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_第1頁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_第2頁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_第3頁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_第4頁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習提問:1、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2、生態系統的能量源頭在哪里?3、輸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指的是什么?4、能量流動的主渠道是什么?5、能量流動有什么特點?南極企鵝體內發現DDT,格陵蘭島發現有鉛等重金屬污染的現象,這說明了什么?第三節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閱讀教材100∽101頁,討論:1、這里的物質指的是什么?2、循環的過程是怎樣的?3、循環的范圍有多大?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1、物質循環的概念

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物圈中的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循環的過程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又叫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2、碳循環

碳在無機環境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呢?碳以什么形式、通過哪種生命活動分別進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碳循環---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行特點:(1)碳循環的形式:(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3)碳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4)碳進入生物體的途徑:(5)碳在生物體之間傳遞途徑:(6)碳進入大氣的途徑:CO2CO2和碳酸鹽含碳有機物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鏈(網)①生物的呼吸作用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燒3.溫室效應1、溫室效應?2、CO2增多的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壞3、溫室效應的危害4.緩解溫室效應的措施開發新能源增大綠化面積極地冰川加速融化沿海城市被淹沒農田減少,糧食減產(1)寫出①②③④的生理過程及⑤產生CO2的方式。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2)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以________形式進行循環。(3)碳循環中最簡單的循環途徑是在___________和大氣之間的循環。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燃燒

CO2綠色植物項目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形式范圍特點聯系主要以有機物形式主要以無機物形式生態系統的各營養級全球性單向流動,逐級遞減反復出現,往復循環二者相輔相承,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能量作為動力二、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二、分解作用的過程:有機物被分解者分泌到細胞外的各種水解酶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質,如纖維素酶可將纖維素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再被分解者吸收到細胞中進行氧化分解,最終形成CO2、H2O和各種無機鹽,同時是釋放能量。三、影響分解作用的其他因素:土壤的溫度、濕度、通氣狀況、pH等有關。一、分解者:主要是細菌和真菌、還有腐生性生物如蚯蚓、白蟻等。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例1

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落葉的實驗(1)材料用具:土壤、落葉、玻璃容器、標簽、塑料袋、恒溫箱、紗布。(2)實驗步驟①取兩個圓柱形的玻璃容器,一個貼上“甲組”標簽,另一個貼上“乙組”標簽。②將準備好的土壤分別放入兩個玻璃容器中,將其中乙組放入恒溫箱,℃滅菌1h。③取的落葉12片,分成2份,分別用包好,埋入2個容器中,深度約5cm。④將2個容器放于實驗室相同的環境中,一段時間后,取紗布包。⑤觀察比較對照組與實驗組落葉的程度。60大小、形態相同腐爛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是什么?如何檢測因變量?探究活動案例1探究土壤微生物對落葉的作用.埋入落葉準備落葉一段時間后,檢測樹葉分解情況

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實驗

(1)實驗用具及藥品:燒杯、紗布、玻璃棒、試管、酒精燈、水、蒸餾水、碘液、斐林試劑、淀粉糊等。

(2)實驗原理:土壤微生物通過分泌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為還原性糖(麥芽糖),通過碘液檢測,可以證明淀粉被分解,通過裴林試劑的檢測,可以證明淀粉被分解為還原性糖。

(3)實驗步驟(略)課本p102

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對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動準備土壤制備土壤浸出液浸出液靜置一天案例2探究土壤微生物對淀粉的分解作用探究活動貼上標簽加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時間后,檢測淀粉的分解情況實驗組合土壤處理土壤濕度控制溫度(℃)

甲滅菌濕潤20

乙不滅菌濕潤20

丙不滅菌濕潤5

丁不滅菌較干燥20(1)該實驗對照組是_________實驗組合。(2)本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不能等同于微生物的細胞呼吸,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練習:某興趣小組以帶有落葉的表層土壤為實驗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進行了如下實驗:乙組落葉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的溫度和土壤濕度會影響微生物的分解速率;細胞呼吸是指在細胞內的氧化分解,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除了胞內的氧化分解,還包括胞外的分解課堂小結一、物質循環碳循環二、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關系三、探究實驗: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練習1、在生態系統碳循環中,既能使CO2進入生物群落,又能將其釋放到大氣中的生物是()A.分解者B.植食動物C.肉食動物D.綠色植物2、與自然界的碳循環關系最為密切的兩種細胞器是()A.內質網和高爾基體B.葉綠體和線粒體C.核糖體和葉綠體D.核糖體和高爾基體DB3、下圖是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

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

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

D.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A練習下面是某小組的同學為證明細菌對植物遺體的分解作用提出的兩種實驗方案。他們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組,實驗過程中不斷地滴加蒸餾水,使樹葉保持濕潤。方案一:將甲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觀察記錄落葉的變化。方案二:將甲組滅菌后放在無菌條件下,乙組放在自然條件下(暴露在空氣中)。觀察記錄落葉的變化。(1)上述兩種實驗方案能否達到實驗目的?請說明理由。方案一:;方案二:。(2)甲、乙兩組實驗為什么要用相同的樹葉?(3)現在由你進行實驗設計,請寫出你的設計方案(1)方案一:不能,甲;乙兩組均未進行滅菌處理,甲組落葉會分解而失去對照作用。在自然條件下,空氣中不僅含有細菌,而且還含有一些能使落葉分解的其他微生物,因此不能說明乙組落葉的分解只是由細菌引起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