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制定的17個新發展目標01概念提出宣傳活動交流平臺發展目標建設項目目錄03050204基本信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縮寫SDGs,是聯合國制定的17個全球發展目標,在2000-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MDGs)到期之后繼續指導2015-2030年的全球發展工作。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在紐約總部召開,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在峰會上正式通過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概念提出概念提出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即將在紐約總部召開,聯合國193個成員國將在峰會上正式通過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沙掷m發展目標(SDGs)將指導2015年至2030年的全球發展政策和資金使用??沙掷m發展目標作出了歷史性的承諾:首要目標是在世界每一個角落永遠消除貧困。
2015年是千年發展目標(MDGs)的收官之年。2000年9月,世界各國通過為期15年的千年發展目標,團結協作,應對貧困問題。自那以來,聯合國發展集團一直致力于落實八大千年發展目標。發展目標千年發展目標設立了明確的具體目標,促使人們**貧困問題并調動資金用于減貧。在2000年到2015年中,超過6億人擺脫了貧困。千年發展目標還動員了政治意愿,提高公眾意識,**發展問題,支持落實以人類發展為重點的議程,規??涨?。千年發展目標已經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在實現減貧目標等多項千年發展目標上發揮了了重要作用。隨著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最后期限日益臨近,國際社會正處于建立2015年后開發框架的關鍵時刻。自2000年《聯合國千年宣言》公布千年發展目標以來,盡管發展成績斐然,但區域之間的發展并不平衡,并且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仍然阻礙著發展工作的進程。發展目標消除貧困消除饑餓健康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清潔飲水010302040506發展目標清潔能源體面工作工業創新社會平等永續社區永續供求010302040506發展目標氣候行動海洋環境陸地生態機構正義全球伙伴12345發展目標消除貧困SDGs第1項: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1990年以來,極端貧困率下降了一半。成績雖然顯著,但在發展中地區有五分之一的人仍舊生活在每天1.25美元貧困線以下,千百萬人每日收入勉強高于這個水平,還有許多人有返貧的風險。貧困不僅是缺乏收入和資源導致難以維持生計,還表現為饑餓和營養不良、無法充分獲得教育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受社會歧視和排斥以及無法參與決策。經濟增長必須具有包容性,才能提供可持續的就業并促進公平。消除貧困人類在徹底消除貧困方面仍面臨嚴峻挑戰:1.有12億人仍處于極端貧困狀態2.在發展中地區有五分之一的人仍舊生活在每天1.25美元以下3.每日生活標準在1.25美元以下的人絕大多數生活在兩個地區: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高貧困率常見于脆弱和受沖突影響的小國5.消除饑餓SDGs第2項: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和促進可持續農業?,F在是重新思考我們如何種植、共享和消費糧食的時候了。如果方法得當,農業、林業和漁業可以為所有人提供營養的食物,并創造體面收入,同時支持以人為本的農村發展和環境保護。目前,土壤、淡水、海洋、森林和生物多樣性正在迅速退化。氣候變化對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增加干旱和洪水一類的災害風險。許多農村婦女和男人單靠自己的土地已經入不敷出,迫使他們遷移到城市尋找機會。消除饑餓如果要為今天9.25億饑餓人口和預計到2050年新增加的20億人口提供營養,全球糧食和農業系統必須作出深刻的改變。糧食和農業部門提供了發展中的關鍵解決方案,這也是消除饑餓和貧困的重點。全球饑餓人口現狀:·世界上有8.05億人,即地球人口的九分之一食不果腹,無法享受健康、活躍的生活·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饑餓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那里有13.5%的人營養不足·亞洲是饑餓人口最多的大洲,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二。健康福祉SDGs第3項: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所有人的福祉對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各國在增加預期壽命和減少導致母嬰死亡的常見病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在加強提供清潔用水和衛生設施、消除瘧疾、肺結核、骨髓灰質炎和艾滋病毒(艾滋?。┑膫鞑シ矫嬉讶〉弥卮筮M展。但是,還需要加倍努力,以根除一系列疾病,解決多種頑固和新出現的健康問題。兒童健康現狀:·雖然人口增長了,但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人數從1990年的1270萬下降到2013年的630萬,每天兒童死亡人數減少了17000·2000年以來,麻疹疫苗已經挽救了1400多萬人的生命·盡管全球在降低兒童死亡率方面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進步,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亞在兒童死亡方面所占比例正在上升。優質教育SDGs第4項:確保包容、公平的優質教育,促進全民享有終身學習機會。優質教育獲得高質量的教育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各國在增加各級教育機會、提高入學率尤其是女童入學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基本的讀寫算技能大幅提高,但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步伐,來實現普及教育的目標。比如,世界在初級教育階段已經實現了男女平等,但在所有教育階段都實現這個目標的國家很少。優質教育面臨的挑戰:·發展中地區的小學入學率,小學教育適齡兒童失學人數為5800萬·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一半以上的兒童還沒有上學·在小學階段輟學的兒童中,有50%生活在受沖突影響的地區·世界上有7.81億成年人和1.26億青少年缺乏基本的讀寫算技能,其中60%為女性
性別平等SDGs第5項:實現性別平等,為所有婦女、女童賦權。雖然各國依據千年發展目標在性別平等方面取得了進步(包括初級教育中的男女平等),但世界各地的婦女和女童依然在遭受歧視和暴力。性別平等不僅是一項基本人權,也是世界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基礎。讓婦女和女童獲得教育、保健、體面工作并參與政治經濟決策,將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造福整個社會和人類。性別平等工作現狀:性別平等·在南亞,1990年小學階段男女生入學比例為100:74。2012年,男女生入學比例實現平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和西亞,女童進入中小學依然面臨諸多障礙·在北非,非農業部門的有償就業中,婦女占五分之一以下·在46個國家,目前婦女在議會中至少一院的席位占到30%以上
清潔飲水SDGs第6項:人人享有清潔飲水及用水是我們所希望生活的世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有足夠的淡水讓我們實現這個夢想。但由于經濟低迷或基礎設施陳舊,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人口——其中大多數是兒童——死于供水不足、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相關的疾病。清潔飲水與衛生設施水資源缺乏、水質差和衛生設施不足也對糧食安全、生計選擇和世界各地貧困家庭的教育機會造成負面影響。干旱困擾著世界上一些最窮的國家,使饑餓和營養不良狀況日益惡化。到2050年,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生活在受到周期性或反復缺少淡水影響的國家。清潔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現狀:·自1990年以來,約有17億人口獲得了安全飲用水。然而,全球還有8.84億人仍然沒有獲得安全飲用水·大約有26億人無法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如坐廁或蹲廁·每天,平均有5000名兒童死于可預防的與水和衛生相關的疾病·水電是最重要和最廣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總電力生產的19%·約70%所有可用水用于灌溉清潔能源SDGs第7項:確保人人獲得可負擔、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廉價和清潔能源能源是當今全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處于幾乎每一個主要挑戰和機遇的核心。無論任何職業、安全、氣候變化、糧食生產或增加收支,對所有人來說獲得能源是必不可少的??沙掷m能源為我們改變生活方式、改善經濟運行和保護地球提供了絕佳良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帶頭推動的“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倡議旨在確保普及現代能源服務,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和使用??沙掷m能源面臨的挑戰:·有五分之一的人仍然無法使用現代電力·30億人依靠木材、煤、木炭或動物廢棄物做飯和取暖·能源供應、轉換、傳遞和使用,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中約占60%·降低能源碳強度,即每單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是實現長遠氣候目標的一個關鍵
體面工作SDGs第8項:促進持久、包容、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和生產性就業,確保人人有體面工作。世界人口中約有半數仍舊生活在每天大約兩美元的水平。在許多地方,有工作不意味著能夠擺脫貧困。進步的緩慢和不均衡要求我們重新思考和調整消除貧困方面的經濟社會政策。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持續缺乏體面的就業機會及投資和消費不足侵蝕了作為民主社會根基的社會契約,即“進步所得,人人有份”。創造高質量的就業崗位仍將是幾乎所有經濟體2015年之后長期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可持續的經濟增長要求社會創造條件,使人們得到既能刺激經濟又不會危害環境的優質就業,也要求為所有達到工作年齡的人提供就業機會及像樣的工作環境。經濟增長與保障就業方面的挑戰與目標:·全球失業人口從2007年的1.7億人升至2012年的2.02億人,其中有7500萬是青年男女·有將近9億工人,即勞動人口的三分之一,生活在兩美元貧困線以下;要想脫貧,提供穩定和有足夠收入的工作是唯一途徑·在2016至2030年期間,全球需要為剛進入勞動市場的人提供4.7億個就業崗位
工業創新SDGs第9項:建設有風險抵御能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的可持續工業,并推動創新。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在許多國家,交通、灌溉、能源和信息通信技術等基礎建設方面的投資對可持續發展和社區賦權至關重要。人們早就認識到如果要提高生產力以及健康和教育水平,就需要投資于基礎建設。增長速度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也需要繼續投資建設可持續的基礎設施,來加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同時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除政府撥款和官方發展援助外,我們也鼓勵私營部門支援有資金、技術和技能需求的國家。
社會平等SDGs第10項: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國際社會在幫助人們擺脫貧困方面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最脆弱的國家,包括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繼續在脫貧方面取得進展。但是,不平等現象依然存在,衛生教育服務和其他生產性資產的分配差異巨大。此外,雖然國家之間的收入不均可能減少,但國家內部的收入不均卻在增加。人們日漸認識到,如果經濟增長不具包容性,而且沒有兼顧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即經濟、社會和環境,則經濟增長就不足以減少貧困。縮小差距為減少收入不均,我們建議各項政策在原則上具有普適性,但要兼顧貧困和邊緣化群體的需求。減少不平等方面的現狀與挑戰:·在1990年至2010年間,考慮到人口規模,發展中國家的收入不平等平均上升了11%·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的家庭——占總人口的75%——如今生活在收入分配比1990年代更加不平等的社會中·有證據表明,不平等若超過一定限度,就會損害增長和脫貧、公共和政治領域的人際關系、個人滿足感和對自身價值的認知永續社區SDGs第11項:建設包容、安全、有風險抵御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及人類住區??沙掷m城市和社區城市在各種觀念、商業、文化、科學、生產力、社會發展進程中起著樞紐的作用。城市在最佳狀態運行時,人們能在社會和經濟方面得到提高。然而,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挑戰,其中包括以何種方式在創造就業機會和繁榮的同時,而不造成土地匱乏和資源緊缺。城市常面臨的挑戰包括擁堵、缺乏資金提供基本服務、住房短缺和基礎設施的下降。城市面臨的挑戰可通過不斷繁榮和發展,同時提高資源的利用及減少污染和貧困的方式解決。我們期望的未來,還包括這樣的城市:它能為所有人提供機會,并使大家都能獲得基本服務、能源、住房、運輸和更多服務。城市發展的現狀與挑戰:·目前全球人口的一半約35億生活在城市中·到2030年,近60%的世界人口約50億人將居住在城鎮地區·今后幾十年約95%的城市擴張將發生在發展中世界·目前有8.永續供求SDGs第12項:確保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沙掷m的消費和生產是指促進資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建造可持續的基礎設施,以及讓所有人有機會獲得基本公共服務、從事綠色和體面的工作、改善生活質量。它的落實有助于實現總體發展規劃,減少未來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成本,加強經濟競爭力和減少貧困。負責任的消費和生產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旨在“降耗、增量、提質”,即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通過減少整個生命周期的資源消耗、環境退化和污染,來增加經濟活動的凈福利收益。這個過程需要多方參與,包括企業、消費者、決策者、研究人員、科學家、零售商、媒體和發展合作機構等??沙掷m消費和生產也要求從生產到最終消費這個供應鏈中各行為體的系統參與和合作,包括通過教育讓消費者接受可持續的消費和生活方式,通過標準和標簽為消費者提供充分的信息,以及進行可持續公共采購等。氣候行動SDGs第13項: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氣候行動目前,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因經濟和人口增長引發的氣候變化正在廣泛影響各大洲、各國的人類和自然系統。大氣和海洋升溫,冰雪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預計21世紀地表溫度將上升;如不采取行動,本世紀的升幅可能超過3攝氏度。由于氣候變化影響到經濟發展、自然資源和消除貧困工作,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棘手問題。拿出負擔得起、可升級的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將確保過去幾十年的取得的進展不會因氣候變化而停滯,并確保各國經濟的健康和復原力。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告訴我們:·自1880年至2012年,全球氣溫上升了0.85℃。為清楚起見,氣溫每上升1度,糧食產量就下降約5%。從1981年到2002,由于氣候變暖,全球玉米、小麥和其他主要作物的產量均每年大幅下降4000萬噸·海洋升溫,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從1901到2010年,由于暖化和海冰融化,全球海洋面積擴大,海平面平均上升19厘米。自1979年以后,北極的海冰面積以每十年107萬平方千米的速度縮小·以目前的溫室氣體濃度和排放水平來看,除非出現一種情形,否則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很可能比1850-1900年高出1.5℃。世界的海洋將會變暖,海冰將繼續融化。海洋環境SDGs第14項: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及海洋資源以促進可持續發展。世界上的海洋,其溫度、化學成分、洋流和生物,驅動著全人類居住的地球系統。我們的雨水、飲用水、天氣、氣候、海岸線、我們的許多食物,甚至我們呼吸的空氣中的氧氣,最終都是由海洋提供和調控的??v觀歷史,海洋一直是貿易和運輸的重要渠道。對海洋這一重要的全球資源的認真管理是建設可持續發展未來的一個主要方面。保護與管理海洋資源的現狀與挑戰:·海洋覆蓋地球表面的近四分之三,占地球全部水資源的97%,若以體積衡量,海洋占據了生物在地球上所能發展空間的99%水下生物·超過30億人的生計依賴于海洋和沿海的多種生物,包括發展中國家的許多人口,對他們來說,捕魚是其主要的生活和商業活動·在全球范圍內,海洋和沿海資源及產業的市場價值估計每年達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5%左右,估計63%的全球“生態系統服務”由海洋和沿海生態系統提供·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近20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可能要成百上千萬·海洋吸收約30%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緩沖著全球暖化的影響陸地生態SDGs第15項:保護、恢復和促進可持續利用陸地生態系統、可持續森林管理、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轉土地退化現象、遏制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森林占地球表面30%,其作用除了保障糧食安全和提供防護外,還對抗擊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同時它也是原住民的家園。每年森林面積減少1300萬公頃,而旱地不斷退化則導致360萬公頃的土地荒漠化。由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引起的毀林和荒漠化,為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挑戰,并影響到千百萬人的生計和脫貧努力。目前正在努力對森林進行管理,抗擊荒漠化。陸地生物森林資源現狀:·包括2000多個土著文化在內的16億人靠森林謀生·超過80%的陸生動植物和昆蟲生活在森林中荒漠化威脅:·有26億人直接依賴農業生活,但有52%的農業用地受土壤退化的一定影響或嚴重影響機構正義SDGs第16項:促進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和平和包容社會、為所有人提供訴諸司法的機會,在各層級建立有效、負責和包容的機構。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2012年,在里約G20大會上,各國重申將自由、和平和安全以及尊重人權納入基于千年發展目標的新的發展框架,強調公正、民主的社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沙掷m發展目標中的目標十六,致力于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設和平和包容的社會,為所有人提供司法救濟途徑,以及在各級建立有效和問責的體制。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方面的挑戰:·在1990年至2010年間,考慮到人口規模,發展中國家的收入不平等平均上升了11%·發展中國家絕大多數的家庭——占總人口的75%——如今生活在收入分配比1990年代更加不平等的社會中·大幅減少世界各地一切形式的暴力、降低相關死亡率·制止針對兒童的虐待、剝削、販賣和一切形式的暴力和酷刑·促進國際和國家層面的法治建設,確保所有人平等獲得司法救濟全球伙伴SDGs第17項:加強執行手段、重振可持續發展全球伙伴關系。一項成功的可持續發展議程要求政府,私營部門與民間社會建立伙伴關系。這些包容性伙伴關系基于原則和價值觀、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目標:把人民和地球放在中心位置。不論在全球層面,地區層面抑或國家層面,地方層面,這些包容性伙伴關系都不可或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報告《2030年享有尊嚴之路》中指出,成功將依賴新的議程激發和調動重要行為體、新的伙伴關系、關鍵相關人員和更廣泛的全球公民的力量。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為此,我們將需要這樣一個議程,符合人們的經驗和需求,可以得到理解和贊同。在國家一級接受議程和目標的方式應確保將千年發展目標轉變為更廣泛和更具變革性的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成為國家和區域愿景和計劃的組成部分。”——《2030年享有尊嚴之路》報告稱,促進可持續發展全球關系必須建立在《千年宣言》、2002年蒙特雷的國際發展籌資進程以及2002年約翰內斯堡啟動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商定的基礎之上。迫切需要采取行動,調動、轉移并釋放數萬億美元私人資源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關鍵部門需要包括外國直接投資在內的長期投資,其中包括可持續能源、基礎設施和運輸以及信息和通信技術。公共部門需要確定明確的方向。必須調整能引來這些投資的審查和監測框架、條例和獎勵結構,以吸引投資和加強可持續發展。最高審計機構和立法監督職能等國家監督機制應得到加強。宣傳活動國內活動影視宣傳國際活動宣傳活動國內活動2015年9月16日,“2015年全球新媒體與公益峰會北京論壇”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召開,在聯合國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通過社會化媒體平臺向中國公眾推廣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此次論壇的主題為“新目標,新力量,新技術”,并成立了“中國全球目標聯盟”,標志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全面啟動全球目標推廣活動的國家?!?015年全球新媒體與公益峰會北京論壇”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社會化媒體與公益聯盟協辦。全球新媒體與公益峰會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一年一度的旗艦活動,開發署希望借助峰會這一平臺,協助各國政府及合作伙伴啟動可持續發展目標宣傳活動,讓新的全球目標家喻戶曉。今年峰會的主題是“新目標,新力量,新技術”,北京論壇的參會方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及優酷等中國互聯網企業代表,以及渣打銀行等其他私營部門和中國民間組織代表。此次論壇旨在借助各方平臺,在最大范圍內讓公眾了解全球目標。與此同時,各方在論壇上分享了中國社會化媒體與公益聯盟成員運用新媒體應對發展問題的創新實踐,如百度發布的電子垃圾回收應用“百度回收站”以及騰訊為彌合中國城鄉數字鴻溝所做的努力等。蓋茨基金會中國區副主任楊建悅表示,“蓋茨基金會有幸成為‘中國社會化媒體與公益聯盟’(簡稱‘聯盟’)的發起方之一,并與‘聯盟’一起成為‘全球新媒體與公益峰會’在中國的最早支持伙伴。自2011年成立以來,各聯盟伙伴精誠合作,為新媒體推動中國公益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此次,在各國攜手開啟下一個15年‘可持續發展全球目標’之際,我們很高興看到聯盟成員為了人類面臨的全球挑戰而再次聯手。國際活動升起旗幟(2張)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召開前,世界各地都將舉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升旗儀式,迎接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正式通過。在北極升起的目標13“氣候變化”旗幟;在海底升起的目標14“水下生物”旗幟;目標5“性別平等”旗幟已經由丹麥瑪麗王妃在哥本哈根升起。2015年9月1日,丹麥瑪麗王妃在丹麥外交部外升起第五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性別平等”旗幟。目標16“和平與公正”旗幟將在烏干達由戰爭受害者代表VictorOchen升起。VictorOchen將會在烏干達北部率領上萬人進行游行,慶祝目標16旗幟的升起。游行將從里拉小鎮出發,至Barlonyo大屠殺墓地遺址結束。烏干達北部飽受戰亂之苦,從沖突中的廢墟中緩慢復蘇,流離失所的人們繼續尋求正義。在尼泊爾,一隊驢子將會把目標2“消除饑餓”旗幟運送到尼泊爾西北部廓爾喀區拉爾克山口下因地震而通行受阻的山村里,由尼姆竇瑪·謝爾帕升起。尼姆竇瑪在尼泊爾當地以及世界登山愛好者中聲名遠揚——2008年,她成為最年輕的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女性登山者。她的家在尼泊爾多爾卡區,小時候曾從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領取校園午餐。現在,尼姆竇瑪·謝爾帕為世界糧食計劃署工作,利用自己的登山專長,幫助糧食署的物資抵達因4月25日地震后因山體滑坡而交通受阻的偏遠村莊。目標1“消除貧困”的旗幟將在東帝汶最偏遠的村莊升旗。東帝汶37.4%的人口生活在國際貧困線之下,50%的人口是文盲;東帝汶也是世界上饑餓人口第四多的國家。選擇東帝汶不僅對目標1極具意義,同時也意味著將全球發展目標的帶到世界最偏遠的角落。影視宣傳《未來》(3張)知名藝術家劉勃麟為可持續發展目標活動創作新作“TheFuture”(“未來”),“隱身”于聯合國193個成員國旗幟之中,提醒人們**貧窮、發展不平衡及氣候變化等問題。2015年9月3日,可持續發展目標活動正式啟動“Weth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天津市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及答案
- 軌道工程設計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臨時公交公司合同范例
- 制作標牌合同標準文本
- 超聲物位儀表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珠海房地產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綜合商業樓開發服務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鐵路機車用電池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綠色管材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化工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預警體系技術規范》
- 小班安全教案玩具不放嘴巴
- 第10課 養成遵紀守法好習慣(課時2)(課件)-【中職專用】中職思想政治《職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課件+教案(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大全-中(多選題)
- 冷鏈倉儲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 讀《孟嘗君傳》課件
- 2024AHA心肺復蘇指南解讀
- 2025年4月自考03009精神障礙護理學押題及答案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1.2.2《數軸》訓練習題(有答案)
- 兩輪電動車行業風險分析
- 物業承接查驗方案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