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君》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民主啟蒙思想家黃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行閱讀,積累文言知識,疏通課文;3、學習運用歷史上詳實的事例和對比論證的方法;4、理解作者對君主罪惡的不滿,了解作者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深刻剖析和真知灼見。【重點難點】1、誦讀,識記重點字詞:誠
使
若
為
莫或
釋
量
然
曾
無稽
私
曠
俄頃2、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方法。【學習方法】誦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知識鏈接】黃宗羲(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漢族,浙江余姚人。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他的父親黃尊素是東林黨人,被大宦官魏忠賢陷害致死。他十九歲時入都城北京為其父訴冤,用鐵錐擊傷另一仇人魏忠賢的走狗許顯純,聲名大震,崇禎帝朱由檢曾稱他為“忠義孤兒”。在南明的弘光小朝廷時期,他領導“復社”成員,堅持了反宦官權貴的斗爭,幾乎為馬士英、阮大誠的奸黨所殺害。清兵南下,他召募義兵,成立“世忠”營,進行武裝抵抗,被南明的魯王政權任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隱居著述,屢次拒絕清政府的一再征召,為遺民以終。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稱為“清初五大師”,其啟蒙思想完全沒有外來思想影響,空前絕后,被稱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黃宗羲為學領域極廣,成就宏富,于經史百家及天文、算術、樂律、釋道無不涉獵,而史學造詣尤深。黃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學、經學、地理、律歷、數學、詩文雜著為類,多至50余種,300多卷,其中重要的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夷待訪錄》、《南雷文案》等。【自主預習】1、了解作者,識記相關重要常識。
2、請把你認為文中重要的字詞寫下來,并解釋:
3、請找出文中活用的詞語,指出活用方式并解釋:
4、請找出文中特殊句式,指出特點:
5、誦讀課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口頭翻譯,把不理解的字、詞、句標記。【導入新課】請你設計一則導入語:
【當堂檢測】1、黃宗羲,_____________(朝代)思想家、史學家,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_____________。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與_____________、王夫之并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其啟蒙思想完全沒有外來思想影響,空前絕后,被稱為“_____________”。《原君》選自_____________,“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原君》中,對自己奪取的產業沾沾自喜的人是(
)
A、明太祖
B、漢高帝
C、崇禎帝
D、商紂王3、《原君》中發出“若何為生我家!”的痛苦悲嘆的人是(
)A、明太祖
B、漢高帝
C、崇禎帝
D、商紂王4、下列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某年十七時,家隨州
B、離散天下之子女C、名之為獨夫
D、亦無怪乎其私之也5、翻譯下列語句:
(1)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
(2)始而慚焉,久而安焉,是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
(3)此我產業之花息也。
【合作探究】1、這篇文章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作者認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根據是什么?
3、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句段剖析】一、疑難妙句1.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譯文:剖析:2.夫以千萬倍之勤勞,則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譯文:剖析:3.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于辭矣。譯文:剖析:4.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而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使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譯文:剖析:5.攝緘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潰,在其子孫矣。譯文:剖析:二、重點語段1.“后之為人君者不然”至“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剖析:2.“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至“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于小儒乎”。剖析:【課后作業】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論證方法?你認為對我們寫作有什么借鑒。
【課文賞析】《原君》鑒賞
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寫于明代滅亡之后,意在為以后的漢族新政權預擬法制,是寫給將來的君主看的。《原君》是該書的第一篇,也是全書的主旨所在。“原君”就是推究為君之道的意思。文章在闡明君主職分的基礎上,著重抨擊了后世君主的專制獨裁,表現出可貴的民主主義思想。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從君主的起源說起,開宗明義,闡明君主的職分在于為天下“興利”、“除害”。這是全文的立論依據。第二段是對后世君主貪暴專制的抨擊。可分兩個層次:先揭示后世君主的要害在于“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即把整個天下當作自己的私產。然后指出造成這一惡果的原因在于顛倒“天下”和“君主”的關系:不是“以天下為主,君為客”,而是“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并從而得出一個振聾發聵的結論:君主是天下最大的禍害!第三段著眼于批駁宋儒理學關于君主“如父如天”的謬論,肯定人們把專制君主“視如寇仇”、“名為獨夫”是合理的。打破了臣子要絕對服從君主、君主神圣不可侵犯這一維系封建專制統治的傳統倫理觀念。最后一段是從君主自身和利害關系進行剖析,指出君主們視天下為私產,結果只能導致一幕幕不是自身被殺、就是禍及子孫的“血肉崩潰”的慘劇,而要避免這種慘禍,就必須明乎為君的職分。縱觀全文,四個段落的分論點雖然各自有所側重,卻始終圍繞著一個中心論點,那就是君主必須以天下為公。這也就是《原君》的主旨。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思想家。《原君》既是一篇對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宣戰書,又是一篇民主理想的宣言書。作者敢于冒犯至高無上的統治者皇帝的尊嚴,對歷來被視為金科玉律的封建政治制度和封建倫理觀念,進行痛快淋漓的指斥,表現出一種極其可貴的反傳統的叛逆精神。作者繼承并發展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把君主降低到“一人一姓”,以至可以推翻的地位,不僅在當時是石破天驚之見,而且開啟了以后資產階級思潮的先河,對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產生過深遠影響。
文章結構嚴謹,邏輯嚴密,觀點鮮明,見解透辟。這除了由于作者的思想先進外,還得力于托古論今、層層對比的論證方法和充分而典型的史實論據。
作者頌揚三代以前的君主是“托古”。托古不是目的,而是作為一種手段,一種參照物,為論今提供了立論的依據,意在用托古之箭來射論今之的。這樣,“古之人君”與“今之人君”的反復對照,就成為全文的基本論證方法,并具體體現在文章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通過古之人君為天下“興利”、“除害”與今之人君“利己”、“害人”的對比,更清晰地辨明了君主的真正職分;通過古之人君“以天下為主,君為客”與今之人君“以君為主,天下為客”的對比,更充分地揭露出后世君主專制獨裁的本質;通過古人把君主“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與今人把君主“視如寇仇,名為獨夫”的對比,十分鮮明地顯示出后世君主猙獰貪暴的面目;通過“俄頃淫樂”與“無窮之悲”的對比,則又十分精警地說明了專制給君主自身帶來的慘痛后果。這些對比,意理綰聯,又匯集于“以天下為公”還是“以天下為私”的根本對立;從而使君主必須以天下為公的中心思想得到了集中而充分的闡發。顯然,托古論今、層層對比的論證方法,不僅通過對比雙方的相互反襯,使文章的總論點和分論點都十分鮮明,而且通過對比雙方的相反相成,將全文凝聚成一個內在邏輯十分嚴密、中心旨意十分突出的藝術整體。(選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古文鑒賞大辭典》陶型傳撰稿)
【反思評價】·不管開心還是憂傷,老師會一直伴你成長!
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優秀(
)
良好
(
)
努力
(
)
努力方向:
《原君》導學案參考答案句段剖析一、疑難妙句1.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譯文:人類社會開始之后,人都是自私的,也是自利的。社會上對公眾有利的事卻無人興辦它,對公眾有害的事也無人去除掉它。剖析:這里的“自私”“自利”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自私”“自利”不同,并不是指人性上的自私自利,而是說當初沒有國家和君主,所以每個人都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而公共的事情卻沒有人來為大家處理,既沒有人為大家來發展對公眾有益的事情,也沒有人來處理社會上出現的對公眾有害的事情。2.夫以千萬倍之勤勞,則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譯文:拿出千萬倍的勤苦辛勞,而自己卻又不享受利益,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的。剖析:這一句黃宗羲認為當一個君主就是要能夠為百姓謀利除害,一個人要想為百姓謀利除害,他就要付出比一般人多出千萬倍的辛苦,但是從人性出發,任何人都不會愿意付出千萬倍于常人的辛苦而得不到絲毫的利益的事。所以才會有后面的句子所說許由、務光不愿意接受帝位的舉動。3.漢高帝所謂“某業所就,孰與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覺溢之于辭矣。譯文:正如漢高祖所說的“我的產業所達到的成就,與二哥相比,究竟誰多呢”,他的追逐利益的心情,不知不覺已流露于言辭了。剖析:此句以漢高祖劉邦的事情來舉例說明后世的君主已經不同于先前的君主是費盡千萬倍的辛苦為百姓謀利除害,而是把天下當作自己的產業,讓天下人為自己謀利除害。劉邦竟然用整個天下來與自己的二哥個人的產業作比較,并為此洋洋得意,實在是可悲可氣。4.而小儒規規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至桀、紂之暴,猶謂湯、武不當誅之,而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使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譯文:但小儒死守舊義,認為君臣間的關系存在于天地之間,難以逃脫,甚至像夏桀、殷紂那樣殘暴,竟還說商湯、周武王不應殺他們,而編造流傳伯夷、叔齊的無從查考之事,把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死,看成與老鼠的死沒有什么兩樣。剖析:此句把那些迂腐的讀書人罵作小儒,說他們總是規規矩矩地遵守儒家學說,認為君臣之道不管在何時都要遵守,就算是桀、紂那樣殘暴的君主,也埋怨湯、武不該謀反殺死他們,并且還編造出伯夷、叔齊為了君臣的道義,在武王殺了紂王建立周朝之后,不食周粟而死這樣的無稽之談。黃宗羲說這些讀書人這樣做,分明就是把天下百姓的性命當作兒戲,把天下因為君主的殘暴而死去的百姓看作死老鼠一般,簡直是可恨。5.攝緘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潰,在其子孫矣。譯文:于是用繩捆緊,用鎖加固,但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并不能戰勝天下要得到它的眾多的人。遠的不過幾代,近的就在自身,他們血肉的崩潰,就應在子孫的身上了。剖析:此句用“攝緘縢,固扃鐍”形象地說明后世的歷代君主把天下當作自己的產業,為了守住江山,簡直恨不得將整個國家用繩子捆緊,然后鎖起來藏著,就擔心別人來搶奪。但是由于當皇帝有太多的好處,所以總有很多人在覬覦皇帝的寶座,皇帝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怎么可能抗拒得了那么多想要當皇帝的人的智慧和力量呢?就算是能夠阻止得了一時,難道能夠阻止得了一世么?所以從中國歷朝歷代來看,有些維持得久的,傳了好幾代,如漢、唐;有些維持不久的,不過就一兩代而已,如秦、元。更有甚者,在皇權的爭奪之中,犧牲了無數人的性命,自己的命搭上不算,還讓自己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等等有關聯的人也為此死去。二、重點語段1.“后之為人君者不然”至“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剖析:本段首先從后世君主的思想本質談起,指出他們違背了設立君主的本意,荒謬地認為,決定天下一切利害的權利就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因而,他們就可以“以天下之利盡歸于己,以天下之害盡歸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同時,作者還形象地分析了后世君主這種自私自利思想的演變過程。剛開始將天下人的東西視為自己的東西時還有點愧疚和不安,到了后來,竟然就心安理得起來,恬不知恥地把天下視為自己的產業,自己還把它傳給后代的子孫,“享用無窮”,究其思想本質,就是因為他們把自己當作“主”,把百姓當作“客”,客隨主走,一切都要聽從自己的。接著,文章從其思想本質出發,分析后世君主奪取政權前后的思想行為及其給天下人民帶來的危害:在謀奪最高權力的過程中,他們不惜殘害百姓,把天下的人搞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當他們奪取了政權后,又為了自己享樂,增加賦稅,選秀女,拉壯丁,更加變本加厲地殘害百姓,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并且還公然厚顏無恥地說:“這些都是我該得的,天下既然是我的產業,那么我所獲得的一切就是我的產業生出的利息罷了!”至此,作者的情感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胸中的憤慨之情噴薄而出:“天下最大的禍害,就是君主!”最后又用一句感慨深沉、啟人深思的反問作結:“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2.“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至“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于小儒乎”。剖析:本段從一開始便指明,古代的人愛戴自己的君主,把他們“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因為那時的君主一心為百姓的利益著想,為天下人興利除害,自己勤勞萬分,卻不享絲毫利益,這不是只有父母的愛才能達到的程度嗎?這不是像天那樣潤澤萬物,卻不求絲毫那樣偉大嗎?而現在的人仇恨自己的君主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現在的君主把天下當作自己的,讓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飽嘗妻離子散之苦。隨之,作者筆鋒一轉,直斥那些迂腐不堪的、做事行為規規矩矩的小儒。“小儒”們以“君君臣臣”的關系為天下的大倫,他們死守這個倫理,竟然認為一個君主再殘暴也是君主,也應該尊如父、尊如天。這些小儒的荒謬學說正好給了君主一個好借口,把自己比作父、比作天,阻止別人對自己的產業進行窺伺。補充資料托古論今對比鮮明
——《原君》論證特色談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思想家,他的《原君》既是一篇對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宣戰書,又是一篇民主理想的宣言書。文章論述了君主應該為天下“興利”、“釋害”,批判了封建君主專制者的專橫殘暴,猛烈抨擊了封建君主的統治,駁斥了小儒盲目忠君的謬論,閃耀著反皇權的民主主義思想光輝,是打響民主思想的第一炮。文章觀點鮮明,見解透辟,托古論今、對比鮮明,顯示出雄辯的論說風格。
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運用了托古論今,古今對比的論證方法。托古論今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比的手法。作者頌揚三代以前的君主是“托古”。托古不是目的,而是作為一種手段,一種參照物,為論今提供了立論的依據,意在用托古之箭來射論今之的。這樣,“古之人君”與“今之人君”的反復對照,就成為全文的基本論證方法,并具體體現在文章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
文章首先從古之人君與后世人君對君主職責的態度上進行對比。第一段開宗明義,闡明君主的職分在于為天下“興利”、“除害”,他們“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這也全文的立論的依據。而后世君主顛倒了古代君主的職分,他們的要害在于“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從而“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即把整個天下當作自己的私產。兩相對比,更清晰地辨明了君主的真正職分。接著作者通過古之人君“以天下為主,君為客”與今之人君“以君為主,天下為客”的對比,揭示出造成古今人君不同的緣由,充分地揭露出后世君主專制獨裁的本質。正因為古之人君把“君主”當作“客”,天下當作“主”,因此,君主一生都是為天下,而后世人君既得天下,即殘害百姓。他們“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這里托古論今,借論古代人君的地位作用,以更好地揭露之之君主對天下的危害。文章第三段著眼于批駁宋儒理學關于君主“如父如天”的謬論,同樣運用托古論今、古今對比的手法。先以古時人們對其君的愛戴開頭,“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而今人把君主“視如寇仇,名為獨夫”。兩相對比,十分鮮明地顯示出后世君主猙獰貪暴的面目。并以此批駁了小儒的旨在維護今之君主權利的荒謬言論。肯定人們把專制君主“視如寇仇”、“名為獨夫”是合理的。打破了臣子要絕對服從君主、君主神圣不可侵犯這一維系封建專制統治的傳統倫理觀念。顯然這種批駁較之不托古事、單論今事的批駁要尖銳深刻得多。當然文章有今之君主自身前后行為的對比,如通過先前“俄頃淫樂”與后來“無窮之悲”的對比,則又十分精警地說明了專制給君主自身帶來的慘痛后果。
文章中的這些對比,看似散亂,其實意理綰聯,都匯集于“以天下為公”還是“以天下為私”的根本對立;從而使君主必須以天下為公的中心思想得到了集中而充分的闡發。《原君》是如何“原”君主之道的——《原君》寫作特色賞析三百年前,有一本書驚世駭俗,它是明清時期的大思想家黃宗羲先生寫的《明夷待訪錄》;有一篇文章離經叛道,它是《明夷待訪錄》的首篇文章——《原君》;有一個口號振聾發聵——它就是黃宗羲先生第一次提出的“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觀點,在《原君》中作者無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惡,指出帝王是唯一的害民之賊。文章對后世的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是如何論證這一觀點的呢?一、因果論證,層層剝筍。這種論證方法或由果探因,或由因到果,運用得法能使文章內容深刻,說理層層遞進。文脈清晰。例如第一段,作者先從“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的人性本質特點出發,提出做人君須為天下而不為己。但是為天下人謀福利,就需要付出千萬倍的勤勞而自己“又不享其力”,這必然是天下常人之情所不愿意的。緊接著,用許由務光等人的不情愿做君主的三個實例證明這一點,并由這些事例推出一個結論:古之仁君禪讓帝位,是好逸惡勞的人性體現,是人之常情。作者由果探因,犀利的眼光洞穿禪讓的秘密,使得萬代瞻仰的堯舜禹走下神壇,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又如第二段開頭,指出“后世之人”對待君位的觀點態度與古人截然相反之后,作者先道出他們的“家天下”的錯誤思想:他們以為天下的權和利“盡歸于己”,他們“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他們“視天下為莫大之產業,傳之子孫,受享無窮”。接著進一步指出,由這種價值觀決定了他的行為必然是殘暴的:“荼毒天下之肝腦、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兒女”,以“博我”、“奉我”“一人之產”,并“視為當然”。又在此基礎上一針見血地指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論證由思想表現之因到行為特征之果,再到概括實質,有如層層剝筍,直達中心,使君主專制的罪惡暴露無遺,真乃一語中的,振聾發聵,論證有力。又如最后一段,暴君不僅害天下也害己害子孫。作者在前文論述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看到了后世之君的禍患之大,之深。杜牧說:“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攝緘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人人都想當皇帝,因此災禍接踵而至,不但害民也害己。是因為現在人顛倒了做人君的職分。二、多方對比,結構全篇本文之所以旗幟鮮明,論證有力,還得益于善于運用對比論證。例如第一段,把“千萬于天下之人”的勤勞與“不享其利”相比,得出了“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引出了古代之君因此而禪讓的事例,更進一步得出“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的結論。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里,作者把“古人之君”和“后之為君者”對待君位的思想上、目的上、行為上做了多方面的對比,側重批評“后之為君”的私天下,家天下的罪惡。。第四段從百姓對待古人之君與后世之君的態度上做對比,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稱謂和結果:比之“如父如天”和“寇仇獨夫”,“愛戴”君與“怨惡”君。從而達到了否定君主專制的目的。再如,作者把武王為民除去君害看作神圣,把孟子贊成鏟除暴君的言論看成圣人之言,與那些規規小儒的助紂為虐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批駁有力。最后一段中,作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暖項目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會場出租合同標準文本
- 農村地皮出售合同樣本
- 行業專家的知識分享與傳播計劃
- 上海住房合同標準文本
- 人防工程租用合同樣本
- 出售塔吊電纜合同標準文本
- 冷凍食品合同樣本
- 兼職合同樣本正規
- 出售舊木頭房屋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東北三省四城市(哈爾濱、沈陽、長春、大連)聯考暨沈陽市高三質量監測語文(二)
- (省統測)貴州省2025年4月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地理
- 香港專才移民合同協議
- 2025-2030中國汽車沖壓件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銷售人員提成及薪酬制度++副本
- 第四章 問題解決策略:特殊化 課件 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 高空清洗施工安全的協議書6篇
- 口腔科防控課件
- 針對項目實施的重點、難點的分析和解決方案
- 南寧2025年3月高三二模英語試卷
- 2025年駕駛三力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