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_第1頁
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_第2頁
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_第3頁
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_第4頁
中國的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RIBENQINHUAZHANZHENGDEKAISHI一、“九一八”事變原因:為了轉嫁危機,緩和國內矛盾。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美國德意日羅斯福新政發動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九一八”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中國人民不屈不饒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經過日軍①預謀②借口蓄謀已久國民黨:奉命不抵抗結果:東北淪陷Q:結合地圖,說一說日本與中國在地理位置上的聯系,分析日本為什么要以東北三省為目標開始侵略中國。Q:依據地圖,想一想,失去東北三省會給中國造成什么樣的危害。東北三省地理上離日本較近,同時,也可以此作為南下侵略中國的基礎。使華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華進程。討論一、“九一八”事變各方反應民眾的反映①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②北平青年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③《義勇軍進行曲》迅速流傳開來中共的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國民黨愛國將領的反應:發動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二、西安事變時間:地點:經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了前來“督剿”的蔣介石,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結果①中共主張和平解決。②蔣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③蔣介石得到釋放,張、揚遭到軟禁。意義①國共之間十年內戰基本結束②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1937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討論Q:結合當時的國內和國際形勢,討論一下,為什么毛澤東和周恩來對西安事變和張、楊二人評價如此之高。①西安事變把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推向高潮,它順應了抗日形勢的發展,符合全國人民的愿望,成為國民黨轉變的關鍵。②國共兩黨由分裂對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③張、楊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以民族大義為重,體現了他們強烈的民族精神。討論Q:在今天的和平條件下,學習這段歷史有什么現實意義?①了解過去②認識現在:當前雖然是和平時期,但是影響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很多,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就是其中之一。③把握未來:我們學習這段歷史,一是要警惕悲劇的重演;二是要了解國共兩黨“合則利、分則弊”的歷史教訓,為第三次國共合作創造條件。全面侵華戰爭的爆發QUANMIANQINHUAZHANZHENGDEBAOFA一、“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時間:經過日軍①盧溝橋②借口③突然蓄謀已久國民黨:二十九軍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市長:趙登禹發展7月底:平津淪陷8月—11月:淞滬會戰11月:上海淪陷12月13日:南京淪陷1937年7月7日二、日軍侵華罪行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進行細菌戰和毒氣戰對后方城市進行轟炸封鎖對抗日根據地展開“大掃蕩”,實行三光政策Q:根據上述資料,說說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是什么態度。日本右翼分子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拒不承認。教科書事件不僅表明了日本政府對右翼分子的支持,也說明其一直以來企圖淡化戰爭罪行的態度討論廣義上講,日本右翼指的是日本政治勢力中的鷹派,也就是日本保守政黨中的強硬派。可以講,日本右翼勢力在戰后一直處于一種時起時伏的狀態,但是最近幾年其勢力突然變大,這倒不是指右翼分子人數上的壯大,而是指其掌握了政權。2012年8月19日,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釣魚島。全民族的抗戰QUANMINZUDEKANGZHAN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七七”事變后(1937年7月)通電全國……把侵略者驅逐出中國。明確表示準備抗戰(1937年7月17日講話)討論Q:中共抗日通電和蔣介石的講話時在什么形勢下發出的?這能夠說明什么問題?國民黨蔣介石:中共:二、紅軍改編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由紅軍主力一、二、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總司令: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新四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由紅軍游擊隊和二十八軍改編而成軍長:副軍長:葉挺項英三、國共抗戰國共分工國民黨:共產黨:正面戰場敵后戰場總指揮部所在地:延安斗爭形式伏擊戰地道戰地雷戰重要戰役太原會戰——平型關大捷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百團大戰——正面戰場——敵后戰場——正面戰場四、民眾斗爭華人華僑冀中回民支隊(少數民族)東北抗日聯軍Q:為什么說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可從以下角度思考:軍隊斗爭與民眾斗爭、前方斗爭與后方斗爭等。討論抗日戰爭的勝利KANGRIZHANZHENGDESHENGLI一、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廣播形式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中、美、英、蘇等國代表參加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1945年9月3日被定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被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之久的臺灣回歸祖國(1895年——1945年)二、抗戰勝利的原因全民族同仇敵愾國民黨: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百團大戰西安事變、平型關戰斗、臺兒莊戰役人民群眾華人華僑或歸國參戰或捐款獻金東北抗日聯軍冀中回民支隊北平青年學生掀起“一二﹒九”運動中日兩國人口、資源、地理形勢的差異人口資源地理中國4億豐富海陸兼備日本1.4億短缺島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根本原因)盟國協同作戰1938年,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支持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美國志愿航空隊“飛虎隊”到中國參戰,克服重重困難開通“駝峰航線”。中國戰略得當,日本失道寡助持久消耗,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戰略方針:戰爭性質:日本發動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二、抗戰勝利的原因三、抗戰勝利的意義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中國人民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OUZHOUZHANZHENGCEYUANDIDEXINGCHENG一、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法西斯法西斯黨1922—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建立的原因:外因: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所獲甚微內因:戰后國內通貨膨脹……整個社會籠罩著不滿情緒二、德國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1934—阿道夫﹒希特勒納粹黨希特勒的上臺經過1932年:納粹黨成為德國第一大黨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1934年:成為元首及國家總理,集黨、政、軍大權與一身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的原因:①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和約》的嚴厲處罰②受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德國法西斯專政的表現二、德國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備戰推行反猶、排猶政策政治上:建立納粹黨一黨的獨裁統治經濟上①通過興建大規模公共工程解決失業問題,確立了戰爭經濟體制②大力發展以軍備工業為基礎的重工業,擴大戰略原料代用品生產,增加戰前儲備軍事上: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軍備的條款,宣布實行普遍兵役制,在很短的時間內把軍隊人數擴張數倍,并大量增加軍費開支三、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形成1936年:德意結成“柏林——羅馬軸心”1937年:德意日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四、綏靖政策與慕尼黑陰謀綏靖政策含義:綏靖政策是一種對侵略不加以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目的:為了自保,害怕戰火蔓延至本國而危及統治國家:英法、德國慕尼黑會議時間:地點:與會國及首腦:內容:1938年9月德國慕尼黑英、法、德、意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區割讓給德國特點:容忍、退讓綏靖政策與慕尼黑陰謀的關系?①慕尼黑陰謀是綏靖政策的具體表現綏靖政策與慕尼黑陰謀的影響?①使德國的經濟、軍事力量大增,提高了希特勒個人獨裁的權利和在國內的威望,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對外侵略和擴張的野心。②削弱了英法兩國在歐洲大陸的戰略地位,給希特勒的進攻創造了條件。四、綏靖政策與慕尼黑陰謀②

《慕尼黑協定》標志著綏靖政策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討論大戰的爆發DAZHANDEBAOFA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時間:1939年9月1日突襲的對象:波蘭戰術:閃電戰英法的態度:被迫宣戰二、法國的淪陷1940年馬奇諾防線敦刻爾克大撤退戴高樂—“自由法國運動”法國敗降的原因分析:?法國政府長期奉行綏靖政策,戰爭準備不足;?大戰爆發后,在西線沒有采取軍事行動,坐失良機;?盲目相信陣地戰和馬奇諾防線;?戰略戰術落后;?武裝力量利用不合理;三、大不列顛之戰時間:1940年德軍作戰方式:以空襲為主英國首相:丘吉爾結果: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這是希特勒發動世界大戰以來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英國獲勝的原因分析:?背水一戰,士氣高昂,堅決抵抗;?丘吉爾的正確領導;?先進的軍事設施及合理利用;四、軸心國軍事同盟的正式形成時間:1940年標志:德意日在德國柏林締結《三國同盟條約》原因:為了擴大戰爭的共同需要從德國方面看:?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采用了正確的外交策略;?有先進的軍事戰略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