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同課異構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同課異構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同課異構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同課異構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第四單元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同課異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恩格斯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級中學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在初中學習過的議論文寫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弄清觀點和材料的關系。理解本文論述的嚴密的邏輯性。

2.初步了解演講辭的寫法。

二、能力訓練目標

尋找并借助承遞性的詞句和過渡句段,明了段與段、層與層之間的邏輯關系。把握重點語句,掌握關鍵詞語。

三、德育滲透目標

了解馬克思一生的偉大成就,學習他為全人類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奮斗不息的精神。

【教學重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本文教學重點是全文的結構層次,通過尋找承遞性的詞句和過渡性句段,把握全文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

本文難點是分析“講話”所循的思路,理解其層次結構,弄懂各部分、各層次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采用討論法解決。

本文教學疑點是某些結構復雜、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采用練習與點撥相結合的方法予以突破。

【教學方法】

1、本文圍繞中心,層層推進,言簡意賅,是議論文閱讀訓練的好教材,可以導讀為主,設計一些練習,只對重點、難點作適當講授。

2、本文以議論為主,兼有記敘和抒情的悼詞,在理解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對重要段落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文章中強烈的情感。

【教具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步驟】

【教學要點】

解題,把握全文結構,分析3、4、5段。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人,作為“萬物的靈長”,感情豐富、復雜、細膩。崇高卑劣、生老病死,激發了人類強烈的情感。同時,人們也以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價值判斷,悼詞就是人們表達哀悼的方式之一,而對于一個時代巨人的離去,這種方式就顯得尤為必要。

二、馬克思簡介及悼詞特點。

1、問:馬克思是怎樣的人?

明確: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國,1883年3月14日在英國倫敦逝世,3月17日葬于倫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恩格斯在馬克思的葬禮上用英語發表的講話。

2、問:簡介悼詞的一般要求?

明確:悼詞一般分為四個部分:①.介紹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時間、地點、原因、享年等。②.介紹去世者的簡歷。③.頌揚去世者的主要業績和主要的優秀品質等,肯定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④.給去世者以綜合評價,寄托哀思,并慰問去世者家屬。

3、讓學生聽本文的朗誦錄音,并結合悼詞的一般要求,思考本文的段落劃分。由學生發言,教師歸納。全文可分為三部分:第1段為第一部分,交代馬克思逝世時的情況;第2至第8段為第二部分,評述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和影響;第9段為第三部分,表達對馬克思的悼念之情。

三、分析第二部分結構。

1、問: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偉大貢獻?第二部分中有沒有關于這一點的概括性語句?若有,該句在本部分結構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在第二部分,恩格斯對馬克思有“科學家”和“革命家”兩個評價性稱謂,表明馬克思的貢獻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這一點在第2段中有明確而概括的語句來說明,即“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其中,第一個“對于”,突出了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在無產階級實際斗爭中的領導作用,領起下文第7段;第二個“對于”,則突出了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的杰出成就,領起下文第3、4、5段。

2、問:第二部分第6段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承上啟下。

3、問:第8段首句“正因為這樣”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②:第8段首句“正因為這樣”的“這樣”緊承第7段列舉的馬克思所參加的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第8段內容又是在敘述這些活動對馬克思的影響,因此第8段應與第7段結合在一起以表現作為革命家的馬克思。

四、講解第3、4、5段。

1、問:第3段中“簡單事實”后的冒號所領起的內容是什么?

明確:冒號領起的內容應到“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p>

2、問:“簡單事實”的內容與“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中的“規律”是什么關系

明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是單句,“規律”是此單句賓語的中心語;“簡單事實”的內容是由六個分句構成的復句來說明的。這個復句是對“簡單事實”的復指,也是對單句賓語“規律”的進一步復指。總起來說,這是個比較特殊的復雜單句。

3、問:如何理解這一“規律”?

明確③:了解了復句中各分句間的層次關系便理解了這個“規律”。(利用投影儀)

“所以”領起③④⑤⑥句。“因而”領起⑤⑥句。

這六個分句是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的概括。馬克思第一次正確解決了存在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指出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是人類歷史的起點,而且也是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力量。從而建立了正確的唯物史觀,糾正了以往的唯心史觀。恩格斯僅用六個分句便將馬克思的學說講述得清楚明白,顯示出他那高度的理論水平和概括能力。

4、問:為什么要用達爾文的發現作比較?

明確:用“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同“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進行類比,是為了說明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的劃時代意義。大家知道,1838年施萊登和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1842年邁爾等人發現了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1859年達爾文提出了生物進化論。這些跨學科的發現被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如果說三大發現中的前兩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重要的自然科學前提的話,后一項則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提供了強有力的自然科學論證。達爾文的進化論使人正確認識到人與自然的關系,馬克思發現的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則讓人們正確認識了人與社會的關系。

5、問:①第4段中“不僅如此”的“此”指的是什么?

明確:“不僅如此”的“此”即指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由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進而又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即剩余價值學說,使文章內容又推進一層?!安粌H如此”是由一般向特殊的過渡和深入。

6、問:第5段中“一生能有這樣兩個發現”指的是哪兩個發現?

明確:“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指代的是“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剩余價值學說”這兩個發現。這句話是對3、4段的概括。由“兩個發現”過渡到“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是由“點”到“面”的概括。表明了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其研究領域之廣(“每一個領域”),鉆研之深(“不是膚淺地研究”),價值之大(“都有獨到的發現”)。如果天才如郭沫若所說,有直線型和球型兩種的話,馬克思該屬于第三種,因為他既有直線型的精深,又有球型的廣博,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天才。

7、問:哪些重點句概括馬克思作為科學家的偉大貢獻?

明確③:概括馬克思在歷史科學方面的偉大貢獻的是:他“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剩余價值學說”;作為科學家,他還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p>

五、作業。

六、板書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第一部分,交代馬克思逝世時的情況;

第二部分,評述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和影響;

第三部分,表達對馬克思的悼念之情。

七、課后反思

【教學要點】分析第6、7、8段,練習分析語句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簡要敘述作為科學家的馬克思在理論方面的杰出成就。

二、分析第6、7、8段。

1、問:“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句話概括了馬克思對什么問題的基本觀點?

明確:這句話高度概括了馬克思對科學的作用的基本觀點,也可以說是馬克思的科學觀。他的科學觀是與他所發現的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相一致的。馬克思認為科學的進步將改變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將導致經濟基礎的變化,所以歸根結底將導致人類歷史的前進和飛躍。這在歷史上不乏其例。比如18世紀60年代始于英國的產業革命,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資產階級廣泛采用新技術的一場革命。先以紡織業開始,到了80年代又發明了蒸汽機,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使產業革命得到進一步發展,遍及化學、冶金、采掘、機器制造等部門。這次產業革命使資產主義生產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谶@一系列認識,馬克思對科學給予了高度重視。

2、問:在第6段中列舉了馬克思的兩種“喜悅”,這兩種喜悅的程度有什么不同?說明什么?

明確:第6段列舉的兩種程度不同的“喜悅”。后者的“喜悅”程度更深些。既然兩種科學發現都令馬克思感到喜悅,就表明馬克思對任何科學理論均高度重視;但后者喜悅程度深,則表明馬克思對與實踐有密切聯系的科學發現興趣尤為濃厚。由此可見,馬克思是站在實踐的高度上看待科學理論,他認為理論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于實踐,理論必須在實踐中得以檢驗和發展。他不是為科學而科學,他更強調科學在實踐中的應用。這一點在第7段中表現得更為突出。

3、問:如何理解“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

明確:這句話是說,與馬克思在革命理論方面的成就相比較,他在革命實踐中的貢獻更為重要。加“首先”以示強調。這句話與第6段中“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相呼應。

4、問:“他的畢生的使命”是什么?第7段第2句話的要點是什么?如何概括?

明確:“他的畢生的使命”是兩個“參加”所領起的短語。第7段第2句抓住兩個“參加”,兩個“意識到”,即可將全句概括為:馬克思革命實踐的內容和成果。這里用的“第一次”表明馬克思所參加的革命實踐同他的理論創造一樣,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5、問:為什么要列舉一系列報紙?

明確:閱讀一系列報紙的名稱時應注意后面注明的時間,這些時間有它們的連續性,這些名稱和時間的背后隱含著一段輾轉遷徙的革命生涯,1842年馬克思在德國,為《萊茵報》撰稿,后又任該報主編,他以犀利的筆鋒抨擊反動政府,1843年被迫遷居巴黎,1844年為巴黎《前進報》撰搞,抨擊普魯士反動制度,1845年被逐出法國,遷居比利時布魯塞爾,1847年又成為《德意志—布魯塞爾報》的經常撰稿人,1848年至1849年歐洲革命期間,又與恩格斯一同回德國創辦《新萊茵報》,1849年5月,又被逐出普魯士,先到巴黎,后又定居倫敦,1852年至1861年經常為該報撰搞。可見馬克思的革命活動并不因屢被驅逐所阻止,報紙名稱實際上是他參加革命斗爭的標志,用以說明“他進行斗爭的熱烈、頑強和卓有成效”。說明“卓有成效”的還有“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6、問:如何理解馬克思的革命理論與他的革命實踐的關系?

明確④:由馬克思這一系列的革命實踐可知,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參加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解放無產階級的偉大實踐,才創立出偉大的歷史科學理論,并在革命實踐中不斷的改進、完善自己的理論,革命實踐是革命理論的基礎。他創立革命理論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推動革命實踐的前進。可以說馬克思用自己的行動真正地實踐了他的科學觀、理論觀。所以馬克思首先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只是兩者相比較,馬克思在革命實踐中的作用更為光輝,意義更加重要些,故把革命家排在首位。由此可見,課文第2段中的兩個“對于”位置也是不可更易的。

三、練習指導。

1、結合〔思考和練習〕二,訓練學生通過分析語句的表達特點,理解語句的含義。理解語句內涵的途徑很多,其中較重要的一條便是通過分析語句的表達特點,即分析:①關鍵詞語的選用;②所采用的修辭手法;③所選用的特殊句式等。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我們已運用過這樣的方法,例如:分析第6段中的兩種不同程度的“喜悅”,突出馬克思對理論應用于實踐的重視。再舉練習題中的例子:

例2

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明確:重點分析“空白”,表明馬克思逝世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例5

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明確:重點分析“敵人”與“私敵”,表明馬克思光明磊落的品德,他所從事的斗爭并非出自個人的私利。

2、課文中可拿來做此類練習的句子還很多:

(1)分析“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的豐富含義。

(2)分析“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只在萬分必要時才給予答復?!?/p>

明確:(1)時間精確到時、刻,表明了作者鄭重的態度和極度悲痛的心情。“最偉大的思想家”突出強調了馬克思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去世產生的影響。

“停止思想”突出了作者對作為思想家的馬克思去世的遺憾、惋惜和哀悼之情。

(2)“像蛛絲一樣”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嫉恨和誣蔑的極度蔑視,這些誣蔑和誹謗絲毫不令他掛懷。必要時才給予“答復”,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四、拓展探究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議論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提高學生分析、理解、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這里選了一篇雨果在巴爾扎克葬禮上的講話──《巴爾扎克葬詞》來進行比較閱讀。(1)各位先生,面對著這樣一種損失,不管我們怎樣悲痛,就忍受一下這樣的重大打擊吧。打擊再傷心,再嚴重,也先接受下來再說吧。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里,一個偉人的逝世,不時地使那些疑慮重重受懷疑論折磨的人對宗教產生動搖。這也許是一樁好事,這也許是必要的。上天在讓人民面對崇高的奧秘,并對死亡加以思考的時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

(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為這是最高的教訓。當一個崇高的英靈莊嚴地走進另一世界的時候,當一個人張開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飛翔在群眾的上空,忽而展開另外的看不見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鄉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只能充滿嚴肅和誠摯。

(3)不,那不是未知之鄉!我在另一個沉痛的場合已經說過,現在我也永不厭煩地還要再說──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這不是虛無,而是永恒!我說的難道不是真話嗎,聽我說話的諸位先生?這樣的墳墓,就是不朽的明證!面對某些鼎鼎大名的與世長辭的人物,人們更清晰地感到這個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經歷人世是為了受苦和凈化,大家稱他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

明確:兩篇文章均為葬詞,在內容上有很多相近之處,均對逝者的歷史貢獻與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評價與贊揚,表現了作者對逝者的哀悼與敬仰之情;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