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科版九年級化學第六章說課稿_第1頁
滬科版九年級化學第六章說課稿_第2頁
滬科版九年級化學第六章說課稿_第3頁
滬科版九年級化學第六章說課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44/44/4物質的溶解說課稿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25號辯論老師,我叫張偉,來自在道真縣上壩中學。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章第一節?物質的溶解?。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和教學程序設計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教學的理解和設計。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選自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一節。通過前幾章的學習,學生對物質分類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接觸到溶液的運用,知道了溶液是混合物,但溶液的形成和組成沒在系統研究。在本節的學習中,聯系生活實際來學習溶液的概念和組成,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又為將來學習溶液組成的表示和酸、堿、鹽打下根底。所以本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一節不可或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化學實踐課。〔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物質的分散現象。〔2〕理解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3〕了解水溶液的某些性質探究。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比照、歸納等學會如何獲取信息以及對信息進行加工的方法。〔2〕使學生把握由實驗→現象→結論→應用的研究化學的方法,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提高實驗技能。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理解溶液、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教學難點:水溶液的某些性質探究二、學情、學法分析

新課程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重要的著眼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節的學習對象溶液在生活中是常見的,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特點,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指導學生采用實驗探究、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三、教法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既要考慮教師的教,也要考慮學生的學。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實驗探究、主持討論與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四、說教學程序〔一〕設置情境,引入新課前幾章學習中,我們接觸過了哪些溶液?生活、生產中哪些地方需利用溶液?許多化學反響都在溶液中進行,可見學習溶液的重要性。〔二〕活動與探究:物質在水中的分散1、演示實驗通過高錳酸鉀中加水,食鹽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筆灰〕中參加水中,食用油參加水中,觀察現象在1-4號大試管中分別參加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鹽和酒精。振蕩后觀察四種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現象。泥土

:變渾濁

懸浮固體不顆粒

〔分層〕植物油

:牛奶狀渾濁

分散著液體不止液滴

〔分層〕食鹽:透明液體

〔穩定〕酒精

透明液體

〔穩定〕繼續觀察:靜置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情況。2、交流與歸納〔1〕懸濁液:如果物質以細小的固體顆粒分散在水中,那么形成懸濁液。〔2〕乳濁液:如果物質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那么形成乳濁液。〔3〕物質的溶解:物質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的過程稱之為物質的溶解。〔4〕溶液:物質溶解后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點是:均一、穩定的、久置不分層〔三〕活動與探究二:乳化1、將油脂與水的混合物中參加一些洗潔精后,觀察現象2、討論與歸納乳化:把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形成乳濁液的現象稱為乳化。〔四〕活動與探究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質1、溶液的導電性探究:〔1〕演示實驗P155實驗1探究食鹽溶液,稀硫酸導電,而蔗糖水溶液那么不能導電。〔2〕歸納與小結:當某些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生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這樣的水溶液能夠導電。2、水溶液的沸點和凝固點探究〔1〕演示實驗P155實驗2〔2〕歸納與小結:固體溶于水,使水的沸點升高和凝固點降低。〔五〕練習與穩固:P1564、5題〔六〕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歸納本節知識要點,提出學習的中疑問,交流與討論,使知識系統化。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說課稿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25號辯論老師,我叫張偉,來自在道真縣上壩中學。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第六章第二節?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和教學程序設計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教學的理解和設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節課選自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二節。通過?物質的溶解?的學習,學生對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節課聯系生活實際來進一步研究溶液的組成、組成的定量表示和溶液配制的方法。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又為將來學習溶液中相關計算打下根底。所以本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使學生了解溶液的組成,能識別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2〕、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掌握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和解題格式。2、方法與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比擬和分析逐漸培養學生辨證的思維能力。〔2〕、通過讓學生知道化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熱情。〔三〕、教學重難點1、本課的教學重點:有關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2、難點:溶液的稀釋問題中的相關計算二、教法設計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實驗探究、學生自主閱讀與交流,主持討論與歸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同時配合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性。三、學法培養本節的學習對象溶液的定量表示在生活中是常見的,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特點,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指導學生采用實驗探究、閱讀與歸納、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四、教學程序〔〔一〕設置情境,引入新課1、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常碰到溶液的“濃〞或“稀〞的問題。例如,使用農藥時,太濃了可能傷害農作物,太稀了那么達不到殺蟲效果。這就要求了解溶液中溶質確實切數量,以便掌握。2、提出課題,溶液的“組成〞究竟是什么含義呢?這是本課時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二〕、閱讀與歸納:溶液的組成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157中有關溶液組成的內容。讓學生分析NaCl溶液的形成和組成2、讓學生討論與歸納溶液的組成:〔1〕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溶劑;〔2〕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3〕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3、交流與討論:請你指出以下溶液的溶質和溶劑:見書P158〔三〕活動與探究:溶液的配制及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1、活動與探究:、根據下表要求配制溶液〔演示實驗P158實驗1、實驗2〕2、交流與討論:〔1〕上述實驗所得的蔗糖溶液,哪個更甜?讓學生了解比擬溶液濃與稀應與溶質和溶劑的質量都有關,為引出溶質質量分數打下知識和學習愿望的根底。〔2〕、將實驗數據填入下表,并作相關計算。〔四〕閱讀與歸納: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1、學生討論,教師歸納:〔1〕概念: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指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2〕計算公式:〔五〕練習與歸納:溶液配制的方法〔1〕、將4克氫氧化鈉固體溶解在46克水中,所得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2〕、實踐與運用請按下表方法,配制50克含氯化鈉5%的氯化鈉溶液歸納強調:1、溶液配制的方法〔1〕計算;〔2〕稱量;〔3〕溶解〔六〕、練習與升華:溶液的配制及稀釋問題的計算1: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g,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2:把50克質量分數為98%的硫酸溶液,稀釋成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加多少水?歸納強調:〔1〕將濃度大的溶液變成濃度小的溶液叫溶液的稀釋〔2〕溶液在稀釋時溶質的質量是不變的即:濃溶液的質量×濃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稀溶液的質量×稀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3〕稀溶液的質量等于濃溶液的質量和所加水的質量之和。〔七〕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歸納本節知識要點,提出學習的中疑問,交流與討論,使知識系統化。物質的溶解性說課稿尊敬的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我是25號辯論老師,我叫張偉,來自在道真縣上壩中學。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滬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六章第三節?物質的溶解性?。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分析和教學程序設計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教學的理解和設計。一、說教材〔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選自滬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第六章第二節。通過?物質的溶解?和?溶液組成的表示?的學習,學生對物質的溶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節課聯系生活實際來學習影響物質溶解的因素,從而引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又為后面學習溶解度和結晶等打下根底。所以本節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物質的溶解性及影響溶解性的因素。〔2〕知道什么叫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相互轉化。2、過程與方法:逐步形成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和定量處理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尊重客觀實際,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三〕、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 (1)影響溶解性的因素〔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關系。2、教學重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二、說教法〔教法分析〕由于本節課內容學習非常陌生且抽象性強,而初中學生預習習慣差,所以本節課我采用閱讀歸納與實驗探究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先出示各局部的學習思考提綱,讓學生先自學交流討論或實驗探究后,教師再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組織歸納小結。三、說學法〔學法分析〕根據本節課內容特點和教法設計,本節課的學法重點是化學閱讀方法的培養。讓學生養成粗讀、細讀、精讀和背讀的習慣。四、說教學程序〔教學程序分析〕〔一〕設置情境,引入新課1、面粉不易溶于水,食鹽易溶于水,引出物質溶解能力大小不同2、一杯水能否無限制地溶解白糖?引出某一條件下,物質的溶解量具有最大值。引出新課〔二〕實驗探究與交流歸納: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1、聯想與啟示:P166溶解性:一種物質溶解在另一種物質里的能力稱為溶解性。2、活動探究一:P166實驗1〔1〕填表:在室溫條件下:溶質溶劑溶解性食鹽水好蔗糖水好熟石灰水差〔2〕歸納與小結: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1:不同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即與溶質的種類〔或性質〕]有關3、活動探究二:P167實驗2〔1〕填表:在室溫條件下溶質溶劑溶解性食用油水差食用油汽油好〔2〕歸納與小結: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2:、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即與溶劑的種類〔或性質〕]有關4、活動探究三:P167實驗3〔1〕填表:

溶質溶劑溶解性室溫硝酸鉀水好加熱硝酸鉀水更好〔2〕歸納與小結: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3:同一種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與溫度有關。〔三〕閱讀與歸納,活動與探究:探究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閱讀:P167,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學法2、多媒體出示閱讀提綱:〔1〕上述實驗3中在室溫下將3g硝酸鉀加到5ml水中,硝酸鉀沒有全部溶解,說明了什么呢?〔不能無限制的溶解,也就是不能無限制地提高溶液的濃度〕〔2〕除了用加熱的方法可以使未溶解的硝酸鉀溶解以外,你還有什么方法呢?3、活動探究與歸納:P167①大多數固體,在一定量的溶劑內,隨著溫度的升高,溶解量增多。②大多數固體,在一定溫度下,隨著溶劑的量增多,溶解量增多。③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大多數物質的溶解量是有限的。4、觀察與分析〔1〕展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