身人面像成功地接受了有史以來“最大、最具權威性的一次整容手術”。與金字塔并稱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之一的獅身人面像建于公元前2610年,代表著古埃及的太陽神,相傳是專門護衛古埃及哈夫拉金字塔和周圍陵墓的,由于日曬、風沙等自然因素的作用,石像的胸部、脖頸和左前腿遭到強烈侵蝕。雖然最早的修復工作可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但前6次工程中技術與用料的失誤,使這個人類文明的瑰寶面臨倒塌的危險。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9年聯合派出考古專家、文物修復師和雕塑家,利用最現代化的技術,使用12478塊仿古磚,耗資250萬美元,以拯救飽經風霜的“斯芬克斯”。在慶典上,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馬約爾和三位埃及雕塑家和施工負責人授予國家科學與藝術勛章,以表彰他們對埃及文物保護的突出貢獻。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秘書長說,歷時10年的辛苦勞動將會使“斯芬克斯”石像繼續佇立5000年。(惠炳)埃及修復獅身人面像返回目錄
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有世界七大奇景之稱。吉薩的這尊斯芬克斯應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而且象是由一整塊巨型巖石雕制而成。斯芬克斯身長約73米,高21米,臉寬5米。據說這尊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頭像是按照法老哈扶拉的樣子雕成,作為看護他的永恒住地-哈扶拉金字塔的守護神。經過多年的風化,現在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是后人從沙土中再次挖掘出來的。
金字塔的建造年代遙遠,經歷漫長歲月依然巍峨矗立,建造時曾用民夫十萬,重二砘半至十六砘的巨石二百三十萬塊,才建成這座巧奪天工的金字塔。游客亦可進入金字塔,探索古墓的奧秘,親身體驗法老王墓中的奢華設計。但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雖然金字塔的設計是可讓外面的空氣不斷涌過洞穴進入室內,但身處塔內仍是熾熱難當,甚至令人有窒息之感,不宜作長時間的停留。
從南面觀看三座相連的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金字塔群,哈扶拉金字塔居中,胡夫金字塔在右,左側的明卡烏拉金字塔前面還有三座一字排開的小型王后金字塔。因胡無金字塔較遠,哈扶拉金字塔成為視覺效果中最大的一座。有趣的是,左金字塔的形狀與其他兩座有所區別:頂部有一個更為平整的錐尖,象是一頂王冠。三座金字塔相互重疊,東側的棱線嚴格平等,那氣派容不得人喘息。
正午的陽光直射下來,穿過云朵,形成金色的線條在金字塔塔身上移動。自然的力量使金字塔獲得生命。三座巨大的紀念碑下,游人象是黃土地上的小螞蟻
著名的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開羅市西側的吉薩區,在哈扶拉金字塔的南面,距胡夫金字塔約350米。斯芬克斯本是希臘神話中的帶翼獅身女怪,在歐洲很多國家的古代雕塑中都有類似的形式。
從吉薩金字塔區的北門入口,游客可依次經過胡夫、哈扶拉、明卡烏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在埃及發現的90多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
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經過千年風化,仍高達137米,四周底邊各長220米,塔底占地面積達5.29萬平方米。它凝視前方,表情肅穆,雄偉壯觀。據稱,馬穆魯克(中世紀埃及的一個軍事統治階層的成員)攻打埃及時,士兵以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鼻子和胡須做為練習大炮射擊的靶子被打掉的鼻子和胡須現存于倫敦的大英博物館。世界七大奇景——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埃及金字塔法魯王墓穴之疑
三大金字塔并排而立五、六月是到埃及旅行的最佳季節,因為正值春夏交替,天氣不算太炎熱。要叁觀金字塔,最好選在早晨或黃昏,因為中午沙漠的陽光太強,容易令人不適。金字塔位於首都開羅近郊基沙(Giza)的沙漠上,不過不用擔心交通問題,由於這是熱門旅游點,開羅中心都會有很多巴士直接駛往該處。當巴士跨過尼羅河大撟,對岸就可看到寬闊的金字塔大街,若你看見沿途一棵棵好像金字塔形的矮樹,那就沒有走錯路,前面正是基沙金字塔群了。一下車,世界七大奇之首的大金字塔就在眼前,與第二大卡菲王(Khafre)金字塔及第三大曼考王(Menkaure)金字塔排列成一條斜線,成為「三大金字塔」,而獅身人面像則夾在其中,其他較小的金字塔包括王后金字塔群,就在大金字塔後面。
最大金字塔高得可攀要在一天內叁觀所有的金字塔,似乎不太可能,但靠近售票處最高最大的一座古夫王金字塔卻絕不容錯過,這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魯王古夫王的陵墓。這座龐然巨物原本高一百五十米,經過長期風雨侵蝕,現高一百三十七米,共用了二百三十萬塊石頭砌成,重達六百八十五噸。站在巨大的金字塔旁,會感到自己比石磚還要渺小。若然你夠氣力,可攀登到金字塔的頂峰,但一定要在當地導游的帶領下才可以攀爬,因為攀登過程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塔的頂峰有一塊小小的平臺,供人眺望遼闊的沙漠地帶、尼羅河及開羅全景。當看見埃及壯麗的景色呈現眼前時,就會將剛才攀登百多級一點二米高石級的辛苦,忘記得一乾二凈。深入墓穴古夫王金字塔北面第六排石級上,有個「馬毛姆洞口」。這個名字背后原來有個有趣的故事,在公元八一八年,傳說金字塔內收藏大量的金銀財寶及法魯王的木乃伊,於是阿撥斯王朝哥里伯王(Caliph)馬毛姆,計劃深入墓穴奪取寶藏,經過千辛萬苦才鑿開這個洞口及隧道,后來更用他的名字為洞口及隧道命名。由於洞口太窄,參觀者進入時要彎著身子。「馬毛姆」隧道全長三十六米,兩壁凹凸不平,只靠幾盞燈泡照明,沿途昏暗兼且有股異味,更異常悶熱。穿過狹窄的隧道後,又再進入另一條隧道,這是金字塔內原有的隧道,有九米高,比之前的隧道較為寬闊,不怕碰頭。隧道全長四十六米,相當陡斜,行經時要彎著腰,頗為吃力。穿過兩條隧道後進入古夫王石墓室,室內竟出奇地有一股清新的新鮮空氣迎面而來。這間由大理石砌成的墓室,頂部由九塊巨大石板拼砌而成,南、北墻上各有一通風道,直通塔外,冷空氣便由此而來。墓室中央有個由巖石做成的靈柩,不過棺蓋卻不見了,棺內亦空無一物,因為法魯王的木乃伊在馬毛姆未到達前,老早已被盜墓者奪去了。獅身人面像在古夫王金字塔及沙菲王金字塔之間,有象征太陽神的獅身人面石像。印象中,獅身人面像的面相頗為「英俊」,但事實卻并非如此,近看之下,石像的鼻和口皆深陷,好像被人打扁一樣,面上還有很多「皺紋」。據當地人講,由於石像經過數千年烈日風沙侵蝕,外層紅色的膠質保護層大部分已經剝落,以致面目全非。不過亦有一些人說,因有異教徒不滿經常有人來此朝圣,故用錘仔擊扁了人像的鼻子,至於誰是誰非,就無從稽考了。現時所見的獅身人面像已經過多次修葺,人像兩爪之間,有一塊長方形的花崗巖石碑,那是第十八王朝一位法魯王所立,內容是描述他為獅身怪獸清除沙堆的事跡。(華報科技)返回目錄中國獅身人面像出土據《長江日報》報道,武漢石牌嶺唐墓昨日發掘完畢,一尊辟邪獸——獅身人面像出土令在場的考古專家興奮不已。這尊辟邪獸的頭,是個怒目圓睜的漢子,長著大耳,頭上扎獨辮,身體部分是蹲坐著的獅子,整體形象既威嚴又怪異。專家說,以前武漢的唐墓中也出土過人面獸身像,但這一尊體形更大。墓中還發現一尊人頭鳥身的“飛天”,頭部是女兒像,身體長著雙翅,頗有靈氣。專家推測,唐帝國是當時的世界強國,與中亞、西亞等西域地區交往密切,造型藝術有可能受埃及獅身人面像的影響,并進行本土化的改造。返回目錄尋找諾亞方舟
《圣經》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義士諾亞為躲避洪水建造了一艘長方木柜形大船,即方舟,據說方舟最后停在了阿拉拉特山上。根據這個記載,人們不斷地試圖去尋找方舟,以解開《圣經》和人類之謎。方舟是否真的存在,現今未有定論,而阿拉拉特山卻是座真實的山,它位于土耳其境內,靠近伊朗與亞美尼亞的邊界處,海拔近5000米,終年積雪。最早翔實記載阿拉拉特山的人是13世紀意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他在書中指出,該山便是諾亞方舟之山。在20世紀內,也曾有許多人對諾亞方舟展開追尋,有些人甚至宣稱已經找到方舟。但無論他們怎么說,至少到目前為止,方舟始終仍僅存于各種故事和人們的印象之中。返回目錄
在意大利西北部城市杜林的一座教堂內,保存著一塊亞麻布,令人驚奇的是布上有一個人的全身影像,而這個人據說就是耶穌基督。最早發現這塊布的是法國人。1356年左右,尸布在李萊城被公開,頓時引起整個基督世界的震動,因為布上的人影不僅容貌酷似傳說中的基督,且還有血跡。后來在宗教學者的研究之下,認定這塊布是耶穌死于十字架之后,用來包裹其尸體的,因而留下了耶穌的身影。中世紀的學者認為,尸布最早出現在中東,幾經輾轉才最終流至意大利,并一直保存在杜林市的大教堂內。由于這塊布是基督教的圣物,意大利將之視為國寶。到了20世紀,科學家開始對尸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杜林尸布的神秘性正一步步被揭開。例如,尸布上的血漬經處理后發現,耶穌的血型是AB型。杜林尸布和耶酥血型返回目錄獅身人面像對應星體
返回目錄獅身人面像在春分日和秋分日這兩天的正面永遠都正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千萬年不變。而出現在春分日東方地平線上的黃道帶星座(即獅子座、巨蟹座、雙子座等十二星座),因歲差運動關系,其位置會緩慢地移動。而每個星座最多只待兩千兩百年。現在我們的年代,太陽處在雙魚座。這星座已經待在這里差不多兩千年。寶瓶座即將來臨。再用計算機仿真回到公元前10500年春分日日出前,獅身人面像正好注視著天空的獅子座。
卡夫拉王金字塔的規模和大金字塔不相上下,只是高度稍為矮了幾英呎(447英呎).它的基座每邊則長707英呎。它的主要入口有兩個,都位于北面。一個開在基礎石前30英呎的地面上,另外一個則開在上方50英呎處。如果從上面的入口進入,走進的是一條25度斜角的下坡道;若從下面的入口進入,同樣也是一段25度下坡道,進入更深的地下,然后信道逐漸變為水平路面,這段路中會經過一間地底房間。繼續前進,又會遇到一條上坡道,直接與由上方入口進入的信道相連接,而后又是一條水平的道路。
這條水平的信道高度有一個人高,前半段鋪的是花崗石,后半段是石灰巖,與金字塔外的地面剛好同高,約有200英呎長,直接通往位于金字塔中心的“墓室”。
這間房間東西長約46.5英呎,南北寬約16.5英呎。從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有22.5英呎,頂部的兩邊石板分呈58度7分的斜角互相支撐著,這個斜度卻與金字塔外觀的斜度一模一樣。和大金字塔不同的是,它的上方并沒有像大金字塔王寢上方的“減壓室”(做為減輕屋頂負擔的重量)。4000年來,這個拱型屋頂默默地獨自承受500萬公噸的重量。支撐住這龐大的卡夫拉王金字塔。
進入王殿,見到的是以紅色花崗巖鋪陳的房間。它的長約34英呎4英吋,寬17英呎2英吋,高為19英呎1英吋。縱軸貫穿金字塔的東西向。地板用了15塊花崗巖石板。墻壁則用了100個大型石塊堆砌而成,每塊至少重70公噸,上下共五層。屋頂有九塊大石塊,每塊也至少有50公噸,由五道間隔墻支撐。
王殿的西側擺放著一個花崗巖石棺,據相信是胡夫王的石棺。石棺內部長6英呎6.6英吋,寬2英呎2.81英吋,深2英呎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云南省楚雄市重點中學高三下學期(線上)適應性測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人口老齡化國情省情教育
- 萍鄉衛生職業學院《統計實務模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湖北省黃岡市、黃石市等八市高三下期物理試題期末試題含解析
- 甘肅省臨夏市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教學質量檢測試題(一)英語試題文試題含答案
- 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內科學E》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衢州五校2025年高三質檢(四)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沙洲職業工學院《數字游戲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海南省瓊中學黎族苗族自治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第三次調查研究考試化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揚州大學《中文工具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中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
- 攤鋪機租賃合同協議書范本
- 兒童畫教材課件
- 河南省鄭州市2025年高中畢業年級第二次質量預測英語試題(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用戶畫像的構建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八年級美術樣卷
- 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養老照護組”賽項參考試題及答案
- 燃氣管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衛健系統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 三年級音樂上冊 《法國號》課件教學
- 鄉鎮(街道)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報告及自評指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