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第8單元 生物與環境生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何平彭州市龍門山學校_第1頁
初中生物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第8單元 生物與環境生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何平彭州市龍門山學校_第2頁
初中生物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第8單元 生物與環境生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何平彭州市龍門山學校_第3頁
初中生物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第8單元 生物與環境生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何平彭州市龍門山學校_第4頁
初中生物北師大八年級下冊第8單元 生物與環境生物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何平彭州市龍門山學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姓名:何平學校:彭州市小魚洞鎮九年制學校學科:生物學手機Q郵箱:845554785@

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設計意圖】本課設計既是對前面有關生態系統的內容一個總結,又是對相關內容的一個提升,同時在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這個特殊的時期之后,更使我們更加關注周圍的環境,更加注意對環境的保護,從而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共處。因此,本節知識對學生而言有較強的教育價值?!窘滩姆治觥勘竟澱n是第8單元《生物與環境》中的第23章《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的第4節,通過活動“分析凱巴森林被破壞的原因”,講述了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概念、穩定性形成的原因以及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這三方面內容,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目的在于培養人們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途徑。上好本節課對學生的發展、環境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又為學生在高中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緦W情分析】我校是一所農村學校,位于彭州市北部山區魚鳧古鎮—小魚洞,這里有著獨特的自然氣候,特殊的山川地理環境,有著豐茂的動植物資源。這里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態學體驗,七年級時也接觸過一些生態學的知識,在前兩節的學習中也掌握了生態系統的概念、結構及其功能,初步學會了運用生態學的觀點來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物與生物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問題,為本節課提供了一定的知識基礎。但本節課中的一些知識點,如: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等比較抽象,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能力還有限,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引導他們對圖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需要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和綜合分析,因此在知識的掌握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從學生的認知規律來看,八年級學生已開始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有一定的生物學經驗基礎。結合以上分析,本節課應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創造充分機會讓學生擁有成功的喜悅,在和諧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有所獲,從內心深處產生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欲望?!窘虒W目標】1.通過分析生態瓶的制作及“分析凱巴森林被破壞的原因”的活動,說出什么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通過分析生態瓶、凱巴森林、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概述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3.簡述生態系統穩定性破壞的原因素養培養目標:1.生命觀念:形成對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關注,養成尊重生態系統自身規律的習慣,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2.科學思維:學會看懂圖23—11;圖23—12的含義,解讀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曲線圖,培養處理信息和運用理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科學探究:通過課前制作生態瓶的活動以及閱讀分析凱巴森林被破壞的原因,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4.社會責任:通過分析生態環境問題及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樹立人類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的觀點,形成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窘虒W重難點】1、重點:(1)生態系統維持穩定性的原因(2)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3)培養環保意識,樹立人類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的觀點2、難點:(1)分析凱巴森林被破壞的原因(2)生態系統維持穩定性的原因【教學年級】八年級【教學準備】教學PPT,有關圖片,資料。【教學過程】一、復習舊課,引入新課復習舊課:組成生態系統需要有哪些成分、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又是什么?(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食物鏈和食物網)(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有的生態瓶中的生物存活時間較長,有的生態瓶中生物就很快死亡了,(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維持生態系統穩定的基本條件)從而進入新課:生態系統都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一旦受到內在或外來因素的影響,這種穩定性會發生一定變化,從而影響到生物的生活。(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進一步學習的欲望。初步體會到生物的生活需要長期保持相對穩定。)

講授新課(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1、回顧草原生態系統生物組成,請同學列出一些食物鏈。想一想:它們中的任何一種生物的數量的變化會引起其它生物的數量發生怎樣的變化?聚焦經典食物鏈:草→兔→狐貍。討論:(1)氣候條件好,草長的旺盛的情況下,兔的數量會有什么變化?(2)兔的數量會不會無限增加?(3)以兔、狐為例,討論一下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怎樣相互影響?(設計意圖:借助食物鏈,讓學生明白各種生物之間彼此制約,各種生物的數量、比例維持在相對穩定和平衡的狀態。)2、用文字或圖片再現課本中的例子——位于北美的凱巴森林1906年以前生物和諧生活的場景。學生閱讀并思考:(設計意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1)1906年以前的凱巴森林是什么狀態?學生回答:1906年以前,黑尾鹿數量增加----植被減少---肉食動物數量增加-----黑尾鹿數量又下降-----草原植被又得到恢復。(相對穩定的狀態)列出“植物—黑尾鹿—肉食動物”食物鏈,分析黑尾鹿與郊狼的數量變化。能否用數學方法直觀呈現森林里的生物的數量變化,發現規律?(2)1925年以后凱巴森林中鹿的數量為什么不斷減少?學生回答:這是因為凱巴森林被列為禁獵區,政府下令保護鹿群,大量捕殺野獸(肉食動物),使鹿群大量繁殖,破壞了植被,鹿群難以獲得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數量大減。(3)整個凱巴森林生態系統在30多年中,發生了什么變化?是什么因素導致這種變化的?學生回答:在30多年中,凱巴森林被列為禁獵區,黑尾鹿受保護,肉食動物被獵殺,鹿群大量繁殖,森林植被被破壞,鹿群獲取不到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大量死亡,數量銳減。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人的不恰當干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被破壞。3、什么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呢?通過對凱巴森林的變遷分析,我們知道:在生態系統中,生物與非生物的物質、能量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板書)生閱讀穩定性概念,關鍵詞重點做上標記。通過這樣的調節,生態系統各種生物的數量、比例維持在一定水平,處于一種動態的變化之中。之前我們學過食物鏈(網)是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的傳遞途徑,因此,在生物數量、比例的變化規律后面還隱含著物質和能量的變化,這就涉及生態系統中生物與非生物成分之間的交流,二者也是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變化之中。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設計意圖:重點理解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幾個關鍵詞,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學生容易理解,但對于生物與非生物物質、能量之間的相對穩定平衡理解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經過老師的點播,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的多了)(二)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1、請學生分析,1906年以前的凱巴森林中,植被、黑尾鹿和肉食動物的數量是不斷變化的。當鹿的數量增加時,植被會減少,但是,肉食動物的數量的增加呢又使又使鹿的數量減少,森林植被得到恢復。植被、黑尾鹿、肉食動物的數量變化維持著森林的穩定狀態。2、PPT展示教材圖23-12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請學生分析,在草原生態系統中,當鼠類大發生時,會使草原植被遭到大破壞,植被會減少,鼠類的食物會減少,限制了鼠群數量的繼續增長;同時呢,鼠類大發生又會引起食鼠動物數量增加,食鼠動物數量增加,又會使鼠群數量下降,從而使草原植被得到恢復。以上事實說明,在生態系統發生一定的變化或受到外來因素干擾時,生態系統可以通過內部的自我調節,克服系統內部的變化或外來因素的干擾,維持相對穩定和平衡狀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設計意圖:用數學方法呈現草原植被、鼠類、食鼠動物三類生物數量發生著動態變化,解讀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曲線圖,培養處理信息和運用理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突破生態系統維持穩定性的原因這一教學難點。)3、過渡問題:每個生態系統都有這樣的調節能力,但調節能力的大小一樣嗎?資料提供:一個簡單食物網和一個較為復雜的食物網,分析如果大量捕食鷹,下面哪個生態系統受到的影響大?請說明原因。小結:生態系統中的自然條件越好、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數量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則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設計意圖: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三)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當外來干擾因素超過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失去自動調節能力,導致生態系統的穩定狀態被破壞。展示生態系統被破壞的圖片,給學生較強的視覺沖擊。1、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有兩類:(1)自然因素---火山、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濫、臺風、海嘯等。(2)人為因素---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不合理的利用、引種不合理等。2、人類的哪些行為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1)過度開發;(2)環境污染;(3)引種不合理請學生舉人類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例子。并聯系實際:經歷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們國家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禁止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否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讓學生明白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設計意圖:進一步說明人類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及造成的后果,使得課堂更具有說服力和感召力,讓學生從心底自發地產生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的強烈愿望,明確人類與自然必須和諧共處。)(四)環境保護教育引用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在我們小魚洞大橋旁的河岸上矗立著幾個醒目的大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就是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科學理念。習主席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就是要讓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自覺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好自己生活的家園。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干擾因素超過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系統會失去穩定性。因此,人類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必須尊重生態系統的自然規律,禁止毀林開荒,亂砍濫發;禁止過度放牧;等行為。要像愛護我們的生命一樣愛護生態環境,因為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設計意圖:強調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協調發展的觀點。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強調人類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個成員,必須尊重自然發展的規律,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護我們的家園,從我做起,從而培養社會責任感。)板書設計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物與非生物物質、能量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維持破壞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有限)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最大)【教學反思】由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