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三立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太原市三立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太原市三立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太原市三立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太原市三立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太原市三立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地理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讀部分地理事物數量的緯度差異示意圖,回答46~47題。

46.下列敘述,符合上圖所示的動物種群數量分布規律的是A.南半球的種群數量多于北半球

B.信風帶的種群數量多于西風帶C.低緯地區的種群數量少于中緯地區

D.森林地帶的種群數量少于草原地帶47.結合圖中的信息判斷,世界特大城市數量緯度差異的形成,主要由于A.氣候、土地資源的差異

B.生物、土地資源的差異C.礦產、生物資源的差異

D.氣候、礦產資源的差異參考答案:46.B

動物種群數量應該主要從城市(因為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哺乳動物、爬行動物、瀕危鳥類來進行簡單的統計,得出南半球的種群數量少于北半球;信風帶的種群數量多于西風帶;低緯地區的種群數量多于中緯地區;而森林地帶的種群數量多于草原地帶(森林地帶主要是食物鏈的結構比較復雜而多),故選擇B。47.A

城市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主要考慮的是氣候,地形,河流,而地形又影響耕地資源的數量,耕地資源直接影響城市的食物供給能力,故選擇A。2.下表是亞洲四個國家2005年國土構成表,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耕地(%)牧草地(%)森林(%)其他(%)

21.8

8.559.210.5

12.9

1.268.217.7

3.0

3.6

3.789.7

0.8

82.56.510.2

16.結合所學知識,判定①、②、③、④分別是A.日本柬埔寨阿聯酋蒙古B.日本阿聯酋柬埔寨蒙古C.柬埔寨日本阿聯酋蒙古D.柬埔寨蒙古阿聯酋日本17.有關四國森林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國木材主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亞B.②國森林資源豐富,木材出口量大C.③國因森林過渡砍伐,林地比重小D.④國森林比重小,主要是因為氣候干旱參考答案:C

D3.(判斷題)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的再生速度時,會出現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參考答案:錯誤當人類向環境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的再生速度時,就會出現資源枯竭、生態破壞等問題。人類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速度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時,會出現環境污染。說法錯誤。4.目前,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亞馬孫這片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前景也不容樂觀。據此完成11~12題。11.面對當前熱帶雨林的嚴峻形勢,首先應該放在第一位的是

A.保護

B.開發C.開發的同時進行保護

D.保護的同時加以開發12.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于保護性開發的有

①雨林觀光②生態旅游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④發達國家保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A

B5.關于自然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A.土地數量是有限的,因此土地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B.能源資源都是非可再生資源C.水資源、水能資源都是自然資源D.氣候資源不屬于自然資源參考答案:C6.關于土地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中國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區生態環境尤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為活動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過度墾殖,土地荒漠化最嚴重D.西北地區風蝕強烈,風沙災害比較普遍參考答案:D7.下圖是某地地形剖面圖,其縱坐標劃分間隔為0.5cm,橫坐標劃分間隔為1cm,讀圖完成下面小題。9.圖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分別是(

)A.1∶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C.1∶10000和1∶5000 D.1∶20000和1∶500010.圖中B點的絕對高度和相對于A點的相對高度分別是(

)A.350米和200米 B.200米和250米C.200米和150米 D.100米和125米參考答案:9.C

10.D【9題詳解】垂直比例=0.5cm/50m=1:10000;水平比例=1cm/50m=1:5000,故C正確。【10題詳解】絕對高度即為當地的海拔,直接讀數可知B點的絕對高度為100m;B與A的相對高度為B點的海拔與A點的海拔差值。讀圖可知,A點海拔為-50m,故A與B之間差值為125m,故D正確。8.下圖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風向正確的是(

)參考答案:C9.下列關于東南亞與南亞地理特征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季風影響,農業生產具有良好水熱條件B.大部分地區屬高原地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C.河流眾多,水量豐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工業參考答案:A10.右圖是我國某地區的地形圖,據此回答3—4題。3.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相比,圖示平原地區成為商品糧基地的優勢條件是A.交通發達B.單位面積產量高C.水熱條件好

D.人均耕地面積廣4.以下不屬于該商品糧基地特點的是A.以國營農場的經營方式為主

B.糧食商品率處于較低水平C.已經形成糧食作物的地區專業化生產

D.是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參考答案:3-4DB11.下列屬于天體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系③天空中飄動的云④星際空間的氣體和塵埃⑤隕星⑥流星體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④⑥

D.①④⑥參考答案:D12.讀兩地日平均氣溫≥10℃日數等值線圖,回答12~14題。12.導致圖中①、②兩處等值線彎曲的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大氣環流

D.緯度位置13.乙地日平均氣溫≥10℃日數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緯度低

B.冬半年受海洋氣流控制

C.海拔低

D.夏半年受高氣壓控制14.關于圖中①、③兩地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③地氣溫年較差大于①地

B.兩地河流均有冰期

C.①地降水量年際變化小于③地

D.兩地所屬自然帶相同參考答案:12.A

13.B

14.D13.在內蒙古工作的小娜來北京游玩,圖1是小娜在北京拍攝的四幅照片。回答。圖1中的旅游景觀屬性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B14.對于亞馬孫熱帶雨林,我們既要保護又要開發,正確的說法是A.面對當前雨林正在遭到毀滅性破壞的嚴峻形勢,首先應該把保護放在第一位,而考慮到當地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擴大森林的開發,因此亞馬孫雨林的開發與保護這對矛盾不可調和B.在雨林開發中應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C.在雨林的開發中應采用任意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達到既開發又造林的目的D.對雨林的保護主要責任由當地來解決,其他國家沒有權利和義務來承擔責任參考答案:B就熱帶雨林的全球環境效應而言,亞馬孫熱帶雨林不僅屬于當地國家,也為全人類所有。因此對于亞馬孫熱帶雨林的保護也不僅是當地國家和人們的義務,而且整個國際社會都應對此負責,尤其是發達國家應承擔更多的責任。亞馬孫雨林的開發與保護確實很難達到統一,但是如果在森林資源開發中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是可以的,比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但任意采伐是不利于更新的,應采用選擇性采伐與更新相結合,使二者達到和諧與統一。故B正確,A、C、D錯誤。15.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燕山山脈的結合部,花崗巖石林地貌為其主要特色之一。讀圖11,回答31~32題。

圖1131.圖中“石林”景觀,按照成因,其巖石為A.玄武巖

B.變質巖

C.沉積巖

D.巖漿巖32.圖中“石林”形成過程的先后順序是A.地殼下降一巖漿活動一風化、侵蝕B.地殼上升一巖漿活動一風化、堆積C.巖漿活動一地殼上升一風化、侵蝕D.巖漿活動一地殼下降一風化、堆積參考答案:D

C16.讀地質物質循環圖(圖2),完成3~4題。3.圖示a、b、c、d巖石中,屬于沉積巖的是(

)A.a

B.b

C.c

D.d4.甲處的地質構造屬于(

)A.山嶺

B.褶皺

C.斷層

D.隆起參考答案:D

B17.有關東亞東部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大陸性氣候顯著,經濟以畜牧業為主

②海洋性氣候顯著,工農業發達

③季風性氣候顯著,雨熱同期,農業較發達

④有世界著名的工業區,工農業發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參考答案:B18.農業生產潛力是指單位面積土地上每年所能獲得的最大可能產量。下圖是我國農業生產潛力分布簡圖,據此回答15—16題:15.以下四省區中,農業生產潛力最大的是A.江西

B.廣東

C.江蘇

D.云南16.與我國南方大多數地區相比,甲地農業生產潛力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長期光照時間短

B.土壤貧瘠,有機質含量低C.緯度較高,熱量不足

D.春播期間旱情嚴重參考答案:15.B

16.C19.下列概念的從屬關系中從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

A.太陽一地球一月球

B.宇宙一銀河系一河外星系

C.太陽系一木星一冥王星

D.太陽系一地月系一月球參考答案:D20.下表為四地氣溫、降水統計資料。讀表回答17~19題。地點緯度

氣溫(℃)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①23°08′13.328.440.0210.01614.1②39°48′-4.726.02.6196.0682.9③48°58′3.518.454.353.6647.4④54°17′1.813.4225.0117.02399.0

1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A.①——澳大利亞大陸西南部

B.②——歐洲西部C.③——大興安嶺西側

D.④——北美大陸西岸18.④地降水特別豐沛的主要原因是A.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受地形阻擋抬升

B.位于中緯度地區,臺風活躍C.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環流顯著

D.受寒流影響,大氣中水汽含量豐富19.下列關于②、③兩地地理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是A.兩地冬、夏風向都有明顯轉換

B.兩地自然帶同屬溫帶落葉闊葉林帶C.兩地均位于亞歐大陸東岸

D.兩地均適宜多汁牧草生長參考答案:17.D

18.A

19.B21.下列有關我國減災防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的方針B.面臨重大災害,要各自為戰,無需統一行動C.嚴密組織各種力量,全民參與抗災D.中央統一決策,部門地方要分工協作

參考答案:B22.下列有關南極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

C.特有的鳥類是企鵝

D.每年的7月到9月是暖季參考答案:D23.根據表資料,回答下面小題。我國四省(區)人口及部分自然資源統計數據省(區)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耕地面積(萬公頃)水資源總量(億立方米)木材總蓄積量(億立方米)①34.3532.51865.815.8②53.51539.1727.915.0③51.9542.4404.40.4④31.1361.0184.62.09.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區)的簡稱依次是A.川、黑、蘇、隴

B.蘇、川、隴、黑C.黑、川、隴、蘇

D.隴、黑、川、蘇10.下列推理,其過程和結論正確的是A.耕地面積①比②小,因此,山區面積①比②大B.水資源總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總蓄積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蓋率③比④低D.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鄉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參考答案:9.A

10.D9.川、黑、蘇、隴四省中,水資源總量最大的是四川,表中①是四川,簡稱川。東北林區是我國第一大林區,黑龍江的木林總蓄積量大,表中②是黑龍江,簡稱黑。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耕地面積比重大,林地少,木林蓄積量最少的③是江蘇,簡稱蘇。甘肅位于西北地區,水資源最少,④是甘肅,簡稱甘或隴。A對,B、C、D錯。10.耕地面積①比②小,與山區面積①比②大之間沒有因果關系,A錯誤。水資源總量②比③多,但是③南部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②比③少,B錯誤。木材總蓄積量③比④少,但③地位于濕潤區,森林覆蓋率③比④高,C錯誤。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鄉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D正確。24.黃河、長江干流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和地形區有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肅和四川盆地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肅和黃土高原參考答案:C黃河:共流經9個省級行政區: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共流經4種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長江:干流共流經11個省級行政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省、云南省、重慶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上海市。

共流經6種地形區:青藏高原、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結合分析可以知道,黃河、長江干流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和地形區有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5.地質學家常利用地震波來尋找海底油氣礦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圖中表示海底儲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A26.綜合發展指數是對某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生態、科技等方面測量的綜合性指數,數值越高,發展水平越好。讀我國2000年及2008年農村綜合發展指數圖,完成下列各題。

6.

八年來,中部地帶農村綜合發展指數變化不大的省級行政區是A.

B.

C.

D.

晉7.

促進內蒙古農村綜合發展指數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

糧食生產大幅增加

B.

城鄉一體化發展成績突出C.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D.

農業優惠政策積極扶持參考答案:6.AB

7.CD試題分析:【6題詳解】讀圖,根據圖例,八年來,中部地帶農村綜合發展指數變化不大的省級行政區是鄂、湘,A、B對。冀是河北省,農村綜合發展指數變化不大,但位于東部地區,C錯。晉是山西,農村綜合發展指數變化較大,D錯。【7題詳解】內蒙古地區要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不可能擴大糧食生產,糧食生產可能因退耕還草產量下降,A錯。城鄉一體化發展成績突出,城市化水平提高,不能促進內蒙古農村綜合發展指數提升,B錯。生態建設成效顯著,農業優惠政策積極扶持,利于農村綜合發展指數的提升,C、D對。二、判斷題(共10分)27.(判斷題)環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個地區能夠持續供養的最適宜的人口數量,發展經濟、提高消費水平可以促進環境人口容量的提高。參考答案:錯誤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預見到的時期內,利用本地資源及其他資源和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該國家或地區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28.人地關系最為和諧的時期是后工業文明階段。參考答案:B29.(判斷題)習近平主席在G20俄羅斯圣彼得堡峰會上的講話“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性原則。(

)參考答案:正確【詳解】同性是指每個國家地區都有義務堅持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環境資源等問題上加以制約;百花齊放指的是各個國家都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故正確。三、綜合題(共38分)30.分析世界著名三角洲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A市所在地每一月盛行____________風,該盛行風使A地該季節形成了

的氣候特征。(2分)

(2)M河三角洲地區易發生洪澇。請據圖簡述兩條直接原因。(2分)

(3)圖中所示棉花產地都具有光熱充足、水源豐富、土壤肥沃的自然條件。兩地具備這些條件的共同原因是

。(3分)

(4)B市由制造業中心向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發展促進了周邊地區的

化進程。(1分)參考答案: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按樹原產干澳大利亞,上世紀90年代,廣西開始大規模種植樓村,最多時粹植面積達200萬舟頃。~近兩年因“按樹是地下抽水機、耗肥機、有毒……”竹等言論的影響,廣西各地“清剿”按樹,退林還田。但也有人認為,按樹和森林一樣能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不應砍伐。材料二

按樹種植要求及生長特點材料三

廣西按樹產業關系(1)運用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解釋廣西持續種植桉樹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2)經實地走訪發現,廣西桉樹林下“寸草不生”的現象確實存在,但國家林業局桉樹研究中心表示桉樹無毒,也并非抽水機。結合材料,為洗清桉樹“抽水機”“有毒”等罪狀提供依據。(3)簡述廣西發展以桉樹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業的意義。(4)請結合材料,為廣西今后桉樹種植的發展提出合理的建議。參考答案:(1)桉樹生長初期耗水量大,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劑的大量使用導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無法存活,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土流失、滑坡、洪澇等災害增加,改變局地小地形;改變局部小氣候,使該地區氣候變得干旱。(2)廣西桉樹種植密度嚴重超標,才導致林地透光性差,林下植物無法正常生長;采育周期較短,砍伐時期正值桉樹大量耗水階段,桉樹還未發揮蓄水與保持水土功能,才導致地下水位下降;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劑,才導致林下草類和灌木死亡。(3)帶動造紙、膠合板等相關產業發展,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提供伐木、曬桉工等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因加大產品的外運促進當地交通運輸業的發展。(4)控制植株密度;延長輪伐周期,減少水土流失;合理規劃種植區域,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區域種植桉樹;開展多種經營,注重飼養業等林下經濟發展;調整農業結構,平衡種植業、林業等各產業發展。分析】本題以廣西桉樹種植為背景資料,考查區域林業的綜合發展。(1)注意本題解答時要注重按照題目要求“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注意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綜合分析。(2)本題解答關鍵是審清設問,明確為洗清桉樹“抽水機”“有毒”等罪狀提供依據的含義,是要分析該地環境問題的產生是其它原因導致或者更多的人為使用不當造成。(3)本題解答注意注意從經濟角度和社會角度進行分析,注意分析桉樹加工業產業鏈。(4)本題解答要注意根據前幾問的結論和材料分析廣西種植桉樹出現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提出可行措施,以使桉樹種植可持續發展。【詳解】(1)根據材料,“按樹是地下抽水機”說明桉樹會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樹是“耗肥機、有毒”會導致林下植被因缺水缺肥而無法存活;根據圖示,桉樹種植會使用大量除草劑,土壤因缺水和除草劑的大量使用導致肥力下降,甚至土地退化;進一步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氣候變干和自然災害頻發等。(2)根據材料,廣西桉樹種植密度4500棵每公頃,遠超過推薦密度1500棵每公頃,說明種植密度嚴重超標,導致林下植物缺少光照而無法正常生長;“每3-4年砍伐一次”“2-6年生長期是高耗水階段”說明采育周期較短,而砍伐時期正值桉樹大量耗水階段,桉樹還未發揮蓄水與保持水土功能,才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另外,根據材料,人工施用大量除草劑,也導致林下草類和灌木死亡。(3)觀察廣西的以桉樹為中心的木材加工工業產業鏈條,有造紙、膠合板等產業發展,因此可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同時提供伐木、曬桉工等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大量產品外運還可以促進當地交通運輸業的發展。(4)針對上題中廣西桉樹種植出現密度過大、采伐周期過短等問題,可以采取控制植株密度,延長輪伐周期措施;同時在種植時要注意適度種植,因地種植,并發展林下經濟提高土地產出,如禁止在耕地、水源地等區域種植桉樹,開展多種經營,調整農業結構,平衡種植業、林業等各產業發展。【點睛】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原理是指土壤、地形、水源、氣候、生物等要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整體。因此在分析題目時要注意立足五大要素,分析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制約的關系。32.閱讀下圖,回答相關問題:(9分)(1)請說出下列城市的氣候類型(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