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工程規劃總結課_第1頁
水運工程規劃總結課_第2頁
水運工程規劃總結課_第3頁
水運工程規劃總結課_第4頁
水運工程規劃總結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運工程規劃》復習總結05級

2008年6月1.1港及港的組成港口是交通運輸的樞紐,由3大部分組成,5個作業系統:水域:供船舶航行、停泊、錨泊、裝卸轉載等,面積、深、平穩——港池(泊位)、航道、錨地、外堤、回旋、導航等岸線:水陸交接地帶,靠船、旅客上下船、貨物裝卸等,長度、高度——碼頭建筑物、港池(泊位)陸域:布置各種設施,寬廣、平坦存儲設施:倉庫、堆場裝卸設備:起重機械、運輸機械交通設施:道路、鐵路輔助設施:給排水、供電、通信、機械庫、機修廠、消防站、辦公樓、商務中心以及生活輔助設施配套設施:修造船廠、港作船舶基地等緒論緒論1.2港口分類按功能分:商港、漁港、工業港、軍港、避風港、旅游港按地理位置分:河港(包括運河港)、海港(海岸港、河口港)1.3港口的宏觀功能與“分代”港口的宏觀功能: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促進城市的發展,港依城建、城以港興促進運輸業的發展促進旅游業的發展緒論港口分代:第一代:活動相對獨立、功能相對單一第二代:各部門聯系逐步密切、協調發展第三代:功能齊全,成為國際貿易的綜合運輸中心和后勤基地貨物裝卸仍是港口活動的主體工業服務功能增強已具有綜合物流管理的特征(生產、貿易、運輸、儲存、分運、銷售、信息一體化)口岸功能逐步增強2.港口營運2.1貨物及其在港內的裝卸運輸貨物分類:件雜貨(集裝箱)、干散貨、液體貨貨物在港內的作業方式名詞術語:換裝(裝卸過程)、操作過程、直取作業、裝卸工藝、作業線換裝方式:水水聯運:船船;船庫場船水陸聯運:船車;船庫場車2.2吞吐量及其預測港口腹地:定義、劃分、擴大腹地的措施吞吐量預測:吞吐量、通過能力;預測步驟與主要方法港口營運2.3船舶的基本知識尺度:船型尺度、全部尺度——長、寬、高、吃水、干舷、連桅高度噸位:容積、重量——總、凈——排水量、載重量主要船舶的特點:雜貨船、集裝箱船、散貨船、油船——河船、海船2.4船舶出入港及其分布船舶出入港過程到港到達錨地離開錨地靠碼頭開始裝卸裝卸結束離港船舶到達分布:隨機性、規律性——泊松流船舶占泊時間分布:指數分布、愛爾蘭分布2.5港口規模確定船型預測:設計船型、船型分布的基本概念港口服務系統的排隊模型到達分布/占泊時間分布/泊位數/排隊長度的限制

M/M/S/∞排隊模型的條件泊位數優化貨物在港口換裝總費用的組成——港、船、貨三部分泊位數優化的概念及其目標函數——條件泊位數優化的基本方法與步驟港口泊位利用率:概念、合適利用率的取值方法港口營運2.6減少船舶在港時間船舶費用固定費用——折舊、工資、保險、固定資產稅、代理、利息等航次費用——燃料費、港口費、引水費、裝卸費等船舶待泊費:以固定費為主,另外還包括日常生活費用——供電、照明等措施增建泊位——投資新建碼頭泊位泊位組——營運調度、生產管理提高裝卸效率——非常有效的措施,尤其適用于老港口改造速譴——不增加任何設施→部分船舶可迅速離港

————各種措施的特點、效果港口營運3.港口規劃調查與分析3.1港口規劃輪廓港口規劃調查與分析3.2規劃調查內容社會經濟調查港口、城市調查:客貨、港口、企業、經濟相關設施調查: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價格;集疏運能力及擴展的可能性;水電供應;運輸網規劃、重點項目的建設規劃水域調查:近海漁業、海濱旅游、港口航道、施工其它社會調查:沿江、沿海工礦企業的現狀與發展規劃,與港口發展有利害關系的部門和企業的現狀與發展規劃自然條件調查地形、地質:地形圖、地質條件、岸線沖淤、地震氣象:風、雨、霧、冰(氣溫)海象:潮、浪、流、泥沙運動河流:流速、流量、流態——季節性變化3.3自然條件分析地形、地質:平面布置、港口選址、建筑物結構型式、造價氣象風:平面布置(航道、口門、環境)、作業、對船舶的作用力雨:施工、港區排水、作業霧:航行、作業冰:作業天數、建筑物強度和耐久性海象潮:港口各部高程、增減水——特征水位、基準面浪:泊穩、平面布置、建筑物強度、泥沙運動——特征值、折射、繞射流:航行、泥沙運動河口:潮流界、潮區界、攔門沙洲——河流搬運泥沙的最終歸宿點河流:流量、流態、河道演變——選址、航行、岸線穩定港口規劃調查與分析4.碼頭及碼頭平面設計4.1碼頭及其分類按貿易、用途、貨種、平面布置、隸屬關系等分類方法按平面布置分類:順岸、突堤、挖入式、島式、堤內式——特點(優缺點)4.2碼頭泊位尺度碼頭泊位三要素:長、寬、深船長、寬、吃水+必要富裕量碼頭及碼頭平面設計4.3平面布置——各類碼頭(以件雜貨、集裝箱為主)前方作業地帶:作用、要求、常規尺度倉庫、堆場一線:保證船舶裝卸連續不斷地進行——容量、面積二線:面積由總容量、面積控制布置:長方形、按泊位布置——常規尺度縱深:一般由土地利用條件決定——常規尺度生產輔助區:靠近生產區生活輔助區:靠后方布置,與生產區分開——環境、干擾4.4河港:縱深小→平面布置受地形限制,尺度一般較小水位變幅大→常為斜坡式→增加在斜坡上的運輸環節碼頭及碼頭平面設計4.5碼頭前沿高程考慮因素:碼頭性質、船型、水位、陸域地形、波浪情況設計高水位+富裕,且極端高水位不被淹沒——有掩護4.6港口陸域高程:碼頭面高程、地形、營運要求5.港口水域布置5.1港內水域水深:停泊水深、航行水深

港池水底高程=設計低水位-停泊水深航行水域水底高程=航行水位(乘潮水位)-航行水深面積:港池、摯動水域、回旋水域、港內錨地——考慮因素5.2航道、錨地進出港航道軸線:布置原則——風、浪、流(海港)寬度:航跡帶、富裕、轉彎加寬——單、雙航標:作用、種類港口錨地作用:候潮、待泊、聯檢、避風、水上過泊面積:錨泊位數量、各系泊方式的特點、單個錨泊位面積——海港、河港選址要求:土質、水深、面積、風、浪、流、建筑物的影響港口水域布置5.3港內波況波穩標準:限制船體的運動量(實質)→限制波高(實際)波浪繞射:概念、算法——單口門、多口門港內折射:港內水深變化大的情況下考慮口門處的波浪分布→繞射、折射→計算點的波浪分布5.4防波堤布置布置原則:波穩、水域面積、淤積、造價、發展口門:位置、數量、方向、寬度軸線:直線、方向、位置、轉彎時的凹凸方向——風、浪、流、泥沙優化設計概念:建堤→增加港口作業時間→增加效益設△=建堤增加的效益-建堤投資,不同的防波堤布置方案有不同的△值,對應于最大的△值即為最佳方案。6.1港口鐵路基本概念:斷面結構、線路、縱坡、道岔、轉彎、渡線、梯線、限界、股道間距、股道長度……總體布置:原則、形式(縱列、橫列、混合)港口車站:作用、組成、平面布置形式分區車場:作用、組成、平面布置形式裝卸線:作用、布置原則6.2港口道路組成:通行線、裝卸線、停車場特點:行車速度慢;車型復雜、載重量大;常與鐵路交叉、行駛不便要求:路寬、路拱、轉彎、視距、交叉、縱坡、結構強度布置:干道、與港外連接、環形、掉頭、交叉處轉角、高程(鐵路軌頂)6.港口陸域設施港口陸域設施6.3其它陸域設施給排水系統給水:船、車、機、生產、生活、消防——設計原則排水:雨水、生活污水、生產廢水供給系統:電、燃料輔助設施:生產、生活輔助設施商務設施:辦公、洽談、會議、通訊、信息處理、展覽、咨詢、銷售7.港口總體規劃7.1港口建設程序前期工作階段:項目建議、機會可行性、規劃,地質初探、工可設計施工階段:初步設計、地質詳探、施工圖設計、施工試投產階段:竣工驗收、試運行7.2港口規劃3個層次布局規劃:貨流分配、各類港口的數量與布局、集疏運——國家級港口總體規劃:一個港口的具體發展規劃——主要規劃內容規劃方案的綜合評價方法:加法模型、特爾菲法港區規劃:一個港區的具體發展規劃——分區目的、港區布置原則港口總體規劃7.3港址選擇基本要求總體布局要求:先決條件發展要求:利于起步、便于發展航運、停泊要求:水域、水深、沖淤、風、浪、流、地質岸線、陸域要求:長度、面積、地形集疏運要求:與腹地的連接施工條件:建材供應、三通條件、施工難度不同地區的選址特點海岸地區:潮、浪、流、泥沙運動河口地區:制約河段、潮流界、攔門沙洲河流地區:流速、流態、河床演變7.4港口經濟效益分析概念:投資的時間價值、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港口規劃目標服務最充分:以改善服務條件為目的利潤最大:以盈利為目的服務費最低:滿足基本的服務要求經濟影響最大: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