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荷塘月色》說課稿長春九中董秀波
一、說教材、學情
《荷塘月色》是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第一篇寫景狀物散文,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在閱讀上的要求是“在初中語文的基礎上,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手法的表現力,具有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單元教學也指導我們要展開想象的翅膀,感受心靈的搏動,進入審美的境界,本文是精讀文,重在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反復品味,領悟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
高一年級的學生語文基礎弱。雖然他們對散文并不陌生,一般同學也能說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學生主要還是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荷塘月色》這篇散文意境優美,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根據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掌握一定的賞析散文的方法
(3)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情感,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⒈教學重點:荷塘和月色的描寫;作者的復雜心情;比喻的含義、用詞的精當和語言的音樂性。
⒉教學難點:怎樣認識作者當時的矛盾思想;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我校學情出發,既要注意高視角,又要做到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培養。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法、學法:(1)教法:提問式教法、小組討論法、誘導研讀法;此外,為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將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2)學法:課前預習法,本著先學后教的原則,以學案導學,早讀檢查(內容包括:A作家作品;B寫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課堂探討法、課后練習法、查閱資料法
三、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初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對1——3自然段深入分析。
第二課時深入理解感情,重點賞析4——6自然段,理解《采蓮賦》作用。
一、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以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被毛澤東稱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這一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凸顯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而且順帶簡介背景,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
二、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方式多種,如自由讀、教師范讀,學生起來朗讀讀等交錯進行,這設計依據:因為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最好的辦法。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而且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突破重難點的重要方法。三、
賞析語段,品味語言首先簡單賞析1——3段,設置三個層次的問題。
提問:1.本章為什么要從心情寫起,而不從“今晚在院子里乘涼……”寫起呢?2.荷塘的環境有什么特點?3.這時作者的心情怎樣?設計意圖:設置三個梯度問題主要是針對學情,高一學生語文基礎弱,且語文素養也參差不齊,在教學中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重點培養。第一梯度適合全體學生,第二梯度適合多數學生,第三個梯度是素質好的學生。這樣設置問題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為下文突破重點做鋪墊。下面我就以第4、5、6節談談如何突破重點的,我主要采取讀講練結合的形式,從語言入手來突破。第一步:讀(意圖,完成課文再創造)第二步:提問練習引領:1.作者寫月下的荷塘景物順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點?2.“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么用裙來比喻葉子?(引導學生用比較法揣摩語言)3如果把“曲曲折折”換成“曲折”好不好?(引導學生用替換法揣摩語言)4這里寫的是月下的荷塘,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月亮的影子?(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結合)5.
作者對月光下的荷塘僅僅是做靜態的描繪么?(理解作者動靜結合的寫法)6.
荷香與歌聲有什么可比的共同點?(領會通感手法的運用)7.一個人在這月夜,能夠如此細致地欣賞這樣的美景,他的心情如何?(把握感情,體會借景抒情)
以上所啟發引導的地方,到了課上就要隨機使用。這些問題的設置,主要引導學生從修辭、疊字疊句的運用,融情于景的手法這三方面賞析文章。這些問題有學生未發現的,有已發現而仍用心不細的,可從不同角度發問。既是揣摩語言,提問就必須緊緊扣住語言,從而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
第三步:學以致用品讀賞析第四自然段的基礎之后,引導學生用剛才所學的賞析方法試著對第五自然段從語言、情感、描寫角度這幾個方面進行賞析。特別對于這一段中幾個動詞的使用如學生在論述中未觸及,教師可結合課后習題二予以適當點撥。設問如1.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2.月光朦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為什么說“恰是到了好處”?3.作者為什么又要寫月影?哪個動詞用得精妙?4.寫光與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5.這段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總體特點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討論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a、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的是它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b、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希望語文教學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通過這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體會到這篇文章的佳處,使學生深層次把握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從而突破了本文的重難點。而且掌握一些賞析散文的手法,學會自己賞析文章。小結本課必不可少因此,在引導學生充分探討的基礎上,教師做一個小結,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體會本文借景抒情的手法,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悅之情,。并告訴學生作者描寫的細,來自作家對客觀物象觀察的細,體味的細。
簡析其余部分。仍然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四、練習鞏固字音字形選詞填空修辭手法辨析等不同層次的問題第一梯度:設計基本的簡單的題目。第一、二道題目面全體學生特別是程度稍差的學生,通過練習使學生鞏固基礎,這是知識的內化、熟化過程。
第二梯度:設計辨析型題目。第二道題目面向大多數學生,目的是使學生領會詞語在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血糖的急救與護理
- 鄭州財稅知識培訓課件
- 內鏡下EMR術的術后護理
- 2025年甘肅省蘭州名校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武漢工程大學《分鏡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中國古典舞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科技學院《工程制圖及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新世紀文學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第九次模擬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威海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高考適應性測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工程項目管理(第五版)第三章
- 客戶受電工程竣工檢驗意見書(南網)
- 多媒體課件制作流程圖
- MT_T 695-1997 煤礦用高倍數泡沫滅火劑通用技術條件_(高清版)
- 《商業發票》word版
- 土地使用權(住宅用地)市場比較法評估測算表
- DFMEA全解(完整版)
- 《教案封面設計》word版
- 奧迪A4L汽車驅動橋的結構設計畢業設計
- (最新整理)世界水利發展史
- 超市新員工進職[新版]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