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版高中歷史《人民解放戰爭》教學設計_第1頁
統編版高中歷史《人民解放戰爭》教學設計_第2頁
統編版高中歷史《人民解放戰爭》教學設計_第3頁
統編版高中歷史《人民解放戰爭》教學設計_第4頁
統編版高中歷史《人民解放戰爭》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中外歷史剛要上第八單元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時安排1課時課型新授授課時間課標依據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教材分析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是《中外歷史綱要上》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中的第三節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重慶談判、內戰的爆發、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以及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本課內容無論在本章還是整個中國近現史乃至今天,都有著重大的深遠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抗日戰爭結束后,長期以來的中日民族矛盾基本得到解決,中國人民同美帝國主義扶持的國民黨反動派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解放軍的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的勝利,是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轉折點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勝利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學情分析首先學生這時候的學生已具備相當水平的文科知識和自學能力。對人民解放戰爭的內容在小學初中有所學習,感性認識較強,但發散思維、知識連貫性、學科遷移能力不夠。其次今年的高一年級學生是,和以往相比本課內容變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讓學生能夠在探究、合作中高效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素養目標唯物史觀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人民在解放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時空觀念使學生知道特定歷史史事是與特定時空相聯系的,人民解放戰爭的發生和進展都與其時代背景緊密聯系。史料實證通過對當時漫畫和相應材料的分析,探索中共爭取和平與民主的斗爭,國民黨統治中的危機。歷史解釋通過重慶談判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國民黨的反動本質,了解人民解放戰爭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能夠客觀地評價社會問題。家國情懷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人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努力奮斗的精神,增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教材重難點分析重點分析重慶談判、解放戰爭主要進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難點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覆滅的原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教學方法問題引領法,史料教學法,分析探究法導入新課教師活動:通過以一幅向往和平的漫畫導入新課內容,詢問學生漫反映出當時的人民什么愿望學生:大家都向往和平團結。圖片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聯系課本了解那段人民群眾向往和平的歷史,帶著興趣進入本課內容。講授新課第一幕和平之機——政策的較量兩方黨派的政治主張教師活動:展示兩段代表共產黨和國民黨在當時的心理狀態提出問題以下黨派的政治主張是否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材料一:鞏固國內團結,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對目前時局的宣言》材料二:軍令政令必須統一……除了革命的責任不能放棄,國家的統一不容損害,根本大法不容變更,政府基礎不容動搖以外,其他無不可以容忍,無不可以協商。——1946年元旦,蔣介石:《告全國軍民同胞書》學生: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是民心所向重慶談判教師活動:展示兩段國共兩黨當時的談判問題的看法合作探究:1945年8月,為何蔣介石連續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材料三:想用軟的一套手法,把共產黨吃掉談何容易!可是,國內有厭戰情緒,國際形勢也不允許中國打內戰,一打起來我們更被動,利用談判拖一拖也好。共產黨拒絕談判,我們更有文章好做!——蔣介石智囊陶希圣材料四:我準備坐班房……現在蘇聯紅軍不入關,美國軍隊不登陸,形式上是中國自己解決問題,實際上是三國過問,三國都不愿中國打內戰,國際壓力是不利于蔣介石獨裁統治的……所以,重慶是可以去和必須去的。——1945年8月26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會議發言學生: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共產黨揭穿陰謀,爭取和平教師活動:列出談判時間軸,看出蔣介石國民政府的真面目(假和平,真面目)過渡:所以能夠從重慶談判這一事件中看出中國共產黨是真的向往和平,而國民黨只是假和平,真內戰而已。第二幕和平之戰——軍事的較量全面內戰爆發教師活動:帶領學生結合課本以及前面所學知識歸納總結全面內戰爆發的原因1.爆發標志: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2.必然性①抗戰勝利后,中國人民與美蔣反動派之間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②兩黨性質: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會改變。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廣大人民的利益,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就必然要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③國共對和平的態度:國共雙方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國民黨是“假和平、真內戰,中國共產黨抱有和平的誠意,但對國民黨也有所防備。二戰后,美國扶蔣反共,助長了國民黨的囂張氣焰。戰爭進程戰略防御階段教師活動:展示地圖結合課本共同總結戰略防御階段的過程。1946年6月,國民黨以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展開大規模的進攻,全面內戰爆發。全面內戰開始時,國民黨在軍隊數量、軍事裝備、后備資源及外來援助等方面,都明顯超過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準確地估計國際國內形勢,確定了自力更生、以自衛戰爭粉碎國民黨軍隊進攻的方針。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隊約30萬人,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發動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教師活動:這時候共產黨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展示毛澤東的一段材料并結合地圖共同分析如何尋找突破口學生:是中原解放區蔣介石兩個拳頭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珴蓶|戰略反攻階段教師活動:展示地圖,說明中原解放區的重要性,而我方掌握了中原解放區,化被動為主動,從戰略防御轉為戰略反攻階段戰略決戰階段(1948.9-1949.1)意義:三大戰役,是國共兩黨的戰略決戰,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基本摧毀了國民黨的主要軍事力量,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渡江戰役與解放南京教師活動:展示圖片與材料,列出時間軸最終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覆滅,中華民國時期結束。過度:中國共產黨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為了獲得全國人民解放,是為了國民和平而取得的勝利。第三幕和平之思——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原因經濟教師活動:通過漫畫與材料總結引導學生歸納兩黨從經濟方面上來說的大致情況材料五:1947年7~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全國土地會議,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會后,各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運動進一步深入地開展起來,在老解放區很快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學生總結:國統區:濫發紙幣,經濟崩潰。官僚資本剝削壓迫解放區:土地改革,積極生產政治材料六: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珴蓶|:《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學生總結:國統區:獨裁統治,失去民心解放區:兩個務必,贏得民心軍事材料七:日本的投降給了國民黨軍隊一種解脫感和一種完成使命的情緒,他們期盼著放馬南山。對他們來說,再打一場內戰的想法簡直是討厭至極。他們雖然奉命作戰,但士氣卻很低落,體力也很虛弱?!熘屑s:《中國近代史》材料八:蔣介石兩個拳頭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珴蓶|學生總結:國統區:軍隊厭戰,指揮失誤解放區:斗志高昂,指揮得當4.外交:外交失敗,美援斷絕根本原因:材料九:“共產黨的政府和軍隊,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積極的廣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軍隊”?!爸袊\不屬于蔣而屬于他們”?!绹v華使館的外交官戴維斯、謝偉思①國民黨不能解決中國社會的根本矛盾,不能應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要求,不能代表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失去了民眾的支持;②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意義材料十:中國共產黨創造性的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了,形成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找到了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吨袊伯a黨的九十年》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勝利,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材料十一:它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掃清了主要障礙。是繼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之后放入世界歷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吨袊伯a黨的九十年》實踐: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學生閱讀上述材料,提取相關信息并且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小組討論,歸納國共兩黨當時對于和平的態度。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總結全面內戰爆發的原因。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總結學生歸納總結學生閱讀課本結合材料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原因學生閱讀教材和PPT展示相關材料,了解明朝的抗倭斗爭。學生閱讀教材歸納總結并分析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文字史料等,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運用地圖結合材料探究歷史真相的能力,需要讓學生理解整個全面內戰爆發的過程因果關系和具體內容,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成功的找出突破口,從戰略防御變為戰略反攻階段。培養學生閱讀史料,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引導學生客觀全面的評價歷史事件。從而讓學生意識到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而能夠客觀地評價社會問題。通過國共兩黨的從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方面的對比可以看出來只有能夠始終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故能領導人民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引導學生認識到解放軍的戰略反攻和戰略決戰的勝利,是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一個轉折點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勝利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課堂小結最后教師總結提出得民心者的天下,民眾是向往和平的,中國共產黨一直站在廣大群眾的利益上考慮問題,也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