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知覺理論0流行的三種理論格式塔知覺理論生態知覺理論概率知覺理論流行的三種理論1簡介
格式塔心理學誕生于1912年,興起于德國,是現代西方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后來在美國廣泛傳播和發展?;萏Dc苛勒、考夫卡等人以研究研究人對圖形的知覺為契機,擴展研究領域,最終形成格式塔心理學派。德語格式塔意為形式或圖形,還有組織的含義,中譯為“完形”或音譯為“格式塔”。簡單的說格式塔在心理學術語中的含義就是,格式塔不是孤立不變的現象,而是指通體相關的完整現象。完整的現象具有它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簡單的元素,同時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內。格式塔知覺理論2基本觀點
1·知覺的整體性
認為人的知覺經驗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為地區分為元素;即便他們由若干元素組成,也只能看到這些元素自然組合而形成的整體:整體限先于部分,而非部分之和,而且部分也不含有整體的特性。
2·同型論
物理現象和生理現象都有同樣格式塔的性質,是兩兩相對應的,因而它們都是同型的(或同構的)。既然物理現象與心理現象、生理現象與心理現象是同型的,那么它們之間就有著相對等的關系。“相對應”是理解同型的關鍵,亦即特定的物理現象會引起特定的生理和心里現象。
3·場作用力
這一觀點認為既然物理現象是保持力關系的整體,那么與之對應的生理和心理現象當然也是保持力關系的整體,即三者都具有相對應的完整的動力結構。所有這些力,即物理力、生理力和心理力都發生在同一場之中,被稱為場作用力。3格式塔的組織原則
1·圖形與背景
現實生活中,人總是企圖在知覺范圍內對感知對象加以組織和秩序化,從而增強對環境的理解和適應。在一定的場內,我們并不是對所有的對象都明顯感知到,總是有選擇的感知一定的對象——有些凸顯出來成為圖形,有些推舉襯托地位成為背景,所稱圖地之分。(圖地關系)
丹麥學者魯賓是這方面的先驅,繪制了著名的兩可圖形。45(1)圖形清晰明確,相對較強;背景模糊不定,相對較弱。(2)圖形是被包圍的較小對象,背景是包圍著的較大對象。(3)當圖形與背景相互圍合且圖地關系類似時,圖地關系
可以互換。圖形與背景的關系67
感知對象不分或難分,成為曖昧或混亂的圖形,視知覺就會忽略不顧,或因曖造成的閃爍而感到疲勞。環境設計中的意義曖昧圖形89101112
在環境設計中強調圖地之分,不僅符合視知覺需要,而且有助于突出景觀和建筑主題——觀眾在隨意和輕松的情景中第一眼就發現索要觀察的對象。13
2·群化原則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當我們自然而然的觀察時,知覺具有控制多個刺激,使他們形成有機整體的傾向。這種使多個刺激被感知為統一整體的控制規律,通常稱為群化原則。(1)鄰近原則:相互鄰近的元素被感知為有內聚力的整體。(2)相似原則:彼此相似的元素易被感知為整體,這是人認識世界時通過分類簡化刺激對象的方式。(3)連續原則:按一定規則連續排列的同種元素被感知為整體。(4)封閉原則:一個有傾向于完成而尚未閉合的圖形易被看作一個完整的圖形。兩個條件:a不完整的視覺對象在完整時簡單形狀;b這一簡單形狀具有某一合乎邏輯的連續性。141516173·簡化原則
心理學家發現,感知對象的知覺組織所需的信息越少,那個對象被感知的可能性越大,即簡單幾何體容易被感知為圖形。而且人們在對視覺刺激組織時,也喜歡采取盡量減少或簡化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1)良好完形原則
彼此相屬的部分,容易組合成整體,反之,彼此不相屬的部分,則容易被隔離開來。(2)簡潔原則
指知覺在組織空間位置相鄰的視覺刺激時,具有使對象盡可能簡單的傾向。18優點1.從理論上闡述了直覺整體性與形式的關系,為“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這一傳統信條找到科學而翔實的依據;2.由于這些原則出自圖形實驗,運用時易于掌握、操作和引申,對環境設計有廣泛影響。缺點1.其原則主要用于二維幾何圖形和視點靜止的三維景觀有時難以對真實環境中的視知覺滿意的解釋;2.由于過分強調直覺,忽視后天經驗和文化影響,因而也難以對個人和人群的知覺差異做出恰當的反映。格式塔組織原則的優缺點19簡介
生態知覺理論是由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的,他的研究之所以被稱為生態知覺理論,是因為強調人類的生存適應,例如尋求生活資源和配偶、預防傷亡、成功的旅行等。生態知覺理論20基本觀點(1)環境的提供
生態知覺理論認為,知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過程,人感知到的是環境中有意義的刺激模式,并不是一個個分開的孤立的刺激。因此,對我們來說,不需要從環境作用于我們的各種刺激引起的感覺經過重建和解釋的中介中去建立意義,這種意義已經存在于環境刺激的模式之中——環境知覺是環境刺激生態特性的直接產物。
自然界中許多客體具有恒定的功能特性,吉布森稱這種功能特性為“提供”。人在觀察客體時,“你看到的東西怎么樣”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你看到了什么”。看見不等于發現,善于發現和利用環境客體的功能特性滿足自己的需要,對個體具有重要的生存意義。2122一根樹枝23(2)知覺反應和先天本能
傳統知覺理論主張知覺是由刺激引起感覺后轉化而成的、間接的,因此稱為間接知覺論。吉布森的知覺理論認為知覺是人與外界接觸的直接產物,它是外界物理能量變化的直接反映,不需要思維的中介過程。他認為,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因適應環境需要,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逐漸形成了一種根據刺激本身特征即可直接獲得知覺經驗的能力。換言之,知覺是先天遺傳的,不是后天學習的。
為了證明這一理論,他和她的妻子埃莉諾·吉布森等做了一個叫“視覺懸崖”的著名實驗,又叫“視崖實驗”。24
從環境與行為關系的角度說,環境的“提供”包括三重含義:(1)環境對象要為它的使用者群體提供便捷性,即讓需要他的人能方便的到達它所在的位置;(2)環境對象要有明確的意義,這種意義不是脫離功能的空洞的概念,而是由環境的物質特征直接顯示出來的、周圍人群所需要的功能意義;(3)要讓使用者的需要得到滿足。格式生態知覺理論在環境問題中的應用2526
城市環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環境,從環境“提供”的觀點來說,很多行為現象都能從它的環境特征中找到原因,因此,觀察和分析各種行為現象及其發生的原因,對于改善環境設計和環境管理都會獲得啟發。27簡介
概率知覺理論是由埃貢·布倫斯維克提出的。埃貢·布倫斯維克[EgonBrunswik(Brunswick)1903.03.08-1955.07.07],美國心理學家。出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最初在維也納大學學習工程學,后來對心理學發生了興趣。可以看到他之前是學習工程的,所以他的理論就更加強調后天的理性的探索與學習。概率知覺理論28基本理論
布倫斯維克認為,環境知覺是人主動解釋來自環境感覺輸入的過程。他的觀點去恰好與吉布森相反,認為環境提供給我們的感覺信息從來都不能準確反映真實環境的特性。事實上,這些信息往往是復雜的,甚至是使人誤解的環境線索。
觀察者會對真實情景進行概率判斷,情景中的多義性便減少,這種概率判斷被布倫斯維克看作是對真實環境性質“最恰當的賭注”或“有訓練的推測”。29“繆勒——萊爾錯覺”3031透鏡模型32概率知覺理論對環境開發者、設計者和管理者有兩層含義:(1)按不同環境的功能性質恰當的運用確定性和不確定性;(2)承認自己的認識與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團建活動方案
- 2025年教學副校長工作方案
- 保險銷售方案2025年個人范例
- 安徽省巢湖第四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驗收考試-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貴州理工學院《中外書籍形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畢節醫學高等??茖W校《西班牙語語音訓練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滿族自治縣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房山區名校全國初三大聯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北京海淀區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理試題(實驗班)含答案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化工文獻檢索與閱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國際文化中心詳細勘察報告正文-171229end
- 《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解讀
- 全國同等學力工商管理大綱重點整理
- 機耕道監理實施細則完整
- 《尚藝發型標準剪裁》PPT課件
- 中國現代文學史00537
- 年產萬噸碳酸飲料廠的工藝設計
- 浙大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件第七章參數估計概率論課件教學教材
- 綠化工程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
- 金屬探測標準操作規程
- T∕CISA 065-2020 高爐循環冷卻水系統節能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