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 電路分析緒論_第1頁
C0 電路分析緒論_第2頁
C0 電路分析緒論_第3頁
C0 電路分析緒論_第4頁
C0 電路分析緒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ircuitAnalysis

電路分析韓陳QQ:273602086電話理能量電氣化鐵路系統水力煤炭核能發電廠低壓交流電高壓交流電直流電驅動變壓器換流器直流電機電能的產生、傳輸與分配處理信號手機通訊系統語音ADC數字信號電磁波基站Coderandantenna電信號的獲得、變換和放大電磁波Decoderandantenna數字信號DAC語音緒論電磁理論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簡史

1電路分析課程和學習方法

3電路理論的發展歷史和最新動態

21電磁理論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簡史一、電磁學發展簡史電,這個詞來源于琥珀的古希臘語“ηλεκτορν”,琥珀是一種樹脂化石

1600年英國物理學家吉爾伯特因發表《論磁》一書而被譽為“電學之父”。

1746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開始研究電現象,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并提出了電流。

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得出了歷史上最早的靜電學定律——庫侖定律。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伏特制成伏特電池。為動電研究打下基礎,推動了電學的發展。

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在電與磁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這為電磁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825年法國物理學家安培提出安培定律,為電動機的發明作了理論上的準備。奠定了電動力學的基礎。

1826年德國科學家歐姆在多年實驗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歐姆定律。

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創了電氣化時代的新紀元。

1833年俄國物理學家楞次發現了確定感生電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說明電磁現象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1845年德國物理學家基爾霍夫提出了電路中的基本定律—基爾霍夫定律?;鶢柣舴虮环Q為“電路求解大師”。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開創了電子科學新紀元

1853年德國物理學家亥姆霍茲提出電路中的等效發電機原理。論證了能量轉換的規律性

1866年德國工程師西門子提出了發電機的原理,完成了第一臺直流發電機,開始電氣化時代。

1887年美籍發明家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電力系統,并制造出第一臺交流發電機。

1876年美國科學家貝爾發明了電話,實現了通信技術的飛躍。

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了有線電報,有線電報的發明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意義。

1894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馬可尼和俄國工程師波波夫分別發明了無線電。開創了人類通訊的新紀元

1904年

英國弗萊明發明了真空二極管。

1906年美國德福雷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管。

1948年美國肖克萊、巴丁、布拉頓三人發明了晶體管。固體電子學

1958年美國基爾比發明了集成電路,開創了電子技術的新紀元。

20世紀30年代開始,電路理論已形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建立了各種元器件的電路模型。50年代末,電路理論在學術體系上基本完善,這個階段稱為經典電路理論階段。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這一時期的電路理論為近代電路理論。2電路理論的發展歷史和最新動態電路理論起源于物理學中電磁學的一個分支,若從歐姆定律(1826年)和基爾霍夫定律(1845年)的發表算起,至今已走過了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已發展成為一門體系完整、邏輯嚴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學科領域。

20世紀70年代以后的時期的電路理論被稱為“電路與系統理論”。這一階段歷時約100年,在這100年中,除了前面提到過的歐姆和基爾霍夫的貢獻之外,重要的成果還有:1843年惠斯通電橋一經典電路理論發展階段1873年麥克斯韋節點分析法原理1883年法國人.C.Thevenin正式提出戴維南定理.

1832年美國科學家亨利發現了電的自感現象。亨利還發明了繼電器、無感繞組等。1894年C.P.Steinmetz將復數理論應用于電路計算;提出相量法1911年O.Heaviside提出阻抗概念,正弦穩態交流電路的分析方法;1920年瓦格納發明了實際的濾波器1933年諾頓定理1952年特勒根定理回轉器發展動力:電力系統、通信系統、控制系統理論架構物理定律麥克斯韋方程基爾霍夫定律歐姆定律集總電路抽象RCL分析方法拓撲分析頻域分析時域分析二近代電路理論階段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計算機革命電力系統、通信系統、控制系統電子革命時域分析:L.Schwartz《分布理論》卷積積分頻域分析:傅里葉分析卷積定理應用拓撲學,電路的計算機輔助分析和設計動力學體系與電路理論相結合,

電路的狀態、狀態變量和狀態空間離散和干擾下的隨機信號集合論借助于矩陣和張量系統三電路與系統理論階段輸入到輸出的整體性能及其外在的物理行為

電路元件、電路的物理量電路的內在電氣結構電路與系統(CAS)學科20世紀70年代迄與系統理論密切結合;

全面引入網絡圖論;

深受計算機的沖擊;

非線性電路與系統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電路分析線性電路非線性電路一端口電路二端口網絡穩態電路動態電路直流交流時域復頻域3電路分析課程和學習方法一、課程結構根據電源性質直流電路交流電路根據負載性質電阻電路動態電路根據感興趣的時段暫態分析穩態分析如何看待電路主要內容電路理論的基礎概念和基本定律;各種理想電路元件的模型推導和使用;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線性電路定理;動態電路的時域分析和動態電路的正弦穩態分析;含MOSFET電路和含運算放大器電路的分析;電路理論的等效觀點、工程近似觀點和抽象觀點。模擬電子技術高頻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信號與系統傳感器及電子測量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積分變換大學物理復變函數電路數字電子技術生物醫學電子學與醫學儀器EDA技術二前后續課程及聯系電路原理相互融合的信息系統

(無處不在的IT產業)公共基礎專門技術應用領域電力系統(能量傳輸與處理)控制系統(信號反饋與處理)通信系統(信號傳輸與處理)信號處理系統*計算機系統電力電子技術(關注大功率)通信電路(關注高頻段)微電子技術(集成芯片設計)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電子線路信號與系統*:指各類信號處理課程,包括某些專業的專門課程(如生物醫學工程、核電子學等)。?電路原理?第一版

于歆杰朱桂萍清華大學出版社主要教材參考書:1.《電路》第五版邱關源羅先覺高等教育出版社2.《FoundationsofAnalogandDigitalElectricCircuits》,Anant

Agarwal

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3.《模擬和數字電路電子基礎》Anant

Agarwal

主編于歆杰譯清華大學出版社4.《電路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集(第2版)》,朱桂萍、劉秀成

三學習方法學好本課程,應注意抓好四個主要環節:提前預習、認真聽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還要處理好三個基本關系:聽課與筆記、作業與復習、自學與互學。四授課與考核方式課堂:學習狀況與出勤。作業:集中點評。階段測驗:隨堂考試,檢查和督促學習。講解、輔以習題課、討論、提問、回答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