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識教育_第1頁
地震知識教育_第2頁
地震知識教育_第3頁
地震知識教育_第4頁
地震知識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遇到地震要冷靜逃生不可乘電梯。發生地震的時候,如果正好在室內,應保持鎮定并選擇較理想的地方就近躲藏。

▲避震應選擇結實、能掩護的物體

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避震秘笈

高樓住戶別往外跑

什么樣的方法能避險

假如地震真的來了,二層以上的住戶千萬別往外跑,首先應該找個最安全的角落躲起來。因為破壞性地震從感覺到震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只有12秒的時間,跑出去根本來不及,反而更危險。而且你也不要把地震等同于其他災害一樣,首先想到去關電關水關氣等事情,在分秒必爭的情況下,請相信我們的水電氣等部門的應急措施,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切斷電源關掉水閘氣閥等。策略一: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

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國內外許多起地震實例表明,在地震發生的短暫瞬間,人們在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概率最大。因此專家告誡,室內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跑出去。

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北京地區居民樓房應具有抵御烈度為8度的地震破壞的能力。專家建議,地震發生時先不要慌,保持視野開闊和機動性,以便相機行事。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躲在廚房、衛生間這樣的小開間時,盡量離爐具、煤氣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遠些。若廚房、衛生間處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斷墻為薄板墻時,就不要把它選擇為最佳避震場所。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關重要。此外,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躺臥的姿勢也不好,人體的平面面積加大,被擊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難機動變位。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當大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邊的門柱、墻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在1987年日本宮城縣海底地震時,由于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死傷。務必不要靠近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等躲避。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較安全。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

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不要靠近煤氣灶、煤氣管道和家用電器;

★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可躲在窗戶下面;

★盡量靠近水源處。

一旦被困,要設法與外界聯系,除用手機聯系外,可敲擊管道和暖氣片,也可打開手電筒教室避震就近藏盲目亂跑無希望。在學校等人員集中場所遇到地震時,如果正在上課,學生應聽從老師的指揮,迅速抱頭、閉眼、就近躲在各自的課桌底下沿邊角處,待地震過后再有次序地撤離到外面的空地上,切勿盲目亂跑。

家中常備應急箱化險為夷派用場。處于地震多發區和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家庭,應該準備一個防震應急包,把它放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以便地震發生時能夠隨身攜帶。

這是一個用經過防火處理的聚酯材料制作的背包,里面備有最起碼的日常用品,一旦災害發生,就可立刻帶上它疏散到安全處。背包內有各類用品27件,其中包括飲用水裝運桶、罐裝壓縮餅干、罐裝面包、礦泉水、手電筒、電池、蠟燭、火柴、防滑手套、棉毛巾、塑料袋、便攜紙巾、開罐刀、護創膏、藥棉、三角巾、繃帶、棉花棍、剪刀、小鉗子、鑷子、塑料布、繩子、防塵口罩、急用哨子、搖動發光燈、固體燃料等。

緊急避難用品包

身在高樓勿近窗結實支撐物下藏、地震到來時,如果正好在公共場所,千萬不要緊張慌亂,到處亂跑。應用手或其他物品保護好頭部,就近躲在結實的支撐物下。

抓住一線光芒帶來無限生機。黑暗的埋壓環境,讓遇險人員看不到周圍,自救無處下手,這時應該冷靜下來,仔細觀察一下周圍有沒有光的縫隙,只要是透亮的地方,哪怕再小,也很可能是壓埋物體最薄弱的地方。

爭做青年志愿者互助減災保平安。防震減災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維系著每一個社區和家庭。

同舟共濟勇度難關。面對突然降臨的地震災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威脅,人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面臨極大困難,這時人們的唯一選擇就應該是和衷共濟。

附上我們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在921搜救時的照片作圖解說明正好可以相呼應,更具震撼力及說服力

血淋淋的歷史的教訓印證了文章的內容

地震來時,你躲在哪里?以前學的是錯的?!!

地震來時,你躲在哪里?

也許你已讀過,再提醒你一次∶地震來時,你躲在哪里?如果你依照小時候老師教我

們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底下,那么,我必須告訴你,你的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八!!那該怎么辦?美國國際搜救隊長教你正確的躲避位置。正確的地震保命法--轉載。道格卡普是美國國際搜救隊長,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隊員己參與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災難的救災工作,他曾經爬進近七百棟因為地震、爆炸而嚴重倒

塌的建筑物內搜查受困的生還者以及罹難者的遺體。除了參與兩年前日本神戶大地震及美國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爆炸案救授工作,十二年來國際新聞中的重大災難救災,他都沒缺席。

有一次他離臺前,除了中華民國搜救總隊邀他演講,美國在臺協會、加拿大駐華

經貿辦事處也邀請他,為美、加外交官員傳授在建筑物倒塌時如何求生。國人從小到大,在防震演習中,老師總是叫學生躲在課桌下,道格得知這點后,很焦急地一再呼

吁∶不要躲在桌子、床底下,而是要以比桌、床高度為低的姿勢,躲在桌子床的旁邊。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學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錄影帶,說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透過土耳其政府協助,制作單位爆破一棟廢棄大樓,模擬地震時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員先依據「常識」,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兒,道格則在桌子、床等家具旁,同樣放置十具模特兒,炸藥

引爆后大樓變成斷坦殘壁,他和搜救隊員依予找到二十具模特兒,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兒,有八具被壓成全毀,其中一具甚至頭、身、腳斷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兒,則全部安好無事。他說,希望大家告訴大家,只要傳播這么一點求生訊息,地震發生時,建筑物內的傷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為百分之二。請大家傳閱,增加大家在災難發生時的生存機率,減少傷害你關心你的朋友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道格說,即使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而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發未傷

(此段話引圖片說明)∶

強烈地震發生時,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