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沖刺點睛課—理解理念方法技巧新思維
主講:李明俠
1
高考理綜課標卷時間分析統計表23
1.各位備考生你是否做好了知識的準備和心理準備?4
1).分析你的現狀5
55—65分的現狀;知識點的記憶尚可,存在著知識的理解需深化的問題和分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
60—75分的現狀;知識點掌握尚好,存在著知識的理解需深化的問題和分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
70—85分的現狀;知識點掌握得好,存在著分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需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方面得到提高;
85分以上;需進一步提高分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需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方面得到提高。還需要解決心理問題。62).做題和考試7
新課標是知識之源、考試說明是考試的規范,二者相得益彰。考題的范圍、深度、區分度非常明確,需認真拜讀;
所有的題目你肯定會做、也肯定能做出來,這是因為有課標和考試說明所規范題目只能那樣出、只能那樣描述、只能那樣給參數,題目類型一定、描述手法一定;解題之道有捷徑可走、并非需仔細審題,做題是廣種、精耕細作,考試是搶收。
.8
3)從今天起你必須做好規劃。
9
時間的規劃:階段性時間規劃,知道自己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制定與自己能力相符的目標計劃;
知識點突破規劃:是突破容易的知識點、不是突破困難的知識點;
日常學習規劃:大目標之下需積少成多、每天解決一、兩個問題每天有進步、避免盲目性。10
2.知識會不一定會做題、會做題不一定做得快、做得對,竅門在哪里?11
(1).首先認識物理題的描述、數據、條件、過程是有規律可循,雖常出人意料之外、但必在情理之中。12
(2).可以不全讀題、先看圖、題中找參數。
下圖將會告訴我們那些信息?
(疊加物體運動)題中找:μ、v、F等等。13
(3).突破薄弱環節、抓基本分,不可強攻山頭。
抓住兩個15分+48-12=60
(實驗+選考+6道選擇題=60分)14
3.力和運動是考試的主要成分,注重利用數學手段解決物理問題15
1).應用好數學手段、畫好圖、成功一半,做好圖像、一目了然.。力和運動的題目、解題時注意做好三件事:
畫好模擬運動圖;畫好v-t圖;列公式運算。16
(1).如圖所示,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與光滑水平面平滑連接,在斜面底部有一物體B自靜止開始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與此同時在斜面頂端有一物體A,自靜止開始自由下滑。試求:
(1).物體A在斜面上運動時的速度與下滑時間的關系式。
(2).為使A不能追上B,物體B的加速度a的取值范圍(重力加速度g已知)。17
(1).物體A在斜面上運動時的速度與下滑時間的關系式:
vA=gsinθ·t
(2).@、/#
、$、*&.......?
L2L1P18
19
設A、B在P點相遇,切相遇時速度相等。因而有:
v=gsinθt1、L1=gsinθt12/2;
?L=gsinθt12/2=gsinθt1(t2-t1)/2;
得到:t2=2t1。由A、B在P點相遇,切相遇時速度相等。得:
v=gsinθt1=at2=a·2t1。a=gsinθ/2
為使A不能追上B,物體B的加速度a的取值范圍。a>gsinθ/220
(2)2006高考題(經7個表達式運算、1個表達式答案)24.(19分)一水平的淺色長傳送帶上放置一煤塊(可視為質點),煤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初始時,傳送帶與煤塊都是靜止的,現讓傳送帶以恒定的加速度a。開始運動,當其速度達到Vo后,便以此速度做勻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煤塊在傳送帶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跡后,煤塊相對于傳送帶不再滑動,求此黑色痕跡的長度。2122黑色痕跡的長度.L等于Δopq的面積23((3)2011高考題(經8個表達式運算、個表達式答案,共9個)24.(13分)甲乙兩輛汽車都從靜止出發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一直不變,在第一段時間間隔內,兩輛汽車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兩倍;在接下來的相同時間間隔內,汽車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為原來的兩倍,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求甲乙兩車各自在這兩段時間間隔內走過的總路程之比。242526
(4)(2009江蘇)9,如圖所示,兩質量相等的物塊A、B通過一輕質彈簧連接,B足夠長、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觸面均光滑.彈簧開始時處于原長,運動過程中始終處在彈性限度內,在物塊A上施加一個水平恒力,A.B從靜止開始運動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2728
A.當A、B加速度相等時,系統的機械能最大
B.當A、B加速度相等時,A、B的速度差最大
C.當A、B速度相等時,A的速度達到最大
D.當A、B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2930(5)(2008全國Ⅱ,6分)如圖,一很長的、不可伸長的柔軟輕繩跨過光滑定滑輪,繩兩端各系一小球a和b球質量為m,靜置于地面;b球質量為3m,用手托住,高度為h,此時輕繩剛好拉緊.從靜止開始釋放b后,a可能達到的最大高度為()A.hB.1.5h
C.2hD.2.5h
3132【方法、結論】
先加速后減速的物體運動,加速的末速度等于減速的初速度。V-t
圖是三角形,必然有:
x1:x2=t1:t2=a2:a1
33
(6)(2010山東)24.(15分)汽車由靜止開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駛,O-60s內汽車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右圖所示.
①畫出汽車在0-60s內的v-t
圖線;
②求在這60s內汽車行駛的路程。3435
(7).A、B兩個滑塊和滑板C質量均為m。t=0時刻A、B兩個滑塊分別以v0、2v0從滑板的左方滑出,A、B兩個滑塊和滑板C間的摩擦因數為μ,地面是光滑的;t=t時刻A、B、C達到共速。將有()A.B.A、B間的間距C.A先加速后減速D.在0-t時間內C做勻加速運動
36
mc=mA=mB,A、B與C間摩擦因數為μ,地面光滑;用V-t圖分析A、B、C運動情況。3738
2)很多場合也可以用圖像來表示39
(8)(2010山東)16.如圖甲所示,物體沿斜面由靜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物體與斜面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同,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圖乙中v、a、f
和
s
分別表示物體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圖乙中正確的是()4041
(9).(2013預測題目)有一個帶有+Q電荷的質點固定在絕緣水平面上,在下圖中AB=BC=L。若從A點以初速度v0
釋放一個質量為m的-q的帶電小球,剛好在C點停下來;若從C點以初速度V0
釋放一個質量為m
的+q
的帶電體,剛好在A點停下來;如下圖。則有()+ABC+Q-v0v042
A-q、+q帶電小球運動時間t甲>t乙
B.-q、+q帶電小球在位移中B點的速度V甲>V乙
C.-q、+q的帶電小球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
D.-q、+q帶電小球運動中電勢能變化相同43
甲圖線表示的是-q小球的運動情況,乙圖線表示的是+q小球的運動情況,圖中的虛線是表示各自中點位移對應的時刻和速度:答案:(AD)44
(10)(2013預測題目)在下面電路中C是一個電容器、且未帶電,電路中的電阻為R,電容器通過電阻與兩條平行光滑導軌相連,導軌放置在勻強磁場中;今將一根質量為m導體棒以初速度v0釋放,其后將會()
A.電容器最終帶電量為零
B.電阻中電流為零時、棒作勻速直線運動
C.電阻中產生的總電熱為D.電容器兩邊的電壓最大值Uc=BLV0454647(
(11)(2013預測題目)一個看成質點的小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它的速度、重力勢能、動能如何隨時間變化?它的速度、重力勢能、動能如何隨高度變化?設下落點高度和時間為零。4849
4.學習知識要有新思維,老師教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50
1).連接體問題的分析新思維51
連接體是相互關聯的物體,它們之間的作用力與它們的運動及相對運動方式有關。此類問題頻見各類試題中,難、易各異,對這類題目的分析和計算具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的目的是分析連接體力和運動的內在聯系、規律,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利用邏輯關系推導、演練、計算、得到結果。有一些問題難度較大,運用我們高中所學物理知識、數學知識、還不能準確地進行描述,我們可以運用圖像方法來描述。我們就連接體物理問題的分析方法和解法做了一些研究、探討。上述方法與傳統方法相比計算過程相對簡便了許多,但需要縝密的思維過程,希望聽課者認真思考。52
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連接體分為加速度相同和加速度不相同兩種情況。這種分類并非嚴格的科學分類,僅僅是一種大體的歸類吧,便于進行分析。因為運動情況有所不同,分析和解題的方法將有所區別。前者注重有相同加速度的物體“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理念;加速度不相同的物體注重邏輯關系推演、超重和失重的理念;還有一些問題加速度是變化的,則需注重力、功、能關系分析。53
(1).加速度相同的連接體54
例1.在右圖中,質量分別為m1、m2的物體有彈簧相連接,在衡力F作用下共同向右運動,彈簧的長度恒定。求彈簧的彈力?
55
上述問題屬于連接體的問題,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會教你用隔離法,什么“先合后分、先分后合”等等方法,便可求出彈力的大小。若以上題為例、物體在水平面上動運、水平面光滑或粗糙;衡力F足夠大可以拉著物體沿著斜面向上運動、斜面光滑或粗糙;衡力F足夠大可以拉著物體沿著豎直方向向上運動。在上述五種情況下彈力大小又將如何?難道我們要一一算來,沒有規律可循?56
質量分別為m1、m2的物體有彈簧相連接,在衡力F作用下共同向右運動。既然是共同運動、就有相同的加速度,有相同加速度的物體“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因此:
57
以物體共同在粗糙水平面上動運為例,采用隔離法的計算方法如下;物體的加速度;58以m1為研究對象;59
通過上述分析及計算,在衡力F作用下共同運動,具有相同加速度的物體“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的計算結果與采用隔離法的計算結果相同。在衡力F
作用下共同運動,具有相同加速度的物體“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的結論更加深刻地反映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本質。60
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在斜面上
mgsinθμmgcosθ已經按質量均分過了、物體沿著豎直方向向上運動時重力已經按質量均分過了,因此無需再考慮。61
例2.如圖右中;m1、m2在F1、F2共同作用下向右運動。求m1和m2之間的作用力FT為多少?62
分析如下;
物體系的合外力;∑F=14N-4N=10N,“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
m1的合力∑F1=6N,m2的合力∑F2=4N。
那么m1和m2之間的拉力:
FT=F1-∑F1=
14N
-
6N
=
8N;
同樣的道理;
F
T=
F2+∑F2=
4N
+
4N
=
8N63
例3.如圖右中m1=3kg、m2=2kg用細線吊在定滑輪,當m1、m2開始運動時,求細線受到的張力?分析:∑F=m1g-m2g=10N,∑F1=4N、∑F2=6N,
繩子的張力T=m1g+∑F1=20N+4N=24N64
用隔離法計算;
例3.如圖右中;m1=3kg、m2=2kg用細線吊在定滑輪,當m1、m2開始運動時,求細線受到的張力?以m1為研究對象;m1g–FT=m1a……(1)
以m2為研究對象;FT-m2g=m2a……(2)先求加速度a,再求的細線受到的張力;65
例4.如圖右中:長為L的均勻粗繩,置于水平面上、其右端B施加以一水平恒力,粗繩在水平衡力作用下向右運動。求距B端為X長的繩中P點的張力?F66
分析如下;均勻粗繩質量按長度來均分,“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P點的張力用來牽引L-X長的粗繩。
因此:
Tp=F(L-X)/L67【方法及思路匯總】
具有相同加速度的物體“合外力按質量來均分”,即適用物體系中任何一個物體,也適用物體系整體。
68
現改用新方法:
分析如下:m1、m2用細線吊在定輪,當m1、m2開始運動時二者具有相同的加速度,產生加速度力是m1、m2重力的差值。若g=10m/s2即:
∑F=m1g–m2g=30N–20N=10N。
因此m1、m2受到的合外力分別是6N、4N。
則有;細線受到的張力
FT=m1g–∑F1=30N-6N=24N。
FT=m2g+∑F2=20N+4N=24N。69
(2).加速度不相同的連接體70
例(1).質量為M的箱體放在水平面上、其內部柱子上有一物塊正以加速度a下滑,物塊的質量為m。求箱體對地面的壓力?71
現作如下的分析;
采用隔離法;以物塊m為研究對象,物塊m受兩個力,摩擦力和重力、且摩擦力小于重力,所以物塊加速下滑:
Mg-Ff=maFf=mg-ma
以箱體M為研究對象,箱體M受三個力,摩擦力、重力、地面對M箱體的支持力,M箱體保持靜止。便有:FN=Mg+Ff=Mg+mg-ma72
若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質量為M
的箱體和質量為m
的物塊看成一個物體系,總重量為:
G=Mg+mg其中重力m
a的部分用來產生向下的加速度、將不再對地面產生壓力。或重量為M
g的箱體和重量為m
g的物體系,有ma這一部分失重。因此:
FN
=M
g
+m
g-m
a73
例(2).本題是物塊在斜面上運動的題目:1)質量為m
的物塊在質量為M
的斜面上靜止;質量為m
的物塊沿著質量為M
的斜面勻速下滑。求;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74
現作如下的分析;
1).作如下分析,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可以把物塊m和斜面體M看成一個物體,這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僅受重力和支持力。質量為m的物塊沿著質量為M的斜面勻速下滑,勻速相當于靜止,可以把物塊m和斜面體M看成一個物體,這一個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僅受重力、支持力。
FN=(M+m)g。75
2)質量為
m
的物塊在沿著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斜面勻速上滑,斜面體不動;
求;地面對質量為
M
的斜面體的摩擦力、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76
2).m
的物塊在沿著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勻速上滑;同樣的道理,勻速相當于靜止,可以把物塊m
和斜面體M看成一個物體,這一個物體受到斜向上F的作用;
其中;Fcosθ向右拉物體沒有拉動、地面對質量為M的斜面體的摩擦力等于拉力:
Ff=Fcosθ
其中;Fsinθ是對物體系向上的拉力,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力應為。
FN
=
(M
+
m
)g
-F
sinθ7778
3)質量為m的物塊沿著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斜面體不動;求;地面對質量為M的斜面體的摩擦力、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力?79
3).質量為m的物塊沿著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斜面體不動;
這時我們仍然把M、m物體系看作一個整體。
質量為m
的物塊沿著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沿斜面加速下滑,質量為m
的物塊受到合外力為∑F
=
m
a。80
將質量為m的物塊受到合外力為∑F=ma正交分解;
ma
沿豎直方向的masinθ分量;
ma沿水平方向的macosθ分量。
這時我們仍然把物體系看作一個整體,物體系的總重量為(Mg+mg)、用其中masinθ的部分產生加速度,因此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為:
FN=(Mg+mg)-masinθ
上述問題、也可以認為是失重問題,失重的部分即為masinθ。因此地面對斜面體的支持力為:
FN=(M+m)g-masinθ8182
在水平方向、物塊的加速度分量為macosθ,可以認為是斜面體對物塊推動的結果,因此物塊也沿水平方向向右推斜面體,推力為:
F推力=macosθ
斜面體不動,地面對質量為M的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大小為:
Ff=macosθ83
【方法及思路匯總】
物體在斜面體上運動、有加速度時;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總是和ma的水平分量相同,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總是和ma的水平分量相同:
Ff=macosθ
若物體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按失重來處理;若物體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按超重來處理。
失重;FN=(Mg+mg)-masinθ
超重;FN=(Mg+mg)+masinθ84
例(3).質量為m的小孩在質量為M的木板上靜止,木板置于斜面上由細繩拴住靜止在斜面上,斜面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細繩從P點剪斷后,小孩立即跑動、與斜面保持相對靜止。
求;木板滑動的加速度?85
分析;
采用隔離法的計算方法如下:
將質量為m的小孩為研究對象:
小孩與斜面保持相對靜止,沿斜面方向有合力為零。便有;Ff=mgsinθ
將質量為M的木板為研究對象,便有:86
如果我換一種思路,把人和木板看成一個整體,沿斜面受到的合外力為:(M+m)g
sinθ
因為小孩與斜面保持相對靜止、這個力僅對木板M產生加速度。因此:87
例題(4)(2011.江蘇)如圖所示,傾角為a的等腰三角形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夠長的輕質綢帶跨過斜面的頂端鋪放在斜面的兩側,綢帶與斜面問無摩擦.現將質量分別為M、m,
(M>m)的小物塊同時輕放在斜面兩側的上.兩物塊與綢帶問的動摩擦因數相等,且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在a角取不同值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兩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總是相等
B.兩物塊不可能同時相對綢帶靜止
C.M不可能相對綢帶發生滑動為
D.m不可能相對斜面向上滑動8889
【解題思路】輕質綢帶質量可以忽略,對于綢帶而言,受到M,m的摩擦力都和綢帶中的張力大小相等,所以兩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總是相等,那么、最大摩擦力為綢帶與m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所以M不可能相對綢帶滑動。90α角度較小時有mgsinθ≤f≤μmgcosθ,所以兩物塊可以相對綢帶靜止;一起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
當α角度較大時、f=mgsinθ=μmg
cosθ,則M下滑,m可能靜止;M的加速度:91
當α更大時,若mgsinθ>μmgcosθ,則M下滑,m下滑。M的加速度:
m的加速度:92
2).運動的合成和分解可以這樣看93
關聯物體的速度的合成和分解
繩、桿等相連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其兩個端點、連接物的速度通常是不一樣的,兩端點的速度也是通常是不一樣的,其兩個端點、連接物的速度是有聯系的,稱之為“關聯”速度.關聯速度的關系可以用微分的方法進行分析、計算。
94
如在下圖中,人用繩子通過定滑輪拉小船,當人以速度V2前進時,小船以速度V1運動。我們可以作如下分析:95
⊿t時間里小船前進了⊿X1、而繩子縮短了⊿X2。因此便有;
⊿t→0時,α→0這時便有;
當物小船向左移動時,θ角逐漸增大,若人做勻速運動,小船做加速運動;若小船做勻速運動,則人做減速運動。96
例題(1).如右圖,物體B向右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繩子提升重物A,若不計繩子質量和繩子與滑輪摩擦,則在提升重物A的過程中,下列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重物A加速上升
B.重物A作加速度減小的加速上升運動
C.繩子張力大于mAg
D.物體B的速度總是大于A的速度9798
解析如下:
物體B向右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A=VBcosθ
物體B向右沿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θ角度逐漸減小、而cosθ的值逐漸增大。
A的速度VA的值逐漸增大.因此重物A加速上升、且超重繩子張力大于mAg。99
例題(2).如圖所示,一個長直輕桿兩端分別固定一個小球A和B,兩球質量均為m,兩球半徑忽略不計,桿的長度為L、質量不計.先將桿A、B豎直靠放在光滑且豎直墻上,由于偶然原因、使小球B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靜止開始向右滑動,當小球A沿墻下滑距離為L/2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00101
A.小球A和B的速度都為B.小球A和B的速度分別為C.小球B的速度最大時、它對地面的壓力為
FN
=
m
gD.小球B的速度最大時、小球A的機械能最小102
解析如下:
兩個小球組成的系統運動中僅有重力做功、而其他力不做功,這個系統機械能守恒。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103
再來分析A、B球和桿的運動情況;A球的下落帶動了桿的下落、桿的下落推動了B球運動。A、B球和桿的運動的速度各不相同,但桿的運動的速度沿桿方向不變。且有:104
因此:小球A和B的速度分別為:
這個系統機械能守恒,小球B的速度最大時、小球B的機械能最大,小球A的機械能最小。105桿對小球先施加推力B小球加速、然后桿對小球施加拉力,B小球先加速而后減速;B小球在運動中速度的最大時、加速度為零時、桿對B球的作用力為零。它對地面的壓力為FN=mg。106
例題(3).長為L的直桿A一端可以繞固定軸O轉動,另外一端擱置在升降平臺B上,升降平臺B以速度v勻速上升,當桿A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時,桿的角速度為()1071.B板從P升到N、上升了?d;A桿下端轉過?L。sinθ=?d/?L=v/ωL答案(B)1083).圓周運動和功能關系;109
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運動
若一個物體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速度一般會發生變化,若滿足機械能守恒條件,則可以結合機械能守恒定律。往往需確定最最高點點和最低點的速度,進而應用牛頓運動定律求向心力求解。簡言之,運動過程遵循機械能守恒定律,運動狀態滿足牛頓第二定律,計算方面機械能守恒定律結合圓周運動向心力有關的知識進行計算。110
物體在豎直平面內做變速圓周
運動的問題,通常只討論最高(低)點的情況,并且經常出現臨常狀態。下面對臨界問題簡要分析如下。111
(1)沒有物體支持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過最高點臨界條件:小球在最高點時繩子的拉力或軌道的彈力,剛好等于零.小球重力為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設v0是小球過最高點的最小速度:
mg=mv02/R。
能過最高點的條件:v≥vo不能過最高點的條件:v<v0,實際上小球在到達最高點之前就以斜拋軌跡脫離了圓軌道。
112
(2)有物體支持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的情況,由于硬桿或管壁的支撐作用,小球能到達最高點的速度可以v=0,這時桿或軌道對小球的支持力:
FN=mg;.當。
時桿對小球的支持力
隨v的增大而減小,其取值范圍是:mg≥FN≥O。113,
當桿對小球施加的是拉力,且拉或管的外壁對小球的豎直向下的壓力為
因此,桿對小球施加的是拉力或管的外壁對小球的豎直向下的壓力速度越大,力越大。114下面我們就來分析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PA是與半徑為R圓形軌道相切的軌道。軌道上有一點P點,從P點無初速度釋放一小球、小球剛好過軌道的最高點a點,則P點到軌道最低點b豎直方向高度為多少?115
小球剛好過軌道的最高點a點。則重力作為向心力:;
再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
得倒P點到軌道最低點b豎直方向高度為;116
例題(1).從軌道最高點a點等高的A點無初速度釋放一小球、小球是不能過軌道的最高點a點的,則從軌道的N點脫離軌道,N點在軌道的何處?117
分析如下:
設小球在軌道的N點脫離軌道,那么設N點與圓心的連線與水平半徑的夾角為θ。小球在脫離軌道時僅受重力。其中重力的分力作為向心力:再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118最終得:
例題(2)物塊由P點滑下離水平面多高脫離半球面?119
例題(3).小物體從高度為h的光滑軌道無初速度滑下,將滑上右邊四個不同形狀的軌道的。能滑到與h等高的軌道式哪一個?
分析如下:僅有A、D可以,B、C軌道不行。這是因為小物體在B、C軌道上運動到軌道的末端時開始做斜拋運動,斜拋運動到最高點時速度不為零,便有動能。所以達不到原來的高度。120
例題(4).一個質量為m=0.2kg的小球在豎直面內圓形軌道的內測做圓周運動,它對圓形軌道的壓力如右圖的表格中的曲線變化,軌道的半徑為R=0.4m。問:121
(1).小球在豎直面內圓形軌道的內測做圓周運動,它對圓形軌道最高點的壓力、它對圓形軌道最低點的壓力分別是多少?(2).小球在豎直面內圓形軌道的內測做圓周運動,它在圓形軌道最高點、最低點的速度分別是多少?122分析如下;(1).小球在豎直面內圓形軌道的內測做圓周運動,它對圓形軌道最高點的壓力為2mg、它軌道最低點的壓力為8mg。(2)小球在最低點有;123小球在高點有;124
4).機械振動和交流電相似?125
簡諧運動物體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作用下的振動;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遵從正弦或余弦關系的振動;受力特征:F
=-kx;
我們不妨這樣去分析:
作勻速圓周運動的質點在X
軸上的投影的運動是簡諧運動。于是簡諧振動的位移公式、簡諧振動的速度的公式由下式給出。126127下面是交流電產生的示意圖交流電電動勢表達式:
e=NBSωsinωt128
例題.做簡諧振動的質點從右邊最大位移的B處回到平衡位置的過程中,先通過A/2用的時間是t2;再通過A/2用的時間是t1。則t2:t1為多少?129
設質點在B時,tB=0:
設質點到達P時,tp為:設質點到達O時,t0為:130
所以:則t2:t1=2:1131
分析計算如下:
做簡諧振動的質點從右邊最大位移的B處回到平衡位置O點進行如下的計算,振動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為余弦函數。132
5).幾何辦法作物理題;133
很多物理問題并不一定非得公式進行計算,亦可用幾何的辦法求的。用幾何的辦法求解有很多好處。
其一:可以快捷的求解,特別是選擇題不需要求解過程,只要得到結論即可;
其二:給我們提供一種非公式外的求解方法,它由幾何關系決定了各個物理量的關系,數量關系嚴密,從根本上杜絕聊算錯的可能性;
134
其三:將繁瑣的物理計算化解為簡單的幾何計算。
但是,要將上述幾何方法應用物理問題,要想得起、用得上、用得巧、用得妙、要有思想意識;
需悟透其中道理、多練、多想、多驗證。當你幡然猛醒、原來如此之時,便是你成功之時。135
懸線下懸掛一個小球,懸線和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為了使該小球在此位置靜止。換需要施加一個力F。求這個力的最小值?136
分析如下:
小球的重力大小和方向不會變化:懸線的方向不會變化:當F的方向與懸線方向垂直時、F有最小值:
Fmin=mgsinθ137
例題(1)16.如圖,一小球放置在木板與豎直墻面之間。設墻面對球的壓力大小為N1,球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為N2。以木板與墻連接點所形成的水平直線為軸,將木板從圖示位置開始緩慢地轉到水平位置。不計摩擦,在此過程中()
A.N1始終減小,N2始終增大
B.N1始終減小,N2始終減小
C.N1先增大后減小,N2始終減小
D.N1先增大后減小,N2先減小后增大138分析如下:
將木板從圖示位置開始緩慢地轉到水平位置。在此過程中木板和墻壁之間的夾角α將逐漸增加。139將會:N1始終減小,N2始終減小140摩擦角和自鎖:水平面的摩擦因數一定時:
FN與μFN合力的方向就一定、且:
tanθ=μ。θ
為摩擦角
在上圖中、若推力遠遠大于物體的重力,若推力與豎直方向夾角小于θ,無論推力多大都不會使物體移動、物體自鎖。141
基于上述的認識和得到的結論,我們在研究物理題中物體受力分析時,可以把握一個基本點:
FN與μFN合力的方向就一定、且:
tanθ=μ。
利用這一結論、可以將此轉化為一種有用的方法:在研究物體受的力動態變化時利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來分析。
142143
例題(2)2012高考理綜24.(14分)拖把是由拖桿和拖把頭構成的擦地工具(如圖)。設拖把頭的質量為m,拖桿質量可以忽略;拖把頭與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常數μ,重力加速度為g,某同學用該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時,沿拖桿方向推拖把,拖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
(1)若拖把頭在地板上勻速移動,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設能使該拖把在地板上從靜止剛好開始運動的水平推力與此時地板對拖把的正壓力的比值為λ。已知存在一臨界角θ0,若θ≤θ0,則不管沿拖桿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從靜止開始運動。求這一臨界角的正切tanθ0。144145
(3).(2010.課程標準)如圖所示,一物塊置于水平地面上,當用與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物塊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改用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塊時,物塊仍做勻速’直線運動;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則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1461471481491509.
(4).(自編)在絕緣水平面上有一個帶電物塊、在與水平方向成300斜向上電場力qE
作用下恰好勻速運動、現將電場E的方向順時針方向轉到水平方向的過程中,帶電物塊、在電場力作用下仍然恰好勻速運動。在這個過程中電場強度E可能將()
A.一直在變小
B.一直在變大
C.先變大后變小
D.先變小后變大
151152
平拋運動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的運動。以拋出點O點為原點,取水平方向為Y
軸,正方向與初速度V0的方向相同;豎直方向為Y軸,正方向向下;物體在任一時刻t位置坐標P(x,y),位移為S,速度為V。153速度V
的關系如下圖;154位移的關系如下;物體運動的軌跡;因此、平拋運動的軌跡是一條拋物線.155
平拋運動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偏角θ,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偏角α的關系在前面圖中已有標注,表達式已有描述,從而推導出如下關系;
tanθ=2tanα
由以上幾何關系可以看到;平拋物體速度V的反向延長線與x軸的交點是水平位移的中點。這個幾何關系非常重要,能經常悟到這一點,在學習和練習中遇到類似平拋問題時能想到這一關系、這一結論,會使我們受益匪淺、帶來無群的方便。156
我們應該悟到自然界是變化的,變化是有規律的,很多自然現象存在著“鏡、像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似對稱關系。物體的平拋運動、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偏轉,何其相似,它們運動的力學規律是一樣的。
要學好物理學要善于聯想、尋找共性、總結歸納、事物的變化是有序的,它們的規律就在在那里等著你去發現、總結、應用。157(5)(09寧夏/海南.25).如圖所示。在第一象限有一勻強電場,場強為大小為E,方向與Y
軸平行;在X
軸下方有一勻強磁場,磁場方向與紙面垂直。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粒子以平行軸的速度從y軸批的P點處射人電場。在X軸上的Q點處進入磁場,并從坐標原點O離開磁場。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軌跡與Y軸交于M點。已知OP=L,OQ=
不計重力。求;(1)M點與坐標原點O間的距離;(2)粒子從P點運動到M點所需的時間;
158PQMoL159EB160
(6).在豎直平面內有X-Y直角坐標系,在第一象限有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質量為m的、帶電量為-q液滴,以豎直向上初速度V0由X-Y坐標原點0釋放,液滴運動到最高點速度Vx=3V0/4,重力加速度為g。求:
161
1).電場強度E的大小;2).液滴再次運動到X軸的位置;3).液滴從0點運動到最高點的位置過程中最小速度為多少?162vy=v0-gtVminVx=3gt/4∑F163164165166
(7).如圖所示,一個帶電量為-q的油滴,從O點以速度V0射人勻強電場中,V0的方向與電場方向成θ=530。已知油滴的質量為m,測得油滴到達運動軌跡的最高點N時,它的速度大小3v0/5,重力加速度為g。求:
(1).最高點與O點的豎直高度;
(2).電場強度E
;
(3).油滴從O點運動到最高點N過程中最小速度為多少。
1671681).從O倒NqE電場力不做功;2).由動量定理得;1693).最小速度由圖求得;170
6)物理實驗誤差分析
171
物理實驗中進行實驗時往往假定某一條件下會得到相應的結論;
而假定的這一條件在細微分析時是不成立的,而假定的這一條件就是誤差所在。
例如:理想電壓表、電流表(有內阻),理想變壓器(有熱損、磁損),光滑水平面(不存在)等等。172Rg
下圖是半值法測電流表內阻的方法;(1)假設條件是閉合s2總路中電流不變,這一假設便是產生誤差的原因:173
閉合s2總路中電流不變,這一假設是否成立?
(1):總路中電流會變、如何變?(2):如何減少總路中的電流變化從而減少誤差?174Rg
(2)這是另外一種半值法測電流表內阻的方法:(1).將R調至R1、滑動P使電流表滿偏:(2).P不動、將R調至R2、使電流表半偏。1751761773)(預測題)在上圖中;
(1).將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肺栓護理讀書報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七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1 追尋守恒量-能量(2)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2
- 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電磁感應 7 渦輪流、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3)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選修3-2
- 企業揚帆 賦能未來
- Unit 6 Lesson 36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冀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11 四通八達的交通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民版勞動三年級下冊
- 6我家的好鄰居(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統編版
- 2023二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10 日月潭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裝配員工品質培訓
- 【計算機應用基礎試題】韓山師范大學2022年練習題匯總(附答案解析)
- 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知識總結
- 2022年江蘇對口單招市場營銷試卷剖析
- 同等學力工商管理綜合復習資料(全)
- 愛愛醫資源-生理學-122排卵、黃體形成與月經周期
- 科技小巨人工程驗收培訓
- 大班繪本教案《月亮冰激凌》
- 關鍵過程(工序)和特殊過程(工序)管理辦法
- 火力發電廠運煤設計規程
- 01-第一章--粉末的制取霧化法
- 3D打印學習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