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1、概況
《漢書·藝文志》“十家九流”。諸子略: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現根據其學術流派,將諸子的著作再補兩家,分成十二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醫十二家。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2、儒家
儒家的學術與著作,《漢書·藝文志》稱:“蓋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經之中,留意于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于道為最高。”先秦儒家著作主要有《論語》、《孟子》、《孝經》、《荀子》等。前三書均列于《十三經》,其地位之高自不待言,《荀子》一書亦很受后世學者的重視。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2、儒家:《荀子》
荀子與孔、孟同為儒家的三大宗師,約生于公元前313年,卒于公元前238年,趙國人。在人性論和道德觀上,孔子主張人性相近,習相遠;孟子主張人性善,仁、義、禮、智為人所固有,荀子主張人性惡,故應積善成德。
《荀子》一書在漢代與《孟子》同列諸子,并頗受學者所重。大概是主張性惡說,故受后儒詬厲,未能列入經書中。然而《荀子》對儒學的貢獻和在中國學術、思想界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荀子像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2、儒家:馮評孔、孟、荀馮友蘭曾作一個比擬,他說:“孔子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如蘇格拉底之在西洋歷史,孟子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如柏拉圖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高明亢爽亦似之;荀子在中國歷史之地位如亞力士多德之在西洋歷史,其氣象之篤實沈博亦似之。”
------馮著《中國哲學史》上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3、道家
道家的學術與著作,《漢書·藝文志》稱:“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這一學派的宗師為老子,曾為周柱下史,故曰道家出于史官。現存《老子》一書,為道家最早的著作。道家另一代表作是《莊子》,與《老子》齊名。幾千年來,老莊的學說與思想一直延續不斷,對中國人的思想有著很深的影響。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3、道家:《老子》《老子》為道家學派的主要著作,相傳為春秋末期老子所作。為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書的官),孔子曾向他問過禮。《老子》一書又稱《道德經》。但在漢初以前,《老子》的結構并非如此。韓非作《解老》,就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兩個本子,也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老子》主張“絕圣棄智”與“絕學無憂”,取消知識與工技,回復到原始的狀態,倒退到“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環境中去,強調無為而治,反對戰爭。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3、道家:《老子》《老子》一書在中國文化思想界有深遠的影響。《老子》作為道家學說的開創之作,為道家學說奠定了基本的理論框架。道家思想與儒、釋二家,成為中國人思想的主干。西漢初年,政治推行“無為而治”、“與民休息”的政策,即是以《老子》的思想為其理論基礎的,并帶來了文景之盛。東漢,道教產生后,《老子》作為經典,為道教徒所誦習。唐宋時期,道教與老子均有極崇高的地位。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3、道家:《莊子》
道家學派至《莊子》書成而大備。《莊子》為莊子及其后學所著。據《史記》載:莊子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家貧但不愿做官,開啟了超凡脫俗之風。《莊子》繼承并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莊子》主張“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要求安時處順,逍遙自在,順應世俗,隨遇而安。此外,《莊子》為文汪洋恣肆,想象豐富,在文學上也有極高的成就。莊子像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3、道家:《莊子》
莊子后學繼承和發揮莊子的思想,形成了莊子學派。魏晉玄學盛行,始稱老莊,玄學家們以祖述老莊立論,將《老子》、《莊子》與《周易》合稱“三玄”。唐代,《莊子》成為道教主要經典之一,《莊子》尊稱為《南華真經》。老子被道教奉為教主后,莊子也被神化了。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4、陰陽家陰陽與數術類的典籍,存世者甚少。《漢書·藝文志》稱:“陰陽家者流,蓋出于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于禁忌,泥于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漢書·藝文志》著錄先秦陰陽家典籍皆佚,其詳不可考。《漢書·藝文志》有數術略,所錄先秦典籍除《山海經》外無一存世。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5、法家
法家的學術與著作,《漢書·藝文志》稱:“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制。”現存者主要有《商君書》和《韓非子》二書。《商君書》是商鞅思想言論的資料匯編,其中雜以商鞅后學的某些篇章。《韓非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提出了勢(權勢)、法(法律)、術(謀略)三位一體的君主專制理論,“為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奠定了基本模式,也為千古帝王提供了行為準則。”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6、名家名家的學說與著述,《漢書·藝文志》稱“出于禮官”,強調名稱和實在必須相當,重視名實關系的考察,為先秦邏輯思想的代表。秦以后即衰息,著作除《公孫龍子》外,余皆亡佚。《公孫龍子》,《漢書·藝文志》著錄為14篇,后散佚,僅存6篇。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7、墨家
墨家的學說與著述,《漢書·藝文志》稱:“出于清廟之守。”在先秦,墨家的影響很大,與儒家同稱為“顯學”,其主張主要有“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節葬”、“節用”、“非樂”、“非命”等,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下層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墨家著作現僅存《墨子》,大部分是墨翟弟子或再傳弟子記述的墨翟言行。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8、縱橫家縱橫家的學術與著作,《漢書·藝文志》稱“出于行人之官”,即古代的政治外交之官。其著作今所傳者唯《戰國策》一書,《漢書·藝文志》列入“春秋家”,后世書目多入史部。內容為縱橫家的行事與辯說,雜記戰國史事。戰國縱橫家的主要代表是蘇秦、張儀,他們均從師于鬼谷先生。后世所傳《鬼谷子》一書據說就是鬼谷所著,教人如何耍陰謀詭計。張岱年先生認為,《鬼谷子》不是先秦時期的書,可能是六朝以后的人所偽作。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9、雜家雜家的學說與著述,《漢書·藝文志》稱:“出于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及蕩者為之,則漫羨而無所歸心。”雜家著作的代表為《呂氏春秋》。此書為秦相呂不韋集門客所作,博采各家學說,保存了先秦諸家的許多資料,還有不少古史舊聞、古人遺語、古籍佚文等。自漢以來,此書一直被稱為雜家,但通貫全書仍可見其一定的主導思想。東漢高誘在《呂氏春秋序》中指出:“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10、農家農家的學術與著作,《漢書,藝文志》稱:“出于農稷之官。播百谷,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以為無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國家,以農為本的方針成為歷代王朝的基本國策,但農業方面的著作并不十分豐富,先秦農書一本無存,《漢書·藝文志》農家著錄農書9家114篇,亦全散佚。據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著錄,中國于20世紀前的農書約有594種,其中還包括已佚的和非農書中有關農業的文獻在內。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11、小說家小說家的著作,《漢書·藝文志》稱:“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涂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漢書·藝文志》列諸子十家,并認為可觀者九家而己,即所謂“十家九流”。小說家為十家之內,九流之外。先秦小說家之書無一存世,惟西晉汲縣出土的《穆天子傳》尚存,可視作先秦小說家的著作。此書的寫作年代不晚于戰國,其內容前五卷記周穆王西征,后一卷記盛姬之死。《穆天子傳》出土以后,對后世小說有很大的影響。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12、兵家兵家的著作在《漢書·藝文志》中為獨立的一略,即兵書略。現存先秦兵書主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起》、《六韜》、《尉繚子》、《司馬兵法》等。孫武后裔、戰國孫臏曾撰《孫臏兵法》,《漢書·藝文志》著錄,后亡佚。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大量漢簡,內容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等一批兵書及眾多先秦諸子。從發現的《孫臏兵法》來看,其書多論陣勢、論將略,是祖述《孫子兵法》的思想并有所發展。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12、兵家:《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13篇,為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行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提出的一些作戰方針,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以逸待勞,以飽待饑”等,對后世極有影響。以計謀取勝為孫子軍事思想的核心,并為后世很多政治家、軍事家所采用。《孫子兵法》流傳很廣,已有多種文字的譯書,人們推崇它為“百代談兵之祖”,“世界第一兵家名書”,“兵學圣典”。第七講先秦諸子名著13、醫家
醫學典籍,《漢書·藝文志》列在方技略內。《漢書·藝文志》著錄《黃帝內經》18卷。現存《內經》162篇,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素問》是黃帝向臣子詢問人體生理、病理知識的醫書,內容詳于基礎理論;《靈樞》是生命關鍵、要領的意思,內容重于針灸經絡。《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著作,全書系統闡述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規定和影響了后世醫學的發展方向、理論和方法論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謠和兒歌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 青秀山研學旅游
- 銷售行業年中工作總結
- 靜脈直型留置針操作規范
- 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設計(含教材評析)-12《用種子繁殖》蘇教版
- 4.2明確概念的方法+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 酒店市場部述職報告
- 13 我愛家鄉山和水 (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初中英語教科版(五四學制)九年級下冊Unit 5 The Way to Success教案設計
- 采購合同技術標準爭議調解重點基礎知識點
- 基于生成對抗網絡的圖像分類方法
- DB11T 219-2021 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星級劃分與評定
- 重度哮喘診斷與處理中國專家共識(2024)解讀
- 干部家庭社會關系登記表
- 2024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高中音樂》真題及答案
- 軟式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WS-507-2016
- 中國移動:能力開放-產業互聯-互聯網+大會材料
- 數據采集服務合同協議書
- DL-T-5161.5-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第5部分:電纜線路施工質量檢驗
- DZ∕T 0341-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建筑用石料類(正式版)
- DZ∕T 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正式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