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章計算機和計算機基礎知識本章主要介紹以下內容:計算機的分類及發展趨勢。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概念。多媒體計算機計算機病毒的特點、主要癥狀、預防、檢測與清除。計算機的數值和碼制。7.1計算機和計算機系統
7.1.1計算機1.什么是計算機“計算機”實際是一種電子機器,是一種能對各種數字化信息進行處理的信息處理機。2.電子計算機的分代通常把計算機的發展分成四代第一代計算機。從1945年至1958年,主要是以用電子管為基本電子器件,體積大、耗電量大,運算速度慢,穩定性差。第二代計算機。從1958年至1964年,主要是以晶體管為基本電子器件,體積小、耗電量少,運算速度和穩定性明顯提高。計算機在商業領域有了應用。7.1.1計算機(3)第三代計算機。從1964年至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主要是以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為基本電子器件,體積更小,運算速度更快。計算機開始進入中小企業,擴大了普及程度。(4)第四代計算機。從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是以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本電子器件,并且電路集成度正以飛快的速度向前發展,大約每兩三年就會提高一代。目前一塊集成電路芯片上可以集成幾千萬個晶體管。7.1.1計算機3.計算機的發展趨勢根據目前的情況,計算機將繼續向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巨型化。巨型化是指發展高速度、功能強和超大儲存容量的巨型計算機,不斷提高計算機的性能,以適應解決更加復雜的問題。巨型計算機也稱為超級計算機,主要應用在天文、地理、氣象和核武器等高尖端科學領域。微型化。微型化是指發展體積小、使用方便和靈巧的微型計算機。進一步拓寬計算機的應用領域。目前,微型計算機主要適用于家庭、娛樂、商業和辦公等領域。網絡化。網絡化是指將不同地域的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而成的一個大規模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使計算機的資源得以充分的發揮。網絡化是人類進入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在我們生活中份量將會越來越重。智能化。智能化是指發展具有人智能的計算機。智能化將使得人與計算機之間更加容易溝通,智能計算機能夠聽懂人的語言、模擬人的感覺、行為和思維方式等。7.1.1計算機4.計算機的應用計算機自問世以來,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并且不斷呈上升和擴展的趨勢。目前計算機的應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茖W計算信息處理自動控制辦公自動化(OA—OfficeAutomatic)計算機輔助系統網絡通信人工智能7.1.1計算機5.計算機和信息處理“數據”和“信息”這兩個詞具有不同的含義。“數據”是一些未經加工的“事實”,一旦加工成有意義的形式后,就變成了“信息”。例如,下面是一些與汽車性能有關的測試數據:共駕駛了多少公里,時速是多少和使用了多少公升汽油。以這些原始數據為基礎,通過適當的計算,便可獲得有用的信息:該車的每百公里綜合油耗是多少升、該車的最高時速是多少?!靶畔ⅰ北仨毷峭暾?、準確、相關和及時的。信息系統用來處理相關數據,生成需要的信息,并保證信息能及時傳到正確的用戶手中。7.1.2計算機系統1.馮·諾依曼計算機在研制名為“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器”(埃尼亞克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的過程中,世界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Von-Neumann,美籍匈牙利人)博士首先提出了計算機內存儲程序的概念,并與莫爾小組合作設計了人類第一臺具有內部存儲程序功能的電子離散變量自動計算機(埃德瓦克EDVAC,ElectronicDiscreteVariableAutomaticComputer)這臺計算機有兩個特點:一是用二進制數模擬開關電路的兩種狀態,計算機要執行的指令和需要處理的數據都用二進制數表示;二是把指令和數據存儲到計算機的內部,使計算機能夠按照事先存儲的程序自動執行,免去了機外編程的麻煩。EDVAC由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五部分組成,以運算器為中心,由控制器控制,采用二進制存儲和運算,指令由操作碼和地址碼組成,程序在存儲器中順序存儲、順序執行。馮·諾依曼提出的計算機存儲程序的概念和計算機硬件基本結構的思想,奠定了計算機發展的基礎,現代計算機仍保留這些工作原理和特征,因此我們常稱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把發展至今的整個四代計算機稱為“馮氏計算機”或“馮·諾依曼機”7.1.2計算機系統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計算機系統由兩大部分組成:計算機的硬件系統軟件系統硬件(Hardware)是指組成計算機的所有看得見、摸得著的裝置。如CPU芯片、鍵盤、硬盤驅動器、軟盤驅動器、顯示器、打印機等,均是由電子元器件組成。7.1.2計算機系統從硬件規模上,計算機可以分為: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微型機但是由于硬件技術的飛速發展,不同時期的機型不能相提并論。7.1.2計算機系統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可以用圖7-1描述。圖7-1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7.1.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計算機的硬件系統一般由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五大部分組成。如圖7-2所示。圖7-2計算機結構示意圖7.1.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1.存儲器(Memory)存儲器是用來保存程序和數據的。存儲器又分為主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部分。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內存儲器又分為兩類:一種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一種是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Memory)計算機運行時,既可以從RAM中讀出信息,也可以向RAM中寫入信息。RAM是短期存儲器,只要關閉計算機的電源,RAM中的信息將全部丟失。ROM是長期存儲器,信息不會因為計算機關閉電源而丟失。ROM中的信息只能讀出不能寫入即“只讀存儲器”。ROM一般用于存放系統專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用來擴充存儲器容量和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的容量遠大于內存儲容量,但它存取信息的速度要比內存慢許多。常用的外存儲器有磁帶、磁盤、光盤。7.1.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2.控制器控制器是計算機的神經中樞和指揮中心。它按照程序指揮計算機完成一定的功能。根據用戶下達的加工處理指令,按時間的先后順序,負責向其它各部件發出控制信號,并保證各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它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譯碼器、程序計數器、操作控制器等組成。3.運算器運算器是對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的主要部件。它能完成算術與邏輯運算。運算器由加法器(Adder)和補碼器(Complement)等組成。運算器和控制器一起稱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中央處理器。7.1.3計算機的硬件系統4.輸入設備輸入設備與輸出設備建立了人與計算機間的聯系。輸入設備的作用是把程序和數據信息轉換成計算機中的電信號,存入計算機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鼠標、光筆等。5.輸出設備輸出設備是將計算機內部需要輸出的信息以文字、數據、圖形等人們能夠識別的方式顯示或打印出來。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和打印機。內存儲器、運算器、控制器合在一起稱為計算機的主機。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外存儲器統稱為外部設備(簡稱外設)。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1.微型計算機簡介微型計算機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PC機,即個人計算機。它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微型計算機采用的是具有高集成度的器件,不僅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結構簡單,而且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從基本的硬件結構上看,微型計算機和其它的計算機沒有本質的區別。計算機的核心是處理器(Processor),也叫中央處理單元(CPU),微型計算機的核心是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從外觀上看,微型計算機的基本硬件包括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主機箱中還包括主板、硬盤存儲器、軟盤存儲器、光盤存儲器、電源和插在主板I/O總線擴展槽上的各種系統功能擴展卡。微型計算機還可以包括其它一些外部設備,如打印機、繪圖儀等。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2.微處理器(1)微處理器的結構微處理器是利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計算機的CPU部件集成在一小塊芯片上,形成一獨立的部件。微處理器中包括如下部件: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時鐘發生器和內部總線等。有的微處理器中還包含存儲器,如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微處理器是微型計算機的核心,它的性能代表了計算機的性能。衡量微處理器性能的主要指標之一是字長。微處理器中每個字包含的二進制位數叫字長。字是計算機信息交換、加工、存儲的基本單元。一個字由一個字節或若干字節構成。微處理器的字長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字長越長,運算精度就越高,處理能力越強。微處理器的另一個重要性能指標是主頻。主頻是指微處理器的工作時鐘頻率,在很大程度上,它決定了微處理器的運行速度。主頻越高,微處理器的運算速度也越快。主頻通常用MHz(兆赫茲)表示。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2)總線計算機中連接各部件的公共線束稱為總線(Bus)。計算機各部件之間的信息均是通過總線進行傳送的。由于計算機處理的是二進制數據,所以總線也是用來傳送二進制數據的,將一次傳輸信息的位數稱為總線寬度。總線的分類方法有如下三種。第一種方法是根據所處的位置將總線分為內部總線和外部總線。內部總線是微處理器芯片內各部件的連線,外部總線是指計算機系統中各部分之間的連線。第二種方法是按傳送方式將總線分為并行總線和串行總線。并行總線是指能同時傳送二進制數所有位的總線,串行總線是指串行傳送二進制數的總線。第三種方法是根據傳送的內容將總線分為數據總線、地址總線和控制總線。數據總線用來傳送數據信息,是CPU同各部件交換信息的通路。數據總線的寬度與計算機的字長相同,如32位的CPU芯片,數據總線的寬度為32位。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3)外存儲器在微型計算機中,信息存儲在外存儲器上。外存儲器主要有:硬盤存儲器軟盤存儲器光盤存儲器移動存儲器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軟盤存儲器軟盤存儲器由軟盤驅動器(簡稱軟驅)和軟磁盤組成。軟盤存儲器是微型計算機的主要輔助存儲設備。常用的軟盤驅動器大小為3.5英寸、容量為1.44MB。硬盤存儲器硬盤存儲器由硬盤片、硬盤驅動器及適配卡組成。硬盤片和硬盤驅動器簡稱為硬盤(HardDisk)。硬盤的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都比軟盤存儲器要大得多,是計算機的主要外部存儲設備。硬盤按其盤片直徑大小可分為5.25、3.5、2.5、1.8英寸等多種規格。硬盤的一個主要性能指標是硬盤的存儲容量。硬盤的另一個性能指標是硬盤的速度。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光盤存儲器光盤存儲器由光盤(CD-ROM)驅動器和光盤組成。CD-ROM驅動器是專為光盤配套的驅動器設備,它是只讀型的驅動器。光盤驅動器的大小為5.25英寸。光盤驅動器按照安裝方式可分為:內置式外置式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光盤驅動器按照數據傳輸速率可分為單倍速、雙倍速、4倍速、8倍速、16倍速、24倍速、32倍速、48倍速和52倍速等,它們的數據傳輸率分別為150kb/s、300kb/s、600kb/s、900kb/s、1.2Mb/s、2.4Mb/s、3.6Mb/s、4.8Mb/s及7.6Mb/s。光盤存儲器的優點:光盤還不易受到外界磁場的干擾,所以光盤的可靠性高,信息保存的時間長。在正常室溫下,光盤盤片可保存100年之久。光盤的存儲容量大,一張5.25英寸光盤可存儲650兆字節的信息。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根據光盤的性能不同,可分為:只讀型光盤(CD-ROM):只讀型光盤是由廠家預先寫入數據或程序,出廠后用戶只能讀取,用戶不能寫入和修改。一次寫入型光盤和可擦除型光盤:一次寫入型光盤允許用戶一次寫入多次讀出。可擦除型光盤集中了軟磁盤和硬磁盤的優勢。既可以讀信息,也可將記錄的信息擦去再重新寫入信息。它的存儲能力大大超過軟磁盤和硬磁盤。根據光盤的大小可分為:8英寸、5.25英寸、4.75英寸和3.5英寸等。我們最常見的光盤大小是5.25英寸。采用數字通用光盤DVD(DigitalVersatileDisc)存儲時所占的物理空間要小于CD-ROM,但存儲和讀取資料的容量卻大得多。第一張單面DVD-ROM有4.7GB的容量,大約是標準CD-ROM的7倍,現在DVD-ROM的存儲容量可高達18GB。DVD-ROM正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在計算機中。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移動存儲器目前,主要使用的移動存儲器有:移動硬盤閃存移動硬盤移動硬盤顧名思義是以硬盤為存儲介質,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它的特點是:容量大、傳輸速度快和使用方便。移動硬盤多采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接口,可以有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閃存(優盤)閃存就是flashmemory。是采用一種新型的EEPROM內存(電可擦可寫可編程只讀內存),具有內存可擦可寫可編程的優點,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讀寫速度快、斷電后資料可以保存的特點。被廣泛應用用于數碼相機、MP3播放及移動存儲設備。閃存的接口一般都是USB接口,容量從8MB到2GB不等。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3.輸入設備(1)鍵盤鍵盤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通過鍵盤,可以將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等信息輸入到計算機的存儲器中,從而向計算機發出命令和輸入數據。它是計算機不可缺少的部件。目前微型計算機配備的鍵盤多為101鍵和104鍵的鍵盤。鍵盤按類型可分為:機械接觸式鍵盤電容式鍵盤導電橡膠式鍵盤。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2)鼠標器鼠標器(Mouse)是計算機的一種主要輸入設備。鼠標器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和較強的繪制圖形功能等特點,目前大多數的應用程序都支持鼠標器。通常鼠標器總是與鍵盤混合使用。鼠標器分為:機械式:機械式鼠標器可直接在桌面上或塑料板上使用。光電式:光電式鼠標器需要放在由廠家提供的特制的反光板上使用,不能超出反光板的范圍。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軌跡球鼠標器,它的工作原理與機電式鼠標器相同,工作時軌跡球在上面,球座固定不動,用手撥動球進行工作。鼠標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是鼠標器的分辨率。鼠標器分辨率是指每移動一英寸所能檢測出的點數,比較好的鼠標器的分辨率可高達320—400p/i(pointperinch)。微型計算機上常用的鼠標器接口有專用接口和串行接口(COM1或COM2)。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3)掃描儀掃描儀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輸入設備。掃描儀是將各種形式的圖像信息輸入計算機的重要工具。使用掃描儀可以把照片、圖畫和書刊報紙等不同表現形式的信息掃描、轉換為計算機能識別和處理的數據存入計算機中。掃描儀的最大優點是: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稿的風貌,主要用途有桌面排版、制作照片檔案、圖文傳真和圖象處理等。掃描儀按照所能掃描出的色彩分為:單色掃描儀和彩色掃描儀。單色掃描儀又可分為黑白掃描儀和灰度掃描儀兩類。掃描儀按照使用方式可分為:手持式掃描儀、臺式掃描儀和滾筒式掃描儀。掃描儀的主要性能指標是:分辨率、灰度級和色彩數。分辨率表示了掃描儀對圖像細節的表現能力,通常用每英寸長度上掃描圖像所含的像素點來表示,記作d/i(dotperinch),目前掃描儀的分辨率在300d/i~1200d/i之間?;叶燃壉硎净叶葓D像的亮度層次范圍,級數多說明掃描儀圖像的亮度范圍大,層次豐富。目前多數掃描儀的灰度是1024級。色彩數表示彩色掃描儀所能產生的顏色范圍,通常用表示每個像素點上顏色的數據位數(bit)表示。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4.輸出設備(1)顯示器顯示器是計算機最主要的輸出設備,是人機對話的窗口。它可通過字母、數字、符號、漢字和圖像等形式顯示人們的輸入或者計算機處理的結果。顯示器由監視器和顯示控制適配器(顯示卡)組成。顯示器主要分為三大類:字符顯示器圖形顯示器圖像顯示器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按顯示器顯示的顏色可分為:單色顯示器彩色顯示器按顯示控制適配器的類型分為:MDA(MonochromeDisplayAdapter,單色顯示適配器)CAG(ColourGraphicAdapter,彩色圖形適配器)EGA(EnhancedGraphicAdapter,增強型彩色圖形適配器)VGA(VideoGraphicArray,視頻圖形陣列)SVGA(SuperVideoGraphicAdaptor,超級視頻圖形陣列)。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顯示器的一個性能指標是分辨率。顯示器一般采用光柵掃描方式,電子束從左向右,自上而下作水平掃描和垂直掃描,使屏幕逐點發光。每一個發光點稱為一個象素。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有多少個象素點。例如640×480的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有640×480個象素點。分辨率越高,圖像也就越清晰。顯示器按象素點的多少分為高、中、低三種分辨率。低分辨率的范圍約在300×200左右中分辨率的范圍約在600×350左右高分辨率的范圍約是640×768、1024×768、1280×1024等。7.1.3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系統打印機是計算機最常見的輸出設備。用來將計算機的文字、圖像輸出到紙張上。打印機按印字傳輸方式可分為三種:串行式行式頁式按照打印字符的方式分為兩類:擊打式打印機擊打式打印機又分為字模式和點陣式兩種。
非擊打式打印機非擊打式的打印機主要有激光打印機和噴墨打印機。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軟件系統是指計算機運行時所需的各種程序、數據以及有關的文檔。軟件不同于硬件,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又是計算機系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人們通過軟件控制計算機各種部件和設備的運行。硬件和軟件是相互依賴和相互支持的。人們常把沒有任何軟件支撐的計算機稱為“裸機”,這樣的計算機沒有任何用處。硬件是軟件運行的物質基礎。沒有硬件,軟件失去賴以支撐和運行的環境,同樣無法運行。所以,二者缺一不可。軟件一般分為兩大類:系統軟件應用軟件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1.系統軟件系統軟件中包括操作系統和語言處理程序。(1)操作系統操作系統(OS,OperatingSystem)是使計算機能夠運行的基本程序,操作系統是其他各種軟件與硬件設備之間的界面與支撐。操作系統管理和控制所有的硬件設備。它控制CPU的運行,管理存儲器的使用,對輸入、輸出設備合理地進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充分有效地工作。操作系統通常具有進程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的功能。操作系統是計算機中所有硬件、軟件資源的組織者和管理者。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2)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是人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交換的工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也在不斷地發展,形成了功能、特點不同的各種程序設計語言。指令就是指揮計算機完成特定操作的命令。一臺計算機所能執行的全部指令,稱為這臺計算機的指令系統。不同類型的計算機有不同的指令系統。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①機器語言機器語言是用二進制代碼指令表達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又稱機器碼。機器語言能夠直接指揮計算機硬件工作。由于機器語言是由二進制代碼指令組成,所以機器語言只能為特定類型的計算機所識別。機器語言所采用的二進制代碼能直接為計算機接受,所以程序執行的效率高。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②匯編語言由于機器語言的編寫和閱讀都非常困難。于是產生了用與機器語言相對應的符號來編寫的語言,稱為匯編語言,也稱為符號語言。匯編語言也只能為特定的機器所識別,所以匯編語言和機器語言一樣,都是面向機器的語言。匯編語言與機器語言的指令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匯編語言的每一個執行語句對應一條機器語言指令,反之亦然。匯編語言執行速度快,占用內存小,用它編制的程序運行效率比較高。所以經常用來編寫系統軟件、實時控制程序和外部設備或端口數據輸入輸出的程序。匯編語言的源程序必須由翻譯程序匯編成代碼程序(機器語言程序)才能在機器中執行。這個代碼程序稱為相應源程序的目標程序,其轉換過程如圖7-7所示: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圖7-7匯編語言轉換為機器語言的過程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③高級語言與具體的計算機指令系統無關的計算機語言,稱為高級語言。目前國際上使用的高級語言有上百種,比較常用的有幾十種,如FORTRAN、Pascal、PROLOG、C、BASIC。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不能直接在機器上運行,必須將它翻譯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指令,即機器語言。完成這種翻譯工作的程序稱為翻譯程序。翻譯程序分為編譯程序和解釋程序兩類。編譯程序的功能是把高級語言所編寫的源程序翻譯為被稱作目標程序的機器語言程序。編譯程序的執行過程如圖7-8所示。解釋程序的功能是將用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逐句分析并立即執行。它的執行過程如圖7-9所示:編譯程序的處理與解釋程序完全不同,編譯程序是將整個程序先翻譯成機器語言形式的目標程序,然后再執行。解釋程序是按語句的順序逐句進行分析翻譯,解釋一句,執行一句,不保存解釋后的機器代碼,下次運行此程序時還要重新解釋執行。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圖7-8編譯過程
圖7-9解釋過程7.1.4計算機的軟件系統(2)應用軟件應用軟件的定義有多種,我們這里的應用軟件是指用戶為了解決某些具體問題而開發的各種應用程序和廣泛使用的軟件包。例如:為解決具體問題開發的財務管理程序和人事管理程序等,廣泛使用的文字處理軟件如:文字處理方面的Word、WPS等。7.1.5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1.系統軟件(1)操作系統①Windows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是由美國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種窗口式的操作環境。Windows是一個完整的圖形界面(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操作系統。Windows系統具有多任務處理功能,它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是一個多任務(Multiasking)的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支持多媒體技術,它把實現多媒體技術的各種程序融于操作系統中,如CD播放器(CDPlayer)和聲音錄音機(SoundRecorder)等。在用戶配置了相應的硬件設備后,Windows操作系統就可以對聲音、圖像和影像等各種信息進行處理。7.1.5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②漢字操作系統目前微型計算機使用的主要應用軟件大多數來自國外,不具備處理漢字的能力。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軟硬件資源和符合我國計算機用戶的使用習慣,需要增加漢字的處理能力。因為漢字的字數多、字形復雜,所以漢字的輸入和存儲都比西文要困難。只要計算機具備了漢字處理模塊,計算機系統就具有了處理漢字的能力。一般將漢字處理模塊裝入操作系統,使它成為操作系統的組成部分,由操作系統直接管理,可常駐內存,使漢字處理模塊與系統軟件連接。③網絡環境計算機網絡是將多個計算機通過某種具體的物理方法連接在一起。7.1.5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2)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在微型計算機上可以使用很多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如C、Pascal、BASIC和FORTRAN等。這些語言的應用程序既有DOS操作系統下的TURBOC、TURBOBASIC等,也有Windows操作系統的VisualC++和VisualBasic等。7.1.5微型計算機的軟件系統2.應用軟件目前在微型計算機上使用的應用軟件有很多。除了為解決某些具體問題而開發的各種應用程序外,應用軟件包也很多,如中文辦公軟件WPS2003、Microsoft公司推出的辦公套件Office2003、圖像編輯軟件Photoshop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AutoCAD2004等等。7.1.6常用數據單位計算機中,有多種表達存儲單元的形式。我們給出如下簡單的解釋。位(bit),也叫比特,是計算機中最小的數據單位,是用0或1表示的一個二進制數值。字節(Byte),是計算機中基本的存儲單位。一個字節由8個二進制位構成。它能表示從00000000到11111111的256種不同的狀態。字(word),一個字由一個或多個字節構成,不同的計算機其字長不同。計算機處理的信息量越來越大,人們采用了更大的單位:千字節(kB),兆字節(MB),吉字節(GB)和太字節(TB)等。其關系如下:1kB=210B=1024B1MB=220B=1024kB1GB=230B=1024MB1TB=240B=1024GB7.2多媒體計算機概述在技術的發展史上,計算機、通信和廣播電視一直是三個互相獨立的技術領域,各自有著不相同的技術特點和服務范圍。隨著信息化社會發展的速度明顯加快,這三個原本各自獨立的領域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門嶄新的技術——多媒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在數字化發展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改善了人類信息的交流,縮短了人類傳遞信息的路徑。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1.媒體與多媒體媒體(Medium)是信息的載體,也指計算機輸入輸出所采用的信息形式。媒體在計算機領域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存儲信息的實體,如磁盤、光盤、磁帶、半導體存儲器等;二是指傳遞信息的載體,如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和圖像等。
多媒體(Multimedia)就是指多種信息的載體,也就是將文字、圖形、動畫、視頻、聲音和特殊效果等集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具有交互作用、能實現一定功能的一個系統。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定義,媒體可以分為以下五類:(1)感覺媒體(Perceptionmedium)(2)表示媒體(Representationmedium)(3)顯示媒體(Presentationmedium)(4)存儲媒體(Storagemedium)(5)傳輸媒體(Transmissionmedium)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1)感覺媒體(Perceptionmedium)感覺媒體能直接作用于人們的感覺器官,并使人產生直接感覺的媒體,如語言、音樂、聲音、圖像、動畫、文本等這些可以通過人類的感覺器官獲取的媒體信息。(2)表示媒體(Representationmedium)表示媒體為了傳送感覺媒體而人為研究和構造出來的媒體。借助于這類媒體,能更有效地將感覺媒體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如文本編碼、語言編碼、視頻編碼、電報碼、條形碼等。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3)顯示媒體(Presentationmedium)顯示媒體將感覺媒體信息傳送到計算機中或是由計算機將感覺媒體進行展示的媒體設備,如輸入、輸出設施,鍵盤、鼠標器、顯示器、打印機等。(4)存儲媒體(Storagemedium)存儲媒體用于存放表示媒體數據的媒體介質,如軟盤、磁帶、磁盤、光盤等。(5)傳輸媒體(Transmissionmedium)傳輸媒體用于傳輸媒體信息的載體。常用的有電話線、電纜、光纖等。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2.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是專指于計算機程序中處理圖形、影像、影音、聲訊、動畫等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是一種基于計算機對多種媒體處理能力的集成技術,是一種人機交互的技術。多媒體技術雖然包括多方面的技術內容,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大方面:硬件技術軟件技術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1)硬件技術硬件技術是構成多媒體技術的根本,包括對多媒體信息的采集、存儲、處理和應用的所有物理設備。硬件技術要解決各種硬件設備和接口設備,如高分辨率的計算機屏幕、聲卡、顯示卡、視頻卡、視頻光盤機、錄像機、光盤驅動器、語音及音響合成器等。多媒體計算機的任務不僅是把這些設備相互聯接在一起,而且要形成一個完整的相互作用的整體。(2)軟件技術軟件技術主要包括多媒體信息的處理和多媒體系統工作的整合。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3.多媒體技術的特點多媒體技術有四個顯著特點:(1)多樣性信息載體的多樣性是多媒體的主要特征,也是多媒體技術研究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信息載體的多樣化是指信息媒體的多樣化。多媒體技術的多樣性體現在信息采集或生成、傳輸、存儲、處理和顯現的過程中,涉及到多種感知媒體、表示媒體、傳輸媒體、存儲媒體或呈現媒體.。(2)交互性信息載體的交互性是指通過各種媒體信息,使參與的各方都可以進行編輯、控制和傳遞。交互性主要在于使用者對信息處理的全過程能進行完全有效的控制,并把結果綜合地顯現出來。這樣,使人們對媒體有更多、更自由的選擇權和更多角度的觀察點,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即通過多媒體計算機系統對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動畫和語言等)進行加工和處理,并且控制多媒體信息的輸入、輸出和播放。7.2.1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3)集成性信息載體的集成性是指處理多種信息載體集合的能力。多媒體的集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媒體信息的集成,即文字、圖像、聲音和視頻等的各種信息媒體應能按照一定的數據模型和組織結構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另一方面是操作這些媒體信息的工具和設備的集成,即計算機、電視、攝像機和音響等的各種硬件的集成和軟件的集成。(4)實時性多媒的實時性主要表現在媒體中的視頻媒體和音頻媒體都是與時間分不開的,音頻和視頻信息的存儲及播放一定要保持連續性,這對于媒體信息的實時存取、數據的解壓縮都有很高的要求。7.2.2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應用1.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1984年,美國Apple公司在研制的Macintosh計算機中率先引入了視窗和圖標窗口界面,使計算機具有了處理圖像和聲音的功能。1985年,美國的Commodore公司推出的第一臺多媒體計算機Amiga,并形成了一個多媒體計算機系列,如Amiga2000、Amiga2500、Amiga3000和Amiga4000等。1987年,美國RCA公司首次推出了交互式數字視頻系統DVI(DigitalVideoInteractive)。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用標準光盤存儲和檢索靜止圖像、動態圖像、音頻信息和其他的媒體信息。1990年,由微軟公司、菲利普公司等與多家廠商成立了“多媒體計算機協會”,制定了第一個多媒體計算機的標準MPC-I。1993年,公布了MPC-II標準。1995年,公布了MPC-III標準。1992年,活動圖像專家組(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公布了第一個數字電視標準MPEG-1。1993年,公布了MPEG-2標準。1998年,公布了MPEG-4標準。2001年,公布了MPEG-7標準。1997年,Intel公司在所生產的PentiumPro微處理器CPU芯片中加入了MMX(MultimediaExtension)多媒體擴展技術,極大地促進了多媒體計算機的發展。7.2.2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應用2.流媒體所謂流媒體是指采用流式傳輸技術在網絡上傳輸的多媒體文件的媒體格式,如音頻、視頻或多媒體文件,而流式傳輸技術主要指將整個音頻和視頻及三維媒體數據等多媒體文件經過特定的壓縮方式壓縮成一個個的數據壓縮包后放到網站服務器上,由服務器向用戶計算機順序或實時傳送媒體數據的網絡傳輸技術。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Media、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和蘋果公司的QuickTime一起并稱為流媒體三劍客。7.2.2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應用3.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領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1)教育與培訓(2)辦公自動化(3)電子出版物(4)多媒體通信(5)多媒體聲光藝術作品的創作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多媒體計算機系統是一個由多媒體硬件系統和多媒體軟件系統有機結合的綜合系統。它把音頻、視頻等媒體與計算機系統融合起來,并由計算機系統對各種媒體進行數字化處理。1.多媒體計算機的硬件系統多媒體硬件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計算機主機多媒體外部設備接口卡多媒體外部設備構成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1)多媒體計算機的主機多媒體計算機的主機可以是大/中型計算機、工作站和微型計算機。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微型計算機系統。多媒體個人計算機就是一種將聲音、圖像、視頻等和通用計算機集成在一起的人機交互系統,簡單地說就是一種配備了聲卡、視頻卡,具有多媒體功能的微型計算機系統,被稱為“多媒體個人計算機”,簡稱MPC(MultimediaPersonalComputer)。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①MPC標準的具體內容:對個人計算機增加多媒體功能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的最低標準的規范。規定了多媒體個人計算機硬件設備和操作系統等的量化指標。制定了高于MPC標準的計算機部件的升級規范。制定了MPC的三級工業標準,即MPC1、MPC2和MPC3。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②多媒體個人計算機具有五個技術特點:具有光盤驅動器。具有對包括聲音在內的活動圖像處理、存儲和顯示的能力。輸入手段豐富多彩,輸入出種類多、質量高。解決了在時間上緊密相關的數字信號的同步問題。具有豐富的軟件資源,可以滿足多媒體素材的處理以及程序的編制需求。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③MPC的基本配置多媒體個人計算機(MPC)的基本硬件結構可以分為七個部分:至少有一個功能強大、速度快的中央處理器(CPU)??晒芾怼⒖刂聘鞣N接口與設備的配置。具有一定容量(盡可能大)的存儲空間。高分辨率顯示接口與設備。可處理音響的接口與設備??商幚韴D像的接口設備。可存放大量數據的配置等。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④MPC的擴充配置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光盤驅動器:包括CD-ROM驅動器、可讀寫的光盤驅動器(CD-RW)等。聲卡:用于連接外部的音頻輸入輸出設備,主要包括話筒、音頻播放設備、MIDI合成器、耳機、揚聲器等。視頻卡:是一種專門用于對視頻信號進行實時處理的設備,包括視頻捕捉卡、視頻轉換卡、視頻壓縮卡和視頻合成卡等,其功能是用于連接攝像機、錄像機、TV等設備。圖形加速卡: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表現需要分辨率高,而且同屏顯示色彩豐富的顯示卡的支持,同時還要求具有Windows的顯示驅動程序,并在Windows下的像素運算速度要快。交互控制接口:它是用來連接觸摸屏、鼠標、光筆等人機交互設備的網絡接口:是實現多媒體通信的重要MPC擴充部件。通過網絡接口相接的設備包括視頻電話機、傳真機、LAN和ISDN等。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2)多媒體外部設備接口卡多媒體外部設備接口卡指的是插接在計算機上的與音頻、視頻相關的采集卡。常用的有聲卡、視頻壓縮卡、VGA/TV轉換卡、視頻捕捉卡、視頻播放卡和光盤接口卡等。(3)多媒體外部設備多媒體外部設備十分豐富,按功能可以分為音頻設備、視頻/圖像設備、人機交互設備和數據存儲設備四類:①音頻設備②視頻/圖像設備③人機交互設備④數據存儲設備7.2.3多媒體計算機系統的組成2.多媒體計算機的軟件系統多媒體軟件系統按功能可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大類。①系統軟件多媒體系統軟件主要包括多媒體操作系統、多媒體外部設備驅動軟件和驅動器接口程序、媒體素材制作軟件、多媒體創作工具與開發環境等。系統軟件是多媒體系統的核心,它不僅具有綜合管理和使用各種媒體,還具有控制多媒體數據進行媒體的傳輸和處理的能力。②應用軟件應用軟件是在多媒體硬件平臺上設計開發的面向應用領域的軟件系統,通常由多媒體應用專家和多媒體軟件開發人員共同完成。這些軟件廣泛地應用于教育、電子圖書、視頻會議、影視特技、動畫制作等。7.3計算機病毒及其防治
7.3.1有關病毒的概念1.病毒的起源1977年,一位美國科普作家托·J·雷恩推出轟動一時的科幻小說《AdolescenceofPI》。雷恩在小說中構思了一種能夠自我復制、利用信息通道傳播的計算機程序,并稱之為計算機病毒(簡稱病毒)。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PakstaniBrain)在全球廣為流行。1988年,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Robbet·T·Morris)編制了一個蠕蟲程序(Tapworm)。該程序侵入了美國重要的計算機網絡Internet,并感染了6000多臺聯網的計算機,蠕蟲程序無限制地繁殖自身,搶占了大量的時間和空間資源,使許多系統被迫停機,造成了至少6000萬美元的損失。這一事件使病毒的危害為大眾所知。從1986年發現的第一例PC機上的病毒巴基斯坦智囊病毒開始,隨著微型計算機的普及,病毒在全球不斷蔓延。在1989年1月時,病毒不足100種,現在,全世界發現的病毒種類超過數萬種。全球病毒數量在以每月數百種左右的速度在不斷增加。7.3.1有關病毒的概念2.病毒的定義計算機病毒的定義有很多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給出的定義是:“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計算機病毒的本質是一組計算機的指令或者程序代碼。7.3.1有關病毒的概念3.病毒的特點計算機病毒像生物病毒一樣具有傳染性,只不過計算機病毒是在滿足一定條件時被激活,在計算機內部到處傳染,產生極大的危害性。病毒具有以下的幾個特點:(1)傳染性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具有把自身的拷貝傳染給其它程序的特性。(2)破壞性破壞性是指計算機病毒具有破壞文件或數據、擾亂系統正常工作的特性。(3)潛伏性病毒侵入系統后,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發作,往往有一段潛伏期,我們把病毒的這種特性稱作潛伏性。(4)隱蔽性每一種計算機病毒都寄生在一個合法的程序中,常常使用嵌入的方法隱蔽在其它程序中,不易被人發覺。7.3.1有關病毒的概念4.病毒的種類目前計算機病毒共有幾萬種,并且新病毒在不斷的產生。計算機病毒大致可以分為以下5類。(1)文件型病毒也稱為外殼病毒,該類型病毒感染計算機內的執行文件,運行帶毒文件時被激活。(2)引導型病毒該類型病毒感染計算機的引導系統(主引導區或系統引導區),當計算機啟動系統時被激活。(3)宏病毒
該類型的病毒感染Word文檔和Excel文檔,用VBA語言編寫,在打開帶毒的文檔時被激活。(4)腳本型病毒該類型病毒感染VBS、HTML和腳本文件,用VBScrip語言編寫,通過電子郵件、網頁等傳播。(5)蠕蟲病毒該類型病毒會自動搜索本地網絡上的系統或Internet上郵件地址,發送病毒程序或帶病毒的郵件。7.3.1有關病毒的概念5.什么是“黑客”?“黑客”(Hacker)在計算機病毒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最早的“黑客”是指那些對計算機內部細節了如指掌、無所不知的人,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主要力量。這些人具有豐富的計算機知識,不僅求知欲很強,而且還有高超的編程能力。現在“黑客”是指利用通訊軟件,通過網絡非法進入他人的計算機系統,獲取或篡改各種數據,危害信息安全的入侵者或入侵行為?!昂诳汀钡男袨橹苯油{著政府、軍隊、金融、電信、交通等各領域。商業機密被竊取、金融數據被篡改和軍事情報被泄露等等,都嚴重干擾經濟建設并危及國家的安全。目前在互連網上已發現NetBus和Backdoor等十幾種“黑客”程序。7.3.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1.計算機病毒的傳播途徑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一般途徑有以下4種:(1)使用已感染病毒的機器(2)使用已感染病毒的軟盤等磁介質(3)通過計算機網絡上的電子通信,如拷貝文件、訪問網絡上的數據、程序時,病毒也會得以傳播(4)使用盜版光盤7.3.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2.預防計算機病毒的一般方法對付計算機病毒,應以預防為主,常見的預防措施如下:(1)盡量不使用來歷不明的軟盤、光盤和非法軟件。不要玩來歷不明的游戲。(2)將不需再寫入數據的軟盤都應加上寫保護。(3)重要的文件要經常備份。(4)盡量不用軟盤啟動計算機。(5)數據文件和系統文件要分開存放。(6)不打開不知底細的網站。(7)不打開來路不明的文檔文件和來路不明的電子郵件。(8)使用外來的程序或文件時,應先進行查毒再使用。(9)安裝殺毒軟件,啟動病毒監控功能,病毒庫要經常更新。7.3.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3.病毒的初步識別檢查病毒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系統啟動或運行速度無故明顯變慢或無故死機現象增多。(2)系統的某些文件無故不能正常運行。(3)不該常駐的程序占用內存或可用內存無故減少。(4)某些文件的長度被改變。(5)磁盤出現異常文件,文件莫名其妙地消失。(6)喇叭出現異常聲響。(7)用戶未對磁盤讀寫,卻觀察到磁盤指示燈亮。(8)對磁盤的訪問時間比平時長。(9)屏幕上有規律地出現異常畫面和信息,如小球、雪花、提示語等。(10)磁盤空間變小或出現許多壞簇。(11)打印機或通訊端口異常。7.3.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4.病毒的清除可以通過防計算機病毒的軟件來檢測和清除病毒。防病毒軟件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檢測病毒軟件二是清除病毒軟件三是預防病毒軟件反病毒軟件的基本功能是檢查文件、發現病毒、提出警告和清除病毒。檢測病毒程序采用的是特征掃描法,根據已知病毒的特征代碼來確定病毒的存在與否,能用來檢測已經發現的病毒;采用虛擬機技術和啟發式掃描方式來檢測未知病毒和變形病毒。7.3.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反病毒軟件的使用也有二種方式:一種是發現自已的計算機可能染上病毒了,才用反病毒軟件去檢測和清除病毒,與病毒的斗爭處在被動的地位另一種是利用反病毒軟件的實時監控功能,在每次系統啟動后自動將其加載,然后監視所有對文件的操作,包括拷貝、運行、改名、創建、從網上下載、打開E-mail附帶文件等,在系統執行這些操作之前自動檢測文件是否被病毒感染,如果發現病毒則采用由用戶選擇的處理手段(如清除)處理文件,防止病毒的感染和破壞形為。常用的反病毒軟件有NortonAntiVirus、KV2004、瑞星、金山毒霸等。用防病毒卡來防治病毒。防病毒卡和反病毒軟件相比,具有自身不易被病毒感染、可以阻止外界病毒侵入、能夠檢測具有某種共性的、包括未遇到過的同一類病毒的優點。常用的防病毒卡有華能反病毒卡、瑞星防病毒卡等等。7.4計算機的數值和碼值信息在計算機中都使用二進制編碼,在實際應用中,除了十進制和二進制外,人們還使用了其他的進制,不同進制的數可以相互轉換。字符和漢字都是計算機中常用的信息,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編碼標準。7.4.1數值1.十進制數十進制數用0、1、2、3、4、5、6、7、8、9十個數字表示。十進制數的特點是逢十進一。例如:一個十進制數3057.5可以用如下數學式表示:3057=3×103+0×102+5×101+7×100+57×10-1一個n位十進制數a1a2a3……an可以表示為:a1×10n-1+a2×10n-2+……+an×100這里的10n-1,10n-2,……,100稱為該位上的權。相鄰兩位中高位的權與低位的權之比稱為基數。所以十進制數的基數為10。7.4.1數值2.二進制數基數為2的計數制稱為二進制。二進制數用0和1兩個數字表示。二進制數的特點是逢二進一。一個n位二進制數a1a2a3……an可以表示為:N=(a1a2a3……an)2N為這個二進制數所代表的十進制數的值。把二進制數按權展開再求和所得到的值即為這個二進制數代表的十進制數值。N=a1×2n-1+a2×2n-2+……+an×20例如:一個二進制數11011可按權展開為:(11011)2=1×24+1×23+0×22+1×21+1×20=(27)10二進制數11011代表的十進制數為27。7.4.1數值二進制數的運算規則如下所述。(1)加法 0+0=0 0+1=1 1+0=11+1=10(有進位)(2)減法 0-0=0 1-0=11-1=0 10-1=1(有借位)(3)乘法 0×0=00×1=0 1×0=01×1=1(4)除法 0÷1=01÷1=17.4.1數值3.八進制數基數為8的計數制稱為八進制。八進制數用0、1、2、3、4、5、6、7八個數字表示。八進制數的特點是逢八進一。一個n位八進制數a1a2a3……an,可以表示為:N=(a1a2a3……an)8N為這個八進制數所代表的十進制數的值。把八進制數按權展開求和所得到的值即為這個八進制數代表的十進制數值。N=a1×8n-1+a2×8n-2+a3×8n-3+……+an×80例如:一個八進制數127可按權展開為:(1427)8=1×83+4×82+2×81+7×80=(791)10八進制數1427代表的十進制數為791。7.4.1數值4.十六進制數
基數為16的計數制稱為十六進制。十六進制數用0、1、2、3、4、5、6、7、8、9和A、B、C、D、E、F(大小寫字母均可)表示。其中,A、B、C、D、E、F分別表示十進制數10、11、12、13、14、15。十六進制數的特點是逢十六進一。一個n位十六進制數a1a2a3……an可以表示為:N=(a1a2a3……an)16N為這個十六進制數所代表的十進制數的值。把十六進制數按權展開求和所得到的值即為這個十六進制數代表的十進制數值。 N=a1×16n-1+a2×16n-2+a3×16n-3+……+an×160例如:一個十六進制數A2F可按權展開為:(A5D6)16=A×163+5×162+D×161+6×160=10×163+5×162+13×161+6×160=(42454)10十六進制數A5D6代表的十進制數為2607。7.4.1數值5.各種數制間的相互轉換(1)十進制數轉換為二進制數、八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轉換方法是:整數部分通過除2(或8、16)取余數的運算,直到商為0為止,將所得到的余數按出現的順序逆序書寫;小數部分通過乘2(或8、16)取整數的運算,直到小數部分為0或達到有效位數為止,將所得到的整數部分按出現的順序寫出。7.4.1數值例如:把18.6875轉換為二進制數,可以用以下方法:整數部分商余數小數部分取整數18÷2=9………00.6875×2=1.375……19÷2=4………10.375×2=0.75….…04÷2=2………00.75×2=1.5…..…12÷2=1………00.5×2=1.0……..11÷2=0………1十進制數(18.6875)10=(10010.1011)27.4.1數值例如:把207.4轉換為八進制數,小數部精確到4位整數部分商余數小數部分取整數207÷8=25……70.4×8=3.2………325÷8=3….…10.2×8=1.6………13÷8=0….…30.6×8=4.8………4
十進制數(207.4)10=(317.3314)87.4.1數值例如:把1023.7轉換為十六進制數,小數部精確到4位
整數部分商余數小數部分取整數1023÷16=63…..15(F)0.7×16=11.2……11(B)63÷16=3…...15(F)0.2×16=3.2………33÷16=0……30.2×16=3.2………30.2×16=3.2………3十進制數(1203.7)10=(3FF.B333)167.4.1數值(2)二進制數與八進制數、十六進制數間的轉換①二進制數轉換為八進制數和十六進進制數因為23=8、24=16,所以3位二進制數可以表示1位八進制數,4位二進制數可以表示1位十六進制數。將二進制數轉換為八進制數和十六進制數的方法很簡單,以二進制數的小數點為界,整數部分從最右至左每3位(或4位)組成一組;小數部分從左至右每3位(或4位)組成一組,最后不足3位(或4位)時,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委托代持合同樣本
- 銷售合同模板:分期付款協議指南
- 酒店裝修項目工程合同
- 建筑工程合同爭議處理:案例分析及展望
- 包裝設計師試題及答案
- 電導率儀操作規程
- 植物學試題+參考答案
- 裝飾裝修工程分包合同模板
- 相鄰土地購置合同
- 環保清潔工程合同書樣本
- GB/T 31190-2014實驗室廢棄化學品收集技術規范
- 《地鐵突發大客流應急管理》論文11000字
- 第五章-項目時間管理課件
- 導游人員管理法律制度課件
- 木箱檢驗作業指導書
- 初中級檔案職稱《檔案事業概論》檔案事業題庫一
- 美國地圖高清中文版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課程教學大綱
- 金屬監督監理實施細則
- DB13T 1606-2012 糧食作物種子 谷子雜交種
- DB33-T1247-2021《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