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_第1頁
第3課 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_第2頁
第3課 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_第3頁
第3課 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_第4頁
第3課 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封建土地制度的廢除目標導學:1、知道土地改革的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土地改革的目的、總政策、內容2、理解廢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時間和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2、土地改革的時間、總政策、基本內容和結果3、土地改革有何歷史意義4、新中國成立后,為恢復國民經濟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歷史作用?自主探學: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的頒布1.背景2.頒布

1950年6月3.內容提出土改的基本目的和其他具體規定

土改的基本目的: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

土改隊員在宣傳土地法大綱四川某地農民斗地主農民興高采烈領回分到的農具

貧農分到了土地

分到了土地的貧農送子參軍一九五零年六月,在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上,劉少奇作《關于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會議通過了這個報告及中共中央建議的土地改革法草案。

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改法》得到農民擁護。

河南省偃師縣馬洼鄉的農民在看《土改法》分析:為什么土地改革能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二、土地改革運動(1950—1952年)1.土地改革的總政策2.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4.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3.土地改革的成果土地改革的總政策:依靠貧農、雇農,團結中農,中立富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討論:土地改革為什么要有步驟、有分別地進行?土地改革的基本內容: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和財產,分配給貧苦農民。土改中農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四川廣萍縣農民分得地主的家具黑龍江勃利縣農民從地主家牽著騾馬高興而歸土改中農民興高采烈領回分到的農具全國土改的開展:1.在華北、華東、中南、西北等有1.2億農業人口的地區進行。2.從1951年冬季開始在華南、西南等約有1.1億農業人口的地區進行。

3.從1952年冬季開始主要在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約3000萬農業人口中進行。合作助學土地改革后,土地的主人發生了什么變化?土改完成后,我國的土地制度發生了什么變化?你知道現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嗎?三、國民經濟的恢復1.解放初期國民經濟的狀況2.人民政府恢復國民經濟的措施3.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初步發展分析: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復國民經濟?人民政府恢復國民經濟的措施: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打擊投機倒把,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實現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合理調整現有工商業;大量節減國家機構所需經費等。問題討論土地改革后,地主土地所有制被農民土地所有制代替,比較一下這兩種土地所有制的異同。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廢除了封建土地剝削制度C.消滅了地主階級D.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多次對農村生產關系進行了調整。與右圖相關的事件完成后,中國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下列說法哪一項不正確()課堂練習:2、1952年新中國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選項中,正確表述了土地改革意義的是A.使農民走上了合作化、集體化道路B.徹底廢除了中國2000多年來的封建土地制度C.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D.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3、下表為1950年、1952年中國農村不同階級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從表中數據的變化中得出的結論應該是()A.新中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第一個五年計劃順利實施D.農業合作化掀起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