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經濟學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時的市場失靈和與之對應的微觀經濟政策_第1頁
西方經濟學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時的市場失靈和與之對應的微觀經濟政策_第2頁
西方經濟學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時的市場失靈和與之對應的微觀經濟政策_第3頁
西方經濟學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時的市場失靈和與之對應的微觀經濟政策_第4頁
西方經濟學無法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時的市場失靈和與之對應的微觀經濟政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西方經濟學的主旨在于論證所謂看不見的手的原理,但是,這個原理并不真正適用于現實的資本主義。換名話說,現實的資本主義市場機制在很多場合不能導致資源的有效配置。這種情況被稱為“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的幾種情況:壟斷外部影響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一、壟斷與低效率

Paq0dq*qmMRAC=MCbcP*Pm1、圖2、分析第一節壟斷只要市場不是完全競爭的,只要廠商面臨的需求曲線不是一條水平線,而是向右下方傾斜,則廠商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就是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而不是價格等于邊際成本。當價格大于邊際成本時,就出現了低效率的資源配置狀態。

壟斷產量和壟斷價格不滿足帕累托最優條件,因為此時價格大于邊際成本。

為什么均衡產量不是發生在帕累托最優狀態q*上?“免費乘車者”

二、尋租理論“尋租”活動——非生產性的尋利活動即所謂的“尋租”活動:為獲得和維持壟斷地位從而得到壟斷利潤(亦即壟斷租金)的活動?!皩ぷ狻被顒臃治鯬aq0dq*qmMRAC=MCbcP*Pm純損三角形abc整個尋租活動的經濟損失要遠遠超過傳統壟斷理論中的“純損三角形”三、對壟斷的公共管制1、對壟斷的管制:遞增成本qz0PqMRD=ARACMCPmqmPcPzAA'Cqc

壟斷常常導致資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壟斷利潤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這就使得有必要對壟斷進行政府干預。政府對壟斷的干預是多種多樣的。下面討論的是政府對壟斷價格和壟斷產量的管制。2、對壟斷的管制:遞減成本qz0PqMRD=ARACMCPmqmPcPzqc四、反托拉斯法

政府對壟斷的更加強烈的反應是制定反壟斷法或反托拉斯法。西方很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制定了反托拉斯法,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美國。從1890-1950年,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法案,反對壟斷。其中包括謝爾曼法(1890)、克萊頓法(1914)、聯邦貿易委員會法(1914)、羅兵遜—帕特曼法(1936)、惠特—李法(1938)和塞勒—凱弗維爾法(1950)。以上統稱反托拉斯法。第二節外部影響一、外部影響及其分類外部影響外部經濟外部不經濟分類1、生產的外部經濟2、消費的外部經濟3、生產的外部不經濟4、

消費的外部不經濟二、外部影響和資源配置失當0XPPXD=MRX**X*MC+MEMC資源配置失當:生產的外部不經濟

各種形式的外部影響的存在造成了一個嚴重后果;完全競爭條件下的資源配置將偏離帕累托最優狀態!為什么外部影響會導致資源配置失當?考察外部不經濟的情況。三、有關外部影響的政策1、使用稅收和津貼2、使用企業合并的方法3、使用規定財產權的辦法四、科斯定理1、科斯簡介RonaldCoase

羅納爾德·H·科斯(RonaldH·Coase

),1991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910年生于英國,畢業于倫敦經濟學院。在英、美兩國幾個大學擔任教學工作之后,他最終成為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和《法學與經濟學雜志》主編;1937年在美經濟學雜志發表了《企業的性質》一文,1960年發表了《社會成本問題》一文。由于該文極端流行,又被編入許多論文集中,例如波賴依特和霍齊曼編的《微觀經濟學論文集》,靜爾特公司1968年),自此以后,在西方經濟學界逐漸形成了“科斯定理”的名詞。

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其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則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

關于科斯定理,科斯本人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所以關于科斯定理,其他西方經濟學家則給出了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雖然這些表達方式大體上是相同的,但仍存在著細微差別。教科書采用了與所有制關系較大的一種有權威性的表達方式:2、科斯定理“只要交易成本為零,財產的法定所有權的分配不影響經濟運行的效率。”(引自《新包格拉夫經濟學辭典》,麥克米倫出版社,倫敦,1987年版第1卷第475頁。該辭典在西方經濟學界中最具有權威性。)3、科斯定理舉例

假設有一個工廠,它的煙囪冒出的煙塵,使得附近的5戶居民所洗曬的衣服受到污染,由此造成的損失為每戶750元,總損失為5×750=3750元,再假設存在2種治理污染的辦法:一是在工廠的煙囪上安裝一個除塵器,費用為1500元;二是為每戶提供一個烘干機,費用為500×5=2500元。按照科斯定理的含義,在上面的例子中,不論給予工廠以煙囪冒煙的權力,還是給予工廠5戶居民以曬衣服不受煙塵污染的權得,只要工廠與5戶居民協商時其協商費用為零或者說很小,那么,市場機制總是可以得到最有效率的結果。4、應用案例

市場失靈下的環境污染據新華社報道,十年來,我國政府在淮河流域的投入已累計達193億元,以用于環境污染的治理。然而,最近水利部的環境監測中心的調查報告卻顯示,淮河污染出現嚴重反彈,不僅193億元的資金可能付諸東流,而且周邊1.3億居民的生活也受到嚴重威脅。

我們都知道,環境作為一種公共物品,它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表明,環境并不會因為消費人數的增加而引起生產成本的增加。這種情形下的“外部不經濟”以及“搭便車”現象,是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鼓勵消費的市場模式下,人們對環境公共物品的利用超過環境所能提供的限度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這種環境資源配置的低效率毫無疑問是一種“市場失靈”的表現。政府在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是以彌補市場缺陷的角色出現的,但是,政府本身卻也存在一個效率問題,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政府也不一定解決得好,而且,政府的效率比起企業效率的影響更要廣泛。如果政府一旦不能糾正市場失靈,就會使資源配置更加缺乏效率和不公平?;春游廴镜姆磸?,與其說是市場失靈,不如說是政府失靈。

案例一在我國市場化取向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經濟決策權和資源支配權也逐漸擴大。在政治環境中,地方政府作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按照公共選擇理論的視角,他們同樣扮演著“經濟人”的角色,往往也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利己主義的動機在市場經濟的運行中本無可厚非,但地方政府在與中央政府的環境博弈中,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環境保護避實就虛,甚至與環保部門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一方面是國家龐大的資金投入,可另一方面卻是越治越污,這樣的反差,正如國家環??偩治劭厮靖彼鹃L劉鴻志所說的那樣:“經濟利益的驅動、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已是不言而喻?!?/p>

地方政府的環境不作為、低效率和決策錯誤,在總結時我們往往把它籠統地歸結為政績沖動、目光短淺、缺乏有效的監督等等。這不錯,但是,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此。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告訴我們,影響資源配置效率的種種要素,都和一種最基本的“制度安排”聯系在一起,那就是產權制度。有效率的資源配置,都是在交易中完成的。環境資源的消費和配置也是如此,但是,如果我們不知道“環境”這個東西是到底屬于誰的,又怎么能夠進行交易呢?最后很可能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去搶。反觀現在我們環境治理中出現的困境,盡管國家花了這么大精力,投入了這么多資金,依然還是回到了“原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環境資源”的產權沒有界定。

許多人一提到政府行為,很快就會聯想到行政命令和強制措施。這是一種偏見,政府在資源配置中更應該有的不是強制,而是策略性行為。因此,環境治理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明確地界定環境資源的產權,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分割企業所消費的“環境資源”產權,使企業生產所帶來的“外部性”在明晰的產權中“內部化”。

(上文轉載自<民營經濟報>2004-07-19,觀點(金陵/編制))a.報導中提到”外部不經濟”及”搭使車”是環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利用市場失靈的概念來解釋什么為”外部不經濟”及”搭便車”。b.現在政府對減少污染的安排上你的覲點是什么?政府應該怎樣做來改善現有的環境污染情形。你會建議什么?

長三角啟動排污權交易調節經濟發展與環保平衡

排污指標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樣買賣,這一發達國家為控制污染物總量而廣泛采用的市場運作方式正在被引入長江三角洲地區,一些地方開始嘗試采取排污權交易的方式,調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江蘇省南通市與上海僅一江之隔。2001年到2004年,這個市的GDP總量增長了51.5%,而水污染物的主要指標化學需氧量(COD)則下降了16.8%。同時做到GDP的增長和COD指標的下降,就需要政府有計劃地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總量。除了行政上嚴格控制排污指標外,南通市還嘗試運用市場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案例二

南通泰爾特染整有限公司通過建成日處理能力3000噸的污水處理設備,COD排放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同時,同處通揚運河沿岸的如皋亞點毛巾織染有限公司計劃擴大生產,卻因得不到排放指標而無法開工。2004年,南通市環保局通過詳細論證,牽線搭橋,審核確認由泰爾特公司將排污指標余量出售給亞點毛巾,轉讓期限為3年,每噸COD交易價格為1000元。合同明確規定:購買方在使用排放權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以滿足當地水環境質量的要求,且不得超過當地環保部門核定的排放總量。交易一年的運行情況表明:兩家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交易各方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標準均達到了交易合同規定的要求?!捌髽I治污也能產生經濟效益,這是沒有想到的?!碧柼毓究偨浝韽埧暾f。南通市環保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楊展里說:“水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就是要在滿足環境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市場經濟體制對水環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就是要使企業污染治理變得‘有利可圖’,從而主動對此進行投資。”與此同時,地處上海南翼的浙江嘉興市秀洲區也在推行排污權的有償使用。與南通市實行單一的排污權交易不同,這個區所有原有和新增的排污企業必須先購買“原始”的排污使用權,然后把排污權引入市場,企業之間隨行就市進行交易。秀洲區環保局局長張建明說,環境容量是一種資源,在目前總量控制的情況下,更是一種稀缺資源,企業通過占有這個容量,生產了產品,從而實現使用價值,因此,也必須把環境容量的使用價值體現出來。秀洲區從2002年9月起推行這一制度,環保部門根據兩條原則向企業分配初始排污權,一是企業環境影響評價批復中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量,其次是參照2000年太湖流域治理達標時企業擁有的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在確定排污權有償使用價格時,秀洲區環保局參照建造日處理一萬噸級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廠的投資成本,計算出每噸廢水的排污權購買價格為300元,譬如企業要獲得日均排放1000噸污水的排污權,初始排污權的購買價格為30萬元。目前這個區內的54家污水排放企業都交納了排污權有償使用費,交易金額近700萬元。張建明告訴記者,盡管秀洲區還沒有企業直接拿出排污權進行交易,但是,企業在轉讓過程中,排污權已經作為重要資產。有一家企業在轉讓時,擁有的1600噸污水排污權最終的交易價格超過100萬元。在積極嘗試國內排污權交易的同時,長三角地區的一些企業正在積極參與全球環保項目,擬在《京都議定書》的框架內進行國際排污權交易。(記者姜帆柴驥程徐壽松)

資料來源新華網2005年7月27日a.報道中提到南通市嘗試運用市場的力量,調節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請利用南通市的實例,解釋排污權交易如何能提升經濟效率?b.除了行政上嚴格控制排污指標和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外,政府還有什么方法解決水污染問題?相對于排污權交易,這種方法有何利弊?請祥細解釋。第三節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一、排他性與競爭性1、私人物品及其特點私人物品——指那些在普通的市場上常見的物品。私人物品的特點

排他性——只有對商品支付價格的人才能夠使用該商品。

競爭性——如果某人已經使用了某個商品,則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時使用該商品。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競爭性的物品。公共資源——只不具有排他性但卻具有競爭性的物品。

在現實的經濟中,還存在許許多多不滿足排他性或競爭性特點的物品,這就涉及到公共物品的問題。二、公共物品1、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0QPQ0CFP0DDADBHEGS0QPDDADBSRTLN(a)私人物品(b)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最優數量2、公共物品與市場失靈3、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三、公共資源“公地的悲劇”公共資源的最優數量邊際社會收益等于邊際社會成本四、公共選擇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簡介

公共選擇理論,英文稱publicchoicetheory

或稱economicofpolitics(政治的經濟學),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種其他的稱呼。公共選擇理論,是一門介于經濟學和政治學之間的新的交叉學科。它以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尤其是理性人假設)、原理和方法作為分析工具,來研究和刻畫政治市場上的主體(選民、利益集團、政黨、官員和政治家)的行為和政治市場運行。公共選擇理論認為,人類社會由兩個市場組成,一個是經濟市場,另一個是政治市場。在經濟市場上活動的主體是

消費者(需求者)和廠商(供給者),在政治市場上活動的主體是選民、利益集團(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員(供給者)。在經濟市場上,人們通過貨幣選票來選擇能給他帶來最大滿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場上,人們通過民主選票來選擇能給其帶來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類行為是經濟決策,后一類行為是政治決策,個人在社會活動中主要是要做出兩類決策。

公共選擇理論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60年代末70年代初形成一種學術思潮。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原理和理論框架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形成的。

主要代表人物有J·A·熊彼特(公共選擇理論的開創者)、英國北威爾士大學的經濟學教授鄧肯·布萊克(公共選擇理論之父)、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戈登·塔(圖)洛克和詹姆斯·布坎南。以布坎南最為有名,因公共選擇理論獲1986年諾貝爾經濟獎。

布坎南其人JAMESM.BUCHANAN

布坎南,在40年代后期,在芝加哥在學,受導師奈特的思想熏陶之后,從原來的一個真誠的社會主義者變為一個市場經濟的堅決擁護者的。但是布坎南在經濟學界的地位并不是由于他的擁護自由市場經濟的哲學立場,而是在于他創立和發展了所謂的“公共選擇”的理論分析,也正是在公共選擇理論方面的貢獻,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布坎南獲得了十一個名譽博士頭銜,其中有九個是在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后獲得的,只有兩個在此之前就已獲得。布坎南(JamesM·Buchanan,1919-),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1986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主要代表作《同意的計算》(與塔洛克合著,1962年出版,被視為公共選擇理論的經典著作)。

重要著作:

《財政理論與政治經濟體系》(FiscalTheoryandPoliticalEconomy);

《同意的計算》(TheCalculusofConsent》與塔洛克(G.Tullock)合著;

《自由的限度》(TheLimitsofLiberty);

《赤字的民主》(DemocracyinDeficit》與瓦格納(R.Wagner)合著;

《憲法合約的自由》(FreedominConsitutionalContract);

《課稅的權力》(ThePowertoTax)與布瑞南(G.Brennan)合著;

《法則的理由》(TheReasonofRules)與布瑞南合著;

《自由、市場與國家》(Liberty,Market,andState);

《經濟學:在預測科學與道德哲學之間》(Economics:BetweenPredictiveScienceandMoralPhilosophy);

《憲法經濟學探索》(ExplorationsintoConstitutionalEconomics)。關于公共選擇的規則1、集體選擇的規則(1)一致同意規則(2)多數規則(3)加權規則(4)否決規則2、最優的集體選擇規則(1)成本模型(2)概率模型3、政府官員制度的效率P391政府官員制度的效率是較低下的解決的主要途徑缺乏競爭機構龐大成本昂貴第四節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一、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和普通商品一樣,信息也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資源,它能夠提高經濟主體的效用和利潤。和普通商品不同,信息在“質”和“量”上又有獨特的性質。

從質的方面看,信息有點類似“公共物品”

從量的方面看,確定信息的價值大小也不像確定普通商品的價格那樣簡單。二、信息與商品市場逆向選擇逆向選擇的存在它意味著市場的低效率和市場失靈1、價格——質量曲線價格—質量曲線P*0qPqc

不完全信息與市場失靈0PQS1Q1QdQsS2P1P2P*D2、不完全信息與市場失靈三、信息與保險市場

在消費者的信息為不完全的條件下,降低商品的價格不一定能夠刺激對該商品的需求;同樣,在生產者的信息為不完全的條件下,提高商品的價格也不一定能夠刺激該商品的供給。如保險市場。保險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由專門的保險公司提供。這種特殊商品的價格就是保險費用。保險公司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它對投保人的情況既有所了解,又很不了解。對保險公司來說,存在一個“最優”的保險價格,當保險價格恰好等于該價格時,保險供給量達到最大?!皵〉隆毙袨?、“道德風險”四、信息與勞動市場

在招聘者所出的工資水平與應聘者的平均效率之間存在著一個同方向變化的關系:平均效率隨著工資水平的下降而下降,反之亦然。五、信息不完全和激勵機制:委托——代理問題

委托人有什么辦法能夠確保代理人不偷懶、不耍滑、嚴格按照合同的規定來為自己的利益服務呢?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一個方法是采用“木馬計”:委托人把自己的利益“植入”到代理人的利益之中,或者“搭載”到代理人的利益之上,這樣,當代理人為自己的利益而采取行動時,他同時也是在為委托人的利益服務了。“木馬計”的兩個例子:

1、股東—經理:股票期權計劃

2、雇主—雇員:工資報酬計劃六、信譽和信息調控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帶來了許多問題。市場機制本身可以解決其中的一部分。例如,為了利潤的最大化,生產者必須根據消費者的偏好進行生產,否則,生產出來的商品就可能賣不出去。通過市場機制本身來解決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問題的另外一個方法是建立“信譽”。所謂“信譽”,可以看成是消費者對企業行為的一種主觀評價。一般來講,當買賣雙方的關系相對固定時,信譽機制比較容易建立。總之,信譽提高了企業誠信的收益和欺騙的成本。但是,市場機制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問題。要這種情況下,政府就有必要在信息方面進行調控。41要素需求的特點★引致需求:由于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需求而引起的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蛘呓信缮枨蟆!锫摵闲枨蠡蚬餐枨螅簩ιa要素的需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賴的的需求。42要素市場上的利潤最大化原則★邊際收益產品(記為MRP):指由于廠商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引起的總收益的增加量,可表示為邊際收益與邊際產量的乘積:43要素市場上的利潤最大化原則★邊際要素成本(記為MFC):指由于廠商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所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量,可表示為邊際成本與邊際產量的乘積:44要素市場上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假定廠商使用一種要素、生產一種產品,追求最大利潤π:

★如果MRP>MFC,增加一個要素所增加的收益要大于增加的成本,利潤將增加,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肯定會不斷地增加要素,從而增加利潤。★隨著產量增加,邊際產量下降而邊際收益下降或不變,從而邊際收益產品也是下降的,最終會達到MRP=MFC。45邊際產品價值★完全競爭的廠商,其產品需求曲線是水平的,即廠商產量增減不影響價格變化,價格是常數,MR=P?!镞呺H產品價值,用VMP來表示?!镲@然VMP只是MRP的一個特例,即當MR為常數時,產品價格與要素的邊際產量的乘積。46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上,廠商只能被動接受要素價格,廠商無法影響價格??梢园褍r格看成是常數。★勞動的價格:W-工資率;資本的價格:r-利息率;短期:K不變,L可變;VMP=P·MPL★完全競爭廠商實現均衡的條件:VMP=W即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是:邊際產品價值等于該要素的市場價格。47VMP曲線★只考慮勞動一種生產要素。VMP=產品價格P與勞動邊際產量MPL的乘積。完全競爭市場中,產品價格P既定,可看作是常數。★邊際收益遞減,隨著要素增加,邊際產量MPL遞減,邊際產品價值必將遞減。★VMP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斜率與產品的價格有關,價格越高,曲線也越陡。

CBAWW1W2W3OL1L2L3LVMP48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按照VMP=W的原則勞動價格是W1,廠商對其需求量是L1,以實現利潤最大化;勞動價格下降到W2,VMP>W2,增加要素使用,收益大于成本,對勞動的需求將增加到L2;勞動價格下降到W3,對勞動的需求提高到L3?!飶S商對勞動的需求曲線:與廠商的VMP曲線重合;向右下方傾斜。★隱含兩個條件:產品價格不受要素價格變化的影響;要素邊際產量MP曲線不受要素價格變化的影響。49從廠商需求曲線到市場需求曲線★單個廠商要素需求曲線不能橫向加總得到市場需求曲線。原因:廠商需求曲線的推導都附加了一定前提。假定要素價格變動時,其它廠商的要素使用量不變?!飫趧觾r格下降,廠商都會增加勞動使用,產品市場供給曲線右移,產量升,產品價格降。導致邊際產品價值曲線的移動,從而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也會發生變動。勞動價格上升,所有廠商都會減少對使用量,產品的市場供給曲線會向左移動,產品價格上升,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也會發生移動,要素的需求曲線跟著移動。50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邊際產量遞減,所以,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X

PXD第九章生產要素價格決定的供給方面52要素供給問題★要素所有者要素所有者具有非單一性,既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中間要素(投入)”所有者——生產向生產過程再次投入的中間要素的生產者,也可以是原始要素所有者——向市場提供諸如勞動等要素的所有者。本講義談的是原始要素所有者。53要素供給問題★要素供給數量的特點生產者行為目標是利潤最大化,消費者的行為是效用最大化,要素所有者及其行為目標的不一致。消費者擁有的要素數量有限,消費者的決策只能在這有限的資源范圍內進行。消費者選擇,以獲得最大效用:要素供給: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提供給市場,從而獲得租金、工資、利息等收入;保留自用:把他擁有的生產要素“保留自用”。54要素供給問題★要素供給原則消費者要素供給的原則=實現效用最大化的條件:提供給市場的要素的邊際效用和消費者“保留自用”的要素的邊際效用相等。如果該要素供給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邊際效用,那么消費者增加要素的供給減少保留自用的資源數量將能夠使他的總效用增加;如果該要素提供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邊際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費者將會減少提供給市場的要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從而提高自己的總效用。55要素供給問題★要素供給原則消費者要素供給的原則=實現效用最大化的條件:提供給市場的要素的邊際效用和消費者“保留自用”的要素的邊際效用相等。如果該要素供給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大于保留自用的邊際效用,那么消費者增加要素的供給減少保留自用的資源數量將能夠使他的總效用增加;如果該要素提供給市場的邊際效用小于保留自用的要素邊際效用,那么理性的消費者將會減少提供給市場的要素增加保留自用的要素,從而提高自己的總效用。56勞動供給★勞動的供給主要取決于勞動成本。包括兩類:(1)實際成本:維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2)心理成本:補償勞動者心理負效用的費用。勞動以犧牲閑暇享受為代價,會給勞動者心理上帶來負效用。★工人可以自由選擇工作時間。隨著工資提高:(1)替代效應。閑暇變得更貴,想用工作替代閑暇。(2)收入效應。工資更高,收入更多。會購買更多的商品和服務,還想有更多的閑暇。哪種效應更加有力,這取決于個人。57勞動供給的特殊規律★初期,工資增加,勞動會增加?!锏揭欢ǔ潭群?,勞動的供給曲線向后彎曲;★工資高過一定限度,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不足以抵補勞動的負效用,勞動的供給量反而減少。58向后彎曲的勞動供給曲線與市場均衡LWL3L2L1W3W2W1OabcSWLOSDEW0L0勞動需求與供給共同決定工資59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量的決定★工會的存在是:工會控制了工人,是勞動供給的壟斷者。工會影響(提高)工資的三種方式:★(1)增加對勞動的需求,增加工資,增加就業。★增加勞動需求的方法:增加出口,限制進口;反對用機器替代工人,反對失業;一人做的分給兩個人WLOSD0E0W0L0D1W1E1L1機器代替勞動導致勞動需求曲線左移60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量的決定★(2)減少對勞動的供給減少供給的方法:強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減少工作時間?!锝Y果:工資上升,就業水平下降WLOS0DE0W0L0S1E1W1L161不完全競爭市場上工資與就業量的決定★(3)最低工資法工會迫使政府通過立法規定最低工資,將工資維持在一定水平上?!锝Y果:會出現失業?!飳嶋H的工資水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有的行業舒適、安靜、安全、有趣,勞動者之間的工作效率的差別;勞動市場的信息不完全、對勞動者流動的限制、性別歧視等都是造成工資差別的因素。WLOSDEW0L0W1L1L262利率的決定★取決于對資本的需求與供給。資本需求曲線D(投資)與供給曲線S(儲蓄)相交于E,決定:利息率水平為i0,資本量為K0。iOKDSEi0K063地租(R)理論★土地:(泛指各種自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