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
本單元線索: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英、法等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一系列侵華戰爭,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為維護國家主權,進行了英勇的抗爭。第一單元列強的侵略與中國人民的抗爭鴉片戰爭(1840—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860年)甲午戰爭(1894年)八國聯軍侵華(1900年)列強侵略反抗侵略虎門銷煙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收復新疆和甲午戰爭中的愛國官兵義和團運動復習要點1、知道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故事及《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2、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3、知道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事跡。4、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各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5、了解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基本史實。6、知道甲午中日戰爭中鄧世昌的主要事跡,簡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說明《馬關條約》與中國民族危機加劇的關系。7、了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知識回顧一.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
(1)根本原因: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2)直接原因: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或鴉片走私受到中國抵制)
(3)經過:
開始標志:1840年6月,英國艦隊開到廣東海面,進行挑釁。戰爭爆發。
結束標志: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4)結果:清政府戰敗1842年,中英簽訂《南京條約》。主要內容危害割地:香港島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賠款:2100萬銀元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開放五口通商便利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協定關稅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簡表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原因根本原因: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直接原因:要求修約遭拒經過英法侵略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廣州→大沽→天津: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結果影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1858年6月,中英、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10月,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俄國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150萬平方千米)失敗1860年青浦大敗“洋槍隊”,洋槍洋炮1862年太倉活捉副領隊1862年慈溪擊斃華爾太平軍痛擊洋槍隊失敗原因: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性質反外來侵略反封建的農民運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大肆侵占中國領土。到19世紀80年代為止,俄國共侵占中國北方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
俄國是近代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時間條約侵占領土面積(平方千米)1858年《璦琿條約》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1860年《北京條約》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40多萬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國西北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多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及5個勘界議定書中國西北7萬多左宗棠收復新疆和開發新疆背景: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1867年宣布成立“哲德沙爾”汗國。英、俄支持阿古柏分裂新疆;19世紀70年代初,俄國出兵侵占伊犁。過程結果影響:維護了國家的統一,鞏固了西北邊防,促進了新疆經濟的發展。戰略方針:先北后南,緩進急戰1878年收復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區1881年收回伊犁1884年在新疆設行省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背景(根因):明治維新后,日本資本主義發展,要求拓展海外市場;主要戰役①豐島海戰(1894.7)—日艦取得朝鮮海面制海權②黃海大戰(1894.9)—日軍取得黃海制海權③威海衛戰役(1895.2)—北洋海軍覆滅黃海海戰豐島平壤旅順威海衛黃海海戰豐島平壤結果影響清政府戰敗原因:①國力貧窮②制度落后③投降路線1895年《馬關條約》刺激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心。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大大加深。經濟上,列強在商品傾銷的同時,擴大資本輸出,進一步擴張在華經濟勢力。政治上,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在中國建立“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美國則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愛國將領:左寶貴、鄧世昌、丁汝昌、徐幫道等《馬關條約》的簽訂人物:李鴻章和伊藤博文時間:1895年地點:日本馬關的春帆樓李鴻章伊藤博文主要內容影響割地:遼東半島(后贖回)、臺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中國國土進一步淪喪,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經濟。增開沙市、重慶、蘇州和杭州為通商口岸。使列強的侵略勢力深入中國內地。特權: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影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義和團運動——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愛國運動興起原因:19世紀末帝國主義侵略加劇,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長期流行在山東、直隸。口號:“扶清滅洋”主要抗爭活動1900年6月,廊坊、楊村戰役圍攻外國使館和西什庫教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義和團運動發展,直接威脅到帝國主義在華侵略權益。原因根本原因:為進一步征服、控制中國;直接原因:為鎮壓義和團運動國家:俄、德、法、美、日、意、奧、英路線:大沽—天津—北京結果:1901年《辛丑條約》影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主要內容影響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付清,本息共計9.8億兩白銀。使清政府置于列強的控制之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參加反帝活動。《辛丑條約》簡表單元小結
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八國聯軍入侵和《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的侵略、沒落的封建專制制度,是中國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林則徐虎門硝煙,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鄧世昌黃海血戰,義和團抵抗八國聯軍等,表現了中華民族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堅強決心和斗爭精神。時間國家經過結果影響鴉片戰爭1840—1842英導火線:虎門硝煙《南京條約》失敗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世界資本主義的漩渦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英法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日黃海海戰(鄧世昌)《馬關條約》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英法俄德意奧美日義和團《辛丑條約》西方列強近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變成了“洋人的朝廷”條約名稱時間主要內容影響《南京條約》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銀元3.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4.協定關稅
《馬關條約》1.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3.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4.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