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⒈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答:Ⅰ,在經濟上,封建土地全部制占主導地位。Ⅱ,在政治上,實行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Ⅲ,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核心。Ⅳ,在社會結構上,是族權和政權相結合的封建宗法等級制度。⒉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沖突——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沖突。⒊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主要表現?答:Ⅰ,政治上,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官僚職能擴大,官僚機構膨脹,各級官吏貪污成風,假公濟私,賄賂公行,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Ⅱ,經濟上,史無前例的人口大增長,各級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無地或少地的農民日益增多,須要找尋新出路的流民不斷增多。地租剝削,賦稅征收,苛捐雜稅,徭役攤派逐年加重,廣闊農民生活日漸困苦。Ⅲ,思想文化上,厲行專制主義,大興文字獄,讀書人動輒以只言片語獲罪,整個社會萬馬齊喑,一片死寂。Ⅳ,軍事上,軍力衰敗,軍備廢弛,八旗兵無所事事,坐享其成,綠營軍紀蕩然,不堪一擊。Ⅴ,對外關系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使中國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⒋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的主要國家的確立以及殖民擴張對中國的威脅?答:Ⅰ,鴉片戰爭前,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等主要國家先后確立,工業革命快速發展,從而引起了整個世界的巨大變化。1688年,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正式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美國經過獨立戰爭于1776年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法國經過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也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在歐洲其他主要國家,資產階級駕馭了政權。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制定符合本階級利益的各項政策,以鞏固自己的政治統治,并利用國家政權發張資本主義經濟。經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發展非常快速,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呈現一片蒸蒸而上的景象。Ⅱ,商品生產的無限增長,須要開拓新的原料市場和產品市場,尋求新的殖民地。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殖民主義者主要是通過海盜式掠奪土地與財物,欺詐性的貿易和奴隸販賣等方式,從世界各地攫取巨額財寶。而在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工業革命之后,殖民主義者加緊對一些國家和地區進行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其淪為列強所壟斷的商品傾銷市場,廉價勞動力與廉價原料的供應地和自由投資市場。Ⅲ,開拓新的市場和轉移國內沖突的須要,促使西方列強發動新的侵略戰爭,他們把目標瞄向古老的中國。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垂涎欲滴。西方資本主義的迅猛發展,開拓國外市場和擺脫國內危機的沖動,嚴峻威脅著中國這個東方古國,一場戰爭在所難免。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迫使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同等條約?答: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先后與英國簽訂了中英《江寧條約》(即南京條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與美國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與法國簽訂了中法《黃埔條約》,與俄國簽訂了中俄《伊利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年清政府分別于英,法,美,俄簽訂了《天津條約》。1860年,清政府分別與英法兩國公使交換了《天津條約》的批準書,并簽訂了《北京條約》;與俄國先后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等。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兩國締結《中法新約》。1894年,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以簽訂《辛丑條約》而結束。⒍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制造的屠殺中國居民的慘案答:①1894年11月,日本占據旅順,連續進行了4天大屠殺,屠殺中國居民約2萬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旅順大屠殺慘案。②1900年8月,八國聯軍侵略北京后,僅在莊王府一處,就殺害義和團團民和平民1700多人。③1900年,俄國入侵中國東北時,在江東六十四屯將數千中國居民,不是殺死,就是趕入黑龍江中淹死,制造了江東六十四屯慘案。⒎教案答:一些傳教士憑借外國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同等條約的庇護,無視中國法律和民族感情,干預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和文化活動,擾亂地方,橫行無理,欺壓百姓。教會還把治外法權擴大到教民(中國的信教者),引進中國人民的普遍反對,釀成“教案”。⒏通商口岸答:1842年,《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5口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條約》又開放牛莊(后改營口),登州(后改煙臺),臺灣(后定為臺南),淡水,潮州(后改為汕頭),瓊州,漢口,九江,南京,鎮江等10個口岸。1860年,《北京條約》又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陸路方面,開放伊犁和喀什葛爾為商埠。⒐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是?答:第一,資本-帝國主義不但逐步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逐步限制了中國的政治,日益成為支配中國的確定性力氣。第二,中國封建勢力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成為外國列強壓迫,奴役中國人民的社會基礎和統治支柱。第三,中國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全部制依舊在廣闊地區內保持著,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和民主化的嚴峻障礙。第四,中國資本主義有所發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肯定的作用,但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體,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下,它的發展很緩慢,力氣很懦弱,它的大部分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國處于外國列強的爭斗和間接統治之中,加上中國地域廣闊以及在地方性農業經濟的基礎上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的存在,近代中國各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是極不平衡的。后來,外國列強還分別支持不同的政治勢力以分裂中國,使中國處于不統一狀態。第六,人民毫無政治權利和生活的極端貧困化。在外國列強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后來還加上官僚資本主義),中國的廣闊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過著啼饑號寒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⒑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政治限制?答:①限制中國內政。②操縱中國外交。③享有領事裁判權。④把持中國海關。⑤勾結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的抗拒斗爭。⑥扶植,收買代理人。⒒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答:①限制中國通商口岸。②剝奪中國關稅自主權。③對華傾銷商品。④對華資本輸出。⑤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⒓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制造的侵略中國的輿論?答:在中國辦報紙,雜志,翻譯,出版各種書刊。較早的外文期刊有《中國從報》和《北華捷報》(后改名《字林西報》),是為外國列強侵華服務的。廣學會是基督教在中國設立的最大的出版機構,英國人李提摩太把“爭取中國士大夫中有勢力的集團,啟開皇帝和政治家們的思想”作為辦會的指導思想。廣學會發行的《萬國公報》,除介紹西方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狀況外,還竭力宣揚殖民地奴化思想,為外國列強侵華進行辯護。大肆宣揚“種族優劣論”。他們誣蔑中華民族是“劣等民族”,應當接受“優等民族”白種人的開導和奴役。19世紀末葉,帝國主義者炮制所謂的“黃禍論”,即中國威脅論,鼓吹中國人一旦覺醒,并相識到自己力氣時,將給西方文明帶來災難和毀滅。⒔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的產生及其兩部分?答:資產階級是近代中國新產生的階級。它是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的影響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投資新式企業轉化而來。中國資產階級分為官僚買辦資產和民族資產階級兩部分。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是大官僚與大買辦的結合,民族資產階級上層資本雄厚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聯系比較緊密,中下層規模較小,資金較少,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聯系較少且沖突較大。⒕近代中國工人階級的形成以及特點?答:㈠,形成:Ⅰ,鴉片戰爭后,外國資本在廣州,上海等地經營近代工商業,其中產生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產業工人。Ⅱ,19世紀60年代以后,在洋務企業中,又產生了一批產業工人。Ⅲ,19世紀70年代以后,在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中,中國產業工人隊伍又一次得以擴充。㈡,特點:Ⅰ,它深受帝國主義,封建勢力和資產階級三重壓迫和剝削,勞動條件差,勞動時間長,工資待遇低,又毫無政治權利,其革命性最強。Ⅱ,它人數雖少,但相對集中于大城市和紡織,面粉,采礦,鐵路等行業,便于形成革命力氣和傳播先進的思想。Ⅲ,它主要是由破產農民和家庭手工業者轉化而來,同農民有著自然的聯系,便于結成工農聯盟。因此,中國工人階級是近代中國社會中最先進,最革命,最有力氣的階段。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沖突與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答:㈠,兩對主要沖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沖突,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沖突是兩對主要沖突,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沖突,乃是各種沖突中最主要的沖突。這兩對主要沖突相互交織在一起,貫穿了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并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確定性作用。【兩對主要沖突之間的關系,一是當外國列強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時,為避開亡國滅種的危險,中國內部各階級除了漢奸,賣國賊外,能夠短暫團結起來共同對敵,階級沖突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沖突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當外國侵略者同中國封建政權相勾結,共同鎮壓中國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階級對人民的壓迫特殊殘酷時,中國人民往往用戰爭的形式反對封建政權,這時階級沖突就上升為主要沖突;三是國內戰爭發展到直接威脅帝國主義在華利益以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時,外國列強甚至直接出兵,鎮壓中國人民,救濟中國反動派,這是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完全公開站在一條戰線上。近代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這些沖突及其激化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中國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社會的主要沖突,推動中國社會前進。】㈡,兩大歷史任務: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主要沖突確定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Ⅰ,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Ⅱ,實現國家旺盛富強和人民共同富有。兩大歷史任務既相互區分,又相互聯系,其區分在于:二者的主體,內容是不一樣的。前者要改變民族遭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從根本上推翻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后者是要改變近代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落后的地位和狀況,是要充分發展近代民族工商業,解決生產力問題。其聯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務,才能為第二大任務的完成創建條件。一方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是實現國家旺盛富強和人民共同富有的前提條件。只有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廢除列強同中國簽訂的一切不同等條約,才能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改變買辦的和封建的生產關系,解放生產力,開拓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終目的是使中國走向現代化,實現國家旺盛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有,使中華民族獨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⒗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答:1841年5月,廣州郊區三元里人民聯絡旁邊103個鄉的群眾,設下埋伏,與英國侵略者綻開激烈戰斗。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武裝斗爭。⒘臺灣人民的反侵略斗爭答:Ⅰ,1867年,美國海軍入侵臺灣,副艦長馬肯基率陸戰隊在瑯嶠(今恒春)登陸,被擊斃,侵略軍被打退。Ⅱ,1874年,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侵入臺灣瑯嶠,遭到高山族人民的迎頭痛擊。Ⅲ,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人民聞知割臺消息之后,表示與臺灣共存亡。臺灣人民與總兵劉永福所率領的黑旗軍共同抗擊日本侵略。吳湯興,徐驤等指揮的臺灣義軍與吳彭年,楊泗洪指揮的黑旗軍在新竹,彰化,嘉義,臺南等地與日軍激戰,很多人犧牲。Ⅳ,從1895年6月到10月。臺灣軍民對抗日軍兩個近代化師團和一支海軍艦隊,日軍死傷3.2萬多人。⒙為國捐軀的清政府愛國將領答:Ⅰ,1841年2月,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戰死虎門。Ⅱ,1842年6月,江南提督陳化成在吳淞西炮臺以身殉國,7月,副都統海齡(滿族)在鎮江戰死疆場。Ⅲ,1859年6月,英法聯軍進攻大沽炮臺,提督史榮椿,樂善(蒙古族)戰死。Ⅳ,中日甲午戰爭中,左珍貴戰死平壤,志遠艦管帶鄧世昌,經遠艦管帶林永升在黃海戰斗中英勇犧牲,北洋艦隊統帥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在威海戰斗中為國捐軀。⒚林則徐,魏源與睜眼看世界答: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除了堅決主見嚴禁鴉片,組織漁民等以抵擋外國侵略以外,留意了解西方,贊成正常的對外貿易。1839年,他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編成了《四洲志》。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礎上編纂了《海國圖志》,綜述世界各國歷史,地理及中國應實行的對外政策,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見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國家富強來抵擋侵略,開創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⒛嚴復與“救亡”口號答:甲午中日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圖謀瓜分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攸關的緊急關頭,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1895年,嚴復在《救亡決論》一文中洪亮的喊出了“救亡”的口號。此后,嚴復翻譯了《天演論》。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激發人們的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21.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及其失敗的緣由?答:㈠,圖謀:Ⅰ,19世紀70至80年代,帝國主義列強開始蠶食中國的邊疆地區。英國從印度侵入西藏,又從緬甸侵入云南;法國則從越南侵犯廣西;俄國從中亞入侵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侵犯臺灣。中國陷入了嚴峻的“邊疆危機“之中。Ⅱ,中日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瓜分達到高潮。俄國始終把中國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馬關條約》規定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引起俄國劇烈不滿,它便聯合法,德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俄國以此為借口迫使清政府之簽訂了《中俄密約》,《旅大租地條約》,《續訂旅大租地條約》等,東北全境成了俄國的勢力范圍。Ⅲ,1898年3月,德國強租膠州灣,將山東劃入自己勢力范圍。Ⅳ,1899年11月,法國強租廣州灣,并要求清政府不得把云南,兩廣割讓給他國,滇,桂,粵三省便成了法國的勢力范圍。Ⅴ,1898年2月英國要求清政府不得將長江沿岸各省租與他國,長江流域成了英國的勢力范圍;6月,強租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及旁邊島嶼的中國領土99年;7月1日又強租威海衛。Ⅵ,1898年4月,日本要求清政府不得把福建省讓予他國,福建成了日本的勢力范圍。Ⅶ,美國由于來的較遲,便于1889年9月至11月間照會各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即美國可以獲得他國在中國獲得的全部權益。中國面臨著被徹底瓜分的危險。㈡,失敗的緣由:Ⅰ,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沖突和相互制約。(重要緣由)Ⅱ,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最根本緣由)當然,由于農民小生產者的歷史局限,義和團運動存在盲目,籠統的排外主義的錯誤,無法認清帝國主義與清王朝相互勾結的本質,曾一度為清政府欺瞞,還存在有很多迷信,落后的傾向。但是,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不容抹煞:義和團運動在粉碎外國列強瓜分中國的斗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遏制了侵略者瓜分中國的圖謀。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失敗的緣由答:自1840年至1919年,中國人民為反對外來侵略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都失敗了,究其緣由:一是社會制度的腐敗,二是經濟技術的落后。社會制度的腐敗。清中葉以后,封建統治日漸衰落,進入近代以后,社會制度沒有根本改變,相反卻更加腐敗。腐朽的清王朝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總是把防止人民的抗拒放在首位,擔憂人民群眾動員起來以后危及自身的統治,宣揚“防民甚于防寇”,經常壓制,破壞人民群眾和愛國官兵的反侵略斗爭,導致反侵略失敗。甚至在反侵略斗爭取得肯定成功的時候,腐敗的清政府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力主避戰求和,為此不惜割地,賠款。很明顯,正是腐敗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制度,阻礙了中國人民的廣泛動員和組織。這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屢遭失敗的最根本緣由。經濟技術的落后,是近代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失敗的另一個重要緣由。進入近代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經過工業革命,經濟和技術飛速發展,而中國經濟技術落后的局面沒有改變,經濟總量較小。工業技術落后,洋務運動和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沒有改變這種局面,必定導致被動挨打。經濟技術的落后,又使中國在武器裝備,軍隊素養,綜合實力等方面遠遠落后于帝國主義列強。23.第一次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前夕,先進中國人民族意識的覺醒?答:鴉片戰爭打破了中國封建統治者“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險過戶合同標準文本
- 業主裝修搬運合同樣本
- 兄弟買賣農村用地合同樣本
- 會所入股合同樣本
- 中葡股合同標準文本
- 學習路上的農藝師試題及答案
- 探索2024年農藝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保安集體合同樣本
- 信息化監理服務合同樣本
- 2024年綠色植物運用在花藝師考試中的題目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廣東省2024屆高三二模化學試卷(含答案)
- 壓力容器操作培訓
- 中國企業危機年度報告(2024)-復旦知微研究院
- 尿道狹窄診療指南
- 9挫折與心理防御機制
- 寵物直播方案
- 中圖版地理必修一教學大綱
- 骨科關節置換術后康復PDCA循環案例
- 腹腔引流管的護理查房
- 自動駕駛培訓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