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旨在為各類組織在制定或修訂標準時如何更好地考慮和體現可持續性原則提供指導。該標準定義了可持續性概念,并強調了其對于促進環境保護、社會福祉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根據此標準,將可持續性融入到標準制定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理解可持續性的背景:首先,需對可持續性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包括但不限于環境影響、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率三個方面。這要求在標準開發初期就充分認識到可持續性目標,并將其作為核心考量因素之一。

  • 識別相關利益方:確定哪些群體或個人會受到新標準實施的影響,并邀請他們參與到標準的制定過程中來。通過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可以確保最終形成的規范既符合技術要求又能滿足更廣泛的公共利益需求。

  • 評估現有狀況及潛在改進機會:分析當前做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環境、社會和經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基于此,探索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或管理措施以減輕不利影響并促進正面發展。

  • 設定明確的目標與指標: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應在標準文本中明確規定具體可衡量的目標值或性能指標。這些量化數據有助于跟蹤進展、評估成效,并推動持續改進。

  • 考慮全生命周期視角:從產品設計、原材料選擇、生產制造直至廢棄處理等各個環節出發,綜合考量整個價值鏈上各階段對可持續性的影響。這種方法能夠幫助發現減少資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的新途徑。

  • 促進創新和技術進步:鼓勵采用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更加環保高效的生產工藝。同時,也應考慮到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加快所帶來的挑戰,在保證靈活性的同時維持標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鑒于全球范圍內面臨的共同挑戰,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溝通協作顯得尤為重要。共享最佳實踐經驗、協調一致的標準要求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議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7-05-12 頒布
  • 2017-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_第1頁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_第2頁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_第3頁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_第4頁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33719-2017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01120

A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3719—2017

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

Guideforaddressingsustainabilityinstandards

(ISOGUIDE82:2014,MOD)

2017-05-12發布2017-1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3719—2017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可持續性

4…………………1

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流程

5……………2

規劃策略

6…………………3

委員會成立前考慮的問題

6.1…………3

委員會成立后考慮的問題工作計劃

6.2———…………4

規劃內容

7…………………4

責任

7.1…………………4

方法

7.2…………………4

原則

7.3…………………6

議題

7.4…………………6

規劃實施

8…………………8

總則

8.1…………………8

特定類型標準的可持續性

8.2…………8

相互沖突的多個可持續性問題的解決方案

8.3………9

審查與修訂標準

9…………………………9

附錄資料性附錄可持續發展指南和問題示例

A()……………………10

附錄資料性附錄制定環境條款示例

B()………………11

參考文獻

……………………13

GB/T33719—2017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

ISOGUIDE82:2014《》。

本標準與相比在結構上刪除了一個附錄刪除的是原附錄原附錄和原附錄

ISOGUIDE82,(A,BC

相應變更為附錄和附錄

AB)。

本標準與的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如下

ISOGUIDE82:

考慮到我國實際應用的需要本標準做了技術性差異的調整以適應我國標準的實際情況具

———,,,

體調整如下

:

對第章規劃策略按照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對成立國內技術委員會的要求進行了

●6“”,

相應內容的修改

;

刪除了術語起草人

●“”;

第章第一段內容移出到引言并刪除了第章倒數第二段內容

●4,4;

刪除了與已刪除的原附錄相關的示例

●7.4.1A。

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

凡已被我國等同采用的國際標準在本標準中用國家標準的代號和名稱取代相應的國際標準

———,

的代號和名稱其余未有等同或等效采用為我國標準的國際標準在本標準中均被直接引用

。,。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

。。

本標準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莉江洲杜鵑李向華趙紅紅劉春霞

:、、、、、。

GB/T33719—2017

引言

可持續性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繼年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出版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通

,1987《》(

常稱為布倫特蘭報告后可持續性這個概念被廣泛應用并獲得國際認可自此之后國際社會屢次

《》),。,

重申可持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如年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里約宣言年可持續發

,1992(《》),2002

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以及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會議里約

2012(“+20”)。

可持續性指在既滿足當代人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情況下全球體系的任何一

,

種狀態可持續性的概念在不斷演變在最理想的狀態下以相互支持的方式來理解和獲得環境社會

。。,、

和經濟系統之間的平衡對實現可持續性是非常必要的可持續性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實現可持續

,。。

性如今已被認為是所有人類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術語可持續發展通常用于描述促成社會整體可持續性的發展社會責任常用于描述個體組織

“”,“”

如何促進可持續發展

所有標準都能直接或間接地有助于實現可持續性然而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性進程高度依賴于

。,

社會條件環境條件經濟條件地理條件和技術條件等因素所以標準起草者不能妄下籠統的結論認

、、、,,

為特定的活動包括過程或者產品包括服務具有可持續性

()()。

注本標準中術語活動和產品包括過程和服務

:,“”“”。

本標準旨在讓參與制修訂標準和指導性技術文件的所有人使用其目的是

,:

提高人們對應用標準而引起的可持續性問題的關注

a);

對于制定和修訂的標準為標準起草者提供系統的方法以連貫一致且與該標準目的和范圍相

b),,

關的方式來融入可持續性

;

適當提高融入可持續性的標準的一致性

c)。

本標準參考了相關的標準如和

ISO,ISOGUIDE64ISO26000。

注非等效采用

:GB/T20000.5ISOGUIDE64:1997。

建議標準起草者在標準起草過程的所有階段考慮可持續性問題如果已發布標準事先未考慮可持

續性問題那么就有合理的理由提議對其進行修訂此外在標準制修訂時某些具體可持續性問題的

,。,,

重要性或者相關性可能會發生改變建議所有的標準參與者包括項目組長召集人委員會主席和秘

,(、、

書邀請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相關專家參與其中充分考慮可持續性問題并主動推動本標準的應用

),。

GB/T33719—2017

標準中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南

1范圍

本標準給出了標準起草者在制修訂標準指導性技術文件及其應用中如何融入可持續性的指導

、。

本標準適用于標準起草者參照本標準提供的流程及確定可持續性問題的方法來融入基于特定主

,

題的可持續性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標準化工作指南第部分標準化和相關活動的通用詞匯

GB/T20000.11:

環境管理術語

GB/T24050

3術語和定義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GB/T20000.1、GB/T24050。

31

.

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

在既滿足當代人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情況下的系統

、,

狀態

注1環境社會和經濟三方面互相作用互相依存通常被稱為可持續性的三個維度

:、,,。

注2可持續性是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3.2)。

32

.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

既滿足當代人環境社會和經濟方面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持續過程

、。

33

.

利益相關方stakeholde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