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機房建設標準與規范_第1頁
核心機房建設標準與規范_第2頁
核心機房建設標準與規范_第3頁
核心機房建設標準與規范_第4頁
核心機房建設標準與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數據中心建設(jiànshè)標準與規范【免費(miǎnfèi)】精品資料現行(xiànxíng)最新標準中國國家規范:GB50174-2008《電子(diànz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GB50462-2008《電子(diànz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電子(diànzǐ)信息系統機房環境檢測標準》正在編制過程中09DX009國家標準設計圖集《電子(diànzǐ)信息系統機房工程設計與安裝》美國通信行業協會標準:TIA–942《數據中心通信設施標準》2精品資料機房(jīfánɡ)等級劃分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將機房劃分為A、B、C三級,三級從高到低的排列(páiliè)順序為A、B、C。TIA–942《數據中心通信設施標準》將數據中心劃分為TierⅠ、TierⅡ、TierⅢ、TierⅣ四個等級,四級從高到低的排列(páiliè)順序為Ⅳ、Ⅲ、Ⅱ、Ⅰ。3精品資料機房(jīfánɡ)分級—國標GB50174-2008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劃分為A、B、C三級。設計時應根據機房的使用性質、管理要求及其在經濟(jīngjì)和社會中的重要性確定所屬級別。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為A級:1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重大的經濟(jīngjì)損失;2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為B級:1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較大的經濟(jīngjì)損失;2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公共場所秩序混亂。不屬于A級或B級的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應為c級。性能要求A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的場地設施應按容錯系統配置,在電子信息系統運行期間,場地設施不應因操作失誤、設備故障、外電源中斷、維護和檢修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B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的場地設施應按冗余要求配置,在系統運行期間,場地設施在冗余能力范圍內,不應因設備故障而導致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C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內的場地設施應按基本需求配置,在場地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下,應保證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不中斷。4精品資料TIA-942分級(fēnjí)標準5精品資料對比(duìbǐ)國標和TIA-942各項標準的基本性能要求6精品資料數據中心業務類型(lèixíng)和等級(由TIA-942定義)71平方米=10.76391041671平方英尺精品資料數據中心規模(guīmó)單位機架平均占地面積(含設備通道)的經驗值通常約2.5平方米/機架,對未來數據中心機架的數量進行適當的預估,就可以初步確定數據中心機房的面積需求。同時根據未來數據中心的供電(ɡònɡdiàn)密度和冗余等級對其需要提供的配電設施和空調設施區域面積做出合理的預估,最終確定數據中心的總體建設規模。8精品資料主機房的使用(shǐyòng)面積確定(國標)1、當電子信息設備已確定規格時,可按下式計算:A=K∑S式中A——主機房使用面積(m2);K——系數,可取5~7;S——電子信息設備的投影面積(m2)。2、當電子信息設備尚未確定規格時,可按下式計算:A=FN式中F——單臺設備占用面積,可取3.5~5.5(m2/臺);N——主機房內所有設備(機柜)的總臺數。3、輔助區的面積宜為主機房面積的0.2~1倍。4、用戶工作室的面積可按3.5~4m2/人計算;硬件及軟件人員辦公室等有人長期(chángqī)工作的房間面積,可按5~7m2/人計算。9精品資料總體布局要求(yāoqiú)1.總體布局數據中心總體布局應充分考慮安全性要求,充分考慮人員進入的安檢流程,確保在數據中心范圍內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根據數據中心生產(shēngchǎn)流程和安全管理的要求,合理劃分生產(shēngchǎn)、辦公和生活等相互分隔且分別管理的功能區域。2。交通組織與停車場與裝卸區,略。3.發電機與其燃油儲藏區位置應設置在遠離公共區域的位置,與園區內、外道路和建筑物等的距離應符合國家規范和國內外數據中心相關標準要求。燃油儲藏區應盡量接近發電機設置,發電機燃油儲藏容量可根據建設等級標準確定。4.市政管網對數據中心機房建筑與市政管線的對接進行合理規劃。

10精品資料設備(shèbèi)布置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設備布置應滿足機房管理、人員操作和安全、設備和物料運輸、設備散熱、安裝和維護的要求。產生塵埃及廢物的設備應遠離(yuǎnlí)對塵埃敏感的設備,并宜布置在有隔斷的單獨區域內。當機柜內或機架上的設備為前進風/后出風方式冷卻時,機柜或機架的布置宜采用面對面、背對背方式。主機房內通道與設備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1用于搬運設備的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5m;2面對面布置的機柜或機架正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2m;3背對背布置的機柜或機架背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lm;4當需要在機柜側面維修測試時,機柜與機柜、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2m;5成行排列的機柜,其長度超過6m時,兩端應設有出口通道;當兩個出口通道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時,在兩個出H通道之間還應增加出口通道。出口通道的寬度不宜小于lm,局部可為0.8m。

11精品資料溫度、相對濕度及空氣含塵濃度1、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的溫度、相對濕度應滿足電子信息設備的使用要求;無特殊要求時,應根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的等級,按本規范附錄A的要求執行。2、A級和B級主機房的空氣含塵濃度,在靜態條件下測試,每升空氣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塵粒數應少于18000粒。3、噪聲、電磁干擾、振動及靜電有人(yǒurén)值守的主機房和輔助區,在電子信息設備停機時,在主操作員位置測量的噪聲值應小于65dB(A)。4、當無線電干擾頻率為0.15~1000MHz時,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的無線電干擾場強不應大于126dB。5、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磁場干擾環境場強不應大于800A/m。6、在電子信息設備停機條件下,主機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動加速度不應大于500mm/s2。7、主機房和輔助區內絕緣體的靜電電位不應大于1kV。12精品資料建筑工程要求(yāoqiú)1.建筑結構(1)建筑結構等級要求:數據中心建筑結構安全等級適宜為一級,機房建筑的防火等級應為一級,屋面防水等級應為一級。(2)抗震性能等級要求:數據中心的設備區、能源供應區等重要設施必須確保抗震性能,以便在規定設防等級內地震發生時,仍然能夠維持設備功能,即使出現功能上的障礙也能夠迅速恢復正常。抗震構造措施應在當地抗震要求基礎上適當提高。(3)建筑荷載要求:數據中心機房按ANSI-TIA-942-2005中Tier3或更高要求考慮,其余建筑按其功能性要求或工藝要求設計。2.建筑設計(1)遵循經濟實用、綠色節能的原則。(2)建筑外形不張揚(以不易引起外界關注為宜);四周外墻不應設置外窗;建筑外觀和外立面裝飾要求簡潔大方,并體現綠色節能的特色。(3)數據中心建筑要有多個冗余出、入口(rùkǒu);通常不設置大型地下停車場。

13精品資料(4)建筑外墻應當具有良好的保溫和隔熱性能。應著重避免出現結露現象(樓板、送風管道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耗。3.空間布局(1)“以設備為本,與運維管理流程相結合”是空間布局的原則。由里向外進行建筑空間設計,滿足數據中心功能性要求。(2)體現可持續發展設計理念,強調高可用性,即按照模塊化、標準化、靈活性、擴展性、高適應性和高彈性的使用要求進行空間布局設計。(3)按照重要性劃分建筑空間,以便于實現(shíxiàn)安全措施的分級監控。空間布局設計必須滿足未來運營中的設備定期檢修、更換和退出等要求。(4)建筑凈空:數據中心機房部分樓層梁下高度不應小于4.5m,裝修完成面凈空不應小于3m。14精品資料室內(shìnèi)裝修室內裝修設計選用材料的燃燒性能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有關規定。主機房室內裝修,應選用氣密性好、不起塵、易清潔、符合環保要求、在溫度和濕度變化作用下變形小、具有表面靜電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強吸濕性材料及未經表面改性處理的高分子絕緣材料作為面層。主機房內墻壁和頂棚(dǐngpéng)的裝修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表面應平整、光滑、不起塵、避免眩光,并應減少凹凸面。主機房地面設計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當鋪設防靜電活動地板時,活動地板的高度應根據電纜布線和空調送風要求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活動地板下的空間只作為電纜布線使用時,地板高度不宜小于250mm;活動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裝飾,可采用水泥砂漿抹灰;地面材料應平整、耐磨;2、活動地板下的空間既作為電纜布線,又作為空調靜壓箱時,地板高度不宜小于400mm;活動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裝飾應采用不起塵、不易積灰、易于清潔的材料;樓板或地面應采取保溫、防潮措施,地面墊層宜配筋,維護結構宜采取防結露措施。15精品資料技術夾層的墻壁和頂棚表面應平整、光滑。當采用輕質構造頂棚做技術夾層時,宜設置檢修通道或檢修口。A級和B級電子(diànzǐ)信息系統機房的主機房不宜設置外窗。當主機房設有外窗時,應采用雙層固定窗,并應有良好的氣密性。不間斷電源系統的電池室設有外窗時,應避免陽光直射。當主機房內設有用水設備時,應采取防止水漫溢和滲漏措施。門窗、墻壁、地(樓)面的構造和施工縫隙,均應采取密閉措施。16精品資料供配電要求(yāoqiú)1.電力供應規劃數據中心電力供應規劃應在滿足目前使用供電容量要求的同時,充分考慮遠期業務發展(fāzhǎn)的擴容需求。條件允許時應當采用雙路不同變電站高壓市電,并配置自備發電機供電的方式。每路高壓市電電源、發電機備用電源均應能夠承擔數據中心的全部負荷。2.應急電源為確保數據中心關鍵設備的供電不受市電可能中斷的影響,應自備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自備發電機設備容量、數量應按實際負載量及種類計算配置,同時還要考慮自備發電機組未來擴容的可能性,并預留空間。3.低壓配電系統為滿足數據中心對供電系統的高可靠性要求,應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消除可能出現在UPS本身及輸出端的各種故障隱患。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配置UPS“雙總線輸出”配送電系統。在變壓器容量配置上考慮變壓器負載100%冗余熱備份,有條件時應考慮獨立設置UPS專用變壓器,同時考慮低壓系統未來可能擴容的需要。

17精品資料考慮到經濟性,在系統規劃設計時,應根據負載不同的用電安全等級合理配置UPS系統。先期應考慮經濟合理的冗余方式,后期可根據實際需要,最高可升級到2N并機雙母線冗余(或更高安全等級)方式。空調系統的供電應當采用獨立雙回路配電系統,同一區域內空調設備采用分組供電方式,避免供電大面積同時中斷情況的發生,保證空調設備全年365×24小時運轉。4.防雷接地(1)數據中心雷電防護(fánghù)應當符合《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設計規范》A級標準要求。應具有完備的建筑避雷及引雷裝置。良好的防雷接地可以使建筑免受雷電威脅,同時應進一步采取必要措施(如接地、室外控雷技術等)避免因雷電。(2)在變配電室低壓母線上安裝設置一級電涌保護(SPD);UPS輸入配電柜、UPS輸出總柜、數據中心機房空調配電總柜應安裝二級電涌保護器;PDU內應安裝三級電涌保護器;其他與室外有關的所有配電設備和線路均應安裝一級電涌保護器。(3)計算機系統接地,要求采用共用接地系統。若有特殊要求時可留有安全保護地、防靜電接地、交流工作地(零線接地)、直流邏輯地以及防雷接地端子。接地裝置的設計應滿足接地電阻值小于1Ω的要求。18精品資料建筑(jiànzhù)智能化要求1.信息通信設施系統信息通信設施系統包括通信接入系統、綜合布線(bù xiàn)系統、語音通信系統、公共廣播系統、信息網絡系統、會議系統及信息導引和發布系統。其中通信接入系統和綜合布線(bù xiàn)系統是整個通信設施的核心。從安全、可靠出發,數據中心通信接入系統要求至少設置兩個獨立的通信接入機房;考慮到不同的客戶需求和通信冗余,應安排多家通信運營商線路進入;進入通信接入機房的電信管網和冗余線路,應當考慮來自不同方向的路由。綜合布線(bù xiàn)應根據建筑平面規劃和各系統要求進行系統規劃設計,并考慮在合理范圍內采取屏蔽和隔離措施,以避免動力線路對數據和控制信號的干擾,確保系統的使用功能得到滿足。數據中心機房區域和其他區域的綜合布線(bù xiàn)系統設計應保持相對獨立,同時要保證互連的方便性。2.公共安全系統數據中心的公共安全系統包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應急聯動系統及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又可細分為安全防范綜合管理系統、入侵報警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查管理系統、訪客對講系統和停車場管理系統等。

19精品資料3.自動控制管理系統數據中心是能耗大戶。為節電降耗,除強化日常管理外,還應采取必要措施優化自動控制系統。數據中心的自動控制系統應實現對非核心區域基礎設施設備和數據中心核心區域的集中監控,主要分為數據中心機房(jīfánɡ)集中環境監控系統和建筑設施監控系統,前者的監控對象主要包括:供配電、UPS及應急電源、漏水檢測、精密空調、溫濕度、新排風、防雷和消防等設備設施;后者的監控對象主要包括:冷凍系統、熱交換系統、中央空調系統、新風系統、供配電系統和給排水系統等。20精品資料空調(kōnɡdiào)暖通等要求1.冷源、末端及管路配置(1)采用集中冷源時,如果存在分階段增容的可能性,則應在主管路上(lùshɑng)考慮不停機泄水情況下增容施工的相應措施。(2)采用集中冷源時,在數據中心機房內,冷凍水管道應采用環狀管網,并且應根據系統冗余能力設置分段閥門以便于檢修和增容。(3)當數據中心機房空調系統采用集中冷源且管網投入運行后,除原設計已考慮預留的集中冷源、系統管網、末端裝置的增容容量外,超出部分的增容應采用分散冷源的方式。(4)系統應當考慮冗余設計,根據冷源、末端裝置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少于N+1的設備備用方式。(5)數據中心機房空調機組的冷源及冷卻方式通常可分為風冷、水冷、雙冷源機組等。一般采用大風量、小焓差設計,根據需要配置電加濕器和電加熱器。2.氣流組織(1)數據中心機房一般采用地板下送風上部回風的氣流組織方式,其送風通道和回風通道均可在需要的位置開設風口。

21精品資料(2)對于下送風方式一般采用架空地板作為送風靜壓箱,架空地板高度應根據負荷密度和數據中心機房面積等因素綜合確定。(3)地板送風口數量應能夠保障每個服務器機架有足夠的冷卻風量,送風口位置應設置在服務器機架進風處,地板送風口風速應達到1.5~3.0m/s。按相關(xiāngguān)規定,送風溫差應控制在6~10℃。3.新風、消防排煙(1)應分別考慮數據中心各區域的潔凈度要求,維持數據中心機房的正壓,合理配置數據中心機房的新風系統。(2)應按照相應的消防規范考慮數據中心機房的防排煙系統和事故通風系統。根據規范設置相應的排煙分區和配置相應的防火閥。(3)當采用氣體滅火系統時,應在進出數據中心機房的風管上設置相應裝置,以便氣體消防動作啟動時能夠自動關閉的隔斷風閥。在外墻或隔墻的適當位置設置泄壓裝置,以防止圍護結構因氣體釋放導致超壓破壞。22精品資料機柜或機架采用面對面、背對背的布置(bùzhì)方式23僅供參考,非國家標準(ɡuójiābiāozhǔn)要求精品資料消防(xiāofáng)、給排水要求消防、給排水系統關系到數據中心建設的合規性和可靠性,在規劃設計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因素:(1)在消防滅火設計中,應堅持“以人為本,防消結合”的原則,根據場地特征及相關規范選擇采用相應的滅火系統。一般數據中心機房區域適宜采用氣體滅火系統,其他區域可采用預作用水滅火系統。(2)應確保市政管網中斷情況下數據中心的用水要求,保障數據中心機房空調供水的安全,尤其是空調冷卻塔的補水安全。(3)數據中心機房應充分考慮防水措施,應避免任何與電氣機房無關的水管穿越電氣機房。大型數據中心機房多采用冷凍水空調方式,數據中心空調區有進水管和排水管進入,一旦(yīdàn)發生水管爆裂現象,將會對機房設備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威脅,應當在建筑結構上充分考慮冷凍水空調末端及管道的漏水防御和排水等相關措施。24精品資料防火和疏散(shūsàn)電子信息系統機房(jīfánɡ)的建筑防火設計,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的有關規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jīfánɡ)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當A級或B級電子信息系統機房(jīfánɡ)位于其他建筑物內時。在主機房(jīfánɡ)與其他部位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h的隔墻,隔墻上的門應采用甲級防火門。面積大于100平米的主機房(jīfán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且應分散布置。面積不大于100平米的主機房(jīfánɡ),可設置一個安全出口,并可通過其他相鄰房間的門進行疏散。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且應自動關閉,并應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均能從機房(jīfánɡ)內開啟。走廊、樓梯間應暢通,并應有明顯的疏散指示標志。主機房(jīfánɡ)的頂棚、壁板(包括夾芯材料)和隔斷應為不燃燒25精品資料部分基礎設施建設(jiànshè)指標26精品資料部分(bùfen)基礎設施建設指標續27精品資料數據中心選址(xuǎnzhǐ)28精品資料數據中心選址(xuǎnzhǐ)續29精品資料集裝箱式數據中心30精品資料標準(biāozhǔn)目前集裝箱式數據中心的建設標準,一般參考TierⅢ、TierⅣ的部分指標。但是由于目前集裝箱數據中心的配套供電,空調制冷和排氣等系統都是定制化設計(shèjì),所以普通企業不具備獨立設計(shèjì)和施工集裝箱數據中心的能力,只有通過購買現有廠家的產品。常規的集裝箱數據中心例如:微軟。建下來后都是把外圍做好了的,比如根據更多業務的需求往上加集裝箱的話,只需要把冷凍水接上,把電源接上就可以了,它的集裝箱就是把電源模塊和熱交換的系統集中在一個柜子里面,它的輔助設施是設計(shèjì)好的。31精品資料數據中心能耗效率(xiàolǜ)量化指標—PUEPUE是數據中心的總能耗與IT設備能耗的比率。如果對象是活動地板環境中的服務器和交換機等IT設備,則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部分功率,為該部分提供的能源量應盡可能地減少以提高設施的效率。下面是用來計算PUE的公式(gōngshì)以及相關解釋。

PUE定義:PUE=數據中心總能耗/IT設備的能量消耗

又因為:數據中心總能耗=制冷用電負荷+供配電能耗+IT設備能耗+其他能耗(照明等)

所以:PUE=1+供配電能效因子+制冷能效因子

32精品資料國內目前只有世紀互聯一家公司宣稱設計出高能效比的集裝箱數據中心,世紀互聯宣稱其集裝箱式數據中心產品PUE值可降至1.07,此數據不夠真實,應當僅僅看做是市場宣傳策略。實際上,世紀互聯做的集裝箱是3個集裝箱組成,中間(zhōngjiān)是一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